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婚、已婚、離婚的女人,聽聽董明珠的這段話,勝讀十年書

大多數都是女性——她們每個人都是在向我訴苦。

失戀的,向我訴說失戀之苦;未婚的,向我訴說被催婚之苦;已婚的,向我訴說婚姻不幸之苦;離婚的,向我訴說離婚孤獨無助之苦。

未婚、已婚、離婚的女人,聽聽董明珠的這段話,勝讀十年書


我一個不足120斤的小小身體,每天都要承受著各種各樣別人的痛苦。你可能會有疑問,為什麼這麼痛苦了,你還要堅持,是為了什麼呢?為了名嗎?為了利嗎?為了理想和熱愛?

都不是,我沒有從這個過程中得到以上這些,我只是——我只是單純的希望,這些大姐小妹們,能爭氣一點,能活得開心一點。

我不知道為什麼自己要這麼做,其實我也不想這麼做,但當那些苦難擺在我面前,我還是做不到無視它們——就像假如有個快要餓死病死的人在你面前,我想你也很難做到視而不見,人世間大部分人,還是生性本善的,只是我要面對的人數稍微多一點,這其實也不難理解吧。

我真的渴望能給她們帶去一點點能量。如果能改變其中一部分,我這一生,也不算白活。

或許,你也是那些為情所困的其中之一,就像吳秀波的那個小女友,就像劉強東的老婆章澤天,就像——就像無數的在戀愛、婚姻裡痛苦的女人一樣。

說實話,我非常非常的反感兩個概念——兩個被無限誇大了的概念。其一是浪漫,其二是婚姻。

對這兩個概念的盲目崇拜,是導致女性痛苦的根源——為什麼單說女性不說男性,因為我認真研究過很多情感自媒體的數據,包括我自己的後臺數據,關注“情感”這個欄目的,70%以上的都是女性。

首先,不要被浪漫所迷惑,更不要曲解浪漫。如果說浪漫是快樂的一種,別說浪漫了,就是人類所有的快樂,本質上都是非常稀少的。人類快樂的時光,都是用秒來計時的。現實生活中,不存在長期的、充足的、安然無恙的浪漫——別說現實裡了,就是連影視劇裡,都不敢編造持久的浪漫。

就算有持久的充足的浪漫,它也無法填補你所有的生活。假設你的生活被愛情所填滿,而你只有愛情生活的話,你遲早也會覺得無聊的——就像你做過山車,坐一次你覺得刺激,坐一千次以上,你還會覺得刺激嗎?我懷疑——坐一千次以後你都能在過山車上睡著了。

其次,不要盲目的崇拜婚姻,不要把婚姻當成人生最最最重要的事,要從骨子裡去掉這種想法。

現在流行的情感文章,都在講女人該找什麼樣的男人,該什麼時候結婚——我真的想罵髒話,能不能有點出息了,為什麼要死死地抱著婚姻這個事兒不放?

有種觀念,得到了很多男人和女人的贊同——男人征服世界,女人征服男人——你們不覺得這種想法很愚蠢嗎?

很多女人、尤其是很多知名女人,都在誇大婚姻的功能,認為女人要找到合適的男人才幸福、人生才完整。

但是,作為女人,你們有沒有想過,婚姻對於男人而言,是什麼呢?婚姻對於男人而言,就是挖坑種樹,樹長大了,來乘涼;樹結果了,來摘果。其他時候,他們都去征服世界去了。可是女人結婚是什麼呢?同樣也是挖坑種樹,可悲的是——女人就成了種下的那棵樹,從此隔絕了別的男人,從此生根發芽,寸步不離,說好聽點,叫穩定,說難聽點,就是囚禁。

在傳統的男主外女主內的婚姻生活裡,婚姻對女性意志的消磨和毀滅,是悄無聲息的,也是極為殘酷的——很多女人甚至都意識不到這一點。

對於浪漫和婚姻的這兩種崇拜,導致了女人的獨立生存能力和抗風險能力極低,所以在情感世界裡,受傷的總是女人。

別說女人了,就是我作為一個男人,我一旦陷入情感的痛苦,我也很難受,我也失眠痛苦,但我不會陷得很深,不會長久悲傷,因為除了女人,我還有很多別的事情要去幹,我也能在那些事情上獲得快樂。但是,如果我沒有目標、沒有理想、沒法獨立生存的時候,我也會長期陷入情愛世界的痛苦不能自拔。

那些指望著愛情或者婚姻給自己帶來幸福快樂的女人,總是患得患失的,為什麼?

因為你自己不能發光發熱——這就像大冬天的,你寒冷,你通過烤火來取暖,火熄了怎麼辦?你通過泡澡來獲得舒服,水涼了你怎麼辦?你通過被擁抱取暖,別人離開你你怎麼辦?

剛洗完澡從浴室走出來的那種冷颼颼的感覺知道嗎?在情感世界受傷就是那種感覺。

所以,很多女人的婚姻痛苦,從本質上講,就是價值觀出了問題。說得文雅一點,叫依附男人;說得難聽點,叫懶惰。

一天天的,希望男人溫暖你、寵你、希望男人買車買房上交工資卡、希望通過找到“條件好”的男人來確保衣食無憂——這是什麼心理?這就是物化自己,本質就是不想奮鬥,害怕吃苦,貪圖安逸。

過去你說男人物化女人,那確實是男人的鍋,但現在社會已經為女人提供工作、提供生存的機會了,女人還要自己物化自己,那你在關係破裂的時候茫然不知所措,只能說你活該。

什麼叫“物化”自己?就是想當寵物,就像小貓小狗一樣,等著主人給它買好吃的、帶它玩好玩的、啥也不用幹,就指著主人“對它好”——姐妹們啊,這就是最危險的想法。

越被寵的動物,越危險——就像大熊貓,今天它是珍稀動物,全世界都寵著它,假如哪天它數量龐大了,不那麼珍惜了,人們還會像今天這樣寵它們嗎?

就像你養一隻貓,你非常非常寵它,但是,假如某天你不高興了、你養不起了、你有事必須要離開了,它的結局不也是被送人、甚至被拋棄嗎?

所以,你可以幻想自己被寵,但你內心也要有點數,不管有沒有人寵你,你永遠永遠都要保持獨立人格。愛情也好,婚姻也罷,它只是你人生五六個面中的其中一面,它甚至是獨立的一面。

很多女人只有在被拋棄、在離婚之後才懂得獨立、才懂得奮發圖強,還有人可憐她們,“要不是被逼到絕境,哪個女人願意吃苦呢”——我的天,為什麼會有這麼愚蠢但又被大家習以為常的言論——如果你從很小就知道“女人當自強”,你還會有“被拋棄”的想法嗎?如果你足夠獨立、足夠自立,感情的失敗,對於你而言,你永遠不會覺得自己“被拋棄”,你只會覺得“我們分開了”“他離開我了”——在一起或者分開,都是平等的,因為你跟男人一樣,都是獨立自強的。

我寫了兩千多字了,感覺還是沒說明白,不如來聽聽董明珠的這段話吧,希望能重塑你的價值觀:

“很多女孩長得也很漂亮,最後就願意找個很有錢的、年齡大的男人,為什麼?因為她認為自己是弱者,她不敢去挑戰——其實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我們女人,很多人都怕吃苦。其實我覺得,吃苦也是一種享受,看你怎麼去理解了,比如說我今天挑擔子了(有人不願挑擔子,所以她就去找一個為她挑擔子的人)其實挑擔子也是一種快樂啊,勞動的過程也很快樂啊,你的理解決定了你的選擇。”

所以啊,女人,千萬別想著當什麼公主王妃,你要做你自己的女王。不要想著一生都依靠任何人、依靠任何關係,世界變化太多太快,你很難預料災難何時來臨。如果你身強體壯,災難來臨你最起碼還能逃跑。要從現在就開始自己“挑起膽子”,不要等到走投無路的時候再迫不得已地堅強——那時候你未必適應得了。

所以,別把男人當你的“鐵飯碗”,任何鐵飯碗,只要是別人的給你的碗,都是不靠譜的。以前那些靠“鐵飯碗”生存的體制內的人,後來市場經濟改革,不也丟掉“鐵飯碗”了嗎?有多少人在丟掉“鐵飯碗”後,變得脆弱不堪、無所適從,連生存的能力都沒有了。

“獨立”應該是一種深入骨髓的價值觀,而不是靠不住了才想著獨立。如果你足夠獨立,你要跟誰在一起,你不會在意別人的意見和眼光;你要跟誰分開,也不會因為瞻前顧後的畏懼。

“獨立”真的很爽,感受過的人都知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