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阿司匹林腸溶製劑會有多種不同服用方法


阿司匹林腸溶製劑到底該飯前服,還是飯後服用呢?哪種方法正確呢?


阿司匹林這款經典老藥,可謂是頗受爭議的藥物,一會被封為救命神藥,一會又說阿司匹林作為救命神藥是長達40年的錯誤,被拉下神壇。


不管怎麼說,目前人們還是在繼續服用阿司匹林腸溶製劑,用來降低急性心肌梗死疑似患者的發病風險,預防心肌梗死復發,中風的二級預防等。


阿司匹林腸溶製劑包括:腸溶片、腸溶緩釋片、腸溶膠囊(微丸型)三種劑型。


只要服用,就得有服用方法,那麼你是怎麼服用的?(歡迎在留言區留言討論)


目前關於阿司匹林腸溶製劑的服用方法最為

普遍的一種服用方法是:飯前空腹時服用。


還有一種說法:阿司匹林腸溶製劑飯前飯後都可以服用。


那麼問題來了,這阿司匹林腸溶製劑到底該飯前服,還是飯後服用呢?哪種方法正確呢?


我們還是看看藥品說明書中是怎麼說得吧。


隨機抽取了目前市場上比較暢銷的幾種阿司匹林腸溶製劑,對其說明書中“服用方法”一項,進行梳理,總結,大致可分為三種服用方法。

一、宜在飯後用溫水送服,不可空腹服用。


此種說法的代表藥品:


①阿司匹林腸溶緩釋片(商品名稱:介寧)

②阿司匹林腸溶片(商品名稱:奧吉娜)

二、應在飯前用適量水送服


①大家比較熟悉的拜阿司匹林靈(拜耳製藥),就是此種服用方法。

②還有商品名稱為“靜達欣”的阿司匹林腸溶片

三、只是寫“口服”,並未要求飯前或飯後服用的。


①阿司匹林腸溶片(商品名稱:百路達)


②阿司匹林腸溶膠囊(微丸型),只是寫“口服”,也是未標註飯前或飯後服用。

為什麼同是阿司匹林腸溶製劑,說明書中卻會有不同的服用方法呢?


下面從腸溶製劑的製備工藝方面來解析。


所謂腸溶製劑,就是口服後在胃裡不崩解,只有到達小腸後才開始溶解並釋放有效成分。但要做到胃中不溶解,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因此,《中國藥典》2015年版二部,對阿司匹林腸溶製劑的溶出度的標準要求:在酸中(人工胃液)2小時內的溶出量限度是不大於標示量的10%;在緩衝溶液(人工腸液)中的溶出量不低於標示量的70%。


阿司匹林腸溶製劑為了到達藥物溶出量既不大於10%,同時又不小於70%的這兩個硬性指標,需要選用適宜的包衣材料,採用包衣工藝對腸溶製劑進行包衣。


腸溶片在片劑表面包裹一層薄膜衣。


腸溶膠囊是把含有藥物的顆粒包裹一層薄膜衣,製成包衣微丸後再裝入膠囊中。


腸溶緩釋片是採用緩釋材料製成片劑,再在片劑表面包裹一層腸溶衣。


腸溶包衣材料的種類繁多,有國產的,也有進口的,其性能和價格上存在差異。


再是對於包衣膜的厚度控制、包衣膜均勻度的控制等,這些因素都會影響腸溶製劑的質量。


上面提到的不大於10%和不小於70%的兩個硬性指標,對於材料、工藝、技術的要求很高,藥典標準規定腸溶製劑在人工胃液中2小時內溶出量不得大於10%。

這中間的出於很大,0~9.9%都在合格範圍內,如果是控制在0%,那不論飯前或是飯後服用阿司匹林腸溶製劑,都不會對胃有刺激的,但如果是1~10% 之間,就會對胃產生不同程度的刺激性。


再是標準要求阿司匹林腸溶製劑到達小腸後,其溶出度還要保證達到70%以上,如果前面為了保證不刺激胃,將指標控制為0%,那就有可能出現溶出度在小腸部位不達標,甚至出現排片等問題。

為了避免此類問題發生,在包制腸溶衣時就需要在兩個硬性指標之間進行權衡。


在材料、工藝、技術操作等條件都過硬的情況下,有的廠家可以做到阿司匹林腸溶製劑既不在胃中溶解,又能在小腸部位溶解達到70%以上,這樣即使是空腹服用也不會對胃有刺激。

而也有一些廠家工藝技術達不到如此水平,但其製劑質量也控制在合格範圍內,製劑在胃中可能要溶解一部分。


因此這些實際存在的差異,體現在阿司匹林腸溶製劑的說明書上,就是不同廠家的服用方法各不相同。


這也是為什麼阿司匹林腸溶製劑的說明書最新修改日期到2018 年時,其他項都一樣,只有服用方法一項每個生產廠家各不相同的原因。


阿司匹林腸溶製劑說明書中的服用方法存在差異,這也是生產廠家一種負責任的體現。

因為只有生產廠家才最清楚自己的阿司匹林腸溶製劑該採用何種服用方法最為恰當。


溫馨提示:


阿司匹林腸溶製劑的服用方法,因每個生產廠家的製備工藝不同,所以不可一概而論。

當更換藥品產地時,一定要仔細閱讀藥品說明書,按說明書要求方法服用才最為正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