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東光:衝在“疫”線的醫務科技工作者

逆向而行,用忠誠與付出踐行醫者使命。在安徽宿州,有這樣一名醫務科技工作者,為了搶救人民群眾的生命,早日取得抗擊疫情的勝利,他捨棄小家,主動請纓,逆向而行。他就是皖北煤電集團總醫院的張東光,報名志願加入了安徽省首批支援武漢醫療隊,衝在了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最前線。怕年邁的父母擔心,在1月27日凌晨,張東光從醫院發熱門診下了夜班,簡單收拾了一下行李,義無反顧踏上了征程,不敢說一聲告別。當父母從新聞中獲知消息時,他已在援鄂的一線。

作為醫院援鄂小分隊隊長,到達武漢以後,他與隊友團結協作,在武漢協和東西湖醫院呼吸一病區,他身先士卒,表率先行,迅速投身到救治新冠肺炎患者的工作中,他用忠誠和付出詮釋了一位醫務人員的初心和使命。

據瞭解,張東光平常在醫療工作崗位上不忘初心,時刻牢記醫者使命,他醫德高尚,具有高超的業務技術水平、系統的理論知識和豐富的臨床經驗。沒有過硬的專業技術,就談不上真正的服務好病人,張東光深知這一點,他平時堅持業務理論學習,積極參加省內外各項學術活動,曾先後在南京胸科醫院、上海市肺科醫院、北京市天壇醫院進修學習電子支氣管鏡檢查及氣管鏡下介入治療,先後發表多篇論文。

他始終把全心全意為患者服務宗旨與自己的臨床救治工作聯繫在一起,關心、愛護、尊重患者,呼吸科老年病人多,急重症病人多,臨床工作繁雜而鎖碎,但是張東光從來沒有叫過苦喊過累,每天都奔波在臨床一線,為患者的康復而辛苦忙碌著。不論是節假日還是休息時間,有來找他看病的患者,只要他在家,他都及時趕到醫院,耐心給病人進行檢查治療。

在醫療活動中,除了精湛的醫術,還要有高尚的醫德,張東光一直把病人的利益放在首位,不僅從不接受病人紅包,還儘量幫助患者節省醫療費用。帶頭樹立行業風尚,維護醫院形象,一身正氣,一塵不染,受到了患者及同行的讚揚,多次收到患者贈送的感謝信和錦旗,受到醫院及上級衛生主管部門的表彰。(朱明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