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沭縣青雲鎮柳編戶:抗“疫”不添亂 宅家掙大錢

2月16日一大早,臨沭縣青雲鎮柳莊柳編專業合作社負責人王金廷,在自己的微信群裡面統計這兩天合作社柳編組做的樣品和半成品。一統計,多數編織戶都已完成了加工數量,很多戶還要求增加新樣品新指標,原因是一些老編織手為防 “疫”蹲在家裡閒不住,重新加入編織大軍,產品數量猛增,王金廷在嚴把質量關的同時,需要隔三差五的追加編織戶數量指標。

上東北,下西南,不如在家編花籃。王莊王緒村是遠近聞名的柳編能手,製作樣品件件拿得起放得下。年前當他看到過去和自己常在一起搞編織的夥伴紛紛進城打工去了,正打算過了年跟著他們進城闖蕩闖蕩。春節疫情一來,他隨即打消了外出的想法。從大年初六開始和妻子一起用自家地裡出產的柳條,一氣編織了150套花籃,每套120元,很快被當地的柳編廠定購下來,付給1000元定金,讓他多聯繫一些老手在家編織。目前,全鎮有3000多名農民工在家安心搞柳編,實現就地就近就業。

近年來,青雲鎮充分發揮“柳編之鄉”的優勢,創新樣品,大力引導和發展柳條手工編織產業,全鎮共有出口柳製品營銷公司、編織合作社、作坊200餘處。在發展手工編織產業中,採取手工編織企業+合作社+編織戶的居家靈巧就業方式方法,既解決了婦女勞動力照顧家庭的後顧之憂,又增加了收入。以前,由於 “打工潮”影響,一些從事柳條編織多年老手藝人,很多走出家門進城打工去了,使一些柳編營銷廠家顯得人手短缺,訂單拖後。今年疫情防控工作開始後,村裡實施封閉式管理,許多村民宅在家裡無事可幹,鎮黨委政府在嚴格執行省市縣防控要求的情況下,充分發揮手工柳條編織在家就能製作的優勢,發動各編織企業、合作社將編織加工人員化整為零,讓放貨員利用手機微信把加工指標分配到各家各戶,編織人員先做成半成品等疫情結束由柳編企業統一回收。這樣避免了老百姓無事可做扎堆聚集,一來有利於居家防控疫情內防擴散,又給農民增加收入,還解決了柳編企業疫情結束後復工生產的訂單指標,可謂一舉三得。現在,該鎮編織戶在積極配合鎮村防控安排同時,也實現了在家復工。(王朝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