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限制蓄養奴婢,實際上淪為奴婢的人非常多,生存狀況差


現在的人們,因為古裝劇的普及,對奴婢應該不陌生,在影視劇中,丫鬟常常自稱奴婢如何如何,給人以奴婢是丫鬟的印象。<strong>其實奴婢分為奴和婢兩部分,男性為奴,女性為婢。

明朝限制蓄養奴婢,實際上淪為奴婢的人非常多,生存狀況差

男為奴,女為婢

在明朝,奴婢是生活在社會最底層的一個群體。奴婢並沒有一個統一的稱乎,婢僕、僕者、家人、家奴、奴僕、廝養、家童、ㄚ鬟、侍婢等等,均屬於奴婢的群體。成書於明萬曆中後期的《金瓶梅》,比較真實全面地反映了明朝各個階層的生活。有學者統計,書中有名有姓的奴婢有80多人,加上無名無姓的達100多人。<strong>這從一個側面反映了明代社會中使用奴婢是普遍現象。

01.明朝規定限制蓄養奴婢,然而事實並非如此。

明朝政府限制民間蓄養奴婢不是為了保證人的權利,而是為了保證國家的納稅收入。明朝對哪些人可以擁有奴婢和奴婢數量,做出了規定。如明太祖朱元璋時期規定,公侯家可以擁有奴婢20人,一品官員可以擁有奴婢12人,三品可以擁有奴婢8人。萬曆時期規定,平民之家不允許蓄養奴婢,違反者不僅要受到懲罰,而且奴婢會恢復人身自由。

明朝限制蓄養奴婢,實際上淪為奴婢的人非常多,生存狀況差

朝廷的初衷是好的,事實上這類規定,完全淪為一紙空文。

明代中後期,不僅貴族家庭擁有大量的奴婢,甚至有些富裕的普通之家都能有一兩個奴婢。

《<strong>金瓶梅》中擁有奴婢的人家非常多,不僅涉及官僚士紳,就是一般商人、平民家庭也都役是奴婢。的西門慶,做官前不過是一個小康之家,使喚奴脾已是常事。後來發了橫財,做了官,已是奴僕成行,有名有姓的奴婢近40人。清河縣守備周秀一家,有奴婢近20人。山東提刑副千戶何永壽家,伺候他妻子藍氏一人的婢女就有8人。書中第78回,吳月娘向西門慶描述初見藍氏的情形時,說道:

明朝限制蓄養奴婢,實際上淪為奴婢的人非常多,生存狀況差

劇照

"嫁了何大人二年光景,房裡倒使著四個丫頭,兩個養娘,兩房家人媳婦。"

<strong>《金瓶梅》還大量描寫了庶民之家中使用奴婢的情形。如:揚州商人苗天秀,去東京投奔表兄黃美時,有2個男僕跟隨。中醫胡老人家,也使著一個大胖丫頭。<strong>《金瓶梅》中,凡是小有家產者,不分當官的還是普通人,無一不役使著奴婢,這正反映了明後期奴婢使用的普遍。

當時,貴族官僚可以合法的使用奴婢,但是數量已經遠遠超過了朝廷規定的數量。顧炎武在《日知錄》記載,江南的仕宦之家有奴婢一二千人。無權役使奴婢的人,只要經濟條件允許,也在大量使用奴婢。如鍾祥縣地主李欽,有奴婢千人。

富裕的農民,也在用奴僕。《明史》卷297記載,徐氏分家時,老大分到了一匹馬,老二分到了一頭牛,老三守寡的老婆分到了一個名叫阿寄的50多歲的奴僕。

明朝限制蓄養奴婢,實際上淪為奴婢的人非常多,生存狀況差

《金瓶梅》裡的奴婢大多從事的家務勞動。明朝中後期,由於經濟的發展,對勞動力的需求大增,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均有使用奴婢的情形。

有在農業生產中使用的。隆慶時,吏部侍郎徐顯卿寫過勸人勤勞的箴言,說:

"厥躬克勤,倡率家人,婦女繅織,僮僕耕耘,惟勤有獲,垂裕子孫。"

大意是說,在家裡要倡導勤勞,女人養蠶織布,奴婢要努力耕種,只有辛勤勞動才能給子孫幸福的生活。

明朝限制蓄養奴婢,實際上淪為奴婢的人非常多,生存狀況差

奴婢也廣泛分佈在在手工業中。如嘉靖時期的內閣首輔徐階,家裡養了很多的"織婦",紡紗織布,賣到市場。這裡的"織婦",就是一種奴婢。

商業活動中也使用奴婢。前面提到的老奴阿寄,當老三家的寡婦分到阿寄的時候,非常失望,和老大老二家的牛馬相比,50歲的老家人實在是個累贅,沒想到的是,這個阿寄是位經商的奇才,僅憑著12兩銀子起家,頭一年在進山販賣漆,就賺到了3倍的利潤,隨後的20年間,"家累鉅萬",幫女主人做到了該地的首富。

02.作為社會底層的奴婢,他們處於什麼樣的生存狀態呢?

在《金瓶梅》裡,主人家的奴僕來源大致有<strong>買賣、官府發賣的罪犯家屬、投靠和家生奴婢四種,基本符合明朝中後期的社會現實。

通過買賣得到的奴婢。如嘉靖時兵部員外郎楊繼盛,在他的著作《楊忠愍文集》提到,他的奴僕曲鉞,是四兩銀子買來的。這個行情在《金瓶梅》裡得到了印證,書中,奴婢買賣價格大致在白銀3.5兩到30兩之間。價格的差異,源於奴婢的年齡和才藝,春梅買丫鬟金錢兒,用了三兩半銀子。西門慶買小玉,花了5兩。15歲的潘金蓮第二次被賣給張大戶時,不僅人漂亮而且會彈唱、女工,賣了30兩銀子。

明朝限制蓄養奴婢,實際上淪為奴婢的人非常多,生存狀況差

潘金蓮劇照

官府發賣的罪犯家屬為奴婢。將罪犯家屬發賣為奴婢源遠流長,在明朝依然大量存在,《明律·謀叛》規定:

"凡謀叛但共謀者,不分首從,皆斬。妻妾子女給付功臣之家為奴。"

朱棣在靖難成功後,大肆株連建文帝的舊臣,將他們的妻子兒女發配到教坊司為奴。正德年間大太監劉瑾及其黨羽被誅殺,許多女眷淪為婢女,如投靠劉瑾的錦衣衛指揮使楊玉,本人被殺,家人發配為奴。

明朝限制蓄養奴婢,實際上淪為奴婢的人非常多,生存狀況差

因生活無著落投靠仕宦之家為奴。西門慶的男僕來爵和媳婦,因為和家人、鄰里不和,自願投靠到西門慶家為奴。顧炎武在《日知錄》記載,江南非常流行投靠的風氣,如果有人當了官,就會有很多人來投靠為奴,有人為此收了1000人。

明朝限制蓄養奴婢,實際上淪為奴婢的人非常多,生存狀況差

明朝社會上的奴婢在身份上處於社會的最底層,沒有人身自由,屬於主人的財產。主人可以出賣和轉讓。前文的老奴阿寄就是弟兄分家時被轉讓的。

在明代,法律的相關規定從側面反映了奴婢身份低的現實。明律規定,<strong>奴婢如果毆打了主人的親人或者長輩的,如果他們受傷了,奴婢要斬首。如果主人的家人殺了無罪的奴婢只判處"杖六十,徒一年"。處罰的不平等,說明了身分的差異以及不公平的待遇。

明朝限制蓄養奴婢,實際上淪為奴婢的人非常多,生存狀況差

奴婢在經濟上也依附於主人。他們從事生產、經商所需要的生產資料和的本錢全是主人提供的,其收益自然歸主人所有。還是以阿寄為例,他幫主人老三寡婦做生意,其本錢是寡婦賣掉首飾湊到的白銀十二兩。他經過二十年奮鬥,積資鉅萬,這些利潤全歸了主人。當他去世之後,沒有一點積蓄留給家人。

奴婢雖然憑著汗水和智慧創造了大量財富的,卻不具有所有權和支配權,奴婢的衣食住行靠主人掏腰包。為了保證"奴婢的再生產",主人允許奴婢結婚。《金瓶梅》中清河縣守備周秀,,老家人周忠的兩個兒子,就屬於家生奴僕。奴婢的子女也要聽從主人的支配,其奴婢地位是世襲的。

明朝限制蓄養奴婢,實際上淪為奴婢的人非常多,生存狀況差

經過主人允許,奴婢是可以娶妻生子的

生活是十分複雜的。有的奴婢會成為主人的心腹,在重要的位置上,擔任比較特殊的任務,待遇比較高,從而過著優裕的生活。如嚴嵩的僕人永年,號曰鶴坡;張居正的僕人遊守禮。這二人依仗主人的權勢,收受賄賂,大臣們還經常贈與他們詩詞文章,和縉紳無異。

為了提高奴婢的忠心,主人有時會獎賞得力的奴婢,甚至恢復其獨立的身份。奴婢如果有了足夠的錢財,也可以為自己贖身。不過,主人主動恢復奴婢自由之身的情況比較少見,奴婢用金錢給自己贖身也是困難重重,畢竟一般的奴婢,花費一生的時間,也難於積累起足夠贖身的錢財。所以,通常情況下,一旦淪為奴婢,脫身只能在夢裡想想罷了。如果沒有大的社會變化,奴婢多半隻能世世代代在這種低賤痛苦的地位中掙扎過活了,但是明朝後期,因為經濟的發展,資本主義的萌芽,撬動了奴婢的底層地位。

03.結語

奴婢雖然是主人的私有財產,但是主人也不能隨意剝奪他們的生命,奴婢犯了重罪,一般也要通過官府來懲處。明律規定,如果奴婢犯了罪,其家主不經過官府擅自毆打殺害奴婢的,家主要"杖一百"。由此可見,

明代中後期的奴婢與奴隸社會的奴隸最大的區別在於,他們被當做了"人"來看待,不是會說話的工具。

明朝限制蓄養奴婢,實際上淪為奴婢的人非常多,生存狀況差

劇照

隨著明代中後期社會的強烈變化,奴婢和家主的關係也隨之開始發生變化。

一些縉紳和富戶,為了調動奴婢的勞動積極性,不得不對奴婢採用籠絡手段。因此,一些奴僕經濟上有了積蓄,社會地位上有所提升,文人和官宦、縉紳的奴婢,其地位並不一定低下。

特別是那些投靠為奴婢的人,目的就是為了逃稅,他們雖以犧牲人身自由為代價,但從中獲得了更多的利益和保障。他們藉助鄉紳,同時也藉助當時的商品經濟,使自身得到發展。


明朝限制蓄養奴婢,實際上淪為奴婢的人非常多,生存狀況差

讀書可以改變命運

這些奴婢有了資本,也就獲得了贖身的能力和機會。有些奴僕即便未擺脫主人的束縛,也是豪華裝束,不遜他人。有了錢的奴婢,有的直接拿錢買一個官做。有的將子弟送入學校讀書,博取功名,改變命運。萬曆中期,蘇州府吳縣人伍袁萃在任浙江提學金事時,曾驅逐全省11府就學的奴婢子弟200多人。可見這一時期,奴婢弟子為了改變命運做出的努力。奴僕子弟中有些被舉鄉薦,步人仕途,社會地位得到了某種程度的改善,被社會所接納。

可見,在明代後期社會整體變化的衝擊下,傳統的奴婢制度開始擺脫桎梏,其地位逐漸朝著普通百姓的平等目標邁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