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生一般是高几開始練習?有什麼好的方法?

田治彬


如果有一二項冒尖的體育特長(如校記錄保持者),且文化成績中上,那麼從高三開始備考也來得及。


代迪語文有絕招


我就是從小體育特長生,那時候是說可以考試加分,但是不知道現在還有沒有了,所以說一下我對這個的看法和認知。

第一、你是否喜歡體育,例如跑步,跳高、跳遠這些運動項目,現在可能還有足球籃球等。這些你是否喜歡,如果不喜歡那我覺得沒必要練習,因為體育運動當做愛好是沒問題的,如果真的當成事業或者有目的性的,那勢必會超負荷鍛鍊和培養,那對身體是有損害的,例如我小時候跑步,就有關節炎的毛病。

第二、喜歡體育。如果是喜歡體育自身也愛好,例如跑步,那我覺得這個就不分從高几開始了,每天保持一定量的運動,適度練習就行。因為只有喜歡才會主動的去玩,之所以說是玩,因為就是感興趣,例如有的人喜歡玩遊戲喜歡吃飯一樣,已經成自然習慣了,就是高興的玩,那基本不用逼著自己,就順理成章的自己就規劃好了。

最後,如果是為了考試得分才要搞體育的,我真的不太建議,畢竟想競技類的項目,都是要掙前幾名才會有人記住你,並且自身身體素質也決定了你是否在這個項目上是否能取得好成績,所以,如果自己覺得不行了的時候該放棄就得放棄,有些時候你強弩可能會對身體造成絕大損害,弊大於利。


工凡家


體育從初中開始練習比較好吧,在初中的時候身體正是高速發展的好時候。早練習可以讓身體更好的適應運動機能使骨骼定型。等到再上高中的時候再去練習,就晚了,身體很不適應運動需要。當然也有個別的。我身邊的一個例子,我同學從高三開始練習武術,這也是體育!高考考了300多分,但是他考上了山東理工大學!畢業後當了教師,現在30多歲,幹上了鎮幼兒園園長,前途不可限量。所以說,如果身體身心財力能支持你去學,而且你學的還行,不是為了當職業,而是當成一個進步的階梯,什麼時候也不晚!


張益達斯內克炮兒



我認為要做一個體育生,首先要選好自己喜歡的項目,都說自己喜歡的都可以堅持下去。我也是體育生出身,所以給你點建議。但是,你提的問題說,體育生要從高几開始練習,這個想法,我只能跟你說,有些晚。

體育這個東西,不是練三五天就能成型的,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雖然過程很累,但是你的收穫完全憑自己的耕種。

我想你要成為體育生也是因為自己的學習成績不是很理想,想去通過體育進行升學吧。

但是迴歸正題,既然有想練體育的想法,就要儘早的去實現,這條路上很艱難,需要你的堅持,最重要的是堅持,我現在不知道你現在是屬於什麼年齡段。但是,我認為你提出了這個問題,肯定是腦子中已經有了這種想法,既然有了想法,就要用實際行動進行作出。


我是從初一開始接觸的體育,一直到高中畢業,雖然這條路上很艱辛,但是會從中收穫樂趣。

給你的建議就是你要是剛上高中,你就從高一開始練起。如果你要是高三了,給你個建議,真的沒必要了。

練習方式:

  • 身體素質力量練習
  • 柔韌度、靈敏度練習
  • 心理疏導和情緒的調整
  • 專項技術提高練習
  • 個人技術的提高和發展(用於田徑、乒乓球、網球、游泳)
  • 集體技術的配合和協調(用於籃球、排球、足球、手球)

最後,每個項目都有不同的訓練體系和方式。但是,田徑是所有體育的基礎。最重要的就是有想法就去行動!


行走的香水瓶


體育生分二類,一類高水平運動員及單招,二類體育普招。1.高水平運動員及單招要身體素質天賦高,初中就要進行訓練,要取得國家二級以上運動員證書,高水平運動員還要省前三證書,集體項目省前六證書且是主力隊員。單招文化課要求較低,高水平運動員文化要求較高,要二本線65%和二本線兩類。

2.體育普招類,隨著體育高考改革,加強了體育術科的重視,錄取採用綜合分,體育成績佔70%,文化課佔30%,且文化高考不用只選理科了,上年山東省體育過線74分,比前幾年的58分有較大幅度提高,這就要求學生選擇體育要重視,身體素質要好,最好從高一就進行體育訓練,越早越好。理改體的混亂日子不存在了。


001China


我有以下幾種看法,首先體育鍛煉不建議從高几開始鍛鍊。中國是人口大國,發展迅速,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但是人身綜合體質偏低,比如現在的中學生在學校幾個簡單的體育動作都做不了,俯臥撐,仰臥起坐,深蹲,引體向上,這些最基本的。有的學生都做不了幾個,所以我感覺強國首先要公民體質強才行,不只是要科技強國,而且每一箇中國人必須要有良好的身體素質才行,發展的硬道理是離不開高科技,但是那真的可以離開那些健康有力的人群嗎?事實上並不可以。比如軍隊,你不只是要有學識,更要有良好的身體素質,舉個最簡單的例子,你到部隊,不說你有沒有學識,最起碼的鍛鍊你都撐不下來,你怎麼拿槍,怎麼上戰場!一些高科技的兵種可以在軍隊裡指揮,但是上戰場沒有好體質怎麼能行呢?人民的幸福生活和離不開每個人,每個人都做出自己的貢獻,國家才會更加的強大,大家才有更幸福的生活。你看現在的小學生中學生乃至大學生,要讓他們去驗兵,幾乎百分之八十都不合格,這體現了什麼?生活水平好了,但是體質下降了,我們提倡國家應該從體育鍛煉強強出手,把體育項目正式加入教科書內,升考的的時候都算一科分數,從現在做起還不晚,我建議還是從小學就應該有相應的體育鍛煉,培養高學識人才,好體質人才,相結合。所謂國富民強,“民強則國更強”


大興安嶺四海農人


100作為體育高考考的傳統項目。成績高低對體育高考影響很大,下面介紹一些訓練方法

一、訓練方法

(1)上坡跑、下坡跑練習

(2)60-80米變速跑

(3)利用橡皮帶牽引作途中跑練習

(4)負重80-100米跑

(5)高抬腿跑,小步跑,後蹬跑,車輪跑等專門性練習

①高抬腿跑

上體正直或稍前傾,身體重心提高,大腿高抬與軀幹約成90度角,然後積極下壓,膝關節放鬆小腿自然伸開用前腳掌著地,支撐腿三關節充分伸展,骨盆前送,練臂前後擺動配合兩動作腿。

②小步跑

身體稍前傾,大腿抬起與水平線約成35-45度角,膝關節放鬆,然後大腿下壓小腿順下壓的慣性前伸,並很快以前腳掌積極著地,腳趾完成最後“扒地”動作;兩臂前後擺動配合兩腿動作,小步跑要求步幅小,頻率快而放鬆。放鬆,小腿自然伸開用前腳掌著地,支撐腿三關節充分伸展,骨盆前送,兩臂前後擺動配合兩腿動作。

③後蹬跑

上體稍前傾,支撐腿後蹬充分蹬直,而擺動腿屈關節領先向前擺出,然後大腿積極下壓,用前腳掌著地,兩臂前後擺動配合兩腿動作。

④車輪跑 上體正直,大小腿摺疊前抬,腳跟接近臀部,大腿前抬與軀幹約成90度角,然後大腿下壓,膝關節放鬆,小腿順勢擺出後腳積極著地,兩臂配合兩腿的動作

原地推鉛球是體育高考的必考項目,除需要具備一定的力量素質外,還需要掌握一定的技術。由於鉛球在空中的運行路線為拋物線,所以鉛球的遠度取決於出手的速度和鉛球在空中運行時間。而運行時間取決於鉛球的高度,高度又取決於出手角度。所以,其成績主要取決於推鉛球的出手角度和出手速度

一、 出手方法練習(以右手為例)

1、 練習者對牆正面開立(距離1米),右手持球於右肩,左手扶球,然後伸臂把求推到牆上,中食指用力按住球,稍停,雙手把球接回。要求把球推到牆上後,成屈腕,中指用力撥球狀,主要體會扣腕撥指的動作。

2、練習者兩腳開立,右手持實心球(或鉛球)於右肩頸部,左手扶球,然後把球快速垂直推向地面(砸地)。要求球的落點在兩腳之間稍前處,主要體會快速出手時的感覺

3、 練習者正對投擲區,兩腳開立,右手反握礦泉水平於右肩頸部,瓶內裝2/3沙子,大拇指墊在瓶底,屈膝,然後蹬地、伸臂和腕、撥指將其推出,要求瓶子在空中成直立狀飛行。主要體會上、下肢用力順序和正確的推撥動作。

二、 出手速度練習

1、 用完整技術推礦泉水瓶或壘球。要求儘量縮短完成動作的時間,主要體會快速用力的肌肉感覺。

2、 側對牆(距離7米左右)推實心球。在投擲線於牆中間設置一條平行於牆,高2.9米左右的橡皮筋,從牆高3米向下畫3條間隔0.5米與地面平行的橫線,練習者用完整的技術將球推到牆上,在球不越過橡皮筋的前提下,在牆上的落點越高越好(球出手的速度越快,飛行的弧度就越小,在牆上的落點就越高),要求不破壞完整的技術動作,主要體會爆發式用力的肌肉感覺

三、出手角度練習

1、 與同伴一起多做蹬、伸、轉、抬體徒手模仿練習,模仿者做好預備推鉛球姿勢,同伴在其後面抓住右手(起固定作用),模仿者反覆進行蹬轉伸抬體練習,要求提腳跟、蹬地同時送髖。主要體會全身協調用力

2、 做好預備姿勢對牆側站立,蹬伸轉髖、抬體、頂肩不伸臂,利用蹬、轉、抬、頂的速度將球彈出。要求上、下肢協調配合,蹬、轉、撥、挺、頂依次用力。主要解決練習者常上肢用力,而下肢不會用力的問題。 3、 在投擲區5~8米的地方,設置一個平行於投擲圈延長線,高2.5米左右的橡皮筋,練習者用完整的技術將球推過橡皮筋,要求推球時展體增加出手角度。

立定三級跳簡介:1.預擺不協調 產生原因:動作概念不清 糾正方法:反覆做前擺直腿後襬屈膝的動作,由慢到快。 2.屈膝,重心下降不準確,雙臂後襬不到位 產生原因:動作概念不清,預備姿勢不準確 糾正方法:講清概念和要求,多 ...

1.預擺不協調

產生原因:動作概念不清

糾正方法:反覆做前擺直腿後襬屈膝的動作,由慢到快。

2.屈膝,重心下降不準確,雙臂後襬不到位

產生原因:動作概念不清,預備姿勢不準確

糾正方法:講清概念和要求,多練習預備姿勢,注意屈膝程度,不能過高或過低,重心適度下降,拉開工作肌肉初長度,為蹬地做好充分準備。

3.蹬伸和擺臂不協調,有“後襬”現象

產生原因:協調性差

糾正方法:講清動作要領,“蹬伸”與“擺臂”同時進行,多做預擺動作和擺臂向上跳的動作,同時進行一些其他能提高協調性的運動。

4.起跳前的小跳步動作和墊一步動作

產生原因:起跳技術的錯誤,動作概念不清

糾正方法:進一步講解示範,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技術概念。講清在起跳時,不要有“投機”思想,以為“小跳一步或墊一步助動”會跳更遠。其實這是立定跳遠的違例動作,算一次跳遠失敗,不計成績。多練習雙腳同時用力向上起跳動作,也可從跳近距離開始實行立定跳或小步的連續蛙跳;或雙腳夾沙包跳,從而逐步形成正確的雙腳起雙腳落地技術動作。

5.蹬伸不充分,擺臂無力

產生原因:“蹬伸”概念不清楚,急於起跳,對擺臂的作用沒有正確認識

糾正方法:進一步講清“蹬伸”的技術要求,體現“充分”蹬伸,要做到“快速蹬伸”,讓學生明確起跳時的爆發性用力,充分、快速地蹬伸髖、膝、踝三關節尤其是踝關節的充分蹬伸,對快速起跳有重要影響。同時也要加強“蹬擺配合”練習,良好的擺臂動作對起跳有著積極的作用。如練習半蹲擺臂跳、立臥撐、挺身跳等。

6.收腹舉腿不夠,產生“坐”著跳的現象

產生原因:收腹舉腿力量差

糾正方法:進一步講解示範收腹舉腿的動作,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技術概念,讓學生正確理解和認識立定跳遠動作的要領和方法,多做各種模仿練習,強調放鬆、自然,積極發展腰腹肌力量及大腿後群肌的力量和柔韌性。如從原地直立開始起跳,空中做屈腿抱膝動作或雙手在腿前擊掌,落地時一定要屈膝緩衝,也可以多做仰臥起坐,原地收腹跳、踏板(跳箱)起跳等練習方法來培養學生空中收腹舉腿的能力。

7.上體前撲易摔倒

產生原因:上體過於前傾,急於掌落地

糾正方法:進一步講解示範,說明下落時須伸小腿,腳跟先著地的科學性,多做雙腿並腳跳起越過橡皮筋練習,體會在收腹舉腿的前擺下伸小腿動作。

8.上體後倒

產生原因:小腿前伸過猛,或者沒有正確處理力的作用

糾正方法:適當提高起跳角度,落地時腳跟著地,屈膝緩衝的同時,腳背積極下壓,膝蓋用力往前頂,有向前下方跪的感覺並迅速過渡到前腳掌,上體前傾。剛開始先跳的近一點,體會動作。熟練後用力跳。

9.身體偏轉,空中姿勢不平衡

產生原因:左右腳力量不均,起跳動作隨意

糾正方法:加增踝關節力量,並多練蹬伸擺臂制動,一般在立定跳時預備擺動2—3次就可跳躍,強調擺臂制動的作用,但要使整個技術動作舒展協調,擺臂不能擺一半就制動。明確目標,起跳動作認真、不馬虎、同學間不開玩笑。

10.落地不穩,雙腿落地區域有較大的差異

產生原因:雙腳用力不勻或怕摔倒

糾正方法:多做近距離的起跳落地動作,手臂的擺動要協調配合。地面設置標誌物,雙腳主動有意識地踩踏標誌。

總之,在立定跳遠教學中,因學生往往把注意力集中在“遠”上,容易忽視起跳動作的正確性和完整性而出現一些錯誤動作。教師要引導學生糾正這種現象,並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從技術上一步一步的糾正,小到學生兩腳的站位和擺臂的高度。不管學生的運動能力是否能達到規定成績,都應當強調動作的規範性。只有練習動作正確、規範,才能提高練習效果,取得最佳的運動成績。


青哥野釣


體育生越早開始練就越好。

體育是一個塑身體的過程,而身體的改變是需要成長的過程,和文化課不同只要大腦能理解就可以,身體中尤其以器官的改變困難是最大的,因為心肺系統是自主神經,不會聽從大腦運動系統的指揮,必須是經過運動系統的訓練才能促進心肺,血液,循環等功能的改變,所以越早越好。

好方法,當然是找一個好的教練,因為體育是一種經驗學,是身體的操作,經驗不是可以用語言具體的描述,是一種感知訓練,當然理論也很重要。

和你的導師進行深入的理解,根據你的形體,愛好,你所處的省份,優勢項目進行有效的訓練。

參考下以上的運動項目,找到適合你訓練,你喜歡的項目



巨無霸啊


體育生越早開始練就越好。

體育是一個塑身體的過程,而身體的改變是需要成長的過程,和文化課不同只要大腦能理解就可以,身體中尤其以器官的改變困難是最大的,因為心肺系統是自主神經,不會聽從大腦運動系統的指揮,必須是經過運動系統的訓練才能促進心肺,血液,循環等功能的改變,所以越早越好。

好方法,當然是找一個好的教練,因為體育是一種經驗學,是身體的操作,經驗不是可以用語言具體的描述,是一種感知訓練,當然理論也很重要。

和你的導師進行深入的理解,根據你的形體,愛好,你所處的省份,優勢項目進行有效的訓練。

參考下以上的運動項目,找到適合你訓練,你喜歡的項目進行有效的訓練。


福州禪武


對於這個問題,我是如下看法:

  • 其實從我生命中瞭解到的,其實有很多體育生,他們從初三就已經開始練了,有很多事通過初中的特長生而進入到高中來的這一類的學生,在高中也是做體育生的。
  • 而身邊也有一些同學是從高一就已經下定決心去做體育生了,所以他們在高一的時候就很努力的去練習但是強度並不是特別的大,他們還要注重一下文化課的內容。等到高三的時候,他們會注重於體育訓練,然後等到體育高考過後,之後就會將所有的時間都投入到文化課當中去。

希望自己一點建議能對你有所幫助,關注我更多問題與你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