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老人生病,兒女的朋友看望生病的老人帶來的錢或者食品都被兒女各自拿走,大家怎麼看?

用戶95426434512


這樣做法讓人費解。前題非常清楚,不管是誰的朋友,都是看望生病的老人。當然是要給老人留下了,他們怎麼想的,要各自帶回去呢?


LingWang29


我父親腦血栓後遺症二十年了,我是招夫養老的女兒,所以老人一直我們在照顧,平常老人住院大一點病姐和妹也拿出一點,有一次特嚴重一種,親戚們來醫院給父親一百二百的收了一千六七百百元吧,我說花的多了姐三個平均拿錢看病,結果後來說我分的不公平了,其實老人平常住院沒讓她倆拿過,平時吃藥我買的,我氣的呀咋不公平了呀,後來想到了是不是親戚拿的錢沒分,老人住院半個月,你倆拿的是醫藥費,吃喝費用沒拿呀,給老人的錢還想分?她倆出門客,家裡所有應酬都是我支的,人家有事我不去嗎?


美麗人生123688306


這種情況我還真的遇到過,這種事情真的很彆扭,這種事情有的時候還真說不清楚。

先說說我遇到的幾件事,1、有一次參加一位老壽星的壽利,參加壽禮的人當然都得給老人家紅包,壽宴的花費是老人最小的兒子承擔,問題來了,老人大兒子的孩子、也就是老壽星的孫子帶著十幾個人來賀壽,這十幾個人的禮金都給了壽星的孫子,壽星的孫子和別的孫輩人一樣給爺爺500元。2、在醫院護理病人時,隔床有一位老人家,孩子們的朋友來探望時給老人的紅包,是那個孩子的朋友,老人就把錢給那個孩子。3、就是題主說的這種情況,這種情況東北基本沒有,中部地區存在的多一些,就是無論是老人生病還是重要節日期間,老人的兒女們的朋友來到家中看望老人時,不管是給老人買的食品類禮物,還是贈送的錢,等客人走後,錢各自拿走,東西給老人有限留下來,其餘也各自帶走。



1⃣️祝壽時孫子帶十幾人來參加壽宴,吃飽喝足給爺爺的紅包只是自己的那份,孫子朋友的紅包自己收下不給爺爺,爺爺有點小意見還可以說的過去,關鍵是準備宴席的叔叔肯定會有想法,因此,孫子也應該給叔叔發個適當的紅包。2⃣️去醫院看望病人給老人的紅包,老人又交給了兒女,誰的朋友給誰,為老人家點贊。3⃣️最不理解的就是第三種情況,到家來看望慰問老人,如果說給的錢不給老人說的過去,那是因為老人的生活費用,也是由兒女共同承擔責任,那麼買的東西如果也拿走,不但是彆扭那麼簡單,而是實實在在的不應該。

這些人都有一個共同的理由:誰的朋友誰負責收錢禮,為的是將來朋友有事自己好還禮錢。聽起來這個理由是冠冕堂皇,其實是私心做怪!這不是想佔便宜的私心,是怕吃虧的私心,是攀比心理作祟。因為,你的朋友是來看你的爺爺、你的奶奶、你的爸爸、你的媽媽呀,


在孝順老人家這件事上,怎麼能有吃虧這種概念呢,兄弟姐妹之間在父母身上誰多花點錢不是都應該嗎?何必理直氣壯的互相攀比兄妹之間對老人付出一樣呢?要是攀比,那就比一比誰給老人錢多,誰陪老人時間長,比過後爭著去做孝順父母的,這樣的攀比才有意義,才能夠比出一個真理,那就是:孝順父母是光榮、應該、必須的。


曉草之歌


我奶奶生病住院時,老家來的叔叔伯伯也好,我家舅舅們來看的也好,總之所有來探望的人,給的錢💰全部是給我大爺幫忙拿著!給奶奶留著用!買的東西都是留給奶奶吃,實在吃不完又怕壞的,我大爺會讓我們分一下,畢竟吃了,總比壞了丟掉強。因為奶奶98歲了,年齡大了,她自己拿錢也不知道去哪花了!可能每個家庭的情況不一樣吧!我認為是應該東西吃不完的,可以是誰家親戚拿來的,分一些給這家!如果是錢💰的話,還是留給老人吧!畢竟住院也是要花錢的,用這些錢不也一樣嗎?要是錢💰和東西都拿走了,有點不合適,畢竟是來看老人的。雖然是你的人情,但是孝敬老人不是也是應該的嗎?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不就是孝敬父母嗎?如果人家看病人的前腳剛走,後腳你們就把錢💰或東西拿走,是不是有點不合適啊?什麼是親情?就是親人之間不計較那麼多的得失!不要因為眼前的利益,傷了彼此的心!再說老人養我們不容易,東西老人讓分時再分,錢💰的話應該留給奶奶👵!





亞姐123


探望老人的錢或禮品,兒女各自處理不留給老人,這樣處理無非說明兒女不孝罷了。老人生病,兒女的朋友或老婆的親戚禮品或錢慰問老人,一是生病老人確需養營補給;其實與營養品同行的還有精神慰籍。這對老人是極大的寬慰,有助於病癒,但是兒女把錢、物都拿走是什麼鬼?對老人有慰藉?反給病人添堵。相關的人各自拿走無非以為這是我的人情,將來人家相應的事我得花錢,這是把慰問病人的往來當成老人離世後的喪禮處理了,極其不孝、毫無倫理的行徑。

有的人重義氣,“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把朋友的父母當自己父母尊敬、孝順,所以會重禮、重金慰問病者,現在不孝子女竟將這錢物居為己有,這就錯會了朋友心意,突顯了自己的不孝、自私、貪婪。

印象中吾鄉無此不良之俗。我想,如果老人經濟寬裕,又慮及子女艱難,將錢物交由各自處理,那是父母體諒子女,無可厚非;但如果子女不顧父母需要,執意索要便是不倫行徑,不必發揚光大,反要杜絕。我母親生病,姐姐的朋友來瞧,帶了些水果、食品,母親擇其需要,其餘叫姐姐帶回,“我不歡吃的,留下白糟蹋。”——可資借鑑。

別人送來的錢物如果為老人所需,子女又強行處理,就是拿父母生病作愰子生財,不孝而且令人噁心。


玄真子桑


其實這個問題沒錯呀!老人生病了兒女的朋友看你給的錢就應該給兒女他們的!因為將來會再還回去的!食品可以留下吃,多了也讓兒女們拿回去!怎麼什麼事都奇怪呢?我有一次生病住了半個月的院!看我的人也是這樣分的!是我要這樣分!孩子們不讓不要我不幹!因為人情是禮尚往來嘛!所以說今天你住院'收了!明天人家有事是要還回去的!孩子們也是一樣的!孩子們的朋友父母住院了是不是也要看呢?分開是對的!不要說不孝心才對!人之常情啊!


用戶9585480775850


明白了,就是男方親戚朋友同宗兄弟拿來的錢禮品都留下,兒輩女方親戚朋友女兒拿來的各自拿回家了。

這還是兒輩男人無能,兒輩妯娌兄弟姐妹姑嫂之間感情淡薄,金錢大於兄弟情,兄弟之間各自自私,沒有一個說話權威主事之人。

農村八十幾歲老人,已經老了在家已經是多餘了在各家眼中是無用之人,也沒有積蓄沒有社保。只是盡本分給她吃飽,也許女兒兄弟幾個或孫兒會疼惜老人,女兒兒媳婦們不願自家的東西落人別人之手,很簡單自私的想法,自己親戚拿來的各自要回禮的,誰也不願把它放入老人手中,因為老人老了花不了吃不了多少,到時候留下來兄弟平分怕吃虧。農村好多婦女自私不講理,特別是六七十歲的,普遍文化不高,金錢在她們眼中高於一切,面子道理她們都不需要,想幹什麼隨心所欲,似乎什麼後果在她們眼中都不重要。往往與自己兒媳也矛盾多多。這樣也好,兒孫都看在眼裡,一代還一代。

禮品的問題說明不了媳婦不孝順婆婆,也談不上人品道德問題。只能說大家心胸狹隘,各自自私小算盤都往裡算,都不願損失一點點,一顆糖一罐奶都認真計較。只能說明老人在年輕的時候也沒能處理好兒女媳婦之間的矛盾。子女多了自然事多複雜,這本經就更難唸了。

農村老人普遍現象是,如果一個已經不在了,有女兒的話還好些,輪流伺候,女兒回來洗洗嗮嗮,媳婦給一天三頓夜裡兄弟陪床。我爺爺奶奶就是這樣的。老人也還是不錯的,至少都在跟前。




蕙蕙妮


那請問,住院其間兒女把錢花出去啦,來探望老人的錢就的兒女所得,那出院後老人不死還生存嗎?生存就要用錢,老人手裡有點錢不也省下兒女掏腰包嗎?在者送的禮物就不應該誰的朋友誰拿走,應該老人來分配,禮物也好,錢也好應該由老人來處理,必近是來看老人的,誰也無權干涉,向有些回答真是大大的不孝之子,何談孝道?從十月懷胎到娶媳婦,買樓房,買車,接孫子好好想想,又有何用?


常召明


就窮到這份上?


xlx7404


你的朋友是來看望你的老人的,所帶的物品也是給老人的,之後你又從老人那裡給拿走了,你那朋友如果是給你的,那直接送你家不得了。

沒見過這樣的子女,對老人這樣苛刻,你怎麼給你兒女做榜樣的,將來你有病了,你的兒女也照搬效仿,那也是你應得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