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永清:直面疫情,主動承擔起文化傳播的使命和責任

【百道編按】從2019年12月開始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已經成為影響全國的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此次疫情的出現,對中國的出版業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同時也直接影響到了出版社的生產經營工作。在近日百道網的採訪當中,人民文學出版社臧永清社長表示,將繼續強抓重點暢銷書出版工作,進行經典作品的渠道開發,做好前期準備工作,為市場回暖營造良好氛圍。

臧永清:直面疫情,主动承担起文化传播的使命和责任

人民文學出版社社長 臧永清

朗朗書聲弘揚抗疫之光

此次疫情期間,人民文學出版社迅速作出反應,通過數字平臺面向全社會開放資源。出版社的“人文讀書聲”有聲書店鋪於1月30日第一時間全品種向社會免費開放一個月,為讀者免費提供了《圍城》《紅星照耀中國》《簡愛》和一批優質的當代文學作品等優秀經典名著有聲版,受到媒體和讀者的廣泛讚譽。截至2月12日,免費月卡已發放31,279張,按照每張價值20元計算,累計已達625,580元。預計免費開放持續一個月,市值將達到約百萬元以上。這是出版社在非常時期對社會和公眾能夠和應該盡到的責任。

臧永清:直面疫情,主动承担起文化传播的使命和责任

《圍城(第2版)》

點擊圖書封面可在三大網店購買

出版社:人民文學出版社

臧永清:直面疫情,主动承担起文化传播的使命和责任

《紅星照耀中國》

點擊圖書封面可在三大網店購買

出版社:人民文學出版社

臧永清:直面疫情,主动承担起文化传播的使命和责任

《簡·愛》

點擊圖書封面可在三大網店購買

出版社:人民文學出版社

此外,人民文學出版社充分利用自身的作者資源,攜手十幾位作家為湖北武漢重點疫區的讀者錄製了多部短視頻,它們或鼓舞人心,或鼓舞士氣,出版社第一時間進行剪輯加工,通過新華網、南方都市報、湖北新華書店等機構傳播。僅新華網反饋,這些短視頻在他們平臺的閱讀量就近百萬。

據臧永清介紹,人民文學出版社目前正在穩步推進關於抗疫的主題出版物,如紀實類作品。在策劃選題的過程中,更注重內容的思想性與藝術性,考慮策劃此次抗擊疫情工作中的故事,弘揚醫護工作者不懼危險、迎難而上的工作精神,弘揚全國各地快速反應支援武漢的無私奉獻精神,弘揚全國人民眾志成城、團結一致面對困難的精神等。

渠道開發與全線佈局雙管齊下

疫情期間,出版的各個工作環節無法正常開展,加速了出版成本的上升。據悉,人民文學出版社要求各部門制定詳細的工作計劃,列出具體工作安排,針對遠程辦公積極調整工作策略。但是遠程辦公對於傳統出版社來說尚處嘗試階段,其工作效果與線下辦公相比仍然有所不足。

實體書店方面,疫情期間大多停止了營業。即使疫情過後可以開張,人們對出行公共場所的恐懼也需要時間緩衝。因此,實體書店的銷售在這幾個月是相對停滯的。不僅如此,有的民營書店也可能因為租金等成本無法承擔損失而面臨一些變數,這些對於出版社來說都是將要面對的較大經營風險。

對於出版社目前已發出的存貨不排除將在未來形成退貨,這將影響出版社當期的銷售狀況,同時導致物流成本的增加。

儘管突如其來的疫情帶來了上述始料不及的問題,臧永清還是表示將作出積極應對,儘量將損失減到最小。他表示要做好以下四項工作:

第一,要著重抓重點暢銷書出版工作。作為國內出版行業的龍頭企業之一,目前,人民文學出版社已經儲備了大量暢銷書選題,如《慶餘年》後續品種、江南《龍族》系列前三部、馮驥才《俗世奇人全本》,還有莫言、嚴歌苓、高曉松、白茶等人的新作,同時做好前期準備工作,為市場回暖營造良好氛圍,並尋找合適時機推向市場。

第二,做好新項目的出版工作。根據印廠生產產能,重點印製已經準備好的新書,做好入庫工作。將外國文學名著“新網格本”30種、茅獎作家短經典、祝勇《故宮六百年》等新書作為重點,待時機合適後,大批量投放市場。

第三,加強對經典出版物的宣傳與開發。據悉,2020年是人民文學出版社引進“哈利·波特”系列作品20週年。多年來,該項目以其龐大的規模,對市場產生了不可估量的影響。因此,今年人民文學出版社計劃推出“哈利·波特”系列的新版本,加強市場推廣、渠道開發等一系列動作。

第四,加強線上銷售。臧永清表示,出版社原定將五成以上的銷售量放置實體店,由於疫情倒逼,出版社將強化與各大線上銷售平臺合作,做好圖書銷售專題推薦工作,加強線上宣傳推廣力度。

有聲書產品將提高紙質書附加值

臧永清認為,由於電子書自身存在的侷限,目前其發展勢頭並不會因為疫情而轉變整個產業的格局。首先,人們目前選擇電子書更多地是因為疫情無法出行選購,這只是短暫的,對人們根深蒂固的閱讀習慣並不會有太大的影響;其次,電子書如果沒有紙質書作為依託,難以成型;再者,從現在的國際出版整個大勢來看,電子書其實也並沒有真正發展起來。

他表示:“這兩年我們社做這一塊是盈利的,去年我們電子書的銷售收益甚至比前年增長超過20%。除了做好電子書,我們也在積極做好有聲書。因為這種又能看又能聽的方式能為我們的紙質書增加附加值,進而促進紙質書的銷售。”

打造實體書店,擴展城市區域性文化空間

儘管實體書店近些年效益下降,這次疫情對它們的影響也更為明顯。但是,臧永清表示,“實體書店還是要存在的,我們現在更重要的問題是對實體書店重新定位。什麼是重新定位?實體書店除了賣書,還要講書,即開展講座、發佈會、讀書沙龍等活動,它應該成為一個城市區域性的文化活動場所。”

當下,城市建設並未給市民留下足夠的文化活動空間。臧永清建議,各地的新華書店,包括一些民營賣場,應該綜合利用自己開設在市中心或人流量密集地段的天然優勢,將書店打造成區域性的文化活動場所。

他稱:“此次疫情也將給許多書店一個啟示。現在很多省份的書店並沒有開展線上銷售的業務。這樣一來,有的讀者在書店體驗完後跑去別的網站買書,得不償失;而且,當災難爆發的時候,他們的銷售也很容易崩盤。像新華文軒、浙江省店、江蘇省店等,他們目前都在做網上書城,而且做得不錯。這樣的話,他們在受到疫情衝擊的時候,就不至於這麼被動。”

此外,除了政府應該對書店進行適當的引導以外,讀者也應該充分發揮書店的體驗功能,而非僅僅是通過網上的簡單介紹,就下單訂購。

臧永清表示,不僅出版業,整個國家在這次疫情中都有很大損失。當下,所有人應該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幫助國家儘快度過難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