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儲量告急,去年全球消耗量比新增發現高出80%,為什麼原油會持續下跌?

淡淡禪風


這裡要說兩方面的問題。

第一方面全球消耗量不是新增消耗量,全球的消耗量對應的是全球的原油儲備,目前來看這個儲量還是充分的,所以對於市場來說沒有造成太大的恐慌,與新增儲量的對比只能是媒體的博人眼球而已。

以前經常有觀點認為全球的原油儲量是有數的,人類的原有使用必須有一個限制,但是隨著科學進步,我們可以勘探到的油井反而在不斷的增加,能開採的油井也在不斷的增加,現在人類能使用的石油數量反而增加了,所以對於原油儲量這個問題不需要太過關注。

第二方面原油價格並不是看全球的原油儲量,而是要看整體的原油產量。從2009年頁岩氣革命成功以來,全球尤其是美國的原油產量一直是不斷攀升的,這就造成了歐佩克等產油國的減產,不能對油價有明顯的提升,整體的石油供需結構已經被改變了,這是原油價格保持低迷的一大原因。

最後還需要看到全球經濟現在遭受了比較大的下行壓力,從遠期來看經濟下行帶動的需求放緩是原油市場面對的長期壓力之一,再加上短期內疫情造成的中國經濟放緩,對原油的需求也就下降了,這樣原油下跌也並不是什麼太奇怪的事情。



諮詢師天生


原油是全球大宗商品,它的漲跌有基本面原因,也有政治因素,還有交易性影響等等。

首先是供應

原油儲量缺嗎?以前一直在說缺,好像只能用20年了。結果,20年過去了還是能大規模開採。說明,以前的所謂儲量缺少是有水分的。

原油的可開採量是2部分組成,一個是油田的儲量,一個是商業可開採量。油田 的儲量可能是10億桶,但商業可開採量未必有10億桶,也許僅有5億桶,剩下的是無法開採,或者成本過高不值得開採的部分。但是,技術進步,商業可開採量就增加了,現在可能變成了8億桶。

另外,同樣因技術進步,石油勘查也能繼續發現一些新油田。這裡有一個因素是頁岩油開採技術進步,造成很多原來不怎麼關注的資源重新進入油探工作者眼簾。

其次是消費

全球經濟需要大量的石油,這裡有作為燃料消耗的,比如汽油、柴油,還有作為原料消耗的,比如塑料、化纖、粘合劑等等,但是,近些年我們的經濟發展中,消耗大幅增加了嗎?總體來說變化不是很多,供應和消耗總體是平衡的。

當消費上升後,石油的售價就會提高,於是一些石油燃料的消費者會有意識地節約使用,一些以石油為原料的生產者會考慮用其他材料替代石油,於是石油的供銷關係就在新的價格上達成了平衡。

這些年,石油從10多美元/桶,漲到150美元/桶,然後又回落。現在50美元附近震盪,大概上下限是42~75美元/桶。

頁岩油等各種技

不同的開採技術基礎成本不一樣,最便宜的是中東地區的自流井,其次是普通提油井,中東地區的開採成本在20多美元~40多美元不等,海上採油成本要高,有時能到60美元。

當前平衡油價的重要因素是頁岩油開採,它的成本大概在51~55美元。當石油價格低於49美元,頁岩油就不再開採,於是市場供應就減少。當油價高於60時,頁岩油開採商會發瘋地開採,於是市場供應增多。

當油價高於70美元,各種生物汽油、生物柴油開始熱鬧,比如乙醇摻汽油、植物油摻柴油。當油價高於90美元,人造石油技術開始熱鬧了,比如煤變油,藻類變油等已經有利可圖。

政治因素

操縱石油價格的主要力量,首先是美國,其次才是產油國的中東歐佩克、俄羅斯、以及北海等國。

在前段時間,因俄羅斯經濟困難,需要賣石油救命,於是國際油價狂瀉,跌到40美元左右,因俄羅斯的成本比中東高,差不多就是40多元。所以,這背後的黑手只能是美國。

後來因美國開採頁岩油技術突破,從石油進口國變成石油出口國,於是歐佩克拼命壓低油價,讓油價低於50美元,於是美國頁岩油公司只能停產。但是,石油的下跌,其實也是美國想看到的,只不過美國具體的一家家頁岩油公司當了槍。石油下跌,有利於美國的經濟恢復,更重要的是可以重塑美元的地位。


海螺008


題主這個問題不是很正確。去年的原油消耗量是比新增發現量要多,但一年的發現量不能說明什麼問題,因為現在的原油儲量還夠全球用40多年,不能因為一年沒找到新的儲量油價就上漲吧,起碼也得連續四五年。

另外隨著原油開採技術的進步,頁岩油的開採成本逐年下降,而且頁岩油的儲量豐富遠遠超過原有石油儲量。

最後是其他能源的替代問題,最近幾年為了應對全球氣候問題,各個國家都在儘量減少石油的使用,用天然氣,電能,可燃冰等新能源代替。

如果題主想判斷原油價格走勢,最好是看OPEC每年的產油數量是多少,是否限產。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


超人知識學堂


不建議面對一個事物單方面分析。

首先,任何商業行為都是一個買方市場,每年用油量相對固定,產油國不止一個,相互閒制約。

其次,石油只是人類文明過程中眾多能源的一個,價格同時受煤,天然氣,頁岩油等的制約的同時,也怕被新能源替代,所以產油國不會屯油不賣。

再次,石油受國際政治影響極大。比如為限制俄羅斯,美國就會聯合沙特進行降價,打擊他們的經濟。然而石油價格降低了,使得中國這種石油進口國的生產成本降低。所以各種因素此消彼長。

最後,各個用油國都有一定時期的石油儲備,對沖國際油價變動。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助到您。


救贖者vlog


個人觀點,因為不缺油。早些年人們認為缺油,存在幾個障礙,首先就是勘探水平不夠,世界有太多的地方他們還沒弄明白,所以說缺。隨著勘探技術越來越厲害,被發現的油也就越來越多。另外是開採技術,原來有些油發現了但是採不了,因為技術不行。隨著技術提高能採的也越來越多。最後是提煉技術,原來真不行,後來美國發明頁岩油的提煉技術,直接就成了不缺油的國家。最後,石油終究是億萬年前的碳元素,人們把地下的碳挖出來又排到大氣中,造成極端嚴重的後果。就像現在的疫情一樣,是不尊重自然界的規律導致的後果。這不是個長遠的辦法,早晚會被另外的新能源代替的。


張氏正三觀


國際儲量不管有多高,與中國市場影響大嗎,不大,咱們國內的稅高,哪怕國際油價再跌30美元每桶,中國油價跌不了一元


快樂驛站鄉村


原油持續下跌與儲備有一定的關係度,但更重要的是市場情緒 以及現實消耗量有著密切的關聯,比如現在疫情期間,原油消耗量極具減少,都在家待著呢!中國又是進口能源大國,對世界的能源出口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Mr匹諾曹


世界對原油的依賴隨著新能源技術的持續進步正在減弱,但是世界原油消耗將不斷下降是事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