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湖的垂柳即將綠滿堤岸,我們終會迎來明媚溫暖的春天|投稿

東湖的垂柳即將綠滿堤岸,我們終會迎來明媚溫暖的春天|投稿

今年的春節,註定非同尋常。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迅速傳播,讓億萬民眾憂慮揪心,今年的春天似乎來得遲了些。在舉國上下眾志成城抗擊新冠病毒的日子裡,我不禁想到了生命力頑強、祛邪扶正的中國柳。

又到一年柳綠時

音頻:姍姍 喜馬拉雅主播

“五九六九沿河看柳”。最早報春的不是迎春,而是柳樹。

立春時節,陽氣上升,午後的地氣在柳枝間飄搖,遠遠地能隱約看見柳林泛綠,那是柳眼漸漸醒了,每一個枝條都睜開了眼,彷彿告訴人們:春天來了!

待到雨水、驚蟄節氣,伴著斜風細雨柳芽兒綴滿枝條,一樹一樹的鵝黃新綠蓬勃著生機,這正是料峭早春的寫意。田間地頭,人們開始忙於春耕播種,庭院宅後,村前塘邊,河岸山坡,杏花、桃花、梨花、油菜花爭相開放,萬紫千紅的春天拉開大幕。

東湖的垂柳即將綠滿堤岸,我們終會迎來明媚溫暖的春天|投稿

春分之後的清明,柳樹梢頭已是滿滿的陽綠。

剛剛歸來的燕子在柳枝間翻飛,正忙著銜泥壘巢,不久將會孵出一窩燕雛。清明節的早晨,家家戶戶門臉上插著鮮嫩的柳枝,一個個村童戴著柳條編織的草帽,“哇嗚哇嗚”吹著柳笛,一溜兒小跑奔向學校,花花綠綠的書包在屁股後面起起伏伏,惹得村裡的雞狗們跟著興奮,公雞母雞呼扇著翅膀,黑狗黃狗撒著歡兒奔跑。

穀雨節一過,氣溫一天高過一天,風漸漸變暖,柳絮開始在池塘、在村莊、在田野飄飛,一些調皮搗蛋的柳絮專門往人脖子、髮間、睫毛甚至鼻孔、飯碗裡鑽。數不清的麥穗開始衍花授粉,布穀鳥在晨光裡幽幽鳴唱,和煦的春風拂過滿眼滿世界的綠,整個村莊便籠罩在童話般的美好裡。

東湖的垂柳即將綠滿堤岸,我們終會迎來明媚溫暖的春天|投稿

立夏之後,柳樹枝葉繁茂,綠意越發濃郁,如潑墨一般,不知不覺間已成深綠墨綠,驕陽下是密密實實的柳蔭。

午飯後,村民們喜歡在池塘邊柳樹下乘涼,搖著蒲扇在吱吱蟬鳴中美美地迷瞪一會兒。棉花地玉米地裡暑氣逼人,唯有機井房周圍的幾棵垂柳堅守著一片陰涼,田間勞作的人們掬一捧拔涼拔涼的井水解渴去暑,有風吹過,柳枝飛揚,盪漾起大爺、嬸子、媳婦們爽朗的笑聲。

東湖的垂柳即將綠滿堤岸,我們終會迎來明媚溫暖的春天|投稿

寒露連著霜降,這時節柳樹一如時髦少女的長髮,被時光焗成了金黃色,在夕陽的餘暉裡燃燒。秋風瑟瑟,不時會有柳葉飄落,水面上飄落的柳葉像一葉扁舟,蕩向遠方。秋月如水,透過柳枝撒下斑駁光影,這麼好的月亮孩子們怎肯入眠,在斑駁的樹影下“捉迷藏”、“跳房子”、“殺羊羔”,郎朗的歡聲笑語在村莊裡迴盪,月亮姥姥滿面慈祥,看著快樂的孩子們美美地笑了。

直到大雪紛紛揚揚,柳枝才脫淨最後的葉子,只剩下枝條在寒風中搖擺。隆冬臘月,三九嚴寒,凜冽的北風像鞭子抽打柳樹的枝幹,柔韌的枝條頑強地抗爭著,即便被寒風凍成深褐色,只要不脫離主幹,血脈就會僨張地流淌,就會充滿韌性的抵抗。待到來年立春,又會蓬蓬勃勃萌發出盎然生機。

東湖的垂柳即將綠滿堤岸,我們終會迎來明媚溫暖的春天|投稿

我感嘆柳樹生命力的頑強,只要有泥土有水分它總能茁壯地生長。看吧,我的家鄉地處黃淮流域,不論是水塘溝渠、房前屋後,還是河灣堤防、鹽鹼荒灘,到處都有柳的身影。

十八歲的時候,我告別村口的大柳樹一步步走向外面的世界。三十年裡,走過了祖國的山山水水。我曾經為杭州西湖的美景沉醉,流連於白堤的“一樹楊柳一樹桃花”,忘返於“柳浪聞鶯”的鳥語濃蔭,也曾驚歎於頤和園、什剎海里皇家柳樹的不凡氣韻

東湖的垂柳即將綠滿堤岸,我們終會迎來明媚溫暖的春天|投稿

前年秋天,在拉薩參加筆會,有幸在布達拉宮後山見到文成公主親手所植的“公主柳”,在海拔三千多米的青藏高原,很少能看到樹木,公主柳卻奇蹟般的存活一千三百年,與文成公主一起彪炳史冊。

去年夏天,我曾到內蒙古東北邊陲的霍林郭勒遊覽,看到烏拉蓋河九曲十八彎川流於烏珠穆沁大草原,河右岸生長著柳樹,兵團小鎮的綠化樹也是柳樹,當地的文友介紹,這裡冬天最冷的時候達到零下四十多度,只有柳樹能耐此嚴寒。

我還到過甘肅平涼的河西走廊,目睹了二三百年前清朝名將左宗棠率領湘軍西征時遍植的道柳,這些柳樹在荒涼的戈壁灘生生不息,被後人稱為“左公柳”。與左宗棠同時代的甘肅布政使楊昌浚曾經寫過一首詩:“大將籌邊未肯還,湖湘子弟滿天山,新栽楊柳三千里,引得春風度玉關。”稱讚左公沿道植柳的壯舉。

東湖的垂柳即將綠滿堤岸,我們終會迎來明媚溫暖的春天|投稿

我還從書中知曉,東晉陶淵明在江西潯陽隱居田園,在自家門口種下五棵柳樹,自號“五柳先生”;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貶任柳州刺史,他率領軍民滿城遍植柳樹,被百姓尊稱為“柳柳州”。

雖然這些年閱柳無數,但是總覺得兒時家門口的那棵旱柳最壯實、最質樸、最親切,也最能勾起我的鄉愁。

柳樹易於成活,環境適應能力極強,在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只要有人居住的地方几乎都能生長。春來最早發芽,冬天最後落葉,帶給人們的是勃勃生機,是無限美好,是節令更替的啟示,是情感的寄託與心靈的慰藉。

東湖的垂柳即將綠滿堤岸,我們終會迎來明媚溫暖的春天|投稿

當然,柳樹也會生病,也會遇到瘟疫侵襲。啄木鳥就是樹的醫生,樹幹上的一個個小洞,就是啄木鳥實施的外科手術,樹頭上的一個個疤瘤,就是柳樹抗擊病毒自我免疫留下的傷痕。病毒終會過去,柳樹依然頑強地挺拔著。縱然病毒洶湧砍去樹頭,只要根還在,樹身還在,來年春天就會發出勢頭強勁的新芽,不肖三年,新芽就會長成如椽的枝幹,重新成就一片茂密的濃蔭。

東湖的垂柳即將綠滿堤岸,我們終會迎來明媚溫暖的春天|投稿

武漢東湖

勤勞勇敢的中國人早就汲取了柳的精神,在天災人禍面前具有頑強不屈的堅韌品格,只要紮根於廣袤的大地,終會戰勝一切陰風冷雨。偉大的中華民族,歷代炎黃子孫,五千年來遵循著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的自然規律,敬畏天地,薪火相傳,生生不息,心懷美好的夢想,一如長江黃河奔流入海,任何力量都無法將她阻擋。

此時此刻,我想告訴正被新冠病毒侵擾的武漢同胞、全國同胞:東湖的垂柳即將綠滿堤岸,堅持住!我們終會迎來明媚溫暖的春天!



東湖的垂柳即將綠滿堤岸,我們終會迎來明媚溫暖的春天|投稿

長江文藝出版社現面向海內外徵集“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我們有話說”的相關稿件:

1.來稿應為個人或集體原創的內容,體裁不限,VLOG、文字、圖片、音頻等均可,務必客觀真實,反映疫情當下的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想,如若抄襲,責任由作者承擔。

2.作品一經採用將會獲得由長江文藝出版社送出的“悅讀禮包”。(工作人員返崗後統一寄出)

3.本次徵稿為公益性徵稿,不涉及支付作者版權使用費,活動最終解釋權歸長江文藝出版社所有。

4.作品一經採納收錄,長江文藝出版社與原創人員共同享有作品全部版權。未經授權禁止以長江文藝出版社的名義,在其他平臺發佈此類稿件。

文:鹿劍林 長江文藝出版社讀者、全國公安文聯作家協會會員、山東省散文學會理事

朗誦:姍姍 喜馬拉雅主播、自媒體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