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疫情下,對健康及健康戰略重要性的再認識,健康管理最可貴

中國,已經開始了“健康中國”的大戰略。但在此大健康的指導方針下,今天仍出現了“新型冠狀肺炎”疫情。時至今日,我們還無法總結什麼,但是,我們可以在如此眾多的人口下,在如此大規模節日遷徙中,如何進行改變和防護。

新型疫情下,對健康及健康戰略重要性的再認識,健康管理最可貴

《讀者選刊》中提到了“災難,改變我們什麼?”令人反思。有些是可以同意的:


“每場災難,都會改變人們的意識和行為。而這場疫情災難,又將改變我們什麼?

個人層面

1.出門戴口罩(不同意,口罩城市不是人們要的城市面貌。從日本的經驗知,平時也要在自己個人感冒或發燒時給自己帶上口罩,不傳染他人。)經過這次疫情,大量的中國人都被普及了傳染病預防知識,更養成了出門戴口罩的習慣。疫情結束後,在一些人口密集的公眾場所,可能將會有更多人選擇戴口罩。其一,有可能自己處於流感狀態,出於社會責任,不想傳染給無辜者。其二,自己身體免疫力較差,不想感染上各種流行性疾病,所以對自己多一層保護。

2.免疫力意識加強(同意。增強免疫力,不是靠養生,而是靠全民健身。)

針對冠狀病毒,目前還沒有解藥。能治癒的人,都是靠自身免疫力提升最終戰勝病毒而獲救。所以強身健體,增強免疫力,將成為更多人長期的健康意識。大眾對健康意識,養生保健意識將進一步加強。

3.買份商業保險(同意。健康管理,在美國已經有70%的人接受並取得效果,而醫療保險猶為重要。)災難無處不在,社會生活成本越來越高,生活壓力越來越大。一個人的不幸,倒下的往往是一個家庭。為了能更好的抵禦各種家庭風險,很多人的保險意識會加強。條件適合的家庭,會為自己和家人儘可能買份保險。

新型疫情下,對健康及健康戰略重要性的再認識,健康管理最可貴

4.敬畏自然,拒絕野生動物(不同意。不是野生動物傷人,是人在任何野生動物。我們只需善待野生動物就好。)非典時,因為蝙蝠感染果子狸,然後餐桌上的果子狸感染人類。這次又是蝙蝠傳染給穿山甲,武漢野生動物市場的穿山甲感染人類。兩次重複的重大教訓,會讓很多人開始尊重自然,敬畏自然,他們會選擇拒絕食用野生動物。違法捕捉和銷售野生動物者,會被大眾舉報。請朋友吃野生動物,可能會變得非常丟分,甚至可能被朋友拉黑。

5.回農村去生活(不同意。社會及生活不可以倒退。只是人們對豐富的生活要有節制就好。)城市有滿眼的繁華,但當面對疫情災難時,城市變得像一個超級監獄,甚至是人間地獄。被長期關在籠子裡的人們,會更加懷念在農村廣闊天地裡的生活。隨著網絡和村村通公路的改善,很多人在農村與城市生活和工作都相差無幾。所以一些有條件的人,會開始嚮往家鄉和農村,甚至把家安到農村去。

6.改變儲蓄觀念(不同意。)

在這個買什麼都可以按揭,可以分期的時代,很多人不僅是月光族,更是超前貸款消費者。當災難來臨時,很多人一下子沒有了收入來源,這讓很多家庭都面臨著巨大的還貸壓力。看來,人生並不非一帆風順,還得為一些突發事件做一些儲備。其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多存點錢。

7.趕緊談個戀愛(笑談了吧。)明天和意外不知道哪一個先來,而我TM居然還沒有談戀愛。於是,很多人在疫情期間就已經在網上開始談戀愛了,以度過這段煎熬憂慮的時光。那疫情過後,就是趕緊見個面,或者趕緊找個人結束單身。

新型疫情下,對健康及健康戰略重要性的再認識,健康管理最可貴

8.對傳統人情世故的思考過年回家,是這次疫情擴散的助推劑。千里把家還的中國人,把病毒帶到了中國的每個角落。很多地方都發生了大量因請客吃飯,走親訪友而感染的聚集性案例。武漢百步亭4萬個家庭的大聚餐,以及福建晉江參加宴會的4000人被迫隔離。這一系列的案例,讓很多本不喜歡熱鬧的人更加厭惡這種大操大辦,你來我往的人情世故。可能有一部人會率先退出或拒絕,一些不必要的請客吃飯等傳統習俗。

9.不在災難發生時去旅遊(不同意。關鍵在於自我覺醒,去感知個人染病後應保護自己和他人。)這次政府號召大家不要去武漢,武漢人儘量不要外出。結果很多在武漢的人依然選擇了旅遊、出國。或者選擇了回老家,以及逃離武漢。結果這些離開武漢的人都悲劇了。基本在各地被強制隔離,不僅回不了家,甚至還住不了店。有些人折騰兩天不得已又返回了武漢,出國的最終被國家派飛機接回。總之,當災難發生時,家才是每個人最安全的港灣。

10.國人會更加重視中醫(同意。本就該把老祖宗留下的東西繼承得更加完好。)

中醫是國粹,但是卻正在被中國人拋棄。但是無論是非典還是這次疫情,中醫都立下了汗馬功勞。中醫雖然療效慢一點,但能很好地提升免疫力,且基本沒有副作用和後遺症。當懂得免疫力是人體生存之本之後,大家會對中醫提升一個新的認識,中醫將得到更多人的認可。

11.做個自由職業人(不同意。不在於你投身什麼平臺,而在於你自己有個人的正確對健康的觀念。)這場疫情過後,很多人可能面臨生意倒閉或失業。但是,疫情對平時本身就在家工作的自由職業人,並沒有太大的影響。於是,疫情結束後,可能將有更多人以主動,或被迫的方式,加入到自由職業人的行列中來。入駐各種網絡平臺,實現自我,打造自己的一片天地。

12.要不要去學醫(不爭論,學不學由自己。學醫也更如李文亮先生般去真正懂得及時當個“吹哨人”。)醫生是和平年代的戰士,其隨時都將面臨沒有硝煙的戰爭。醫生這個高尚的職業,正變得有點尷尬,令人焦慮。要不要去成為一個未來的醫者,將成為一部人的思考。有人會因此主動投身到這種拯救人類的戰鬥中,更願意去學醫。肯定也會有人,因為懼怕而放棄曾經有過的夢想。”

那麼,為國為己,學習些健康管理知識吧,為自己,也為他人和社會!

請關注本人近期將推出的“健康、健康管理與健康中國”系列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