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保衛戰,製造業該如何熬過寒冬的雪上加霜?

物聯網智庫 整理發佈

抗疫保卫战,制造业该如何熬过寒冬的雪上加霜?

導 讀

會議時間:2020年2月19日14:00-17:00。

抗疫大決戰的到來

15日上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就湖北組織開展疫情防控和醫療救治工作情況舉行發佈會,透露重要信息:截至2月14日24時,各地共派出217支醫療隊、25633名醫療隊員支援湖北疫情。此外,還調集了三個移動P3實驗室。這些都大大超過了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醫療救援的調動規模和速度。

至此,抗疫大決戰,已經正式進入了白熱化階段。

除了要打贏疫情戰役,經濟也要站穩腳跟

一小夥子在高鐵站等車回北京,旁人問他:“路上可能感染,為什麼還急著回去?”他笑道:“感染致死的可能性才2%,不開工‘致死率’是100%。我都快窮死了。”

雖然可能是個段子,但非常精準地戳痛了我們每一個人:

經濟的危機也在向我們逐步逼近。

國之根本的製造業,

2020年迎來了寒冬中的雪上加霜

與其他觀點不同,我們認為旅遊業、餐飲業、零售業、文娛產業等第三產業雖然目前看嚴重受創,但動搖不了根本。一旦疫情過去,將會迎來需求的大量釋放。短期裡會減緩GDP增速,看起來血肉模糊,但是長遠看只是纖芥之疾,靜養即可痊癒。

而製造業才是最需要擔心的。

與直接面對消費者的第三產業不同,工業企業由複雜而精密的鏈條相互聯繫。

生產一臺汽車,只要缺一個零件,那所有供應商就都要等著。生產一部手機,萬事俱備了,只缺一個按鍵,所有人就都要停下來。

別的省市復工之後,湖北的供應商無法交付,那麼就會有外省的供應商頂上。

國外正常生產,中國的供應商無法交付,那麼就會有其他國家的供應商頂上。

有時候這種頂替是暫時的。但是也有的時候,這種頂替有較高的固定投入,比如修路通電,建造廠房,設備的聯調對接等等,那麼一旦替換完成,相關的業務就長期的被替換了。

中國62%的GDP來自於中小企業,而九成中小企業屬於製造業。西貝餐飲說現金流撐不過三個月,但是隻要它撐到了疫情過去,一口氣立馬就能續上,損失的只是疫情期間的賬面收入。

但是如果製造業停工,等兩三個月以後開工了,會發現自己已經被移出了鏈條,然後這些出局者的下游供應商也一併出局。工業生產的滾滾車輪,不會為了人道關懷而停止,所有這種出局都是不可逆的。

(本段部分內容轉載自溫義飛在知乎中的問答)

找對逆襲之路,方可鳳凰涅槃

寧可一思進,莫在一思停。

製造業的轉型升級已經算是老生常談,但是國內若要真正能夠實現智能製造還需要走很長的一段路。這次疫情的爆發,更加凸顯了智能製造的重要性,同時,遠程智慧運維也備受業內關注。

力控智慧運維解決方案依託力控工業雲生態體系,實現遠程的數據治理和智慧服務,平臺從“設備監控、維保服務、優化運營”等環節來提升相關設備的全生命週期管理和相關服務能力。可應用在變配電管理、物業園區、給排水泵站、供熱管理、大型設備(中央空調、空壓機、高壓變頻器)等多種場景。

在疫情危機面前,經濟必然會受到衝擊,但同時也夾帶著很多“機會”,科技的力量有限,雖不是救世主,但也不應被低估。因此,我們特意開展《遠程智慧運維及工控安全等保2.0整體解決方案》線上研討會,聊一聊工業行業如何能借助遠程運維方式,渡過本次製造業寒冬的雪上加霜。

會議詳情:

抗疫保卫战,制造业该如何熬过寒冬的雪上加霜?

這個冬天,我們已經失去了很多,但好在還有時間,可以逆轉戰局。

就像海涅所說:

冬天從這裡奪取的,春天會交還與你。

讓我們一起,共克時艱,中國加油!武漢加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