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歲寶寶記憶力很好,需要怎樣去培養?

迷途有淚32224775


您好,我是「京媽說」,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

寶寶到了3歲以後,在發育方面,具有下面這些特點:

  • 3歲的寶寶“肌肉控制能力”和“集中注意力”正在發育,這是寶寶掌握精細手指運動的基礎,他們可以獨立或合併運動自己的每一根手指;

  • 3歲也是寶寶“手眼協調能力”迅速發展階段,他們能夠將水倒入水杯,將鞋帶穿進鞋子上的小孔;

  • 3歲也是寶寶已經到了“語言表述較清晰”階段,甚至陌生人也可以聽懂孩子所說的大部分內容;

  • 3歲更是寶寶“記憶力特別好的”階段,是寶寶大腦發育的一個高峰期,他們能夠不斷地學習新的詞彙,經常自言自語,能夠記住媽媽對他們說過的話。


三歲寶寶記憶力很好,需要怎樣去培養?

一、每個寶寶的“智能”優勢不一樣,會挖掘寶寶的能力更重要。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 霍華德·加德鈉 提出“多元智能”理論,指出人類的智能是多元化而非單一的,主要是由語言智能、數學邏輯智能、空間智能、身體運動智能、音樂智能、人際智能、自我認知智能、自然認知智能八項組成,每個人都擁有不同的智能優勢組合。因此,每個寶寶所擁有的“智能”優勢是不一樣的。

也就是說,媽媽們在家培養寶寶的時候,不應該以“單純學習、能夠學到什麼”為目的,不管是培養寶寶的智力還是體能,都應該以“為寶寶創造一種快樂的學習氣氛”為主。

更應該尊重寶寶的興趣,培養寶寶進行喜歡的學習活動,這樣才能更好的發掘孩子的能力。比如:

  • 寶寶喜歡動物,那家長可以經常帶寶寶去動物園、去動物博物館,培養寶寶細緻的觀察力和對動物的瞭解能力;

  • 如果寶寶喜歡做手工,那爸爸媽媽可以多陪寶寶做手工,培養寶寶的專注力和動手能力;

  • 如果寶寶喜歡畫畫,那爸爸媽媽可以給寶寶講不同的事物特徵,讓寶寶理解後繪畫出來;也可以給寶寶講個簡單的故事,讓他們畫出自己所能想到的畫面,以培養寶寶的思維能力、興趣愛好。


二、怎麼培養3歲寶寶的各方面能力?

前面也說了,3歲的寶寶基本都具備了哪些能力,又由於每個寶寶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智能”優勢也不一樣,但有些家長可能又沒搞清楚寶寶到底哪方面更有優勢,那就可以從下面這些方面整體培養寶寶的能力。

1. 認字閱讀能力

這個階段,可以接觸一些簡單的文字,寶寶的閱讀跟識字是相輔相成的,父母在培養寶寶認字能力時,要把通過閱讀的方式去完成,無形中讓寶寶學會是什麼字、什麼意思等,而不是單純的為了讓寶寶認字而認字。

① 讀繪本教寶寶認字。 媽媽們可以一邊指著繪本一邊念故事,讓寶寶聽故事的同時,對簡單的文字有初步的印象,然後通過文字和故事之間對應的關係,記住一些簡單的字。這樣的認字方法容易讓孩子對文字產生興趣,提高他們的記憶能力。

② 讓寶寶自己指字讀故事。 在寶寶熟悉了故事情節之後,媽媽們可以讓寶寶自己試著把故事再講一遍,若是家長經常指著字一個一個的講故事,那寶寶也會模仿家長的動作,一個一個指著字來唸,而寶寶也是通過這種練習,不知不覺就學會一些簡單的字了。

③ 藉助識字卡片。 媽媽們也可以買些識字卡,一般卡片一面是漢字,一面是圖形,那就可以先選寶寶認識的圖形和事物來教寶寶學習,加深寶寶的記憶力。比如蔬菜和水果的識字卡,媽媽們可以在買完菜回來,讓寶寶拿出識字卡,找出媽媽買回來的蔬菜和水果,寶寶也是在這樣的學習環境中,快速的找到經常接觸的漢字、數字等。


2. 自理能力

3歲後的寶寶,一些基本的肢體動作已經比較協調,也有了自己動手做事情的想法,如果父母能夠及時引導,就能幫助寶寶在這個階段養成 獨立生活的好習慣。

① 穿脫衣服。這件事情對3歲寶寶來說是有一定難度,但是寶寶的模仿能力特別強,雖然速度有些慢,卻可以學著媽媽平時幫他們穿脫衣服的樣子,努力的穿上衣服或者脫下衣服。

② 自己吃飯。寶寶多動手就能促進手腳協調能力,因而生活中媽媽也應該重視培養並鼓勵寶寶自己動手去手吃飯、喝水、洗臉等。

如果是不太積極、不太感興趣的寶寶,也可以通過小動畫或小故事引導,比如《三隻小豬》的故事,就可以讓寶寶明白:要想住到安全漂亮的房子裡,就必須不怕苦不怕累,多動腦筋。


3. 交往能力

寶寶3歲時可能要去幼兒園了,從爸爸媽媽身邊的小環境去一個大環境開始新的生活,不僅需要寶寶適應這樣的新環境,而且很考驗小朋友的“人際交往能力”。

那他們在和老師、同學交往時,可能會出現很多問題,比如不好意思主動去認識老師和小朋友、不敢和別人說話、不主動和同學玩、不願意和老師接觸等。

這時就可以看出寶寶的交往能力如何了,並且要注意正確的幫助寶寶糾正。

如果是靦腆內向的寶寶,可以多帶寶寶和其他寶寶玩,遇到熟人要熱情打招呼;在接受別人幫助時要說謝謝;在幼兒園回家時要和大家說再見。

在這個過程中,家長也要多鼓勵寶寶去主動嘗試,這樣不斷的糾正,讓寶寶變得更樂觀開朗、更外向,是有利於提升寶寶的心理素質和交際能力的。


4. 思維能力

合格年齡段的寶寶,思維能力也要多鍛鍊,可以嘗試下面這些方法:

① 選擇結構玩具、多玩些空間結構遊戲。 比如各種拼搭和拼插積木、橡皮泥、廢棄材料等,多陪寶寶玩玩這樣的玩具和遊戲,不僅鍛鍊寶寶的動手能力,也鍛鍊空間思維能力。

比如利用這些材料搭建房子、搭橋樑、做桌椅、塑造各種動物等,多做些創造性的遊戲,有助促進發展寶寶的創造力和想象力。

② 數數器、拼圖等玩具。 這些玩具和遊戲,也能鍛鍊寶寶的思維能力,讓他們發揮自己的記憶,從而促進大腦發育。

③ 串珠子。 隨著寶寶手腳的靈活,媽媽可以和寶寶進行穿珠子比賽,在鍛鍊寶寶的小肌肉動作同時,也有助發展思維能力和專注力。

不過玩的時候,媽媽們要故意穿的慢一些,可以故意輸給寶寶,或是和寶寶一樣快,當然還可以偶爾贏寶寶幾次,這樣既可以保證寶寶的積極性,還能鍛鍊寶寶對“挫敗”的承受能力,不至於讓他養成“我永遠都是第一”的認識。


注重培養寶寶各項能力的同時,營養也要跟得上

3歲是寶寶大腦發育黃金期,家長們除了培養寶寶的各種能力外,也要多給寶寶補充好營養,做好“發育的保障工作”,比如在飲食營養均衡的基礎上,多給寶寶吃這些食物:牛奶,補鈣佳品,有利於寶寶的骨骼發育;

豆製品,富含優質蛋白,促進身體健康、增強記憶力;

新鮮水果和蔬菜,補充維生素和礦物質元素,保障健康生長髮育,還能促進消化排便;

堅果,具有比較高的營養價值,但雖然好卻不宜多吃;

肉類、海產類,提供人體所需的優質蛋白質、脂肪,及促進腦發育的DHA等,尤其是深海魚類。

以上就是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希望可以幫到您,祝寶寶健康成長!


京媽說:醫學專業、營養師媽媽,母嬰原創作者,分享專業實用又接地氣的孕產育兒知識,幫助您做靠譜孕育,歡迎點贊、關注和轉發。


京媽說


3歲的寶寶記憶力很好,可以從這樣幾個方面去培養孩子:

01、注重開發孩子的記憶力,讓孩子多背、多聽、多講、多唱:

1、培養孩子學習唐詩宋詞,增強孩子的學習的興趣。

我的孫女現在剛好4歲了,她的記憶力也很好,從她2歲半時我們就教她學習唐詩宋詞了,方法就是利於火火兔、學習機等放唐詩給她聽;同時也可以由家長每天念唐詩宋詞,做到一天一首,或二天一首,反覆地念,這樣只要孩子聽得多了,也就能記住了。

我孫女從2歲半到3歲多時就能背誦60多首唐詩了。同時,也可以給孩子買一些兒童學唐詩的書籍給孩子看,形成看讀結合,這樣的學習效果更好。

2、培養孩子的講話的能力,讓孩子多說多講。

孩子記憶力好,可以每天利於晚上睡覺前一個小時家長孩子講故事,現在兒童故事的書籍很多,可以根據家長和孩子的興趣來確實書籍。只要家長每天講故事,孩子對故事也就有興趣了。當家長講完故事後,也讓孩子自己來講,如此,每天讓孩子講一個熟悉了的故事;家長再給孩子講一個新故事,如此反覆,時間長了,孩子腦中就有了許多故事,也會講故事了,這樣既開發孩子的記憶力,又使孩子的講話能力得到了提高。

3、培養孩子的唱功,使孩子興趣多樣化。

3歲的孩子很活潑,模仿能力都很強,家長可以每天讓孩子唱一首兒歌,可以打開火火兔放兒童歌曲,家長跟著唱,孩子也就跟著來,時間長了,只要打開火火兔放兒童歌曲,孩子就會跟著唱,每週還可以舉行下家庭“歌唱會”,家長帶頭先唱兒歌,孩子後唱,這樣孩子就很有興趣,也很高興樂於去唱了,為烘托氛圍,還可以給孩子伴奏音樂,效果更好些。

02、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增強孩子的多種情趣:

1、讓孩子動手學剪紙。3歲寶寶就可以開始學習剪紙了,我孫女就是在3歲開始學習剪紙的,只是在初學剪紙時,家長一定要陪伴在孩子身邊,以免剪了自己的手。剪紙是一項能鍛鍊孩子手巧心靈的方式,只要家長注重培養,對提高孩子的動手能力有大有幫助的,孫女在3歲就開始學剪紙,不到半年時間,她剪紙就很熟練了,她上幼兒園時,老師都說她的動手能力很強,我認為與她學剪紙有很大關係的。

2、讓孩子拿筆學畫畫。3歲的孩子記憶力好。想象力也很豐富,這期間,家長可以給孩子買上彩筆和紙張,讓孩子學畫畫,起初,家長可以先畫一些簡單的圖畫讓孩子照著畫,這並不是要讓孩子成為一個畫家,是讓孩子有動筆的能力。我孫女3歲多就開始畫畫了,她現在畫葵花、畫荷花動筆就能,而且畫得還比較像。

3、讓孩子多搭積木和玩具。3歲的孩子天真活潑,家長可以抽出一些時間陪伴孩子搭積極,這既可以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更能培養孩子的想象力,對孩子健康成長是有好處的

綜所上述,3歲的寶寶記憶力很好,可以從上面二個大的方面去培養,尤其是要注重孩子做到:多背、多記、多講、多唱,多動手,我想,要是通過一年多的培養,孩子一定會有很大的進步。


悟思必得


我是雲朵媽媽育兒。平時我也是特別注重科學育兒,所以關於孩子語言,尤其是孩子記憶力的發育,我就來分享一下我自己育兒的經驗。

第一:科學研究證實,兩至三歲是孩子語言和記憶快速發育的時期。這時候如果家庭能夠給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語言和教育環境。那麼孩子的語言,尤其是記憶力會有一個飛速的提升。

就拿我的兩個孩子來說吧,兒子三歲半,女兒一歲半。大寶兒子的記憶力也是特別好。早上跟著我讀一首唐詩,重複幾次,到下午自己就背得朗朗上口了。

奇妙的是二寶妹妹四個字的詞語都說不完整,但當我們讀到每句詩的最後一個字時,她能更快的說出那個字,比如,我們讀“離離原上”,妹妹很快接上“草”。大寶現在大概會二十幾首古詩,《三字經》也能背大半段。當然一歲半的妹妹也能背。脫口而出最後一個字。

其實,就記憶力來說,雖然每個孩子個體之間都不盡相同。但是大部分的孩子,如果給他創造好的語言環境,孩子學習的能力,尤其是記憶的能力都會有較快的發育發展。



第二:我們再來說說方法論,怎麼樣可以寓教於樂的跟孩子交流學習。

我的經驗方法是:

1.多和孩子聊天,聊天的時候儘可能說句子。這樣更有助於孩子的語言發展。 比如,孩子說:“吃飯”

我就說:“寶寶現在是不是餓了,想吃飯飯了,寶貝想吃雞蛋羹還是小米粥啊”

孩子說:“花”,我就說“寶寶看到好多玫瑰花,是不是好漂亮呀,有紅色的白色的。。。”

2.多講繪本,兩三歲的孩子不適合看長時間的手機電腦等電子產品。陪孩子一起看繪本,其實也是好處多多樂趣多多呀。給孩子看繪本,找時間聊天覆述,既增加孩子的見識,有增加孩子的語言好記憶發育發展。

比如那本《長上天的大蘋果》,我兒子特別喜歡裡面的那句“稀里嘩啦四分五裂”。

還有《大衛,快長大吧》裡面那句“一路順風”特有意思很有幽默感,我兒子經常掛在嘴邊,還有“是誰幹的”等等,總之父母一定不要嫌麻煩,多點耐心,多陪孩子讀讀繪本,孩子肯定受益匪淺,以後會感激我們的。



3.可以多給孩子挺兒歌,有節奏韻律的兒歌。培養孩子的節奏感。

比如“數鴨子”,我家大寶就特別喜歡這首兒歌,一天嘴上不帶停的,手舞足蹈的。“二四六七八”看著好可愛,還有“小老鼠上燈臺”裡那句“嘰裡咕嚕滾下來”,我兒子笑的合不攏嘴。


第三.多帶孩子出去玩,既增強體質,又長了見識,出去看到什麼就給他們講什麼,從高山到大海,朋友圈的好多朋友說我兩寶貝去過的地方比他們這輩子去過的地方還多,世面見得多了,孩子就比較自信,喜歡錶達,容易合群。所以增加記憶力,得給孩子曾加眼見。

忘了重要的一點,孩子睡覺也是有記憶的,睡覺前多和孩子聊聊天,嘮叨嘮叨你想讓他們記住的人或事,效果很明顯哦。

總結來說,給孩子提高記憶力,首先就是創造一個好的家庭語言環境,爸爸媽媽多和孩子交流聊天。給孩子講各種繪本,兒歌。期間經常重複,或讓孩子複述學到聽到的東西。當然睡前的聊天,回顧一天的經歷其實更為重要。


雲朵媽媽育兒


我兒子三週歲零一個月,普通孩子一枚。從他出生到現在,我唯一堅持的就是,每天親子閱讀,涉獵各種中英文圖書。不經意間他也會驚豔到我,我印象最為深刻的幾個場景就是。22個月時,他在小區裡第一次說出了yellow。23個月時,他在家裡邊玩邊背誦出了《靜夜思》。26個月時,他指著落在地面上花瓣說~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30個月時,他在花園裡,第一次問我~What color?36個月時,他已經能說出太陽是一顆恆星,人是高級動物,宇航員會進入空間站,知道天安門上的照片是毛主席,會和我交流~How's the weather today? 會告訴我~你要回答You are welcome. 我很欣慰。


2634312393


每天給她講繪本,念唐詩宋詞,玩各種遊戲,拼圖,樂高之類的。

講繪本可以多講幾遍,有時她不會的詞組,另外念給她聽,之後她自己也能給你講了,這是件很有意思的事!尤其是表達情感之類的詞!

念唐詩雖然不知道什麼意思,但是會了之後家長一句孩子一句的念,這樣更有趣,有時候你專門唸錯她還會糾正你,你也鞏固一下知識沒壞處,我家孩子上幼兒園學來三字經每天念給我聽,我就是孩子教會三字經的哈哈,有意思吧!

拼圖遊戲從小到大,慢慢她會了就跟她比誰快,等她贏了你,在買大的,現在孩子四歲了,大拼圖我贏不了她,這應該就叫刻意練習,每天下班最有意思的事情就是和孩子玩,我覺得跟孩子身上能學到很多東西,尤其學校學了新的知識就迫不及待的跟我們分享,給我們全家當老師哈哈😄!

至於樂高,她不是很會,所以打算給她報個班,我瞭解過樂高的具體學習內容,我覺得比那些跆拳道 舞蹈 美術要實用,在玩中學習就是生活不是嗎?






奕舒媽媽


我也是最近剛發現我家孩子記憶力超級好的,明天就三週歲了,前段時間給他買了那種磁鐵釣魚的玩具,教他認識什麼魚,正面是圖案,背面是漢字,玩了幾天後基本就都認識了,後來有一天,他爸爸就拿漢子那一面讓他猜什麼魚,也就是想著玩一下,知道他不認識漢子,肯定不知道是什麼魚,可是沒想到啊沒想到,這小子居然說對了,後來每一個都拿給他背面看,全部都對,他爸就樂了,我們也沒想到孩子記憶力這麼好,他就是記住形狀的,有一些很魚的性狀差不多,但是有很多根本就看不出是什麼魚的,小孩子的記憶力真的很好





宛如初見52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我是兩個孩子的寶媽。帶大寶的時候有點傻,沒有過多重視孩子的教育,但一直有睡覺講故事的好習慣。二寶現在6歲,記憶力一直都很好。想要培養好孩子,不管是記憶力還是其它方面,父母都要多學習,科學育兒,循序漸進,前期的教育引導和興趣最重要。

我家兩寶的記憶

大寶三歲多時我忙工作,沒有刻意引導。但從幾個月大時,我每天睡前都有講故事的好習慣。那時候,都是講的都是自己小時聽過的一些故事和歌謠。現在大寶12歲的,很喜歡看書,而且記憶很好,他想記的東西,讀幾遍就沒問題。

二寶是我全職帶的,也可能更有經驗。兩歲半時我就買了幾個帶音頻的掛曆回來,沒事的時候就經常按給他聽。後來他自己也經常按。約半個月的樣子,他就記住了上面的九首唐詩。前不久參加了幼兒園的育兒課,專家老師再一次強調孩子三歲左右記憶很好,要多聽唐詩國學和經典文學。但要切記,不要強迫,不在太在意結果。

培養孩子的記憶力

三歲的寶寶,不要刻意去培養孩子的記憶力。怕有些父母太在意投入,在意結果,讓孩子過早變成學習的機器。現在的孩子上學壓力不是一般的重。所以小學前,主要以興趣引導和培養重要。

不要刻意培養不代表什麼都不做。父母還是要多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多給孩子聽讀一些故事唐詩,故事機要有的。我買了一個才幾十塊,功能還挺多,切記不要帶視頻的那種。

多帶孩子去書店。三歲左右的孩子好奇心很重,我經常帶他去書店,先在各種單品和玩具中轉幾圈,然後就會找本書乖乖坐下來一起看。我主要給他看開發左右腦的書,比如麵條是小麥做成的,走迷宮等,有時候也讓孩子自己選擇,這樣的書他能坐下來看很久。裡面都是好玩的問題。孩子看的開心學的學的開心。

玩拼圖。二寶動手能力也很強,那個拼圖一盒七八張,每張十幾塊,他拼的又快又好。後來把八張全部打亂,然後重新拼,很有難度。前期要父母陪伴或者比賽,引導孩子有興趣最重要。

要培養孩子的記憶力,切在在孩子開心幸福的基礎上。孩子被愛包圍,開心幸福的成長,不僅身體健康,學什麼東西也會更快更有興趣。

育兒心得

教育孩子,問心無愧就行,認真用心去做就行,不要太在意結果。那樣孩子和父母都像越拉越緊的橡皮筋,早晚會出問題。教育孩子,父母一定要注意自身的學習和提升,多看育兒書,多學習實踐,找到適合孩子的興趣和方法。

我是王書霞,陽光愛學習的全職寶媽,如有別字,請多多包容。因為每個孩子都不一樣,別人的經驗也只能供我們參考。 育兒是一項最了不起的工程,需要我們要不停的學習和成長。碼字不易,歡迎關注、點贊和轉發。 努力像陽光,溫暖每個人;傳遞正能量,關愛每個孩子。

書霞育兒說


朋友家孩子,兩三歲就對漢字感興趣,現在四歲半了,已經能認識好幾千的漢字,每每走到大街上,總是要讀出他認識的字。我很好奇,這麼小的孩子是怎麼這人是漢字的。還向他的媽媽請教過。

三歲寶寶記憶力很好,需要怎樣去培養?

三歲的寶寶已經能很容易的聽懂“大白話”,這時我們就可以適時的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

1、培養寶寶閱讀的興趣

三歲多的寶寶,我們要經常和他交流,幫助他積累語言詞彙。無論是穿衣吃飯,還是逛商店時跟寶寶說話,要用標準的詞彙表達認識和感情,避免使用嬰兒用語。這樣,寶寶能很快從所處的環境中瞭解詞的真正含義。

讓寶寶積極的參與閱讀,教寶寶讀喜愛的詩歌或搖籃曲,從而使寶寶的語言表達能力進一步提高。

有規律的去圖書館,即使寶寶還不會讀書,也要有規律的帶上寶寶去圖書館,讓寶寶感覺到讀書是生活的一部分。寶寶在跟隨讀書的時候既培養了寶寶的讀書興趣,這時的寶寶雖然不認識幾個字,但是他會把感興趣的知識儲存進大腦。

2、培養寶寶的語言能力

三歲的寶寶已經有自己的思維,我們在和寶寶交談時,應使用完整的語句。當寶寶問媽媽“為什麼”的時候,媽媽要用“因為······所以······”。例如,寶寶問:“為什麼要穿很厚的衣服?”

“因為現在是冬天,天氣很冷,所以要穿很厚的,不然會生病。”我們也可以反問一下“為什麼冬天會冷夏天會熱。”在交流中不但提高了寶寶的語言能力。還家深了寶寶對詞彙的記憶。

三歲的孩子主要還是以玩位置,在玩中學習。而不是一味的讓孩子硬往腦子裡灌輸知識,以免打消了他對學習的積極性。

一位凌晨開始創作的二胎媽媽,我手寫我心,點滴都是我帶倆孩子的育兒經驗。希望我的育兒經驗能帶給您一點幫助!

凌晨媽媽育兒


孩子三歲是大腦感知世界,認知世界的敏感期,也是智力發展的黃金期,父母們都發現,孩子的記憶力特別好,有時候可以做到過目不忘。在這個非常重要的時期,父母該如何培養孩子呢?


首先,避免機械記憶,因為這對孩子來說是一種負擔。

機械記憶就是一種非常無聊又無趣的方式,這裡更多指的是被動的記憶。沒有愉快的體驗,也不能起到開發智力的效果。

一位媽媽在孩子2歲的時候,經常教他數數,從1數到100,後來發現孩子完全懵的狀態,一點也不敢興趣,這明顯就是在用機械的方式培養孩子的記憶力。所以,孩子三分鐘熱度都沒有,如果要強迫孩子繼續,那就是負擔了。


其次,避免功利性,而要注重孩子情緒的體驗。

有位孩子會背80首唐詩,父母經常讓孩子在眾人面前顯擺,似乎很有面子。另一位父母就很沮喪,心想著自己的孩子怎麼就不會背呢?回到家給孩子一頓批評“你看別人三歲都會背80首唐詩,你一首都不會,今天開始背,每天一首。”

做父母,我們有時候會忘記,背唐詩的目的和意義是怎麼?怎麼做才會讓孩子愉快的接受你的想法,如果沒有情緒的愉快體驗,即便背了100首,1000首,那又能怎麼樣。

正面管教中經常提到:感覺好的時候,孩子才會做得更好。


另外,最重要的是多種形式,有趣地進行記憶力遊戲訓練。

學習原本就該是有趣和豐富的,特別是0-6歲的孩子,你給的方法越多式多樣,他體會越深刻。玩中學的效果比機械地學習效果強過1000倍。

推薦這幾個關於記憶遊戲的方法,父母可以收藏起來和孩子一起玩。

1)猜猜誰藏起來了

準備幾個動物的圖片,或者實物,讓孩子先看1分鐘左右,然後請他閉上眼睛,你拿走其中一個,讓他猜猜,誰藏起來了。

2)記憶風暴

把不同類別的卡片混淆在一起,有的是數字,有的是人物,有的是形狀或動物,讓孩子進行觀察和記憶,第一次先拿1張,第二次再拿2張,逐漸增加張數。讓孩子看幾十秒後,猜出卡片裡分別是什麼,是什麼顏色的?


3)撲克牌記憶

準備一副卡通撲克牌,根據孩子的年齡大小來安排數量,不同撲克牌上的圖形所對應的牌上的數字圖形也不同,一個是圖,一個是數字,一個是圖形。讓孩子猜,也可以讓孩子看少了哪一張,也可以看增加了哪一張等等,多種玩法給孩子進行記憶力訓練。

4)圖像聯想記憶

如下圖,有6幅圖,6個格子裡分別有不同的圖片,引導孩子用自己的方式,把6張圖用故事串聯起來,把他們變成一個小故事。

這個方法既能培養孩子的記憶力,又能發展孩子通過想象力創編故事的能力,同時,語言表達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以上方法都是孩子們最喜歡的,玩中學,學中記憶,記憶中玩。這就是對孩子們來說,最有趣的學習方式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文中圖片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靈動育兒


中國老話說的好:三歲看老。事實上,我們知道三歲是兒童心理發展的關鍵時期。如果家長不能正確引導就會影響孩子以後的生活。此外,有許多研究表明,兒童的思想、習慣和智力大多是在三歲之前奠定的基礎。那麼有什麼方法可以培養三歲寶寶的記憶力呢?下面沐媽談談自己的看法。

3歲前的記憶力是一生的基礎,具有什麼特點?

  • 0~1歲:記憶力保持的時間很短,幾天甚至只有幾分鐘。

  • 1~2歲:記憶力飛速增長,記憶時間增長。寶寶能在很短時間內認識新事物,甚至對周邊環境的微小細節都能記住。但這時候寶寶還不能區分整體和個體的關係。

  • 2~3歲:這時,寶寶可以背誦幾首完整的古詩,認識幾十個新詞。他們不懂,能流利地背誦。在這一時期,兒童有大量的記憶信息,但往往無法區分“想象”和“現實”,可能與實際情況有偏差。

瞭解這些寶寶記憶發展的特點,寶媽就可以遵循寶寶記憶發展的規律,幫助寶寶提高記憶力。沐媽主要從以下4個方面來培養沐沐的記憶力的:

1、培養寶寶閱讀的興趣

0-3歲是培養寶寶愛上閱讀的最佳時期,但也不是什麼書都能讀,寶媽還是要根據自家寶寶的不同生長時期與興趣來選擇。下面是沐媽的做法,供你參考。

  • 0~1歲:從黑白卡開始,慢慢過渡到各種彩色卡片、布書等,主要是給寶寶一個視覺刺激,認知簡單的顏色與形狀

  • 1~2歲:翻翻書、洞洞書等帶有“玩”的屬性的紙板書,既不會傷手,又能培養孩子自己翻閱圖書的習慣,這個階段還是以認知為主,認識一些小動物、植物等

  • 2~3歲:繪本為主,也就是圖畫故事書,這個時期的繪本,選擇故事情節跌宕起伏一些的,家長陪著一起看,讓寶寶逐漸開始對故事情節有一定的認知,包括一些日常生活習慣和技能的養成。我家寶寶最愛看的有兩本《好消息壞消息》,這本書全書文字極少,都是通過圖畫來講故事,百看不厭,還有一本是《第一次上街買東西》,這本特別適合二寶家庭,寶寶通過閱讀,學會一定的生活能力,還理解了媽媽要照顧小寶寶的難處,以及對媽媽的合理依賴。

  • 3歲開始,沐媽推薦寶媽適當引入科普類童書。最近我家沐沐很迷《給孩子的世界說明書》,這本書超級大,一開始我都有點擔心買早了,後來發現寶寶自己翻翻超級感興趣,尤其是對國旗這部分,現在已經能通過聯想法識別中國、日本、美國、英國、法國、德國、比利時、西班牙、阿根廷的國旗這個階段的閱讀,獲得多少知識不是重點,關鍵是培養孩子對於這個世界的興趣,從而激發他們的好奇心和學習的源動力。

<strong>

2、培養寶寶的語言能力

童謠和兒歌是公認的開發智力最好的工具之一,這種有節奏的旋律輸入對寶寶說話很有幫助。在月子中心寶媽群裡,沐媽經常看到反饋說聽父母念童謠的孩子,語言發展能力會更快一些,說話也很早,語言表達能力也更好。而且寶寶還能從童謠中學到很多知識,比如生活習慣、文明禮貌、認識大自然、識數等。有些童謠兒歌還可以結合手指遊戲來玩,不僅增加樂趣,還能鍛鍊寶寶的記憶力、想象力以及協調性。我在生活裡會隨時隨地念給寶寶聽,有些可以結合場景來唸給寶寶聽,比如洗手的時候念洗手歌,起床念起床歌,穿衣服念穿衣歌等等,睡前也可以給寶寶念喲,我經常睡前念給沐沐聽,她睡前注意力比較集中,會很認真地聽我念<strong>

3、在生活中模仿

學習是一個不斷模仿的過程。孩子們可以通過自己的觀察獲得很多技能,比如手機密碼鎖,看到解鎖手機的次數就可以輕鬆解鎖;洗手時如何打開和關閉水龍頭等,孩子們都是自發學習的,父母可以鼓勵他們不要責怪孩子搗亂。這樣也能讓寶寶有更好的注意力和學習能力。

4、有意識地讓寶寶參與

正如我們所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做一件事勝過看和聽來記憶。寶媽可以和孩子一起參加一些簡單的活動,如小手工藝、家務活等,注意及時表揚,鼓勵孩子。

總體來講,通過培養寶寶的閱讀興趣和語言能力,在生活中讓寶寶跟著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有意識的讓寶寶參與簡單的小手工藝等辦法是有助於培養三歲寶寶的記憶力的。話說回來,三歲的孩子還是應該在玩中學習。寶媽注意不能一味的讓孩子硬往腦子裡灌輸知識,不然可能會打消寶寶對學習的積極性,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

注:圖片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