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裡最厲害的人是誰?

陳澤琴


我覺得還是朝廷皇帝吧,看梁山好漢和各各起義軍的結局就知道了。在宋朝整體政治經濟軍事各方面還是比較穩定的情況下。憑藉個人的勇武或者某幾個類似強盜的軍事團體是無法和朝廷的力量抗衡的,失敗也就是必然的了。


東北小波哥


其實水滸傳裡面最厲害的人是一位道人,那就是入雲龍公孫勝的師傅,羅真人。為什麼這麼說呢?聽我細細道來

01.名聲大

羅真人的道場在薊州管下,九宮縣二仙山紫虛觀,在整個薊州地區是無人不知,多有向道之人,前去二仙山聽聞羅真人講道。

李逵被羅真人施法丟入薊州府衙的時候,李逵謊稱自己是羅真人的伴當,衙門吏員就不敢加害李逵,直說:‘薊州羅真人,是天下有名的得道活神仙’可見羅真人的名聲。

02.本領大

羅真人出場不多,但是神通不小,表現出來的就有三種:

一是騰雲駕霧,曾用手帕變作雲彩,托起公孫勝、戴宗和李逵三人。

二是葫蘆替身,李逵半夜斧劈羅真人的時候,被羅真人施法用葫蘆代替。

三是召喚力士,戲弄李逵的時候,曾經召喚出兩個黃巾力士押送李逵。

最後還有一項‘知天命’的本領,戴宗替李逵求情的時候,羅真人曾經透露:‘貧道已知這人是上界天殺星之數。為是下土眾生作業太重,故罰他下來殺戮。’

知天命而順天命,這也算是一種本事,宋江也曾向羅真人求教解惑過。

03.徒弟牛

羅真人雖然出場不多,但是他的徒弟入雲龍公孫勝確是貫穿全書,從‘智取生辰綱’裡的七星聚義開始,一直到最後位列梁山天罡第四位,公孫勝也是為樑上立下汗馬功勞。

從公孫勝的征戰生涯中,可以窺探羅真人本領一二。

征討遼國時,公孫勝在幽州青石峪,破除統軍賀重寶的妖法;後又以五雷天罡正法,協助宋軍大破太乙混天象陣。

征討田虎時,公孫在五龍山與喬道清鬥法,先用法術操縱兵器在空中打鬥,又召喚出神獸相鬥,最後迫降喬道青。

徒弟都那麼厲害,想必師父也不會差到哪裡去。

總結:羅真人有很大可能是應運而生,推動水滸進程的幕後黑手。

從洪太尉誤走妖魔之後,羅真人就應運而生,並且調教出來公孫勝,用來引導梁山眾人。

從‘智取生辰綱’開始,公孫勝暗中主導,拉開了水滸大幕;

最後更是他在梁山大聚義時,主持羅天大醮,掘出定下頭領排名的石碣碑,確定了梁山天罡地煞的排位。

最後公孫勝在功成之後,返回薊州二仙山,“從師學道,侍養老母,以終天年”。

可見,公孫勝所做的這一切,很可能是羅真人在背後指點。所以羅真人才是水滸中最厲害的那個。



三點文墨


原著中有很多厲害的,但他們更像是修仙的,所以電視劇沒演出來。

就比如第一回中的張天師。原著中說張天師非同小可,雖然年幼,其實道行非常。

再來是公孫勝,公孫勝的綽號是入雲龍,在電視劇中入雲龍的本事沒有體現出來,但在原著中,入雲龍公孫勝是地地道道的修仙學道之人,在原著中公孫勝多次使用法術,助戰梁山。

還有羅真人,羅真人是公孫勝的師父,道行極深,在戴宗李逵去請公孫勝時,羅真人不願讓公孫勝去,結果李逵半夜去砍了羅真人和一道童,但不曾想那是羅真人用葫蘆幻化。羅真人還能用手帕變成雲朵載人,可見羅真人能夠騰雲駕霧。而且羅真人還有一千黃巾力士相助。

高廉,高廉在水滸傳中也是有法術之人,在與宋江對戰中,高廉用法術打敗宋江,吳用認為要打敗高廉,得請回公孫勝,高廉法術與公孫勝不分上下,但羅真人教了公孫勝新的法術,才打敗了高廉。

靈應天師包道乙,包道乙幼年出家,學左道之法,就是妖法,有一口寶劍,叫玄天混元劍,在宋江打方臘時,包道乙便以玄天混元劍砍掉了武松的一條手臂,

鄭彪,方臘的大尉,拜包道乙為師,能召喚金甲天神,鄭彪就是以金甲天神打死了王英和一丈青,後來關勝在混世魔王樊瑞的幫助下才殺了鄭彪。

混世魔王樊瑞。樊瑞也是學道之人,也有些道術,後來更是與朱武一起去找公孫勝一起學道。

水滸傳中不少人都是修仙學道的,如果說最強,梁山一百零八人肯定不是,最厲害在這些人中間,第一回中張天師的本事沒有多說,但實力也不弱,羅真人描述比較詳細,本事很高,還有九天玄女,雖然沒有多少描寫,但九天玄女是真神,法力自然比修仙的人要高,但她應該不能算人,所以,最強的不是張天師就是羅真人


二點十一分


“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這樣看,吳用就是水滸傳裡最厲害的人。

吳用其實是文武雙全的人物,銅鏈和羽扇是其稱手的防身兵器。

吳用也曾和其他文人一樣,通過走科舉之路,希望仕途通達,貨賣帝王,但現實是隻能私塾教書,淪落民間。

而生於亂世,自小的朋友晁蓋又是個喜好結交江湖朋友之人,所以,心思活動,未來能否通過其他途徑獲得想得到的東西,所謂的殊途同歸,就演變成吳用的具體行動。

滿腹經綸,文韜武略,吳用其實在開始就規劃了之後的路線圖,當然,開始肯定是走一步看一步,刀頭舔血,畢竟是有風險的。

智取生辰綱,被迫上梁山,不能不懷疑是吳用布好的局,晁蓋冤大頭,估計只想發個財,以資交友之用,結果還上了梁山,做了草寇。

梁山是吳用看好的,進能攻,退能守的起家之地,當然要找準機會把王倫幹掉,有了根據地,才能吸納各方人才,成就吳用個人野心。

晁蓋時代,吳用其實是壓抑自己的真實想法的,直到宋江上山後,倆人的目標方向一拍既和,吳用在真正發揮出他的能力,通過各種手段使大批所需人才入夥梁山,財政軍事僅僅有條,梁山兵強馬壯,增加被招安的籌碼。

所以,吳用是梁山聚義最早的概念形成和實際操作人,沒有吳用,就沒有後續宋江的梁山忠義堂,也就沒有後續被招安,徵方臘的故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