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知道黑洞是怎麼形成的嗎?宇宙中的黑洞是如何形成的?

用戶2954182956667


2019年4月10日,世界上第一張黑洞照片在全球六地(布魯塞爾、聖地亞哥、上海、臺北、東京、華盛頓)同時舉辦的新聞發佈會上發佈,第一張黑洞照片的發佈讓一直存在於人們想象中的黑洞有了客觀印象,原來黑洞是這個樣子的(見下圖),原來黑洞像個甜甜圈。


黑洞是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裡面預言出來的產物,一直以來都是宇宙中作為神秘的天體。那麼,這種神秘的天體——黑洞是如何形成的呢。

黑洞的產生並不是朝夕之間就形成的,黑洞的形成需要漫長的時間跨度。在普遍的觀點認為,黑洞是由恆星在自身的聚變反應停止,熱核反應的燃料耗盡後,恆心體內部的力量無法在支撐起外層的重量,星體開始急速坍塌,最後恆星體坍塌成一個密度極其大的天體,且引力也變得極大,星體開始吸收周邊物質,路過星體周邊的光也難逃其引力束縛。我們人類之所以能看到天上的星體,是因為天上的星體能夠反射光,我們的眼睛接受到反射光後才知道星體的存在,包括我們所看到的所有東西。但黑洞之所以被稱為黑洞就是因為其將光都吸掉了,我們無法接收到反射信息,所有我們看不到黑洞,黑洞並不是一個洞,只是因為我們看過去黑呼呼的就以為它是個洞,其實他就是個密度引力無限大的星體。



黑洞是有恆星坍塌形成的,但並不是所有的恆星都能坍塌成黑洞,形成黑洞的恆星要在質量上達到要求後才可能坍塌成黑洞。像我們的太陽就遠遠沒達到成為黑洞的條件,太陽的質量太小了,它坍塌後頂多演化成白矮星。

宇宙中的黑洞基本上都存在於星系的中間,它們以極大的引力將附近宇宙空間中的星體吸引,從而匯聚成一個星系,比如我們所處的銀河系中間,就至少有一顆超大質量的黑洞。黑洞大多形成於宇宙的早期,且宇宙中的黑洞還存在兼併的可能,就像在未來銀河系與仙女系碰撞,最終形成一個大星系,這個大星系的核心可能就是兩個黑洞合起來的大黑洞。因為黑洞不夠大的話就沒有足夠大的引力匯聚星系。



總的來說,黑洞是大質量恆星在晚年坍塌後形成的極大引力與密度的天體。引力大到可以吞噬恆星和光。

以上觀點為個人觀點!


眾星遊


要說明黑洞的形成,首先要明白宇宙的演變過程。我們知道,人的一生要經歷幼年、青年、壯年、老年等階段,宇宙的演變也類似,奇點大爆炸後,先形成氫元素,氫元素在吸引力的作用下,聚集成星雲,再聚集成恆星,由於恆星的大小不同而坍塌成白矮星、中子星和黑洞,黑洞把周圍恆星聚集在一起,就形成了星系,星系又聚集成星系團。

從上面可以知道,黑洞是宇宙演變過程中的一個階段。黑洞要比中子星的密度大,而中子是由誇子組成的,因此黑洞可能是誇子組成或比誇子更小的粒子組成的,它不是一個洞,而是一個密度相當大的實心體。從黑洞這一級,宇宙再向前演變,是黑洞吸收周圍的恆星等,最後整個星系形成一個更大的黑洞,或比黑洞密度更大的天體,黑洞或更大密度的天體之間再聚集,最後回到奇點又大爆炸,如此循環往復。


惠舒旅社老闆


我認為,黑洞有可能是高速旋轉的靜電渦流形成的。在空中。他是黑洞。在水中。它是巨大的漩渦。這是我的一點感悟。希望能對國家的科研有點作用。謝謝組織的遨請!


艾淑華33


黑洞是恆星最終坍塌的結果,但現在宇宙間的黑洞是宇宙原始就有的,是與世具來的。


平常人246089341


誰知道?難道有誰去過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