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用“椰殼效應”,3步讓孩子由“被動”變“主動”

因為擔心孩子睡眠不足,媽媽催促女兒按時洗漱休息,女兒雖然口中答應著"馬上",可是磨蹭了好一會還沒有動靜。爸爸著急了,衝他嚷道:"你不能快點嗎?都催了一百遍了!"女兒不但沒有立即行動,反倒埋怨爸爸說話太兇,一臉委屈地走到媽媽身邊求安慰,結果,早點洗漱休息的計劃又一次成了美麗的泡影。


類似這樣的場景在您的生活中常見嗎?明明是為孩子好,孩子行動起來卻十分被動,說的輕了不聽,說得重了不行。


後來,媽媽發現女兒愛聽故事,當洗漱休息的時間再次到來,媽媽跟女兒說:"如果你能按時洗漱休息,媽媽就會在故事時間給你多講一個故事。"女兒聽後,立即開始了行動。第二天,由於期待著媽媽在故事時間增加的故事,女兒沒用提醒就主動去洗漱休息了。

運用“椰殼效應”,3步讓孩子由“被動”變“主動”

其實,媽媽正是運用了心理學中的"椰殼效應"解決了女兒不願主動去洗漱休息的難題,讓孩子由"被動"變"主動"。


那麼,什麼是"椰殼效應"呢?"椰殼效應"來源於這樣一個事例:

一個孩子很不喜歡吃飯,家長為此傷透了腦筋。一次,孩子的父親帶回了一個新穎別緻的椰殼。孩子看到椰殼後愛不釋手,父親就把椰殼鋸成兩半,給孩子當吃飯的碗。結果,孩子愛上了吃飯,問題迎刃而解。這一現象被稱為“椰殼效應”。

飯是一樣的,僅僅因為孩子喜歡椰殼,家長把孩子喜歡的椰殼做成了椰殼碗,不愛吃飯的孩子就由"要我吃"變成了"我要吃",真是奇妙!"椰殼效應"的關鍵是找到"椰殼"——孩子所愛,然後製作出"椰殼碗"——父母充分利用孩子所愛尋找到的孩子樂於接受的正確方法,那麼孩子做事被動的局面就會得到改善。具體來說,"椰殼效應"的應用分為以下3步:

運用“椰殼效應”,3步讓孩子由“被動”變“主動”

1. 轉變態度,指責改為溝通

不難發現,當孩子沒有按照家長的要求去做的時候,家長總愛指責他們:"你沒聽見嗎?""給你說了幾遍了怎麼還不去啊!""怎麼不聽啊?"指責的確會取得一定的效果,孩子可能勉為其難地按照家長的要求去做,但指責太多的後果是,孩子不但會越來越排斥,而且跟家長的關係也會日益緊張。


所以,我們要轉變對孩子的態度,當發現孩子遲遲不願做某事的時候,不要再擺出居高臨下的姿態去指責吧,嘗試著讓自己俯下身來真誠地跟孩子進行溝通,這樣才能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關心,進而讓孩子向你敞開心扉,從而才能發現孩子做事被動的原因。

運用“椰殼效應”,3步讓孩子由“被動”變“主動”

2. 細心捕捉,瞭解孩子所愛

家長們是很願意打著"這都是為你好"的旗號來安排孩子活動的,可是別忘了,孩子也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你認為好的,孩子並不一定喜愛。但是隻有孩子喜愛的,才能成為改善孩子行為的"椰殼"。


"椰殼"不僅可以是好吃的、好玩的等這些物質的東西,也可以是一部電影、一個大大的擁抱、多一點的陪伴、一定的選擇權等這些精神的慰藉。由於孩子還在成長階段,所喜愛的事物不一定會持續在太久,這就更需要家長在日常生活中,細心觀察、留心捕捉孩子真正喜愛的是什麼。

運用“椰殼效應”,3步讓孩子由“被動”變“主動”

3.尋找時機,將"椰殼"做成"椰殼碗"

僅僅有"椰殼"還不夠,還得尋找合適的時機,將"椰殼"做成"碗",讓孩子樂於使用"椰殼碗",才能夠解決問題。


如果孩子認為自己晚上的記憶力比早晨的記憶力強,那麼就支持他睡前背誦吧,相信他會愛上背誦的;如果孩子樂於聽著音樂邊寫作業,那麼在他做作業時,放點他喜歡的音樂給他聽吧,相信他會愛上寫作業的;如果孩子不愛做家務,但對製作美食躍躍欲試,那麼就多給他機會展示自己的廚藝吧,相信他不僅會愛上做飯還會愛上做其他家務的。

運用“椰殼效應”,3步讓孩子由“被動”變“主動”

運用"椰殼效應",讓孩子由"被動"變"主動"的過程,是父母嘗試轉變態度,放下姿態,學會跟孩子溝通的過程;是父母融入耐心,細心觀察,瞭解孩子喜好的過程;是父母尋找時機,充分利用孩子喜好,找到正確解決問題的方法的過程;也是寓教於樂,給孩子更多自主成長空間的過程。願家長們在教育孩子時,都能找到"椰殼",製作出"椰殼碗",充分利用"椰殼效應",促進孩子的健康成長。

(參考《你其實不懂兒童心理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