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長長的假期,你和家人如何相處?

超常春節假期,你和家人相處還好嗎?

2020年的春節因為疫情,7天的假期被延長了,連孩子們的開學時間也都推延了,那說好的旅遊和寒假培訓班也只能改成“家裡蹲了”。

在大家眾志成城,齊心協力共抗疫情的同時,全家窩在家中,相處的怎樣呢,想著,各家各戶都應演繹著不同的悲歡離合吧。

這個長長的假期,你和家人如何相處?

01 子女與父母之間的口罩戰爭

從春節前夕,武漢的疫情就在各大媒體已經通報,作為天天離不開手機的年輕人已感到緊張氣氛的籠罩,紛紛出門帶上了口罩。

而作為老年人依然我行我素,就是不聽勸告。這不,老家的表妹打來電話控告她爹媽:

姐,您說說您大姨和姨夫吧(也就是她媽和爸爸),現在疫情這麼嚴重,電視裡還手機裡天天報道,並且專家說了最好的防範措施就是戴口罩、少出門、勤洗手。您看看我爹媽就是不聽啊!

今天年初一,非得要到村子北頭的大爺家拜年去,拉也拉不住,我就說去也行,帶上口罩再出去,不要在村子裡和大家扎堆拉呱,可是不管怎麼說,口罩,他們就是不帶,您快幫助勸勸吧。

眼看著又是一對“無知者無畏的爹媽啊!”

我只好以拜年為由頭給大姨視頻:

大姨啊,過年好啊!您老越來漂亮了,看著起色這麼起勁,小臉紅撲撲的啊,一看就是大姨夫給您天天吃豬蹄美容了。(先來個暖場)

大姨在那頭樂開了花,誰不願意聽過年的話啊。

隨後,我就開始給大姨訴苦了,告訴她,我們在城裡年過的可提心吊膽了,都不敢出門了,天天關注著疫情的情況等等。

聽我痛苦的說了這些,大姨立馬警覺起來,詳細的問了情況,當聽說疫情很嚴重,醫護人員冒著危險趕赴前線,沉默了一會,隨後就將戴好的帽子摘下來了,重重的坐在自家椅子上了。

後來聽表妹說,我們打完視頻不久,村子裡的大喇叭頭就出現了村支書的勸告聲,讓村子裡的老少都不要串門拜年,新年新氣象,打打電話、發發微信,再不行看看視頻拜年就行了,儘量不要外出,更是嚴禁聚在一起喝酒打牌,一經發現嚴懲不貸。

作為村民,村支書的話還是有一定的震懾力的,所以,表妹說這個年爹媽特別聽話,沒再鬧著出去,每天在家看電視聽新聞,及時瞭解國家發佈的情況。

總結:對待自己的父母不要強來,可以變換一下,由親朋好友勸慰,效果會更好一些的。

這個長長的假期,你和家人如何相處?

02婆媳之間上演大戰

都說天下婆媳關係最難處,江華不相信,她自認為出生在書香門第,自己是又素養的人。江華父親是高校教授,母親是醫生,從小接受的教育是溫文爾雅,不大聲說話,與人為善,吃虧是福,所以,江華憑著一腔熱血和一窮二白的農村娃張慶結婚了。不要彩禮,不要現房,小兩口自己攢的錢付首付,買了一個小居室。雖然江華孃家說給她拿首付,江華沒同意,因為她不想張慶感覺矮人一頭,所以婚後,小兩口恩恩愛愛。

這第一年回婆家,江華做好了吃苦的準備,沒想到老公被單位安排臨時要出差,所以江華躲過了回婆家過節的“一劫”,哈哈,沒想到躲的了初一,躲不過十五,這不,今年的春節因為疫情封路,回不了家,只好在婆婆家住下來,算是把之前的補上了。

要說江華的婆婆還是比較好相處的,只是,這個好相處也是因為有客情在,畢竟新媳婦嗎,大家都客客氣氣的,算是給張慶一個面子。

本來住兩天就分開,相安無事,沒想到,這一住就是半個多月,婆媳之間的磕磕碰碰就開始了。

首先是飯菜口味上的不同,婆婆做飯重鹽重油重口味,老公張慶從小習慣了,也沒什麼問題,而江華從小清淡慣了,所以每個菜都喊鹹,婆婆的臉色也越來越難看。為了緩和關係,張慶鼓動媳婦做飯給老爹老媽嚐嚐,沒想到好心辦壞事,媳婦親親苦苦做了飯,婆婆卻說無法下嚥,因為沒有滋味。

哈哈,這一天三頓飯,真的像打仗一樣,沒個安生。隨後就是生活習慣的問題了。

開始幾天,小兩口每天半夜不睡,早上又睡到早上10點,婆婆沒說什麼,可是隨後就開始嘮叨了,什麼早睡早起身體好了等等,讓小兩口不厭其煩但又無奈啊。

再就是衛生習慣,婆婆習慣用洗臉的毛巾擦手,抹一把,擦一下也不會立即洗,如果她單用自己的毛巾也就算了,婆婆是抓住誰的用誰的。而江華的毛巾是專款專用,連老公都不讓碰,而婆婆卻用她的高檔臉巾擦手,嗚嗚,讓江華崩潰。還有江華的高檔羊絨毛衣丟在沙發邊,婆婆倒是勤快,直接和其他衣服一起用洗衣機給攪了,出浴後的羊絨毛衫變成麻袋片子了,又是一地雞毛啊。

諸如此類,張慶加在中間,天天成了調解員了,勸了東頭,哄西頭,好不容易熬過了十五,村子讓出去了,張慶帶著媳婦逃一樣的回自己家了。

劫後餘生的張慶,好後怕啊,如果再多住幾日,自己就快被逼的離婚了。

總結:婆媳還是不能一起住,各住各的,大家都快樂!

這個長長的假期,你和家人如何相處?

03夫妻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

劉華和李霞夫妻倆都已過了不惑之年,兒子也大了,不需要兩個人天天管了,平時忙工作,兩個人很少有在一起的機會,一般都是晚飯後一個書房一個客廳,各忙各的,相安無事,相敬如賓。

沒想到,這個春節超常假期給了兩個人重新認識彼此的機會,沒有甜如蜜,卻差點節後要離婚。

吵架的原因竟然是為了做飯。

平時,一般都是李霞做飯,因為她下班早,而劉華相對回來的晚,並且作為業務經理,劉華在外應酬的也多,晚飯一半不在家吃,所以平時李霞基本晚飯也不太做,吃點水果,喝點粥,就了事。

而現在兩個人都困在家中,那一日三餐可就不能總湊活了,每頓飯由誰來做就成了問題了。

一開始,李霞還比較積極,每天早上醒來準備一家的早餐,然後就是午餐、晚餐,而隨著假期的延長,李霞就開始不平衡了,為什麼總是自己做飯呢,劉華也在家閒著,為什麼他卻可以天天玩手機,等自己做好飯就開吃,吃完後繼續玩手機呢。

所以,開始了小吵,劉華作為一個男人,就是不喜歡做飯,而且也不喜歡洗衣服等家務,認為那是女人應該乾的,但是為了應付李霞,勉強做了兩頓飯,而事實是超級難吃,李霞忍無可忍嘮叨起來,可是,劉華已經盡力做飯了,本就一肚子怨言,現在還要聽李霞的數落,所以乾脆就不做了。

而李霞呢,因為劉華態度不好也煩了,也罷工不做飯了,自己餓了就吃點蛋糕餅乾什麼的,可劉華不行啊,一個大男人吃餅乾是吃不飽的啊。就這樣隨著不做飯兩個人的吵架升級,相互指責,相互埋怨,相互揭短,家中時時刻刻充滿了火藥味。

唉,眼看著有假期一結束就離婚的走向。

總結:夫妻兩個隨著年齡的增長,相互之間的愛情也變成了親情,相互包容也就少了,所以,儘量的在家務事上多些謙讓,彼此分擔,比如一方做飯,另一方洗碗,這樣就彼此平衡了。

這個長長的假期,你和家人如何相處?

說起這個超常假期,各家有著各家的煩惱,有的家長和孩子因為學習的問題,鬧的雞飛狗跳的;有的因為老公在家抽菸,打的不亦樂乎的;還有因為父母催婚,想著逃離的。反正每家都上演著各自的情景劇,看來和家人天天面對,也需要勇氣和智慧啊。

這個長長的假期,你和家人如何相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