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的決策都是如何做出來的?掌握這五點,做決策不再迷茫

在工作中,做決策是其中特別重要的事情,一個錯誤的決策可能導致許多人的努力都白費

,而管理者,由於他擁有的特殊的地位和知識,所以人們都期望他做出對於企業,績效和成果具有特殊影響的決策。

騰訊在長期的選擇中,建立了產品優勢,騰訊在產品上做到了極致,籠罩著“產品經理”文化——以用戶體驗為導向,尋找最大公約數,在矛盾中實現平衡。可以看到,騰訊的產品用戶體驗都特別好,特別是在微信這款國民軟件中,體現的淋漓盡致。


而阿里則在運營上做到了極致,運營的魔鬼都在細節,因此產生了效率導向、執行力為王、B端C端兼顧的文化。


不同的選擇,得到不同的結果,這是領導決策的結果。


決策,指決定的策略或辦法。是人們為各種事件出主意、做決定的過程。它是一個複雜的思維操作過程,是信息蒐集、加工,最後作出判斷、得出結論的過程。

那應該如何做爭取的決策呢?

優秀的決策都是如何做出來的?掌握這五點,做決策不再迷茫

反對藍色箭頭的決定

1 做決策的的誤區

1) 正反兩面折中的決策

在這個世界上,你不可能討好兩邊,你覺得你可以應付兩邊,那這個決策就是中庸的,容易兩年都不討好。如果想要正反兩方面都滿意,就會兩邊都不滿意。


在做產品的過程中,一個功能要不要加,廣告要不要加,什麼時候加,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抉擇,都考驗著產品經理的智慧。


比如說小米手機的MIUI, 加了不少廣告,可是又怕發燒友吐槽,於是除了可以關閉的按鈕,不過隱藏的真是深, 發燒友自己會關掉廣告,而如果有人吐槽,發燒友就會說:“那是你不會用,可以關掉”,於是普通人就用腳投票只能不用小米手機。


到了最後,小米MIUI除了會員,這樣,不想看廣告的人可以花錢去掉廣告,可以接受廣告的人,可以免費試用,這樣選擇權在用戶,反而提高用戶滿意度。


優秀的決策都是如何做出來的?掌握這五點,做決策不再迷茫


2) 耗費太多時間

最費時不是決策本身,而是決策的推行,決策只在一剎那,最費時的是決策的執行,一項決策得不到執行,稱不上真正的決策,最多隻是一項良好的意願。


決策雖然是高策次的理性認識為基礎,但決策的推行卻必須儘可能的接近工作層面,力求簡單。


猶豫不決是會浪費時間,浪費了時間,也就會錯過機會的時間窗口。


小米是從MIUI起家,然後坐到手機,當年羅永浩也想複製這條路,於是也做了錘子OS,然後出了手機,可是在做的時候,可是做手機的時候,因為做的手機良品率太低,直接導致前期沒貨,沒有賣出多少,後期貨出來了,買不出去了。


優秀的決策都是如何做出來的?掌握這五點,做決策不再迷茫


3) 選擇比努力更重要

“做對的事情”(to get the right things done) 比起“把事情做對”(to do things right)更重要, 這就是說正確的決定非常的重要。


平時我們做事的時候,不要低頭一聲不吭就是做,你以為效果很高,可是你會發現你離正確的目標越來越遠。不要只顧低頭拉車,也要抬頭看路。

優秀的決策都是如何做出來的?掌握這五點,做決策不再迷茫

選擇最佳的候選人概念為工作理念。手 pi


2 做好決策的五大要素

1) 要確實瞭解問題的性質,如果問題是經常性的,那就只能通過一項建立規則或原則的決策才能解決。

遇到問題,應該分辨清楚問題的性質:

第一,一再發生的經常性問題, 那應該建立原理,原則, 形成制度和流程來解決,甚至需要形成企業文化來解決。

第二,偶然的例外, 則應該按照個別情況來處理


那如何分清楚經常和例外呢?

第一類,真正經常性問題,發生的個別問題,只是表象。

平時日常遇到的大部分都屬於這一類,比如說工廠中生產管制及工程單位處理的這類問題很多,每月都要消耗好幾百件,可是分析起來,卻不是那麼簡單,而生產部門的工程師及生產工程師很難看透,他們“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需要經過長時間的分析以後,才能定位為經常的性質,然後去找原因,重新設計,但是在這之前,生產部門以後花費了不少的配件。


第二類,雖然是某一特殊情況下偶然發生,但是實質上仍然是一項經常性問題

例如某公司接受另一個公司的建議,兩家合併為一, 如果公司接受這一建議,就永遠不會再接到第二次同樣的建議。但是從本質上看,卻有經常的性質,公司合併每天都在發生,因為在考慮的時候,可以參考他人的經驗。


第三類,真正的偶然的特殊事件

這個屬於百年一遇,在普通人的認知裡面,這是不會發生的,但是就是發生了,於是這是一次真正的偶然事件。


在1965年11月間,美國的整個東北部地區,從聖勞倫斯到華盛頓一帶,發生了一次全面停電。這就是純屬偶然事件。


管理者經常犯的決策錯誤,就是把問題類型弄錯了,其決策就可能錯誤。

第一,誤將“經常問題”視為一連串的“偶發問題”,從而採用不恰當的處理方法,結果可能就是失敗與無效。


這裡會將所有的問題都視為偶然問題,堅持“兵來將擋,水來土掩”, 當初剛開始做產品經理的時候,如果開發或者測試來問問題,就想一個解決方案,可是在多幾次以後,發現有些解決方案有衝突了,這個時候就啞口無言,需要把所有的方案拿出來統一考慮,重新設置規則,統一解決問題。


第二,把真正的新問題視為舊病復發, 採用舊的原則

一旦建立了一個原則,便認為是一成不變的,可是世界是發展變化的,如果發現問題變了,就應該建立新的規則。


第三,對根本性的問題界定似是而非

二戰結束以後,美國軍方發現留不住高素質人才,他們假定的基礎是待遇不夠,殊不知真正的原因是軍醫的傳統制度。軍隊重視普通醫生, 而現在流行的是專科醫生,這樣在軍隊系統,軍醫的人事升遷階梯只有行政方向,而沒有專科方向,於是有人就離職了。所以即使提高待遇,還是不能留住人才。


第四,只看到問題的局部,沒有看到問題的全貌

只看到局部,就會一葉障目, 導致做出的決策不夠全面, 頭痛醫頭,腳痛醫腳,這樣始終沒有能根治問題。


例如有段時間,大家上班精神都不好,領導覺得每個人是不是不敬業,可是殊不知,最近趕項目,每天加班,所以大家都很累,於是精神不好。


決策者也常常要留意是否有非常事件出現。他一定經常自問:“這一解釋能說明某些事件嗎?能說明所有同類的事件嗎?”他一定經常想,這個問題的解答,可能引發什麼結果?例如是否能消除車禍?然後觀察是否果然消除了車禍。最後,當出現了別的非常事件時,當出現了他的解答所不能解釋的事件時,或者當發生的結果竟與預期不符時,他又回過頭來重新檢討原來的問題。


優秀的決策都是如何做出來的?掌握這五點,做決策不再迷茫

要確實瞭解問題的性質,如果問題是經常性的,那就只能通過一項建立規則或原則的決策才能解決。


2) 要確實找出解決問題時必須滿足的界限,換言之,應找出問題的“邊界條件”。

管理者要考慮,如果決策能夠產生預期的效果,必須滿足什麼樣的條件。條件越清楚,決策越有效。


邊界條件發生變化時,繼續原來的決策已經沒有可能,要敏銳覺察變化,擁抱變化,才能制定有效的決策


以國內運動鞋為例,2008年後不斷開設門店,拓展渠道,商品可以賣出去,這個決策基於市場供小於求,當供大於求時,商家發現開店不能帶來業績增長,進入關閉潮,企業要分析那些店鋪可以盈利,背後的選址,客群等依據,轉入對開關店決策條件的精細分析,安踏在這一輪中勝出


優秀的決策都是如何做出來的?掌握這五點,做決策不再迷茫



3) 仔細思考解決問題的正確方案是什麼,以及這些方案必須滿足哪些條件,然後再考慮必要的妥協、適應及讓步事項,以期該決策能被接受。


首先提出正確的,鮮明的觀點,不要因為決策最終要妥協而畏首畏尾,從而不敢提出重要意見。只有不妥協,才能得到正確的方案。


在此基礎上,根據實施的要求, 做出必要的妥協,使用,讓步。


所謂的折中, 有兩種:一種是勉強能用,既是所謂的“半片面包比沒有面包好”, 仍然符合邊界條件。第二種,完全不符合邊界條件,猶如火車上,你丟了一種鞋, 可以把另一隻也給扔出去,否則半隻留著沒用。


優秀的決策都是如何做出來的?掌握這五點,做決策不再迷茫


4)決策方案要同時兼顧執行措施,讓決策變成可以被貫徹的行動。

決策變成行動,是決策中最耗費時間的部分, 從決策開始, 就應該把行動的承諾納入決策中,否則便是紙上談兵。


把決策變成行動,要考慮以下問題

誰應該瞭解這項決策?

應該採取怎樣的行動?

誰應當採取行動?

這些行動應當如何進行,才能使執行的人有所遵循?


決策必須要讓應該知道的人知道,以設備停產為例,某家公司決定停止一種設備的生產和銷售,但是沒有知會採購部門,還在採購零件,造成大量的積壓


決策行動必須和執行人員的能力相當。推行某一決策時,如果要改變行為態度和習慣,行為責任必須明確,關於績效標準,激勵的制度,都必須做相應的修改。貝爾電話公司總裁菲爾提出“以服務為目的”的新決策時,設計了可以衡量管理績效的服務標準,改變了以盈利或成本的績效衡量標準


執行時要以人為本,考慮到人在做落地執行。其中包括仔細考慮到誰在參與決策,這些人應當做什麼,這些人是否有能力做,如何通過明確的目標和績效讓這些人有動力做


優秀的決策都是如何做出來的?掌握這五點,做決策不再迷茫


5) 在執行的過程中重視反饋,以印證決策的正確性及有效性。

管理者必須有可靠的反饋渠道,以知道那些決策時對的,管理者依靠審閱報告並不可靠,報告會分時太平,是認為處理的信息


管理者要依靠真實可靠的信息和數字,必要時親自到一線體驗真實情況,獲取真實反饋

優秀的決策都是如何做出來的?掌握這五點,做決策不再迷茫

反饋


3 寫在最後

《岳飛傳》中陸登的話。“城中的民房拆毀了一半,磚瓦木料全運城上,百姓們露宿街頭,實是我陸登一人之過。一將無能,累死千軍!”這說明坐決策的重要性,一個錯誤的決定,就會讓所有的人都受累。


所以要正確的做決策,要做好決策, 瞭解問題的本質,找出問題的邊界,仔細思考解決方案,然後在考慮妥協, 讓步的事情,讓決策能夠兼顧執行,讓決策能被執行,在執行的過程中,重視反饋,以驗證決策正確性和有效性。


當然在做決策的過程中,要廣開言路,讓更多的觀點就如考慮範圍,可能會有驚喜的。


歡迎關注【阿布的分享】,跨界理工男,每天分享職場乾貨,HR知識,認知成長。

職場打怪升級,變身Carry全場的大咖,收入翻10倍,從新人到達人的職場逆襲進階之路。歡迎關注我的專欄,點擊以下專欄卡片瞭解詳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