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擊疫情,感動中國10大人物

武漢疫情爆發以來,舉國上下萬眾一心,眾志成城,全民族投入到抗擊疫情的偉大戰鬥中來。危難關頭,全國各地的醫療隊、救護隊絡繹不絕奔赴武漢;各種防護物資、生活物資從全國各地源源不斷運往武漢;各界人士紛紛慷慨解囊、捐款捐物支援武漢。在這些日日夜夜裡,廣大奮戰在一線的醫護工作人員的壯舉,無數國人的善念和善舉,一次次傳遍祖國大地,感動著中國,也感動著全世界。這中間閃現出了無數個英雄式人物,無數個令人感動的場景。特製作系列節目把他們呈現給大家,讓國人永遠銘記住他們!(說明:排名不分先後,序號僅為便於閱讀)

1、醫之大者-鍾南山

抗擊疫情,感動中國10大人物

中共黨員,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呼吸病學專家,中國抗擊非典型肺炎的領軍人物。17年前的非典,他奮戰在抗擊第一線。武漢肺炎發生以來,他給出的建議是不要去武漢,但84歲高齡的他卻義無反顧地趕赴武漢防疫最前線。鍾南山院士以其戰士的勇敢無畏、學者的錚錚風骨和懸壺濟世的仁心仁術,挺身而出,冒死犯險。他值得我們永遠的銘記和敬重!


2、與死神賽跑的人-張定宇

抗擊疫情,感動中國10大人物

中共黨員,臨床醫學博士,武漢市金銀潭醫院院長。1997年11月,張定宇曾響應國家號召,隨中國醫療隊出征,援助阿爾及利亞。2008年5月14日,四川汶川地震第三天,張定宇帶領湖北省第三醫療隊奔赴重災區什邡市,全力搶救傷員。武漢疫情爆發以來,張定宇隱瞞了身患漸凍症絕症的病情,顧不上被新冠肺炎感染的妻子,不忘初心勇擔使命,堅守在抗擊疫情最前沿——用漸凍的生命,托起信心與希望。


3、拉響疫情防控警報第一人-張繼先

抗擊疫情,感動中國10大人物

中共黨員,主任醫師、教授,湖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呼吸內科主任。先後榮獲抗擊非典戰役“三等功”、“湖北省衛生廳直屬系統優秀共產黨員”、四川汶川地震救援省衛生廳頒發的先進集體、“全國醫藥衛生系統創先爭優活動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她忠誠醫生責任,是湖北省疫情上報“第一人”。2020年2月4日,她和張定宇一同被湖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省衛生健康委員會給予記大功獎勵。


4、疫情“吹哨人”-李文亮

抗擊疫情,感動中國10大人物

中共黨員,曾任武漢市中心醫院眼科醫生。他是2009年12月最早預警武漢肺炎這場危險疫情的8名醫生之一。當時人們對新冠肺炎的認識還很有限,李文亮能夠把這個消息傳出去,率先在專業人員的範圍內拉響警報,這是他高度專業性的表現。因“發佈不實言論”被警示後,忍辱負重,毫無怨言,全身心投入到抗疫工作中。工作中不慎被新冠病毒感染,經全力搶救無效於2020年2月7日凌晨不幸去世,年僅34歲。


5、捨生忘死奮戰在抗疫前線的-無名英雄

抗擊疫情,感動中國10大人物


這場疫情來得突然、來得猛烈,當病毒無情的肆虐殘害著同胞們的軀體時,無數的醫護工作者響應國家號召,不顧被感染的風險,別家離子,逆向而行,從全國四面八方奔赴抗擊疫情第一線,投入到救治患者阻擊病魔的戰鬥中去。在抗擊疫情工作中,一些同志不幸被病毒感染而離世,但活著的同志依然臨危不懼、捨我其誰。雖然我們不知道他們一個一個的名字,但他們這種不懼犧牲、勇往直前、勇擔使命的精神和情懷,值得每一個國人去敬仰、去尊重,他們每一個人都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大英雄!


6、巾幗英雄-李蘭娟

抗擊疫情,感動中國10大人物

李蘭娟,中共黨員、中國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學醫學部教授、博士生導師,感染病(傳染病)學家、傳染病診治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2003年,時任浙江省衛生廳廳長的李蘭娟遇到了SARS爆發。李蘭娟力排眾議,堅持己見,在全省只出現一例確診病例的情況下,當天凌晨就向社會做了通報。大膽決定:把患者接觸過的1000多人全部隔離,使浙江全省,在“非典”期間沒有出現二次傳染、這在全國範圍,都是一個奇蹟。武漢肺炎爆發之初,李蘭娟又頂著全國的壓力,大膽建議:“武漢封城”,有效地防止了疫情大規模蔓延。2月1日,李蘭娟院士主動請纓,以73歲高齡帶領團隊緊急馳援武漢。在武漢,她不顧個人安危,每天只睡三個小時,親自診斷病患、查找病源。一位73歲的老人,在災難面前,毅然擋在14億國人的前面,怎能不讓人動容。她的科研團隊,給國人帶來源源不斷的信心和希望。她總是在最危急的時刻,用最冷靜的頭腦,做著事後被證明最正確的決定。

真可謂她就是真正的巾幗英雄。


7、國家有難不做旁觀者-倪素英

抗擊疫情,感動中國10大人物

重慶87歲倪素英老人多年來一直獨居,租住在一個老舊門市內,平時擺攤賣小百貨來補貼家用,她生活節儉,捨不得為自己多花一分錢。疫情來臨時刻,她毫不猶豫地把攢了30多年的積蓄20萬元現金捐獻給了國家。當她要把這些錢捐出去的時候,社區人員再三勸阻,希望她慎重考慮,畢竟她年歲已高,自己也很需要錢。但她仍然堅持要捐,她堅定地說了這麼一句話:“國家有難,我不能做旁觀者”。

國家有難,人人有責,還有無數個像倪素英老人一樣的無名人士,慷慨解囊捐款捐物。他們不留名不留姓,他們真正把這個國當成了家,不圖名利,只願家好國好。這背後太多的人我們無法知道他們的信息,見諸報端的少數幾位,像“咸陽老翁”、湖州83歲拾荒老人、海南屯昌縣捐款老人、山東東平縣捐款老人、無名環衛工等等等等。

在此謹向他們一併致敬!


8、負重前行的人-陳德春

抗擊疫情,感動中國10大人物

未找到陳德春同志的正面照片,暫用這張代替


陳德春是武漢市公安局軌道分局三金潭派出所民警,疫情發生以來,陳德春一直堅守在一線。2月11日,陳德春接到哥哥電話稱老母病逝,他嚎啕大哭,正是疫情嚴重時期,無法回家奔喪。擦乾眼淚,陳德春朝老家孝感方向磕了三個響頭,表達悲痛和歉意。這一幕讓同事心碎,也讓網友動容。2月14日,楚天都市報聯合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授予陳德春“戰疫英雄獎”,表達對他的敬意。

同一時間,還有無數民警像陳德春一樣奮戰在全國各個防控一線,他們舍小家為大家,沒日沒夜不辭辛勞。最新統計已經有40多位警務人員殉職在工作崗位上。我們不一一列出他們的名字,

在此謹向他們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9、最美騎行者-甘如意

抗擊疫情,感動中國10大人物

甘如意,現為湖北省武漢市江夏區金口中心衛生院血液檢驗科醫生。2020年1月23日,農曆大年二十九,因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武漢實施進出人員管控。距離武漢300多公里外的荊州市公安縣斑竹壋鎮楊家碼頭村,已經回老家過年的甘如意卻在想著如何儘快趕回單位,幫助同事分擔工作。當時公共交通已經停運,在爭得父母的支持後,她無奈選擇了獨自騎自行車返回。一路上遇到過下雨被淋溼受凍,找不到飯館吃泡麵,有時迷路,晚上找不到旅館住宿等,歷經種種困難艱辛。一路上經歷了從騎自行車、步行、騎共享單車、到搭順風車,途經荊州市、潛江市、武漢市漢陽區,輾轉300多公里,歷時四天三夜。最終,95後女孩兒甘如意艱難返回到了工作位崗。

在此謹向奮戰在防控前線的所有白衣戰士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10、創造神山速度的-建設者

抗擊疫情,感動中國10大人物

武漢火神山、雷神山醫院是參照2003年抗擊非典期間北京小湯山醫院模式建設,用來集中收治新冠肺炎患者。兩所醫院從方案設計到建成交付使用都僅僅用了10天,被譽為中國速度。廣大建設者們身處疫區,不懼個人安危,不辭辛勞,晝夜不停,如期保質完工。這兩所醫院的建成為防控疫情換來了時間和空間,給當下緊迫的防控工作帶來了重大保障。

“神速”建成依靠的不僅是樸實善良的勞動者和建設者,還有來自全國的馳援建設和愛心洪流。來自全國各地的4000多車輛在工地上忙進忙出、3000多名建設者從五湖四海匯聚在武漢知音湖畔、社會各界紛紛捐贈建材產品、辦公椅、救護車等物資……全力以赴、全力推進、全力支持,他們來自全國各地,說著不同方言,為同一個目標而努力衝刺。火神山醫院建設的背後,是億萬人的並肩作戰,是眾志成城的英雄中國。


本文由道之有道創作,在公眾號每日新聞早報和今日頭條首發,未經允許禁止轉載

請轉發出去,傳遞正能量,讓更多的國人記住他們!如果你感覺那些人或事感動了你,請下面留言,後續系列加入宣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