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底能否全面恢復正常上班?


一、大數據分析,疫情利好,但企業並未大面積復工


1.疫情數據:疫情趨勢已經13連降,國際衛健委新聞發言人米鋒介紹,與高點相比,2月17日,單日新增確診病例首次降至2000以內,湖北省外,單日新增確診病例,首次將至100以內。疫情形勢進一步出現好變化。


2.復工數據:浙江省工業企業復工24888家,復工率56.2%,比昨天提高12.1%,復工企業員工到崗率55.2%,比前一天提升9.4%。湖南省工業企業復工7590加,復工率46%,服務業企業復工2780家,復工率41.8%。僅從兩個省可見覆工率逐步提高,但各種恢復的速度不一致,所以還會存在一定的時間差。


3.全國城市出行指數:江浙滬、湖北、河南、新疆、黑龍江、成渝的城市出行指數都低於全國水平,不足40%,而在雲南、湖南、貴州、西藏等地的城市內出行指數較高,在70%左右,但同樣不及去年同期水平。城市出行代表各城市市內人流情況,目前還未達到正常水平的50%。


4.熱門交通樞紐人流指數:下圖可見去年在正月初五之後是交通樞紐的一個高峰,第二個高峰出現在正月十六。而今年只有在2月9日有輕微上浮,之後又是一條平行線,然後在2月17日,再次出現極小的上浮。可見大部分人都還在家裡蹲著,沒有回到工作城市。


另外根據交通運輸部的數據,節後全國共發送旅客目前僅為往年春運客流的六分之一,並沒有出現明顯的返程高峰。這也說明大部分勞動力還未回到企業。


結合來說,通過疫情、交通、市內人流,企業復工到崗率綜合來看,復工情況的確並不理想,較往年節後正常生產水平還有一定的距離。


二、3個方面導致2月份依然無法全面復工

政府從嚴控疫情,逐步轉向經濟、疫情兩手抓。各個城市給出復工的便利措施,幫助企業儘快復工。目前復工慢主要受3個因素影響,一是交通運輸,二是需求,三是勞動力。


1.交通限制:很多地方的交通目前還是不太順暢,企業生產的原材料和物資難以得到保障,導致生產恢復速度慢。


2.需求:目前大部人都出在家中隔離,人們的需求大大降低,導致下游企業的產品積壓,無法正常銷售,這樣就導致上游企業的訂單也降低。需求不懂,導致整個產業鏈都無法正常運行。


3.勞動力:雖然有部分人已經回到工作城市,但因為疫情管控需要,很多人都需要繼續在家隔離14天或者7天,這樣進一步導致勞動力恢復的時間變長。


總結來說

整個經濟是一張網絡,需要各個節點打通並形成流通,才能讓經濟全面復甦。而目前雖然已經逐步開放復工,但各節點的流動速度不一致,各地復工仍有時間差。2月是整體慢慢恢復的一個月,預計在3月份,這個目標應該就能實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