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維平教授:致學子的50條治學和人生感言

王維平教授:致學子的50條治學和人生感言 | 治學大家談

致學子的50條治學和人生感言

0

1

1.對科學真理的追逐和對理想信念的追求是人類精神生活中互為動力的同一過程。

2.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史是由不屈不撓的堅毅信念熔鑄的,一代代中華兒女據此譜寫了中華民族的歷史,開拓著中華民族的未來。

3.人類幾千年的文明史告訴我們,真理在哪裡?真理在人類開拓奮鬥的實踐裡,在人類不屈前行的坎途裡,在人類苦難經歷的反思裡,在人類觀點碰撞的甄別裡,在人類時間推移的驗證裡。正如培根所說,真理是時間的女兒。

4.科學研究需要通過反思和追問,什麼是追問?即是把看似不成問題的問題變成問題,對已經有成熟答案的問題提出新問題,從習以為常的傳統觀點中找出問題,為難以回答的問題提出深層問題,就人們有錯誤理解的問題發出質疑問題,將已形成固定思維的問題換一個角度提出問題。

5.在未知世界面前,人類其實在很多領域都好比是在盲人摸象,過了一個歷史時期,把大家摸象的結果匯聚在一起,就是大象更多的一部分。這就是恩格斯所揭示的,人的思維是至上性和非至上性的辯證統一。

6.知識分子的品格應該是知識的吸收者、未知的探索者、科學的傳播者、真理的捍衛者、弊端的批判者。

7.我們的大學生活承載著四大責任:父母和親人的精誠寄託,學校和老師的真誠期盼,祖國和人民的殷切期望,時代和未來的使命呼喚。

8.讀書有六個要求:一是讀書要沉靜,心煩意亂讀不進去;二是讀書要細緻,浮皮潦草讀不透徹;三是讀書要思考,心領神會才有收穫;四是讀書要轉換,題材多樣才有動力;五是讀書要記錄,不斷積累才有成效;六是讀書要質疑,反思批判才有創新。

9.要善於處理好大學生活中的十大關係:有粗有細:泛讀和精讀結合;有遠有近:有用和無用結合;有俗有雅:深奧和淺顯結合;有得有失:獲得和放棄結合;有張有弛:緊張和放鬆結合;有天有地:專業和興趣結合;有聲有色:學習和娛樂結合;有氣有力:讀書和鍛鍊結合;有板有眼:隨機和規劃結合;有你有我:獨處和交流結合。

10.綜合大學的優勢是,在學好科學知識的同時,增強你走向社會必備的人文素質。文學使人生動,史學使人深邃,哲學使人深刻,美學使人生睿,藝術使人昇華。

11.大學生要擁有科學情懷。科學情懷,即對科學價值的尊崇,對科學功能的堅信,對科學知識的熱愛,對科學真理的探尋,對科學事業的駐守,對科學精神的追逐,對科學突破的欣喜,對科學人文的關注,對科學發展的嚮往。

12.創新能力是模仿能力的千百倍。大學生不能僅只成為知識的復讀機和複印機。一代更比一代強,一代代人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開創未來。

13.不要因自己的專業不如意而煩惱,任何專業都不可能壟斷你的鮮活人生。正如泰戈爾所說,誰像命運一樣推著我向前走呢?那是我自己。

14.真正的幸福往往不是在得到幸福的那一刻,而是在追求幸福的過程中,所以要珍惜青春年華,熱愛大學生活。

15.求學生涯有一個特點,過程很美,結果會很殘酷;過程很殘酷,結果將會很美。所以要選擇勤奮刻苦學習模式。

16.學習過程必須要擺脫懶惰,擺脫自負,擺脫偏見,擺脫固執,擺脫狹隘,擺脫浮躁。

17.學校生活最基本的原則必須是:健康第一,學習第二。

18.為一定目標而奮鬥的人是明智的,沒有目標而行動的人是盲目的;經過奮鬥能達到目標的人是幸運的,經過奮鬥沒有達到目標的人是無悔的。我們今天不懈奮鬥所做的一切,都是在為我們美好的明天奠基。

19.在我們的生活中,不僅缺少羅丹所說的對美的發現,更是缺少發現美應有的知識的啟迪,所以要善於學習。

20.要學習大海的品格。一是學習大海的時空品格,奔騰不息,一往無前,匯聚百川,永不枯竭;二是學習大海的運動品格,滴水積波,相依聚浪,和而不同,生動激盪。

0 2

21.人們追求自己的利益,但同時也追求真善美。日常生活追逐功利,特殊時刻思考意義。

22.實際上,我們每一代人都是三種角色的承擔者,一是既有文明成果的受益者,二是既定時代發展的貢獻者,三是特定歷史條件侷限的遺憾者。

23.其實苦難比幸福給予人類的財富更多。對苦難的思索抽繹出哲學,對苦難的超脫創造出宗教,對苦難的訴說誕生出文學,對苦難的追憶記錄下歷史,對苦難的表達創作出藝術,對苦難的反抗制定出法律,對苦難的追問發現出科學,對苦難的征服發明出技術。

24.人的生命有三個防線:生理防線,心理防線,社會防線。生命的延伸和生命的終結都與這三個防線的共同作用有關。生理防線和社會防線個人決定不了,所以無論發生什麼,都需要頑強駐守我們的心理防線。

25.車爾尼雪夫斯基說,美在生活。生活的辯證法告訴我們,幸福和痛苦的感受是相輔相成的,你逃離痛苦就意味著你告別幸福。

26.人生沒有跨不過去的坎,但你必須擁有一顆強大的心。只要擁駐寶貴生命的尊嚴,所有的坎坷都會成為過去。

27.黑格爾認為,否定是事物自我運動的結局。不要在自己創造的對象裡面喪失自身,既然我的痛苦和歡樂都是我的生活創造的,那我就必須有力量創造出超越我的歡樂和痛苦的新生活。

28.當你面臨挑戰和壓力最大的時候,是你的生命力最頑強的時候,你的挫折是你的導師,是它教給你怎樣生活和奮鬥。

29.你最熟悉的事物往往是你最生疏的事物;你最難忘的歲月往往是你最不願回首的歲月;你最親近的對象往往是你最忽略的對象;你最日常的生活往往是你最覺無趣的生活;你最重要的工作往往是你最感平凡的工作;你最珍貴的東西往往是你失去後才能深切感懷的東西。

30.最純淨的水在高山頂,最質樸的人在百姓中;最豐富的物質享受在都市裡,最美好的精神生活在鄉土間;最激烈的拼搏在現實裡,最幸福的境界在追求中。

31.當所有鮮花、微笑和掌聲向你湧來的時候,你要提醒自己:磨難將由此降臨;當所有挫折、不幸和挑戰向你襲來的時候,你要告誡自己:轉機將由此誕生。

32.哲人叔本華說:“沒有人生活在過去,也沒有人生活在未來,現在是生命確實佔有的唯一形態”。太陽每天都是新的,道路每天都在腳下,事業每天都在發展,希望每天都在前方。珍惜你生命中的每一天,做好你生活中的每件事。

0 3

33.永遠不要在春風得意的時候忘乎所以,由於許多不可抗的原因,每一個人的命運都有可能在一個晚上突然改變,所以要尊重不同社會分工中的人,特別是要善待境況不如你的人。

34.人生有三個境界:容忍別人的優點,不嫉妒;容忍別人的缺點,不嘲笑;許多時候,還要能夠學會容忍別人對於自己的過錯,不報復。

35.人最不瞭解的對象是自己,最大的缺陷是嫉妒,最危險的敵人是傲慢,最優秀的品格是謙恭,最偉大的舉動是愛心。

36.在人際交往中,由於時間、精力、分工的限制,我們不可能做到每一個人際關係的永恆,但要做到交往中的每一個過程善始善終。

37.康德認為,人本身就是尊嚴。尊重他人就是尊重我們自己,要尊重他人的價值,尊重他人的人格,尊重他人的選擇。

38.亞里士多德說,人是真正意義上的城邦動物。生活就是交往,交往知心的朋友;生活就是分享,分享他人的幸福;生活就是承受,承受自己的苦難;生活就是體驗,體驗人生的味道;生活就是記錄,記錄珍貴的歲月;生活就是思考,思考生命的意義。

39.如果你身邊的人比你優秀,你應該感到慶幸,慶幸你沒有在平庸的環境裡隨波逐流;如果你的生活遇到坎坷,你應該感到慶幸,慶幸你日常的生活還算順利;如果你最好的朋友遠離了你,你應該感到慶幸,慶幸你及早融入了嶄新的生活。

0 4

40.要善於感恩。感恩自己清清白白做人,踏踏實實做事;感恩父母給予我們生命,給予我們珍愛;感恩老師給與我們知識,給予我們啟迪;感恩他人給予我們幫助,給予我們鞭策;感恩集體給與我們歸屬,給予我們力量,感恩社會給予我們機會,給予我們舞臺。

41.學會懺悔,勇於承認自己的過錯;學會理解,理解生活教給我們的一切;學會超越,不斷塑造嶄新的自我。

42.對自己的父母和親人,我們應把所有的磨難由自己承擔,因為我們已經長大;我們應把所有的幸福與他們分享,因為我們已經成熟。

43.人生最大的遺憾之一是,你甚至根本來不及去回報那些在你人生的道路上,用雙手艱難地托起你生命和事業的親人、老師和朋友。

44.每一個人都是一輪星辰,只要一息尚存,就應該頑強發出自己哪怕微弱的光。

45.人的一生都應該去尋找適合於自己的事業座標,直到你生命終結的那一天。

46.創造性地去工作,既使在最平凡的崗位上,這樣,你就有成功的希望。

47.家庭,是每一個人誕生成長歲月中的第一個堡壘,又是每一個人一生奮鬥過程中的最後一個堡壘。

48.歷史是歷史的見證者,命運是命運的塑造者,信念是信念的駐守者,生活是生活的創造者,人生是人生的超越者。

49.回首往事,不必以擁有權力的大小和金錢的多少論成敗,只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一個穩定的生活,一個奮鬥的歷程,一個充實的人生。

50.將來唯一能夠留守在我們心靈裡的東西只有一樣,那就是:對人生的回憶。

王維平,蘭州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甘肅省教學名師。

內容來源 | 黨委宣傳部(新聞中心) 教務處

主編 | 肖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