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歲高考神童,拒絕北大選擇這所大學,他說:北大並不適合我

自古以來,人們對待“神童”就持有不同看法。有些人認為,神童是天生的,天資聰穎,悟性非常高。也有人認為,神童和後天努力相關,沒有後天的努力,神童也將沒落。

事實上,神童是兼備了這兩種情況才成為真正的神童。

清華教授曾痛批,對神童的過渡崇拜,本質上是對人才的扼殺。

對於清華教授的言論,也有一些教育學者表示贊同,同樣,心理學家也不贊同對神童的超前培養。

事實上,很多神童在很小的時候就開始學習,相對於同齡兒童來說,他們也許對學習感興趣,接受知識能力強,學習的時間多,這樣的情況下才造就了神童。

13歲高考神童,拒絕北大選擇這所大學,他說:北大並不適合我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認識一位神童,他的名字叫孫天瑞,1996年6月出生在一個教師家庭,家在長春市。他很小的時候,家並不在長春市,而在一個小縣城裡,這座小縣城也是他識字開始的地方。後來,因父親工作調轉到長春市,一家人才開始在長春市定居。

孫天瑞3歲時,就認識了很多字,這與爸爸對他的識字教學分不開。不過不得不承認孫天瑞天生聰明,還有就是對學習充滿興趣。當然,也得益於父親教他識字的獨特方式。

孫天瑞的父親最初是怎樣教他識字的呢?大家可能想象不到,他教孩子識字的資源竟然是街道上的一塊塊牌匾,這種教孩子識字的方式是不是挺特別的?那時,他每天帶著孩子一條街一條街地走。

這不僅鍛鍊了孩子的身體,還能邊走邊教孩子識字。教會這條街道上的字,就換另一條街。街道的變換,就像我們翻書一樣,學會了這頁,再翻到另一頁。就這樣,孫天瑞跟著父親把當時縣城的大大小小街道走了很多遍。這一年下來他的識字量很大,完全可以獨自看一些兒童讀物了。

13歲高考神童,拒絕北大選擇這所大學,他說:北大並不適合我

所以,孫天瑞4歲那年,他的父親給他買了兒童版的四大名著,開始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沒想到,他不但對書不排斥,相反還有種如獲至寶的感覺,識字看書從此成為了他生活中的一部分。4歲這一年,他不僅認識了大量的漢字,還把兒童版的四大名著看完了。對於孩子有這樣的表現,作為孫天瑞的父母也很驚訝。

等到孫天瑞5歲時,由於有了前期的識字基礎,看書的速度更快,理解能力也越來越強,而且他還表現出對讀書擁有更加濃厚的興趣。你別看他年紀不大,讀書時如痴如醉,甚至達到了痴迷的地步。他的媽媽擔心把眼睛看壞了,經常要控制他讀書的時間。

有時他為了把故事讀完,不聽媽媽的話,還因此捱了不少批評。即使在媽媽的控制下,5歲這年他仍然讀完了30多本名著。這對於一個只有5歲的孩子來說,知識儲備已經相當了得,恰恰是這一年父母讓他上的一年級。

上學後的孫天瑞,一年級學習的內容已經不能滿足於他,只要考試即得雙百。於是,父母給他找來高年級課本,讓他自學,即使這樣,他也來者不拒,學習小學教材的同時,依然閱讀課外讀物。後來,據孫天瑞的父親講,他們並沒有刻意強迫孩子去學習,只是他天生對學習就敏感,對於學習從來就沒有厭煩過,並且學習起來還很輕鬆,完全把學習當成一種樂趣。

也許神童都是從喜歡學習開始的,這也充分說明興趣才是最好的老師。就這樣,孫天瑞學習之旅開始進入快車道,小學一路跳級,而且還從五年級跳到了初一下學期,初二下學期,直接和初三學生參加中考,並且輕鬆考上了長春市第二實驗中學。

13歲高考神童,拒絕北大選擇這所大學,他說:北大並不適合我

孫天瑞從小學到高中給人感覺是連蹦帶跳走過來,看似有點不可思議,這樣的學習狀態能夠保證他考取名牌大學嗎?可能會有人產生質疑,但是他到高中二年級就首戰高考,開始小試牛刀,目標直指中科大少年班。遺憾的是當年考出的成績還是稍稍遜色了點。考了560分,比中科大少年班錄取線低了9分。於是,他只能再備戰一年,參加正式高考。

正式高考那一年,孫天瑞也只有13歲。由於一路跳級,他比正常學習的孩子提前4—5年的時間參加高考。雖然孫天瑞年齡尚小,但個子已經達到1.82米。年齡和身高完全不匹配,所以他不僅是學習上的神童,身高也挺神奇。

孫天瑞正式高考成績下來以後,讓大家更加信服神童的表現,那一年,他考654分。高考分數剛一揭曉,他的父親高興之餘,開始忙碌起來,研究上哪所大學的問題,於是便聯繫幾所名校的招生部門,其中,北京大學直接表明態度錄取孫天瑞。

按理來說,能被北京大學錄取,還有什麼可選擇的呢?家長是這樣想的,可孫天瑞卻不這樣想,他直言:“北大並不適合我,那些專業沒有我喜歡的,我想學的專業是飛行器動力工程專業。”於是他執意要去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習,而北航也表明態度滿足他的專業。為此,父子倆關於上哪所大學產生分歧,父親的意見上北大,孫天瑞就要上北航。這樣的情況下,如何選擇就很關鍵了。

說到這,孫天瑞和比他早一年參加高考的青海省考生周浩遇到的情況一樣。2008年周浩考了660分,全省理科考生前5名,他本人要報北航,而父母極力讓他報北大。他沒有拗過父母,最終按照父母的意願報了北大,結果對所學專業不感興趣。後來從北大退學讀技校,如今留校當了一名技師。

對於孫天瑞來說,你別看他年紀小,但是非常有主見,說什麼也要去北航讀大學,最後父親也沒轍了,只有妥協,按照孩子的想法來報。最終,孫天瑞背上行囊前往北航報到,而且是本碩博連讀。現在他已經順利畢業,到自己熱愛的工作崗位工作,效力於我國的航空航天事業。

13歲高考神童,拒絕北大選擇這所大學,他說:北大並不適合我

通過孫天瑞的故事我們要看到這樣兩點:一是家長要迎合孩子的資質和學習興趣,神童並不是靠打壓強迫創造出來的,況且教育心理學家認為,不建議家長刻意去培養“神童”。二是家長在和孩子研究報考志願選擇專業時,一定要充分尊重孩子的興趣和意願,不要強制給孩子報考不喜歡的專業。一定要記住這樣一句話: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