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在農村長在農村,不願離開家鄉,有沒有在鄉村賺錢的門路?

農人世界


目前在農村創業已成潮流,國家也相繼出臺了不少的扶持政策,如果不願離開家鄉,在農村創業的前景也是十分廣闊的。那麼,在農村到底有哪些項目可以賺到錢呢?下面鄉村似歌將與大家一起探討。

一、種植銀杏樹,小小樹葉能致富

1、銀杏樹用於園林美化。雖然銀杏樹價格在下跌,但就目前價格來講,種植銀杏樹效益還是很可觀的。如現在市場上小樹苗的價格在1元左右,3-20公分的銀杏樹在10-1000元。25-50公分的銀杏樹在2000-50000元。這是直接生長沒有嫁接的樹,嫁接銀杏樹的價格大約在5-5000元。

①種子栽種培育,每畝種1000株,種子50斤左右,市場上種子的價格在6元左右1斤,按照市場價格3公分的樹1000株可賣5000元左右。

②種植樹苗養大賣,一畝地種500株,養大到15-20公分,每株可賣500元左右,每畝收益在25萬左右。

③山東省定陶縣冉固集南周莊村青年農民周燕軍,抓住信息和機遇,不失時機地栽種了5畝銀杏樹苗,累計收入達15萬元以上,成了當地有名的農業大款 。

2、銀杏樹葉(白果葉)用於食用。銀杏樹在長大期需要5-6年,在這段時間可以採摘銀杏葉賣錢,市場上每斤鮮葉1-2元左右。銀杏葉可以活血化瘀,對於治療中風癱瘓,減脂止咳等是有很大的作用的。新鮮的銀杏葉採摘後要經過清洗—晾曬—鍋蒸或鍋炒的過程以後才能飲用。提煉後的銀杏葉子可以泡茶喝,也可以被製成藥物進行服用。

3、銀杏果可以用於食療。銀杏果含有蛋白質、維生素c和鈣等諸多營養物質,它不但可以通暢血管,改善大腦能力,提高記憶力,還能保護內臟,減少心律不齊等問題。

銀杏樹被植物界譽為“活化石”的名貴中藥,由於銀杏酮在防治人類健康殺手心腦血管疾病方面的特殊功效,在國際市場其價格最高時曾高達400萬元1000公斤。

4、種植銀杏樹應注意的地方。①隨著近年來,銀杏“矮化速生”等先進種植技術被逐漸推廣,“活化石”銀杏樹是需要一定的種植技術的,特別是銀杏授粉和銀杏綠枝嫁接等,種植之前就應先學好技術。

②銀杏樹為銀杏科屬落葉喬木,壽命可達3000年以上,裸子植物銀杏門唯一現存物種,被譽為“活化石”。但銀杏樹生長較慢,在自然條件下從栽種到結銀杏果要20多年,40年後才能大量結果,所以現在大多以種植小規格的銀杏樹為主,由於大規格的銀杏樹生長週期長見效慢,賺錢週期也長。

二、種植有機菜,網上訂賣前途廣

1、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食品的需求已從“溫飽心態” 向“營養健康”轉變,而超市裡有機蔬菜也悄悄地從嫌貴變成了日常剛需資源。

2、農村綠色蔬菜種植+網上訂單送貨上門。有條件的可以實行規模化的種植,或小的家庭農場種植西紅柿、蘿蔔、西葫蘆等有機農產品。開通連接菜園和市場的蔬菜專車,既能解決賣菜的勞動強度,又能使菜園和市場供需緊密結合。若開通網上訂單送菜,更能滿足主婦們烹飪時對營養和美味的需求。

三、種植獼猴桃,軟棗種植巧賺錢

1、軟棗獼猴桃適應性廣,插土可活。軟棗獼猴桃原產於我國吉林省長白山區,極為耐寒,零下30度凍不死,軟棗獼猴桃抗逆性強,不管你是在海南還是在東北,此果樹碰土就活極其好養。

2、軟棗獼猴桃既大又甜,還有一個特別的地方就是果實成熟後,它可以掛在樹上2個月不會掉下來。連冰箱都省了,隨吃隨摘,極其新鮮!

3、軟棗獼猴桃與獼猴桃相比,它有一個顯著的特點,就是這種獼猴桃屬於自花授粉的獼猴桃,種植起來比較方便,不需要人工授粉,哪怕種植一棵,也可以正常結果。

4、軟棗獼猴桃根、莖、葉、果中均含有多種活性物質,特別是果實,含有20多種氨基酸和多種維生素,是開發功能保健食品的絕佳原料,市場前景非常廣闊。

①迷你軟棗獼猴桃中含有的血清促進素,具有穩定情緒作用,幫助神經傳導和安神,可以提升睡眠質量。

②迷你軟棗獼猴桃含有獼猴桃鹼、谷胱甘肽、皂甙、黃酮類,具有阻斷致癌性亞硝基化合物合成的作用,對多種癌細胞病變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③迷你獼猴桃自然成熟的果子,帶有濃濃的果香味,表皮紅紅的,果肉軟軟的,汁水豐富,吃一口回味無窮。

④軟棗獼猴桃還有一個特點,它不像普通的獼猴桃那樣渾身是毛,這種軟棗獼猴桃它沒有煩人的毛,成熟的果子洗洗就可以直接吃,入口甜糯,汁水混著軟籽流出。

5、河南省洪莊楊鎮53歲的馬國毫種植的軟棗獼猴桃,馬上就要到豐產期了,預計畝產可達3000公斤左右。該品種市場價能達到每公斤140元左右,畝產值可達40萬元左右。

6、軟棗獼猴桃,因為國內環境和種植技術的限制,目前該品種發展得並不是太好,現在在市場上只能算是比較昂貴的小眾水果,供應量有限,價格也非常高。且種植戶投入大,頭幾年又不賺錢,所以很多農戶都不敢輕易種植,因為風險比較大,市場也不好把控。如果你把控的好,賺錢的希望還是蠻大的。

總之,生在農村長在農村,對農村有感情,不願離開自己可愛家鄉的人,這就有了農村創業的渴望,也就有了成功的希望。以上3個項目既要有一定的技術,又要有長期紮根農村的決心才能成功的。你覺得對嗎?點擊關注幸福年年!





鄉村似歌


大家好,我是張陸

1.我感覺目前來說養殖業可能不會太好

2,我感覺種植藥材市場行情比較好

3.我種植藏紅花葯材已經有七年了

4,目前藥材行業價格也是越來越多,我種植的藏紅花畝收入3萬元左右

5,我已經種藏紅花把車和房子都買了,把夢想也實現了

以上都是我的親身經歷








張嚴路


很幸運回答你這個問題,就以我自己來說吧!我是80後,已經結婚,有兩個小孩,之前一直在外面打工,老婆在家裡面照顧小孩,自己一個月4000塊錢左右的工資,都不夠家裡面開銷,因為身體的情況,回到家裡,就不出去打工了,所以在家裡面找點東西搞,剛開始剛買一點玉米,現在擺水果賣,收入一般般,比打工強一點點,又能顧家裡面,顧小孩等!




擺攤超哥


我就是地地道道的農村人。我感覺在農村除了經濟來源低點還是挺不錯的地方。我想在農村搞一下種植.養殖。現在還沒考慮好養什麼,和種些什麼農作物。養殖種植可以通過頭條自媒體。可以把我們農產品向外邊推銷。讓大家嘗一下我們農村人純天然的東西。




心想事成881334728779


咱們農村的人不要感覺,不外出打工就沒有掙錢的門路了,在現在這個時代,在哪兒都能掙到錢。在鄉村也有好多門路掙錢,那就看肯不肯吃苦,肯不肯努力啦!機會是自己創造的。

在鄉村可以做生意,做生意只要經營的好了,比在外打工都強。在家包地種地養殖,喂畜禽一類的也行啊!我們村就有一些人從未出去打過工,在家包了幾十畝地種藕種大蒜,有的家裡面餵了一百多頭豬,現在人家家裡都蓋上了小別墅,也買上了小轎車,還有在家做生意的,在縣城裡都買了房。所以說在咱們自己鄉村也有好多掙錢的門路,我下一步也想往這一方面發展,正在努力,只要肯吃苦,肯努力敢於拼搏,我相信我們每個人也都會成功的,讓我們一起努力一起加油。


鄉村革麗


在農村,不外呼,種植養殖,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還有就是你有什麼特長,農村地方生活成本比較低,在農村賺100可以抵在城裡200,要是有技術可以做技術類工作,工資比上不足比下有餘,有山就種水果,有地可以搞養殖,是多變的,我也是農村人,在外漂泊久了,開過髮廊,黑網吧,打過工,感覺都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前幾年回農村蓋了個農家樂,一年收入10幾萬,有不累,沒有喝喝小酒,陪陪老婆,照顧父母,何樂不為





牛山尋歡問酒


我從出生到農村,只在外面打工兩年,後面從事農業,開始走了好多彎路,但是彎路走完了,在農場掙錢,我感覺處處是機會,我種玉米,自己種,自己賣,一畝地一年種兩季,可以掙八千的純利潤,主要得願意好的品種,

自己種的火龍果也好吃,好賣,利潤也不錯,不建議新手開始種多了,這個技術性很高,

現在有開始種葡萄,

在農村肯吃苦,各個行業也不錯,清洗空調,熱水器,太陽能,油煙機,在農村一樣有廣闊的天地,


萍鄉精品火龍果


首先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身在農村長在農村的我們,認出門打工,想在農村發展的我們。不管是做什麼也是可以有一定的前途的,這要看個人是怎麼想,什麼只要我們努力就一定會有收穫。我就說說幾個賺錢的門路。

在農村很多人生活在農村,覺得自己沒有什麼前途掙不到錢,因為可以告訴你,只要你認真的做事就一定會有收穫。農村現在流行種植。

在疙瘩市場都會有人收購很多生薑,可以種植生薑是我們農村人必須做的一件事。生薑的價格現如今是:六至十人之間每公斤。所以說我們在農村種植生薑次有一定的發展前途。在我們農田一般大小都是不怎麼大。但是種到幾萬件是輕輕鬆鬆的。我們按1萬斤的比例來算,1斤是三四塊,那麼1萬斤的話就是三四萬塊錢呢。如果你種的有兩萬斤,收入將是六至8萬元左右。所以說你想想是不是一筆好的收入呢,我們就用在外地給別人幹活的精神,在家裡面種植,這樣收入會更加可觀。

還有很多的種植方法,種植更多的農產品。就不一一的去說了,你可以根據自己在的區域,姐市場的一個情況。再去想想你應該重視什麼或者是養殖什麼東西,慢慢的變好起來。所以說這些留在家中的也是可以有一定的收入。就看自己願不願意去做,這我還是那句話,只要你用心的付出,就會有一定的收穫。

好了,以上是我個人的觀點,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也真心的希望大家能夠多多交流更多的知識。





村莊小江南


魯迅說:農村廣闊天地大有作為。

你說有沒有賺錢的門路,問你呢?

說真的大兄弟,農村現在的機會比城市多,城市的路太硬,咱們農村人踩不出足跡。每天靠一點點星星照亮前行的路,可惜故鄉明月了。

鄉村振興,美麗鄉村建設處處是機會。服務業比如婚葬嫁娶、諮詢策劃、電商服務都可以做。

如果這些有難度,可以搞小而美的精品農業,結合社區打造新的服務模式—農產品社區直供,由一個口子切入,裂變多個渠道。

老鐵真要搞,建議先到外面看看,學習一下新的模式,引進來,就可以。

以上僅是沃隴先森觀點,不代表個人想法。需要細聊,請關注沃隴先森,我們一起成長!





沃隴先森


生在農村長在農村,不想離家鄉,有啥找賺錢的門路?

大家好,我是朝夕奔夢,很高興跟大家共同探討這個話題。

我想這個是因人而異,因地而異吧!不同的人肯定做不同的事,首先應該先想想在自己適合幹什麼,能幹什麼?每個人受的教育不同,家庭環境不同,各人的思想也肯定不一樣,你有可能頭腦靈活,那做點兒買賣。也有可能手藝精巧,那就製作點什麼,列如維修啊,裝修之類。如果都沒有,只要勤勞能幹,那也會發家致富,勤能補拙嘛,對不對?

還有一個因素,那就是想想自己所處的家鄉有什麼,產什麼?每一個人所處的大環境不同,發家致富的門路就各不相同。


“中國蔬菜之鄉”壽光是我的家鄉,國家的“菜籃子”嘛,大家都知道的,好多家庭就靠種植蔬菜,販賣蔬菜,奔小康!一個蔬菜帶動好多產業,像做物流的,做種苗的,做蔬菜代收的,蔬菜包裝等等都發家致富了!

“中國西瓜第一鎮”堯溝鎮,大棚西瓜也是出了名的!好多好多農村人都是依靠家鄉特產來發家的!堯溝鎮的農戶都好多已經走出國門,去緬甸,去越南去種植!


下面說說我自己,本人農村出身,家境也不怎麼好,下學以後也曾出去打過工,也沒怎麼賺到錢,後來就回家種大棚了。

我們種的是大棚甜瓜,家鄉地少,一家也就三五畝地,剛開始是弓棚,一年收入好的話八九萬塊錢,再後來又建了高溫棚,這個投資高,但是回報也是豐厚的,一個三畝地的高溫棚,行情好的時候一年能收入二十多萬!現在我跟親戚一起來了海南島,在這邊承包了四百畝地,搞了個家庭農場種植反季節甜瓜。

最後關鍵是看自己,你可以圍繞你的家鄉特產尋找出路,或許你的家鄉種植水果,也或許你的家鄉在搞養殖業,每一個主行業都可以扶起很多副業。你可以做家鄉特產批發,也可以做電商,也可以做物流等等。每一行都可以做大做強,“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看準一行,堅持到底,就是勝利!

以上為個人觀點,望大家雅正!

最後為武漢祈福:

希望冠狀病毒疫情快點過去,武漢加油!中國加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