疫情期間,孩子在家寫作業不認真、易走神,有什麼好辦法?

WW佈施


一個好的學習方式是經過長時間的累積而形成的,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要一行動和態度,以及生活方式上教導孩子,所以說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師,父母的行為以及教育思想教育方式基本上從根源上可能影響孩子的方式,想要孩子養成好的學習方式,要父母父母自己好好的思索如何培養好的孩子。


仁仁生活vlog


疫情期間由於都是呆在家裡或者在一個固定範圍活動,不說小孩,大人其實都是類似的想出去活動。而且現在好動、多動的孩子比較多,這些孩子常常會被老師、同學認為是“問題孩子”、“壞孩子”。其實這是大大冤枉了他們,他們也想守紀律、也想好好聽課,但他們的剎車系統失靈了,管不住自己。(紅寶石)

對,他們的剎車系統失靈了。假如汽車的剎車失靈,駕駛員將如何開車?汽車會是什麼狀態?駕駛員一定會橫衝直撞、我行我素,汽車一定會歪歪扭扭、失去方向。剎車失靈這個比喻,很能形象地說明好動、多動的孩子的行為特點。他們的大腦神經控制功能還不完善,自我控制能力發展滯後或嚴重滯後,在心理學上叫“自我控制癱瘓”。對於這一類孩子光靠思想教育、賞識表揚、獎勵、打罵是不能解決問題的。我通常都會讓家長給孩子進行全面的學習能力測評,找出孩子存在的問題和根源,然後有針對性地進行大腦神經控制功能訓練、自我控制能力訓練,經過2——3個月的專項訓練,大部分的孩子自我控制能力達到大幅度提升,使剎車系統正常,上課能專心聽講,能專心做作業。


妹爺爺六點半


首先,環境很重要,必須給他一個獨立的安靜的環境。其次,制定一個循序漸進的學習方案,從超級簡單到慢慢加深學習難度,樹立學習的信心,從一門功課到多門功課,全面發展。另外,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學習計劃,實行懲獎制度,比如按時安按質完成一項作業就可以獎勵一顆⭐️,多少⭐️可以兌換什麼禮物沒有按時完成就減掉之前累計的,禮物一定是他非常喜歡渴望得到的。合理的安排時間,不要讓他感覺到一天到晚都在寫作業寫作業,制定的計劃一定要嚴格執行,不能半途而廢,還可以把他做的作業發給老師看,讓老師鼓勵一下,畢竟老師一句話勝過家長說一百句。身教比言傳更重要,她寫作業的時候,我們大人可以放下手機,拿起書看看,實在不想看書,就去做做家務吧[呲牙]


二月螢火


孩子不認真做作業該怎麼辦?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08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fe1600005f9c1e23c48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