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斷寶寶的體重是否正常?

我愛我家245468078


如何判斷寶寶的體重是否正常?

寶寶的身高體重一直是媽媽們很關心的問題,寶寶瘦了,身高長得慢了,就會很擔心,嬰幼兒時期都希望寶寶能夠高高胖胖的,似乎這樣才感覺自己帶的比較好,有成就感。

其實大可不必,每個寶寶有個體差異,遺傳,後期撫養,活動量都有不同,身高差異不同也很正常的,只要寶寶身高體重在正常範圍內就可以。以下是寶寶的身高體重表:

按上圖,12個月的寶寶體重區間在8.5-10.6公斤,15個月的寶寶體重區間在9.1-11.3,綜上13個月的寶寶體重區間在8.7-10.8公斤之間,13個月寶寶體重最低值在17.4斤左右。

題主家寶寶13個月,17斤,是有點偏瘦的,但相差不大,基本在體重合理範圍內,不用過於擔心。

寶寶的體重影響因素有哪些?

1,營養攝入。

1歲後的寶寶奶類已經不能做主食了,要開始均衡攝入營養,吃多種食物。如果營養攝入不足,平時吃飯不太好,容易導致營養吸收不好,容易偏瘦。

2,睡眠情況。

我們都說寶寶嬰兒肥才可愛,除了吃奶,吃飯,還要有充足的睡眠。多睡覺,睡好覺,寶寶才會白白胖胖。

我家二寶小時候夜奶頻繁,經常醒來,睡眠質量很一般,所以到現在一直都在體重範圍的最低值,長得偏瘦。為此,我去醫院特意諮詢了醫生幾次,醫生只說身高體重都符合,沒什麼問題。

3,遺傳

不得不說寶寶的胖還是瘦有時候跟遺傳有很大關係。有的寶寶吃的也不多,飲食也不均衡,就是胖,有的寶寶餵養的也很好,還是很瘦。

我姑姑家的孫子,比我家二寶小一個月,體重真的差距太大了,同樣一歲,我們20斤,那個寶寶29斤,29斤什麼概念?兩歲的寶寶29斤都超重了。

當然,並不是說寶寶越胖越好,我覺得凡事有個度,寶寶的身高體重與遺傳,平時的餵養,睡眠,活動量都有很大關係,只要寶寶體重身高在標準範圍內,寶寶 精神良好,其他發育一切都正常,家長就不用過於擔心。

如何更好的瞭解寶寶的體重身高情況?

1,自己檢測

1歲前,每個月可以給寶寶稱一次體重,量一次身高。1歲以後,可以三個月到半年量體重和身高,看增長的曲線是否符合標準。

觀察寶寶平時吃飯睡覺活動量是否正常,如果寶寶不生病,吃喝拉撒睡都正常,一般是沒問題的。

社區醫院一般都可以免費體檢,爸爸媽媽別偷懶,一定要按時去,可以讓我們及時瞭解寶寶的發育情況,發現問題。

這一點我做的不好,我的寶寶小時候,打疫苗都是打完了就走,體檢的地方很多人排隊,我就沒參與,想著後邊再去吧。結果經常是一年多忘記了。現在想起來錯過了很多孩子小時候的體檢。

孩子的身高體重家長要重視,但不要過分擔心,孩子有自己的生長曲線,只要平時生活習慣好,吃好睡好,都會好好長大。確實發現有問題一定要及時去醫院檢查,讓醫生給出建議。

我是清泉,兩個孩子的媽媽,持續分享有趣接地氣兒的孕產育兒經驗,歡迎關注我@清泉育兒,我們一起學習進步。


清泉育兒


如何判斷寶寶是否超重

判斷寶寶是否超重,並不是跟鄰居家寶寶比一比就可以知道的。

下圖是WHO的1歲以內寶寶超重標準數值表,各位爸爸媽媽可以根據自家寶寶的身長、體重值計算出寶寶的BMI(BMI=體重/身長²),然後對照表格中寶寶年齡所對應的數值來判斷寶寶是否有超重或肥胖。

女孩(0-1歲BMI)

男孩(0-1歲BMI)

如何看錶格

<strong>

1、左側白色兩列是寶寶的年齡,這裡的年齡是指實足的年齡,比如3月齡的一行是指寶寶出生後滿3個月的時候。

2、倒數第二列“85th”的數值是“超重”的界值;最後一列“97th”的數值是“肥胖”的界值。

3、舉例:一個3月大的女寶寶,如果她的BMI值達到了18.0,這個寶寶就達到了“超重”的標準,如果BMI達到了“19.4”,這個寶寶就達到了“肥胖”的標準。


寶寶超重的危害

♥ 影響心肺功能

為了給胖胖的身軀提供足夠的氧氣和養料,寶寶的心臟和肺臟不得不負重運動,因此胖寶寶都不愛動,或者一動就呼哧呼哧的大喘氣。嚴重的肥胖甚至導致寶寶的心肺功能異常。

♥ 皮膚問題

胖寶寶的皮下脂肪過多,皮膚皺褶深、易出汗,若清洗不及時容易造成皮膚潰爛。當肥胖影響寶寶的代謝功能時,會有特殊的皮膚表現,稱為“棘皮症”,寶寶的脖子黑黑的,似乎怎麼也洗不乾淨。

♥ 骨骼健康受損

胖寶寶體重超常,下肢負重多,容易發生扁平足、膝內翻和膝外翻等各種下肢骨骼畸形。同時胖寶寶體型臃腫、行動不便,不愛活動,往往容易陷入不活動,容易胖,胖了更不愛活動的一個惡性循環中。

♥ 心理問題

胖寶寶容易受到同伴們的取笑,寶寶長大後容易產生自卑、孤僻、不合群等心理問題。

♥ 長大後肥胖概率升高

研究表明,從小就肥胖的寶寶,減肥很困難,長大後往往也較胖。

而成年期的肥胖容易導致高血壓、高血脂、冠心病、糖尿病和膽囊炎等疾病。


兒科醫生鮑秀蘭


寶寶13個月,體重17斤,寶寶是不是偏瘦?又如何評估胎兒的體重增長是否正常呢?

寶寶的體重增長是有規律的,1歲時增長最快,2~3歲次之,寶寶3歲之後體重增長開始明顯放緩,一直到寶寶青春期(12~15歲前後)到來,重新又回到快速增長期。

寶寶的體重BMI指數,詳見下圖。各位寶媽寶爸可以對照一下。SD為標準差,正負1SD就是正負一個標準差,正常範圍之內。

如果是2sd表示寶寶體重超重或超低,3SD表示寶寶體重肥胖或體重過瘦。寶寶BMI指數在2~3sd,那就是超出了標準體重範圍。

寶寶13個月,體重17斤是不是偏瘦呢?從上圖中看出,的確偏瘦了,BMI指數已經是-2sd了,當然偏瘦了。

寶寶體重偏瘦怎麼辦?

1、先查寶的奶量夠不夠?寶寶1~1.5半每天奶量600ml,奶水是寶寶3歲之內的主要營養來源。

2、輔食添加量如何?1~1.5歲的寶寶每天正常2~3餐輔食。奶水加輔食,包括水果、肉類、主食軟麵條或粥類,都可以加了。如果寶寶光喝奶,其他的維生素和礦物質攝入不足,將會影響寶寶的營養不良。

3、看寶寶睡眠,寶寶每天14個小時睡的夠不夠?三歲之前的寶寶每天除了吃就是睡,尤其是晚上,如果睡眠質量不好,就會影響生長激素的分泌,這樣寶寶的體重就會增長緩慢。

4、寶寶是否胃腸功能不良?比如說寶寶長期積食,便秘,消化不良,胃腸道脹氣,寶寶是否貧血缺鋅?影響食慾減退,長期偏食,挑食。或者有慢性腹瀉的症狀。這些都需要到醫院去具體檢查一下。

希望以上我的回答能夠幫助到你,如果還有疑問,可以在下方評論區給我留言。


爸爸不講理


寶寶的體重和身高是否發育正常,家長們都很關心。

如何判斷寶寶的體重是否正常呢?

有以下三種方法。

稱量當前體重,做橫向對比

測量寶寶當前的體重數據,然後再跟平均數據做對比,也叫橫向對比。

比如寶寶六個月了,測量寶寶的體重為7公斤,根據中國兒童七歲以下的兒童體重標準,6個月寶寶的平均體重在6.9-8.8公斤之間。那麼七公斤的體重值就處於平均值的範圍之內。

這種橫向對比,是拿自己的孩子跟大多數孩子做對比,看看是否在平均值的範圍內。

但是隻做橫向對比,並不能真實的反映孩子的生長髮育情況,還要做一個縱向對比,即繪製生長髮育曲線。


繪製生長髮育曲線,做縱向對比

可以在網上下載生長曲線。家長定期稱量寶寶的體重和身高,然後定期繪製在生長髮育曲線上。生長髮育曲線的優點是可以跟寶寶的歷史數據做對比。

家長如果嫌麻煩,不想手動繪製這個生長曲線。也可以下載一些關於生長髮育曲線軟件的APP,將測量的數據直接輸入進去,軟件就自動繪製。

當曲線偏離正常值時,應當引起家長的重視。




根據寶寶的體重增長經驗來判斷

0-3個月,寶寶體重增加最快,每月增加750~900克。

3-6個月,每月增加600克左右。

7—12個月,每月增加500克。

寶寶一歲,體重為出生時的三倍。

嬰兒的體重超過指標增長超過20%,就是肥胖了。低於指標15%以上就是偏瘦了,營養不良了。


筍亦竹


寶寶的身高和體重是每個父母特別關心的指標,長得白白胖胖的孩子總是更惹人喜愛,長得瘦瘦的孩子總被髮愁怎麼能長胖點,帶著寶寶的家長見面的口頭禪都是:你家寶寶多少斤啊?

其實這個問題應該換成“如何判斷寶寶生長髮育是否正常”,因為體重是生長髮育的指標之一,拋開其他指標單看體重是片面的。

所以,我的回答會圍繞生長髮育來闡述,包含題主這個問題。

寶寶生長髮育的指標

每個家長基本都會通過體重或者身高來主觀判斷孩子的發育情況,比如連續2個月沒有張體重了,是不是吃的不好啊,太瘦了吧,但是生長髮育不是看出來的,也不是感覺出來的,而是需要通過這三個指標一個曲線來科學觀測:

  • 身長(身高)
  • 體重
  • 頭圍
  • 生長曲線

其中,身長是指寶寶平躺時測量的數據,身高是寶寶站著測量的數據。

家長需要學會如何通過這些指標來觀測寶寶的生長髮育

1、掌握生長髮育大規律

1)身長(身高)、體重、頭圍的範圍值

這三個指標會有一個範圍值,也就是每個月齡的寶寶的最低值和最高值,體檢時醫生也會直接拿這個數值來對比,這個範圍值可以作為一個參考,但是如果要更準確的反應生長髮育情況,還得結合生長曲線。

家長們會發現1歲前的嬰兒一天一個樣,長得特別快,而1歲以後,體重增長就減緩了,就會擔心是不是沒吃飽?

實際上,寶寶前3個月體重增長是最快的,1歲前是寶寶體重增長的第一個高峰期。

而2歲-2歲半的身高平均增長值為0.6cm/月,但體重平均增長值為0.15kg/月,就是俗話說的“抽條了”。

此外,頭圍過大或者過小也是存在發育隱患的,頭大不一定代表著腦容量大,有智慧。

2)生長曲線

世界衛生組織推薦使用生長曲線來監測寶寶的生長髮育。每個寶寶都有體檢本,體檢本上就有生長曲線。男寶和女寶的生長曲線圖時不一樣的。

身高體重曲線:3%-97%這兩條百分位之間屬於正常範圍,50%百分位屬於平均值,超過3%或97%的百分位都要考慮是否是增長過快或者增長過慢。

BMI曲線是一個新的健康指標,監測寶寶會不會太胖或者太瘦。

因為每個寶寶的生長髮育是不一樣的,有自己的特點,應該和寶寶自己生長髮育的情況對比,而不是和別人的寶寶比較。

2、測量各項指標要準確

測量的數據是否準確有很大的影響,寶寶排便前和排便後、吃奶前和吃奶後的體重都不一樣,穿著鞋子和不穿鞋子的身高也不一樣,測量時寶寶要是哭鬧,一縮脖子就矮了1釐米,所以,一定要採取正確的方式來測量,每月定期測量這些數據,確保數據的真實有效性。

1)測量身高的方法

  • 對於不能站立的寶寶

選擇寶寶安靜、輕鬆的時候,家人幫忙讓寶寶伸展開,可以使用兩本較厚的書,分別抵在寶寶的頭頂和腳底,抱起寶寶,測量兩本書直接的距離

  • 對於可以站立的寶寶

可以讓寶寶脫掉鞋子站直靠在牆上,拿一本書放在頭頂,然後在對應的牆上畫一個橫線,再量橫線到地面的距離。如果孩子不配合,可以在他睡著的時候測量。

  • 選擇固定的時間段

人在清晨和夜間的身高數據是有差異的,因此,要選擇固定的時間測量,比如都是早上量身高。

2)測量體重的方法

  • 選擇相同的時間段

比如每月的固定的某一天的某個時間段,吃飯前或者排便前,這樣得出的數據才具有可比性。

  • 使用同樣的體重秤

每個體重秤都有一定的誤差,這個多點那個少點,所以,為了數據的有效性,建議使用一個體重秤,儘量減少誤差。

  • 寶寶穿差不多重量的衣服

衣服鞋子的重量都會讓最終的數據產生誤差,比如上次光腳量體重是11公斤,這次穿著鞋子量體重變成11.1公斤,那這多出來的0.1公斤是不能算寶寶的增長體重的。

3)測量頭圍的方法

採用四位定點法:兩條眉毛的中間點,兩個耳朵尖對應的頭部的點,用尺子按照這四個點繞頭一週,如果寶寶亂動,也可以用一根線先繞一週,再測量線的長度。

3、繪製寶寶生長曲線

測量出了準確的數據以後,就要給寶寶繪製生長曲線。

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父母自己下載一個可以繪製生長曲線的app,每月定期輸入數據,自動生成。

4、解讀生長曲線,掌握寶寶生長髮育情況

生長曲線繪製好以後,家長就可以通過觀察生長曲線的走勢來綜合判斷寶寶生長髮育情況了。

解讀生長曲線的方法如下:

  • 寶寶的生長曲線如果位於第3百分位和第97百分位之間都屬於正常範圍,如果超過了,則可能有增長過快或增長過慢的問題。
  • 寶寶出生時的百分位,是以後數據所在百分位的參照線,也就是說生長曲線的增長走勢會在出生時的那個百分位附近,不應該突然竄到其他百分位上。
  • 不要單看某一次的百分位,而是要連貫起來看整體的生長曲線走勢是否平穩。
  • 生長曲線偶爾出現急劇上升或者下降的波動是正常的,因為影響孩子生長髮育的因素太多了,和飲食、睡眠、大運動、生病都有關係,但是如果長期有波動,那就要引起休息了,要查找原因。
  • 胖瘦健康得看BMI指數,只要曲線在85%-15%之間穩步增長就算正常的,寶寶不是肥胖也不是太瘦。



所以,綜上所述,如果要判斷寶寶體重是否正常,該這麼做:

  • 不要和別人家小孩比
  • 不要單看這個月的數據
  • 觀察生長曲線最靠譜
  • 各項指標超出正常範圍值需警惕

題主可以看看寶寶從出生到11個月的身高、體重、頭圍的生長曲線走勢,如果在正常範圍內,走勢也正常,沒有太大下降波動,那就是正常的,況且,此時寶寶的精力會給多的放在長個子上了。然後再看看BMI指數,是否在正常範圍內。


墨仔媽媽育兒


你好,我是兒科醫生小果,很高興來回答這個問題。

寶寶的體重,向來是每個寶媽最喜歡討論的話題,幾個陌生的寶媽聚在一起一聊,保準會聊到:

“你家寶寶多重啊?”

“你家寶寶長得這麼好,都是怎麼養的啊?”

尤其在奶奶、外婆的眼裡,自己家的(外)孫子(女)一定要胖墩墩才可以。

那麼,我們的寶寶體重到底多少才算正常呢?

首先,看兩張表格:

上圖是男孩子的標準

上圖是女孩子的標準。

在這兩種圖表的左側,是年齡,這是實際年齡,也就是週歲,要精確到月份。

然後看第一行,代表者不同的水平:

  • 中位數:非常標準;

  • -1SD到+1SD之間:屬於中等水平;

  • -2SD到-1SD之間:正常值偏下,屬於及格水平;

  • <-2SD:不及格了;

  • +1SD到+2SD之間:屬於中上水平;

  • >+2SD:太優秀了。

但是,我們在平時的生活中,也會發現,兩個年齡相同的孩子,體重也一樣,但一個看起來比較勻稱,另一個看起來就比較胖乎乎,為什麼,因為兩個孩子的身高不一樣。

所以,看一個孩子的體重正不正常,跟身高有非常大的關係,於是,我們會考慮孩子的BMI值。

什麼是BMI

BMI=體重(kg)/身高(cm)*身高(cm)

得出的數值對比下圖

如果小朋友的BMI值太大,則提示小朋友可能超重或者肥胖了。

如果小朋友超重或者肥胖,就提示需要控制體重了,因為肥胖對孩子的健康有一定的危害,包括性早熟、心血管疾病、代謝性疾病等。


兒科醫生小果


怎麼確定寶寶的身高和體重是否正常?

嬰幼兒體重標準測量公式

1~6個月時體重(公斤)=出生體重(或3公斤)+月齡×0.6(公斤)

7~12月體重(公斤)=出生體重(或3公斤)+月齡×0.5(公斤)

2~10歲體重(公斤)=年齡×2+7(或8)。

嬰幼兒身高標準的增長規律

足月兒身長平均為50cm;

出生後第一年大約增長25cm,所以一歲時大約是75釐米;

2~12歲小兒身高(釐米)=年齡×5+75(釐米);

身高和體重超過標準10%或不足10%者就算異常。

三歲之後就可以教寶寶開始識字啦,我閨女就是這個時候開始認字的,用了 很多方法培養她的興趣,最有效的還是用Apipi,你百度搜索【貓小帥學漢字】挺不錯的,我閨女用了1年多了,特別喜歡,現在還經常給我講故事,棒棒噠。

大家想要了解更多育兒知識,還可以關注一下【小評果快樂育兒】哦,我的育兒知識大部分都是從這裡學來的,做的非常用心。


光芒四濺的暱稱


寶寶體重增長有何基本規律?

究竟多重的寶寶才算“合格寶寶”呢?

寶寶體重增長基本規律,各位寶媽們對照下:

· 出生體重:正常足月寶寶體重一般約2500~4000g;

· 出生三個月:寶寶每週體重增長約180~200g;

· 4~6個月:每週增長150~180g;

· 6~9個月:每週增長90~120g;

· 9~12個月:每週增長60~90g。

那麼問題來了,怎麼判斷寶寶是肥胖還是瘦弱呢?

根據衛生部《中國10歲以下兒童身高體重標準表》整理而成

寶寶白白胖胖自然是招人喜歡,但寶寶如果過於肥胖,伴隨而來的將是較差的活動能力,較差的心肺功能,甚至因關節長期負重而出現疼痛。

當然,也不能過於瘦弱,因為太瘦會影響寶寶身體和各項智能的正常發育。

三歲之後就可以教寶寶開始識字啦,我閨女就是這個時候開始認字的,用了 很多方法培養她的興趣,最有效的還是用Apipi,你百度搜索【貓小帥學漢字】挺不錯的,我閨女用了1年多了,特別喜歡,現在還經常給我講故事,棒棒噠。

大家想要了解更多育兒知識,還可以關注一下【小評果快樂育兒】哦,我的育兒知識大部分都是從這裡學來的,做的非常用心。


刺眼的小兔子


十三個月的寶寶十七斤是有點偏瘦的

2009年6月2日衛生部公佈的《中國7歲以下兒童生長髮育參照標準》↓

7歲以下男童體重

7歲以下女童體重

注:表中3歲前為身長,3歲及3歲後為身高。

現已入秋,早晚溫差較大,並且還有一段時間的“秋老虎”,家長在餵養時需注意以下幾點:

1、注意衣服增減

早晚溫差大,經常摸摸寶寶的後脖部位是溫熱的就是正常的,而不是用手腳的溫度決定寶寶的衣物。

2、營養品的補充

注意補充魚肝油或是維生素AD,可在秋季適當補鈣,天氣晴朗時儘可能的帶寶寶多參加戶外運動;注意玩具和餐具的衛生,適當補充益生菌,可預防和降低秋季腹瀉的發生。

3、食物的進補

多吃小米粥、小麵湯、山藥、蓮藕、蓮子(去芯)、南瓜、黑芝麻、瘦肉、魚肉、羊奶等。一歲以下的寶寶注意以上食物的粗細程度。少給寶寶吃寒涼性的食物,比如西瓜、苦瓜、涼茶等。

注意事項:飲食多樣化,有助於各種營養物質的攝入。母乳餵養的要堅持,切記無病亂補,自做主張!


唬說爸道


寶寶的體重是衡量體格發育是否健康的指標之一,爸爸媽媽們會非常重視,寶寶的體重是多少合適?每個階段是不太一樣的。寶寶的體重增長不是直線式的,也是不均衡的,有的時間長得快,有的時間長得慢。

如何判斷寶寶的體重是否正常?

1、根據體重增長規律判斷:

《兒科學》中介紹,寶寶的體重在前三個月增長最快,3個月時體重大約為出生時的2倍,以後增長速度開始減慢,在1歲時應該為出生時的3倍。

如果寶寶出生時體重比較輕,比如為5斤左右,寶寶13個月時體重大約為15斤,17斤就是正常的。如果寶寶出生時體重比較重,比如為7斤左右,寶寶13個月時體重大約為21斤,17斤就有些偏低了。

2、根據標準判斷:

2017年衛生部公佈的7歲以下兒童體重生長標準顯示:

12個月時男孩的體重標準為10.05公斤,範圍8.16-12.37公斤

12個月時女孩的體重標準為9.40公斤,範圍7.70-11.57公斤,

從這標準來看,13個月體重17斤,稍微有些偏低,這個標準是通過調查全國9個城市的孩子標準計算出來的,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但不一定適合所有的孩子,具體還要看孩子出生時的狀況以及遺傳等因素。

寶寶體重偏低怎麼辦

1、看身高

有的孩子體重雖然增加速度放緩,但是身高一直正常。

12個月時男孩的身高標準為76.5釐米,範圍71.5-81.8釐米

12個月時女孩的身高標準為75釐米,範圍70-80.2釐米,

如果寶寶的身高在這個範圍之內,說明生長髮育是正常的,只是不長肉而已。

2、看飲食

看寶寶飲食是否正常,寶寶現在應該有了規律的飲食,基本能做到一日三餐,寶寶的飲食是否包括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微量元素這些食物的攝入,如果飲食正常也是可以放心的。如果寶寶偏食、挑食就要引起重視。

3、看睡眠

寶寶在睡眠中長身體,看寶寶睡眠狀況如何。如果寶寶睡眠安穩、作息規律,也不會限制寶寶的生長。如果寶寶每天睡不踏實、煩躁不安、容易發怒,就該找找原因了。

4、看狀態

有時候也會因為疾病引起體重增長緩慢,到醫院檢查寶寶的消化系統是否正常,如果存在消化系統問題、身體有其他疾病等,一定積極治療,讓寶寶早日恢復食慾。

5、看自己

另外,寶寶的體重也會遺傳的,父母的體重比較大,寶寶的體重也會比較大,父母的體重偏低,寶寶的體重也不會太高,所以不能總是和標準比、和朋友的孩子比,還是要多和自己比。

總之,寶寶的體重是需要重視的,要從多個方面查找原因,有針對性地解決,避免寶寶出現發育遲緩的問題。

如果您覺得有用,麻煩點個贊再走唄!如果還有不清楚的可以留言,我們一起討論哦!感謝支持!

二胎寶媽,高級育嬰師,個性化訓練指導師,多平臺原創作者。愛孩子、愛生活,願與萬千媽媽分享育兒經驗,關注我,獲取更多育兒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