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當下,新一輪牛市行情反而要來了!背後邏輯在哪裡?

2020年春節前夕,一場新冠病毒疫情肆虐神州大陸。受疫情影響,飯店關門,商場停業,工廠停工,讓經濟增長面臨巨大挑戰。

然而,在開市第一天全線跌停後,A股市場卻迎來了一波猛烈的上漲。深成指和創業板指雙雙創出節前新高。對於疫情的擔憂和恐慌情緒,並未在股市持續性蔓延。相反,A股的牛市反而來了!

如果說股市是經濟的晴雨表,那麼市場已經告訴我們,疫情對經濟的影響是“深度的”、“短暫的”,並不具有“可持續性”。從長期來看,經濟穩定向上向好的發展態勢沒有改變。

疫情當下,新一輪牛市行情反而要來了!背後邏輯在哪裡?


疫情當下,需要金融市場的上漲從而產生財富效應,以填補實體經濟真空期帶來的經濟損失。

疫情當下的企業,普遍延遲復工時間,導致產量減少,收入驟降,訂單更是有違約風險,而人員工資要照發,企業面臨前所未有的資金壓力。

近期,央行4次投放流動性累計達2.7萬億元,並將進一步推動貸款市場利率下行,緩解小微企業的財務壓力,擴大融資規模,支持實體經濟。充分顯示央行穩定市場預期、提振市場信心的決心。

大家都知道,金融市場的最終目的是服務實體經濟,股市可以讓居民的存款有效轉為投資,從而讓企業順利融資,增加資源的配置效率。

疫情當下,新一輪牛市行情反而要來了!背後邏輯在哪裡?


在實體經濟明顯受挫的大環境下,如果金融市場萎靡不振,財富持續縮水,股市無人問津,企業無法融資,這種惡性循環,是誰也無法承受的,也是絕不允許發生的!

只有通過金融市場的上漲,創造財富效應,帶動消費增長,促進存款大量轉化為投資,從而拉動經濟增長,這樣經濟就會迅速復甦,甚至會有一個爆發式的增長。

要知道,美股的連漲10多年,已經把這個邏輯演繹得淋漓盡致。

股市的不斷上漲可以迅速恢復一個國家的經濟,財富效應的產生可以帶動消費從而刺激經濟增長。

所以,當下的A股只是新一輪牛市行情的起點!

疫情當下,新一輪牛市行情反而要來了!背後邏輯在哪裡?


無論如何,在人民幣國際化爭奪更多國際話語權的大前提下,中國經濟向上向好的發展勢頭不會改變。政策也絕不允許在實體經濟受到一定影響,金融市場出現大崩潰的事情發生。


所以讓股市漲起來,反而是直接恢復市場信心的最有效方法。


任何企圖擾亂中國經濟,阻礙世界投資中國的陰謀都不會得逞。


在資本市場進一步改革和對外開放的關鍵時期,股市是吸引外資流入的重要窗口,所以A股市場的穩定向好是政策導向,更是大勢所趨。

這個每年以超過6%GDP增長的全球第二大經濟體,股市還是十年前的3000點。


如果說股市是一張信用卡,10年來一分錢都未透支,今天遇到經濟困難,透支一點,又能算什麼?


疫情當下,新一輪牛市行情反而要來了!背後邏輯在哪裡?


央媽放水,馬雲推出100億免息貸款,不就是這個道理嗎?


只是,這次輪到的是全中國的股民,將要透支的是早已授權的額度。


疫情當下,足不出戶不代表我們沒有消費能力,這個全國一致性的動作,是全國人民響應國家號召的執行力的體現。更是一個國家在應對國難時凝聚力的表現。

當下疑似病人存量加速消化,正是疫情拐點的出現,這離不開全國人民的共同努力。可以說,抗擊疫情的階段性勝利已經出現。

所以從大局來看,新一輪牛市行情反而要來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