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春廣播電視臺記者獨家探訪新冠肺炎隔離病區


長春廣播電視臺記者獨家探訪新冠肺炎隔離病區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長春市傳染病醫院承擔了我市新冠肺炎確診病例主要的救治工作。目前,確診病例的救治情況怎麼樣,醫護人員的工作狀態又是什麼樣的呢?2月17日下午,本臺記者獨家深入到長春市傳染病醫院的新冠肺炎隔離病區進行採訪拍攝,下面就請您跟隨我們的攝像機去看一看。

長春市傳染病醫院的隔離病區共劃分為清潔區、半汙染區和汙染區三個區域,清潔區是醫護人員的工作區域,半汙染區是過渡區,可以進行一些物資的傳遞,汙染區就是隔離病房,進入這裡,必須要全副武裝。白色的隔離服,藍色的隔離外被,靴子、鞋套、護目鏡、口罩、帽子等絲毫不能有一點馬虎,就連手套也需要戴兩層。對於沒有經驗的記者來說,只能在醫護人員的幫助下,逐一地穿戴好這些防護裝備。

隔離病區裡,午後金燦燦的陽光,照在充滿消毒水味的走廊上,安靜而溫馨。疫情發生後,長春市傳染病醫院成立了6支應急救治梯隊,黃穎新是長春市傳染病醫院重症醫學科主任,也是第二梯隊的負責人,進入隔病區後,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查看重症患者的血氧飽和度、呼吸情況,監測患者的脈搏和體溫。黃穎新告訴記者,這裡收治的病人,都是由省市醫療專家聯合會診,共同完善治療方案,指導臨床救治工作。

自收治我市首例新冠肺炎患者至今,長春市傳染病醫院累計收治了43名確診病例。在醫護人員的精心治療下,已有16名患者康復出院。目前,還有二十餘名患者在這裡接受治療。

在隔離病區裡採訪了二十多分鐘,記者的護目鏡就已經是一片霧氣了,呼吸也越來越急促。然而,醫護人員穿著這些又悶又熱的防護裝備,每天至少要連續工作六個小時。護目鏡的霧氣影響了視線,他們就一點點地摸索著給患者檢查,沒辦法上廁所,他們就少吃飯少喝水,甚至帶上尿不溼。

長春市傳染病醫院的每支應急救治梯隊都有30人。雖然面臨著防護物資不足等諸多困難,但醫護人員們都積極報名,主動加入這場抗擊疫情的阻擊戰。太明愛是長春市傳染病醫院骨科普外科護士長,也是第二梯隊的護士長,從2月5日起,她帶領13名護理人員已經在隔離病區裡工作了整整13天。

剛剛進入隔離病區的患者由於身邊沒有家人的陪伴,往往都會產生恐懼和焦慮,甚至對於治療還有一些排斥。然而,醫護人員就像親人一樣,耐心地治療、照顧他們,一點一滴的付出,病人們看在的眼中,更暖在心裡。

離開了隔離病區的時候,記者又在醫護人員的指導下進行了反覆的消毒,嚴格按照規定脫掉了隔離服、手套、鞋套,醫護人員說,這樣才能避免病毒傳播,只有保護好自己,才能給患者最好的治療,才能讓他們早日康復。走出醫院大樓時,一個喜訊傳來,又有三名新冠肺炎的患者治癒出院。我們相信,在白衣天使和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我們一定能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