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Scoresbysund航海日誌07

一位苔原植物學家曾經描述過她耐心地將一簇植物從一個塔索克上拆卸下來的過程,塔索克是一個大約18英寸高、1英尺寬的苔原土堆。

她從死去的植物組織中分離出活的,並記錄了許多種植物的數量和種類。

她仔細檢查了昆蟲和漿果的外殼,甚至檢查了一些細小得幾乎看不見或拿不穩的東西。這個過程持續了好幾個小時,她的注意力和打發時間的感覺都固定在這個範圍內。

她說,她記得有一次抬頭望向遠處,那片凍土帶卷著成千上萬的塵土向地平線滾滾而去,她的目光無法回到她的工作上…

巴里·洛佩茲(Barry Lopez)《北極之夢》(1986)

Jordi 在他分享的航海日誌裡寫道


我們昨天到達熊群島(Bear Islands)時,正是黃昏時分,天色漸暗,我們在哈芬港避風的海灣(Jetty Havn)下錨過夜。天氣預報說今天沒有晴好,在天黑的時候也下了一點雪。早晨我們醒來是陰天,但太陽時不時透過較低雲層照射下來,然而高峰,包括著名的“Grundvigskirken”,其1882米高的岩石峭壁,在早餐前我們還能看見,後來它們似乎就躲到霧和雲層後面去了。


不管怎樣,到9點整,我們都準備好了早上的活動安排,計劃在這片群島中的一個島上進行登陸探險。這群小島位於米爾恩島(Milne Land)東北部,在1891年9月4日,一隻熊在卡爾·賴德(Carl Ryder)的探險中被射殺因此這裡被命名為熊島(Bear Islands)。


有趣的是,卡爾·賴德(Carl Ryder)在他非常自然和系統的地名觀中,決定將這些島嶼編號為1-11,而不是給每個島嶼起一個獨特的名字。但只有一個主要的地名在地圖上由賴德命名的,那就是斯科斯比(Scoresby)。


野人遊世界 | 在Scoresbysund航海日誌07


錨地和著陸點都在哈芬港(Jytte havn),這是熊群島(Bear Islands)西南最南端的一個海灣。在格陵蘭地質調查局的調查中發現,1967-72年間,斯科斯·比松(Scoresby Sund)遠征探險隊經常在這裡將9噸重的 Jytte 號汽艇作為錨地。它的任務是系統地測繪北緯70°至72°之間的地區。這個項目在人員數量上是巨大的,尤其是考慮到在格陵蘭東北部移動多個調查團隊的後勤工作是困難的。


當研究項目最活躍的時候,他們有兩架直升機和兩艘船為格陵蘭島這一地區的多個調查小組提供服務。在這個大項目中,Jytte 號汽艇的主要任務是在1967年進行一次小規模的勘察,為1968-1972年期間的更大規模的探險活動提供重要的後勤和地勤服務。


—— Jordi 在他分享給大家的航海日誌裡寫道


我們把船上的橡皮艇放下水裡,冒著嚴寒踏上了這片風景如畫的地方,有些人把這裡描述成風景攝影師的天堂。在南面可以看到 Ø Fjord 山脈的山腳。比約恩群島(Bjorn Islands)的長而陡的山脊隱現在雲層之上。


在整個登陸過程中,無論是探險組還是休閒組都可以從山上的幾個有利位置欣賞風景,我們走了更長的一段路,越過了幾座低矮的石山,每座山都給我們提供了一個不同的視角,那些夾在不同島嶼之間的海峽和冰山,苔原植被和小冰湖作為前景為我們的照片提供很好的素材。


野人遊世界 | 在Scoresbysund航海日誌07

野人遊世界 | 在Scoresbysund航海日誌07

野人遊世界 | 在Scoresbysund航海日誌07

野人遊世界 | 在Scoresbysund航海日誌07

野人遊世界 | 在Scoresbysund航海日誌07

野人遊世界 | 在Scoresbysund航海日誌07


回到船上吃午飯時間裡我們起錨了。在進入霍爾灣(Hall Bredning) 的開闊水域和斯科斯·比松(Scoresbysund)的主體水域之前,我們在熊群島(Bear Island)的海峽周圍轉了一圈,一路上看到了一些冰山夾在壯觀的山景之間。


當我們經過這些島嶼時,輕微的雪掩蓋了景色,但在下午的前半段時間裡,天氣放晴了,讓我們得以欣賞散佈在整個地區的巨大冰山的壯麗景色。它們中的大多數是從位於斯科斯比松峽灣最深處位於 Norvestfjord 峽灣的一個名叫 Daugeard-Jensen 的冰川斷裂漂流而來的。


這個冰川實際上是格陵蘭東北部冰蓋主要生產出大量冰山和浮冰的主要源頭和排水系統,所以我們可看到無數的大型冰山漂離峽灣,通過霍爾灣(Hall Breeding)在斯科斯·比松(Scoresbysund)。有好幾次船長 Jo 和大副在航行過程中特意駕駛帆船繞著其中一些非常壯觀漂亮的冰山環繞一圈,讓我們有充足的時間可以觀賞拍攝,甚至在日落前完美光線下繞著一座塔形冰山環遊一週。


野人遊世界 | 在Scoresbysund航海日誌07

野人遊世界 | 在Scoresbysund航海日誌07

野人遊世界 | 在Scoresbysund航海日誌07

野人遊世界 | 在Scoresbysund航海日誌07


很長一段時間,我沉迷在在甲板周圍浮冰、大海的景色中,那些種類繁多的中型、巨型冰山微妙的表面特徵、裂縫、冰尖塔和融水通道,讓每一塊冰展現出他們經歷過的故事。我以一種新聞紀實的心態記錄下眼前所看到的一切,是的,冰川、浮冰每年甚至每個星期都不一樣。


讓我震驚的是,在寒冷的甲板和另一位老師閒聊間隙,遠處一座浮冰轟然倒塌,就在這個季節。眼看著頂上的冰掉入海中,浮冰翻動激起沉沉浪湧。我已經來不及掏器材清楚的記錄下這一幕。


野人遊世界 | 在Scoresbysund航海日誌07

▵ 距離太遠,手機攝像頭拖到最大的效果,浮冰坍塌在海面激起層層浪湧。


冰川每天流動20至35米,每年二百億噸冰山崩裂和排出峽灣。這些冰山很多都很龐大(高達一公里),高的在峽灣擱淺,有時要等待多年才被峽灣上流的冰川和冰山的力量衝破。破裂的冰山流出大海後,初時順著海流往北,再轉向南,流入大西洋。較大的冰山通常要到北緯40-45度才融化(比英國更南,與紐約市,差不多中國的瀋陽市同緯度)

冰雪融化不單純是北極的問題,因為冰雪的狀態影響力整個地球的氣候,冰雪是白色的,它能將90%的太陽能發射回去這叫反射效應。就是為什麼在北極,即使很冷,也能看到熱霾。


冰凍的北冰洋就像一塊巨大的反射鏡,將太陽的熱量發射回去。自古以來這能幫助地球降溫。一旦冰雪融化就將是另外一番景象了。因為海水是深色的,它吸收了大部分太陽的熱量,在北極,這會觸發連鎖反應,更多的冰雪被漸暖的海水融化了,變成更多的海水,吸收太陽的熱量。


因而,和北美面積一樣大的北極區域,變暖速度是地球其他地方的兩倍。而這個熱循環就是罪魁禍首,正在融化的冰雪是個大問題。但還有另一種冰雪可能會對我們的世界造成深刻的影響,那就是在陸地上的冰川,這是淡水,是由過去數千年裡不斷的降雪累積而成的。


冰川就像是冰凍的淡水河,在陸地上縱橫交錯,像大多數兩極冰川一樣,這塊冰川正從一塊巨大的內陸冰原上緩緩流下,在這裡冰原上發生的變化,會徹底改變地球的面貌。格陵蘭冰原是目前北極最大的冰原,有些地方有兩英里厚,面積是英國的六倍。


冰川流向大海的速度,在冰原底下,融化的水起到潤滑的作用,所以水越多,冰川移動的速度就更快。肉眼看來冰川好像巋然不動,科研項目中那些捕捉到的畫面,通過長時間的觀察表明,格陵蘭冰川向大海移動的速度是二十年前的兩倍。冰川的速度影響著我們的海平面高度,因為當它們遇到了水域,它們就破碎成冰山,形成巨大的冰山。


野人遊世界 | 在Scoresbysund航海日誌07

野人遊世界 | 在Scoresbysund航海日誌07

野人遊世界 | 在Scoresbysund航海日誌07

野人遊世界 | 在Scoresbysund航海日誌07


這是一個不斷變化的世界。這些冰凍的海洋和偏遠的島嶼以脆弱的美麗和充滿挑戰的地理環境激勵著我們,看得越多,知道得越多。就如“小獵犬號上跟隨菲茨羅伊上校的達爾文,還有”幽靈號“和”恐怖號“上的羅斯。荒蕪的地方旅行也可以被稱作偉大的航行,它總能改變人們的思考方式。


巨大的浮冰不會限制住我們的腳步。而大海塑造了陸地以及陸地上所有的命運,陸地和海洋相連的地方是生命的邊緣地帶。


野人遊世界 | 在Scoresbysund航海日誌07

▵ 感謝隊友 雨荷老師 悄咪咪的為我拍的照騙。請忽略我為了保持平衡不雅站姿,及為什麼在這美麗的風景裡端了支長焦?


-未完待續 -



道加德·傑森冰川(Daugaard Jensen)— “所有冰山之母”:

Daugaard Jensen 是一個巨大的冰川,它將格陵蘭冰原直接排入Nordvestfjord。諾德維斯峽灣(Nordvestfjord)、霍爾灣(Hall Bredning)和斯科斯·比松峽灣(Scoresbysund)的幾乎所有冰山都起源於這條冰河。


該冰川由探險家勞格·科赫(Lauge Koch)在格陵蘭島西北部工作的丹麥人傑斯·道加德·傑森(Jens Daugaard- Jensen)的名字命名。傑斯·道加德·傑森(Jens Daugaard- Jensen)後來成為探險委員會的成員,資助並組織了勞格·科赫(Lauge Koch)在格陵蘭島東部的科學研究,並以極大的興趣關注著探險活動的進展。


冰川流失約4.9萬平方公里,約佔格陵蘭冰蓋的3%。它的流速在每年3至4公里之間,近年來可能有所加速,這可能是對區域變暖的反應。每年大約有10立方公里的冰通過Daugaard Jensen冰川流入諾德維斯特峽灣(Nordvestfjord),成為大型冰山進入峽灣。最後6公里的冰川漂浮在海洋上,這控制了冰解的方式;冰川主要是通過裂谷作用形成塊狀冰山,而諾德維斯特峽灣(Nordvestfjord)的許多冰山的最上層表面保存完好,包括裂縫和融水通道。在裂冰前緣有大片漂浮的浮山、浮冰和海冰;這個冰川混合物(在格陵蘭語中,也稱作“sikkusak”)在冬天是凍結的固體, 阻止了冰山離開峽灣。隨著夏季溫度的升高,混合冰融化,失去了結構的完整性,釋放出大量的冰山進入峽灣。


來自雷達和光學衛星的觀測表明,冰川的速度隨季節而變化;在夏天,它的流動速度要快10%。夏季的加速與融水的增加有關。融水通過冰隙到達冰川的底部,潤滑冰川的底部,使它流動得更快。這些融水也可以在冰川的底部被加壓,造成冰川的液壓頂升,本質上它是漂浮在一層壓水之上,這減少了摩擦,讓冰川流動得更快。這隻能發生在快速和嚴重的冰裂縫的冰川,在那裡,冰下的排水渠道不斷變化,無法有效發展排水系統。


Daugaard Jensen 也是冰川地震的一個來源;它是格陵蘭僅有的七個表現出這種行為的冰川之一。地震可以達到里氏5級,在世界各地的地震臺都可以測量到。地震只由最大的崩解事件觸發;但是崩解是如何產生地震的還不清楚,科學家們正在努力瞭解這個問題。


—— 摘自 Jordi 的航海日誌和講座



全系列部分內容參考文獻:

Jordi 發給大家的非常專業嚴謹的航海日誌;

野去自然旅行的分享講座,Jordi 的分享講座等;

BBC、國家地理記錄片,各科考研究論文,我所能觸及的知識;

音樂來自 Liv Mari Schei 的專輯。




旅行 Tips:

1. 無論是在船上和登陸的島上,儘量不要大聲喧譁,會驚擾到野生動物,打斷他們狩獵、進食、照顧幼仔等;

2. 極地的植被要生長很多年,才能長成我們看到的那樣,所以儘量不要踩踏植物;

3. 保持友好和體面,不妨礙別人,不打擾別人休息,儘量不做讓別人覺得不舒服的事情和言論;

4. 在極地玩攝影,真的要保護好手,因為寒冷會在人神不知鬼不覺的將手指和指甲凍開,儘管戴了保暖的手套;

5. 保持充足的睡眠,要不然白天精神不好、注意力不集中會錯過很多細節。

6. 記得讓自己保持開心。

7. 登錄前記得了解情況,體力有限的情況下,帶哪支鏡頭更好。


牆裂推薦:

本次旅行是參與野去自然旅行的行程。




本文(含所有圖片)未獲得同意請勿轉載;

措辭和相關常識如有不對,歡迎指正;

如有建議或意見,或者你想知道的,歡迎留言。


歡迎登陸野去官網www.yetravel.com,或關注公眾號野去自然旅行資訊(yetravel2014),獲取更多自然旅行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