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燕知寒門,狗知新婿”是何意思?狗又是如何分辨新女婿?

農夫也瘋狂


在農村老輩人經常用一些老話,也就是咱們常說的俗語來講述一個人,或者是陳述一件事,就想問題中提到的“燕知寒門,狗知新婿”這句話就是來講述動物們的天性,那麼想必大家也都知道,一般在農村老輩們都說村裡最聰明的兩種動物分別就是“燕子”和“狗”因為燕子會選擇好的地方築窩,而狗會為我們看家護院,因此對於狗狗還有一個讚美的話“忠誠”,那麼今天問題中這句話到底是什麼含義,今天我結合農村老輩人的講解來進行分析。



“燕知寒門”

首先對於燕子這種小動物大家並不陌生,因為其一年當中都會從南方以及北方溫度差異進行遷移,在農村經常見到燕子在選擇搭窩的時候,一般來講都是把窩搭在屋簷下,因此經過老輩人看到燕子搭窩時,都會發現其基本上都是在比較乾淨的家庭,而且其家庭也不缺少吃穿,從而這家人都是比較熱情善良有愛心,因此老輩人就會用燕知寒門來形容一戶人家,從而也指出了燕子對於搭窩的選擇。


“狗知新婿”

想必大家都知道狗狗的鼻子以及聽力是什麼靈敏的,尤其是狗狗的鼻子其經常嗅到身邊主人的味道時,就會深深的記住這個味道,而如果這個時候家裡來了陌生人時,狗狗通過其靈敏的嗅覺,就可以知道有陌生人來了,當然之所以問題中會說“狗知新婿”也就是想從側面表達有生人來了,從而也說明了狗狗的靈敏。

綜上所述:

總而言之每一種動物都有不同的特長,因此我們再看待一些動物的時候,也要看其長處從而再看待一些人和事的時候,同樣也要學會辨別分析。


紀錄鄉土


說到這句俗語“燕知寒門,狗知新婿”,我個人有非常深的感觸。這句話從字面意思上理解是指燕子知道進寒門,家狗認新女婿。這裡並不是說燕子知道分辨寒門和豪門,而是因為燕子留下的巢穴,多半能夠保留的都是一些老房子。因為在農村做的新房子,主家人會嫌棄燕子在屋子裡搞的太髒,而不願意燕子待在家裡,或者屋簷下築巢。


記得在小時候,爺爺的老房子裡面,就有一個燕子巢穴,而且這個巢穴一直存在了好多年。小時候,還比較淘氣,差點把燕子築的巢穴給搗毀掉,後來被爺爺訓斥了一頓後,就沒有再敢搗蛋。後來一直到老房子拆除,才沒有保住那個巢穴。也是因為當時巢穴一直存在,所以年年都有燕子回來。

其實,燕子知寒門,並不是它們真的知道,而是一般來說寒門下的巢穴一直保持的比較好,所以久而久之後,燕子基本多待在所謂的寒門下。


說到家狗知新婿,這句話也是在我身上發生的。記得自己頭一次去老婆家的時候,她家的土狗老遠就跑過去迎接我們。雖然土狗從沒看到我,但是它就好像知道我是它的主人一般,從未衝我汪汪叫。

後來老婆還說起這個事情,說她家的土狗,雖然看著小小的,但是非常的護家,對於陌生人從來都是一股兇兇的樣子。唯獨我去她家的時候,狗子沒有亂叫一聲,一直不停的晃動著尾巴,一陣討好。

其實,我們這裡的土狗是非常有靈性的狗子,並且狗子都會察言觀色。當它看到自己的主人非常高興的時候,而且主人身邊跟著的人,會知道這個人是自己主人的朋友。那麼為了討好主人,狗子也不會胡亂叫。


著迷大鄉村


我對燕子有一種特殊的仰慕,我一直以為,小燕子在某些地方比人類更值得尊敬。拿擇偶來說吧,燕子一生一世只愛一次,不像我們人類,可以一次又一次的喜新厭舊移情別戀,燕子的感情一生不變。

我親眼見證過一對小燕子生死不離的場面,那是多年前的一個深秋,兩隻燕子一起飛過我所在的小城的上空,其中一隻突然被飛馳的車子撞擊,砰的一聲摔落在地上,接下來的場景令當時所有在場的人淚目。活著的那隻小燕子,試圖用嘴巴銜著另一隻起飛,可那是徒勞的。它茫然的飛向半空,然後又俯衝下來,圍著自己的伴侶不停的徘徊,然後用嘴巴艱難的拖著它的伴侶前行。那一刻我堅信,動物的感情比人類更神聖,燕子是屬於有靈性的生靈。


春天來了,南飛的燕子就要回到北方,農村人都知道燕子選址有自己的原則,首先一定會去一家和和睦睦的家庭,如果這個家庭天天吵吵鬧鬧,即使他們家的屋簷再舒適,小燕子也會放棄。記得小時候我媽媽曾跟我說活,燕子不進愁苦門。意思就是說通人性的燕子,可以感知誰家日子過的好不好,它只會去家裡過的好的人家搭窩,不會選擇窮困潦倒的人家。並不是燕子嫌貧愛富。其實只是燕子比較喜歡清靜。家裡日子過的不好,自然就會天天吵鬧,那樣不利於燕子搭窩。所以有人說燕子知寒門。


說狗認識新女婿,這個大家跟我一樣,肯定都會相信,因為狗真的很奇怪,過路的人哪怕天天從家門口走,它也要衝著人家叫幾聲,以示自己對看門護院職責的忠誠。可是如果是自己家人,哪怕從未見過面,再見到你的時候,狗也會搖著尾巴向你示好。

我記得過去我在濟南生活的時候,爸媽家餵養了一條土狗,那一年我從濟南迴家,跟那條土狗可以說是第一次見面,可它見到我一聲不吭,而且還跑到門口像是迎接我,搖著尾巴跟我一前一後進了屋子。我問爸媽什麼時間家裡多了一個吃飯的,怎麼不會看家?見到生人也不咬。爸媽說那是因為狗知道你是自家人,要不然才不會客氣呢。


有句話說,人敬有的,狗咬醜的。很多時候我們可以看到,如果你穿的衣衫襤褸,狗就會跟在後面亂叫,反之它卻沒有聲音。狗不咬女婿,應該是因為新女婿第一次上門,都打扮的乾淨整潔,光新亮麗。


靈子


這句話很好理解,燕子知道誰家富有或是貧窮;而家裡養的土狗,它能和第一次上門的女婿走得很近。這話聽起來有點不靠譜,這兩種動物真有這種天性嗎?


燕知寒門

俗語裡有這樣一句話:“燕子不進苦寒門”,說的是燕子是不會到貧窮的家庭築巢的,為啥?其實這是和燕子的習性息息相關,燕子是一種候鳥動物,每年都會因氣候變化出現秋去春來的南北大遷徙,冬天一般在南方,開春以後就會往北方遷徙。每年在南北遷徙過程中都會選擇自己適應的環境中築巢,主要是基於以下兩點。

①燕子是昆蟲動物,它的覓食對象當然是大自然當中的各種昆蟲,而昆蟲最喜歡的自然環境就是有燈光的地方,人們常說“飛蛾撲火”,現代為了殺死昆蟲,科學家們發明了滅蟲燈。燕子為了捕捉到昆蟲,當然會把它的巢築在有燈光的地方,在古代的夜晚窮人家是很少有燈照明的,而富人家裡卻是燈火通明。燕子自然是偏愛這樣的家庭築巢引鳳。

②燕子築巢是用泥土和小樹枝搭成的,為了自己的巢不會被雨水沖刷,燕子築巢是有講究的,一般都會選擇在屋簷高,不會漏雨水的地方做窩,而在古代窮人家的房子大多都是毛草屋或者是低矮的土坯房,當然不適合燕子築巢。


狗知新婿

這句話更好理解,我們在農村每到一家首先問詢的一句話就是你家有沒有狗,或者是狗栓住了嗎?因為農村大多每家都有狗,目的是為了平時下地幹活,狗在家守護著家裡的財產。一旦家裡來了外人,狗會發出聲音。那為啥狗會知道新女婿上門呢?

①狗咬惡人,狗是人類最好的朋友,它能懂主人家的心裡,家裡如果來了小偷,為了保護主人家的財產不受損失,拼命的和壞人鬥爭到底,要是主人家來了位親戚朋友,只要主人和它溝通,打好招呼,它就可以網開一面。

②狗喜歡友善的人,新女婿第一次上門是比較會獻殷勤的,巴不得把自己最好的形象都留在老丈人家,所以使出洪荒之力。在這些招數中,討好狗的喜歡是必做的,在吃飯的時候夾幾塊肉或者是骨頭給狗,再摸一下它的頭,狗就知道新女婿的善意,彼此就不會敵意。一來二去當然會和新女婿走得很近。


總結

這句話只要你仔細琢磨,的確是很有道理,燕子和狗是人類最親近的朋友,這兩種動物是動物界中非常有靈性的,他們都十分相信人類,我們應該好好善待它們。古人還有一句話也值得我們揣摩,一個家庭只要有“五子”必然幸福,這“五子”就是房子、穀子、兒子、燕子、蜂子(蜜蜂),前面三子是人為的,但後面兩子說的卻是風水,燕子和蜜蜂能呆的地方的確是適合人類居住的。


農人李哥


俗語:“燕知寒門,狗知新婿”的意思是說,燕子能分辨出來窮人和富人,它只會將燕子窩築在富人家,卻不會築在窮人家;狗能識別出家裡的新女婿,就算是第一次見新女婿也不會咬他。那燕子又是如何分辨出富人和富人,狗又是如何識別出新女婿呢?



1、燕知寒門

其實燕子並不是一種嫌貧愛富的動物,它之所以將巢穴築在富人家,只是因為富人家的條件適宜它築巢而已。符合燕子築巢的條件一是要有一個相對堅固支點,燕子要用泥巴和草莖將巢穴築在這個相對堅固的支點上,;二是這個地方一定要能遮風避雨,三是這個位置一定要特別安全,能夠避開它的天敵諸如蛇之類的。

然而在古時候,只有富人家的房子才能滿足燕子築巢的這些條件,富人家的房子起碼是磚木結構,磚木都較為結實,首先能夠滿足有一個相對堅固支點的這個要求,其實富人家的房子用來遮風擋雨肯定是沒有問題的。而古時候窮人的房子,一般都是茅草屋,想要找一個相對來說較為堅固的支點比較難,其次窮人家的房子可能破破爛爛的,一到颳風下雨就會漏風漏雨,所以燕子不會將巢築在窮人家。

現如今,就算是窮人家的房子也都是磚混結構了,完全能夠滿足燕子築巢的要求,所以現如今的燕子早已飛入尋常百姓家。就拿我家來說,雖然小的時候我們家特別窮,但每年都會有燕子來我們家築巢,這是因為我們家有三孔磚窯洞,其中一孔是用來喂牛的,窯洞的正中間立著一根和窯洞一樣高木樁,用來拴牛,燕子每年都會在這個木樁的頂端來築巢穴,這個木樁滿足了燕子築巢要求有一個相對堅固支點的要求,磚窯洞也能夠完全滿足遮風擋雨的要求。



2、狗知新婿

狗能認識新女婿這個事情,聽起來確實是一個比較神奇的事情,我老婆家就養了一條大黃狗,當初在和她談戀愛的時候,她經常會開玩笑說,等你去了我家,我讓我家的大黃咬死你。然而等我真的去了她家,她家看起來十分兇狠的大黃,不但沒有咬我,還衝我搖尾巴,氣的老婆一直說他家的大黃是個白眼狼,投敵叛變了。

實際根據相關的介紹,狗其實是通過氣味來分辨人的,我們都知道小孩子長得特快,幾年不見就會大變樣,但只要這個小孩子小時候的這裡生活過,就算他出去幾年後長大了,樣子變化很大,狗也不會咬它,那是因為狗記住了它的氣味。而新女婿因為和家裡的女主人共同生活過,身上肯定有家裡女主人的味道,這種味道人雖然分辨不出來,但狗卻能分辨出來,狗一聞到這種味道,就知道這是自己人,因此就不會咬他了。

從這裡來看,狗確實是一種十分聰明的動物,能夠分辨出人不能分辨出的東西,狗也是人類的好朋友,對人類特別的忠誠,俗話說狗不嫌家貧,就算家裡再窮,狗也不會棄主人而去。因此家中養狗的朋友,一定要善待你們的狗狗。

以上這些就是我對於“燕知寒門,狗知新婿”的回答,您以為我說的有道理嗎,如果您贊同我的觀點,就請您給我點個關注好嗎?


搬磚的農村娃


狗是忠良臣,燕乃吉祥鳥。在農民們眼裡,這兩種一個天上飛,一個地下跑的不相干動物,都是具有靈性的動物,甚至能給家庭帶來好運的吉祥物種。

老話說燕子不入貧寒之門,過去農村家家戶戶都沒有條件罩院子,因此燕子築巢時可以選擇自己認為最好的人家,在農民房屋裡築巢的燕子有兩種,一種是家燕,它們喜歡在田野中活動,身體纖長,羽毛黑白相間,家燕築你巢比較漂亮,泥土均勻雜草少,而另一種燕子叫做山燕,是喜歡飛往野外的燕子,羽毛中夾雜著點棕紅顏色,它們築的窩有些粗糙,雜草比較多,敞口較大。

兩種燕子選擇築巢的人家,必須房屋結實,屋子寬敞明亮,家裡乾淨整潔,而這樣的人家在當時農村裡,都是生活中比較自律,家庭成員團結友愛,經濟條件相對比別的普通農民家庭好一些的人家,於是農村老人就會說燕子不進寒門,寒門的殘屋破壁燕子自然不會去築巢,因此燕子不進寒門這個說法是正確的。

狗知新婿,狗一直被人們認為是聰明、忠實、有靈性的動物,都說狗不咬自家人,哪怕是從來沒見過面的自家人,狗第一次見就知道那是自己的主人,因此不會去咬,這個事情是不是真實存在呢?是,絕對是,只要不是養了一條傻狗,那麼狗是知道誰是自家人的,因此農村有狗知新女婿的說法。

那年我閨蜜家裡養了一條特厲害的大狼狗,在小村裡出名的厲害,只要狗被牽到街上,我們堅決不敢出門,縱然有閨蜜哥哥用繩索牽著它,很多人看見那狗都會嚇到腿軟。


後來閨蜜談戀愛,當她的男朋友第一次去閨蜜家裡時,閨蜜特別強調讓哥哥看好他的愛犬,可別咬著男朋友。誰知道閨蜜奶奶笑著對閨蜜說道:那小夥來了後,咱家大虎(狗的名字)要是咬他的話,這門親事就趁早算了,他真是你的另一半的話,大虎肯定不會咬他。

閨蜜後來和我們說起這個事情:咋就這麼奇怪?我男朋友第一次去我們家裡,俺家狗竟然真沒咬他,還搖尾巴衝他示好,我奶奶笑得合不攏嘴,說什麼就他了,這是她老人家認可的孫女婿。

別說閨蜜理解不透,我們更是覺得奇怪,因為我們從來不敢去閨蜜家裡,喊閨蜜上街時,也只是在家門口大喊,他們家的大虎長相嚇人,厲害的性格更嚇人,從來不準除了它家以外的外人進門,所以閨蜜男朋友第一次登門,它能夠不咬還真是讓人覺得奇怪。

據說狗通人性,又具有靈性,它們是認知第一次登門的新女婿或者新媳婦的,不僅僅不會咬他們,還往往會主動去示好,這就是農民們覺得神奇的地方。


悠然見東山


在農村燕子和狗都是最為常見的動物,燕子是益鳥,不僅能幫助農民將田地裡的害蟲消滅乾淨,還可以預測下雨,而狗則是人類最好的朋友,既可以給農民看家護院,還是人們最忠實的朋友。在農村中關於燕子和狗的俗語有很多,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燕知寒門,狗知新婿”,那麼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狗是如何分辨新女婿呢?

燕知寒門:這句話的意思是燕子可以分辨誰家富有,誰家貧窮,因為燕子只在富有的人家中築巢,從來不會在貧窮的人家中築巢。其實這句話並不準確,因為燕子根本不會區分寒門和富有,只是在以前富有人家的房子更適合燕子築巢。以前只有富有人家的房子蓋的很高大寬敞,而普通家庭的房子多是破破爛爛的,燕子在築巢時,之所以會挑選富有人家中築巢,是因為燕子喜歡居住在寬敞明亮的地方,貧窮人家房子多是茅草屋,房簷又很窄,在下雨時還會有雨水進入到燕巢中,而在富有人家築巢的話便不用擔心會有這樣的事情發神,再加上富有人家中,由於房子蓋的結實,家中的老鼠也很少,老鼠的天敵蛇也很少,蛇不僅是老鼠的天敵,也是燕子的天敵,所以在富有人家蓋房子,也讓燕子遠離了天敵。雖然燕子並不能區分寒門和富有,但是人們依然希望燕子來自家築巢,因為燕子可以幫助農民消滅莊稼地裡的害蟲,所以人們都喜歡燕子。

狗知新婿:這句話的意思是狗在看到第一次來家中的新女婿後並不會汪汪叫,而是像對待主人一樣像新女婿搖尾巴。農村中養殖的狗多是最不值錢的土狗,雖然土狗很不值錢,但是卻很聰明。相信很多人都遇到過這樣的事情,不管是新女婿上門還是新媳婦上門,狗都不會像對待陌生人一樣汪汪叫,而是像認識了很長時間一樣像新人問好。

那麼狗真的會區分出是不是自家人嗎?雖然狗很聰明,但是卻並不具備區分區分是否是自家人的能力,狗之所以在看到第一次進門的新女婿而不汪汪叫是因為,新女婿第一次上門時,都會帶有很多的禮品,狗是看家護院的一把好手,看到有人拎著東西來自己家中,自然也不會亂叫,當有人從自己家中帶走東西時,狗則會叫個不停,在加上新女婿上門後,一家人都會熱情歡迎,狗養的時間久了以後,會根據主人的一舉一動來判斷主人的心情,當一家人熱情接待帶著禮物的新女婿時,狗自然不會亂叫喚。

其實“燕知寒門,狗知新婿”這句俗語還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因為人們通過觀察燕子和狗的習性總結出來的,但是這句話卻把燕子和狗神化了,因為燕子並不會區分窮人和富人,而狗也不會區分陌生人和即將成為一家人的陌生人。你們對於“燕知寒門,狗知新婿”還有哪些看法,歡迎大家回覆討論。


小馬話三農


出自民間的俗語,若認真分析起來,大多數具有相當一定的道理。

“燕知寒門,狗知新婿”這句話是說,燕子築巢時好像有先見之明,很少去貧困人家,狗狗對沒有見面的女婿會表現出友好的一面,壓根不會撲咬。

如果以科學的眼光去審視,還是能發現說得很在理。

燕子是典型的候鳥,比較怕冷,一年之中大部分時間在南方度過,喜歡那種溫暖的生活環境。在繁殖時節,燕子會選擇在6——7月,所以,北方人常常會在這個時間點看到燕子在屋簷下築巢繁殖小燕子。

燕子在選擇築巢位置時,一是能夠遮風擋雨。二是位置要比較隱蔽和安全,不容易被老鼠、蛇、鷂子等天敵發現,能夠起到保護雛燕的作用。三是所選位置要利於築巢,因為燕子窩巢結構比較獨特。

在古代,不少人住茅屋,遮風擋雨效果不夠好,隔音效果也比較差,當然不是燕子築巢的首選。

大戶人家的深宅大院,既溫暖又安靜,從許多方面來看,都很適合燕子在此孵化寶寶,所以,燕子會自然而然選擇它們。

唐代著名詩人劉禹錫在《烏衣巷》寫道: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說明燕子這個益鳥,從古自家都喜歡在大戶人家築巢壘窩。

狗是人類馴化最早的寵物,非常有靈性和智慧,狗的嗅覺和聽覺都十分發達,嗅覺超過人類的1200倍,聽覺達到人類的16倍。

依靠強大的嗅覺,狗能辨別出許多氣味,儲存氣味的能力同樣突出。當一家人跟狗相處一段時間後,狗能把家庭所有成員的氣味儲存在大腦中,每次若聞到熟悉的味道靠近,它就會明白是自己人即將到來,不會表現出敵意。

新女婿由於和妻子有過接觸,身上自然吸附了的氣味,狗聞到這種不陌生的氣味後,自然覺得來者不會帶來威脅,所以就不會吠叫和撲咬。

另外,狗察言觀色的能力也很突出,當它看到主人跟一個陌生人走進家門,兩人行為舉止既親密又友好時,狗就會認為主人帶來的是朋友,下意識地用搖尾巴表示歡迎,而不是用吠叫來問候。


耿老師在種草


俗語“燕知寒門,狗知新婿”是什麼意思?

這句俗語剛開始一看感覺有些不合邏輯,難道燕子能知道誰家富裕誰家窮,新女婿對於丈母孃家來說算是一個陌生人,怎麼狗就認識他呢?

但實際上這句俗語也是古代人們經過多少年總結出來的經驗。如果要細細品味的話,你會發現這句俗語說的有道理。

所謂的燕知寒門,表面意思就是說燕子知道誰家是窮苦人家,誰家是有錢人。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燕子築巢時一般在屋簷下,選的地方要足夠結實,而且空間要大,能夠遮風擋雨。

窮人家的房子不夠大,可能自己住的房子都會漏雨,哪有什麼寬大的屋簷讓燕子築巢呢?所以說燕知寒門。

對於狗知新婿,確實很奇妙,因為在新女婿來丈母孃家之前,狗是不認識他的,對狗來說就是陌生人,可是狗竟然能夠認識新女婿,並且當他是自己人,感覺有點不可思議。

我自己還經歷過這件事,媳婦家在山村裡住,院子前面有一大片空地,養了兩隻土狗,就像哼哈二將一樣在門前看大門。

我第一次和老婆去她家,門口的兩隻狗竟然都沒有亂叫,我還以為是老婆在旁邊的原因。中午吃完飯我想出去逛逛,老婆還不讓我出去,說那兩隻狗不認識我,咬了我怎麼辦?我說狗敢咬我,我就拿你來賠我。

大話雖然說出口了,但是到了兩隻狗的跟前還是不敢亂動的,想沿著牆邊慢慢溜出去。結果那兩隻狗根本不叫,見了我搖頭晃尾很親熱,我自己都奇怪了,這兩隻狗是自來熟嗎?媳婦出來看見也很奇怪,明明平時都很兇的狗,怎麼見了我變樣了。

後來仔細想想,可能是整天和媳婦在一塊,狗的嗅覺很靈敏,能夠感覺出是自己人吧。

我是農村一片天,熱愛農村生活,點擊右上角【關注】,和您探討農村風俗趣事。

農村一片天


“燕知寒門,狗知新婿”,這是老人們總結出的一些動物生活習性,是有一定道理的。

先說“燕知寒門”。

意思說燕子喜歡在窮人家的屋簷下築巢。為什麼呢?富人家的房子都很講究,一般也不允許燕子在屋簷下亂築巢,會破壞房屋的美觀,也會打擾富人的生活,加之富人家經常有客人出入,燕子也不喜歡過於熱鬧的地方,所以,燕子會選擇窮人家的屋簷築巢。窮人家的房子本來就破舊,也不在乎好不好看,而且一般認為燕子來家裡是喜事,窮人家也希望能給自己的生活帶來好運,就允許燕子在家裡築巢了,於是就有了“燕知寒門”的說法。

再說“狗知新婿”。

意思說狗沒有見過新女婿,但卻非常友好。實際上,狗雖然沒有見過新女婿,但在過去,新女婿上門,全村人都會過來看熱鬧,主人一家更是喜出望外,甚至親戚們都聚在了家裡。狗是最能察言觀色的動物,主人的喜怒哀樂它都會看在眼裡,新女婿第一次登門,肯定會有人在大門外接應,其他人會等候在院子裡,一家人都這麼隆重的迎接新女婿,狗狗自然知道這是主人喜歡的人,也就會表現出熱情和友好,所以,新女婿進家門狗是不會去咬的,反而會搖尾乞憐,這就是“狗知新婿”的由來。

不管是“燕知寒門”、還是“狗知新婿”,都是人們對動物的一些行為習慣的總結。正因為動物能與人類和諧相處,才會有靈性感知人類的生活,融入到我們的生活當中,並對我們的生活做出反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