郯廬斷裂帶多少年爆發一次?有什麼規律嗎?

一若天晴


首先說一下,地震時不可預測的,對答案是不很令人沮喪,地震並不能像現在天氣預報一樣可以預測,但是也不要擔心。

接下來說以下郯廬斷裂帶,題主可能會有點新想法。郯廬斷裂帶是中國東部最大的一條北北東向斷裂帶,自從中生代以來經過了幾次左行平移、裂谷作用和橫向擠壓多期運動過程。但是自從新構造期以來,郯廬斷裂帶的斷裂活動的強度開始減弱,規模也縮小了不少,在中國境內延伸2400多公里。

有史料記載以來郯廬斷裂帶沿線地區經歷了大大小的地震,這從側面說明了郯廬斷裂帶是在活動期的是有可能爆地震的。這條斷裂帶也爆發過大大小的各種地震,最早記載比較打的地震時公元前70年6月1日,山東諸城一帶的7.3級地震。最著名的清康熙七年也就是1668年7月28日,在現在的山東的郯城發生8.5級大地震,影響了現在大半部分中國,強烈的改變了地表的結構,現在地質學和地理學同學學習時還會去那裡實習。在三百年後也就是1969年7月15日,兩次時間也比較類似,在斷裂帶經過的渤海內部發生了7.4級地震。在過了幾年後也就是1975年2月4日,在遼寧海城發生7.3級地震。發生的這些地震基本上位於郯廬斷裂帶的中心或者附近。由此看來郯廬斷裂還是挺活躍的。只不過有一個間歇期,現實能量的積累然後就是岩層的斷裂爆發產生地震,再進行一個循環。但是這並不是說地震時有規律的。因為我們不能預測地幔的活動,但是我們能知道的是沉寂的越久集聚的能量越大,破壞力也越大。

整個斷裂帶分成了三部分北段(黑龍江肇興—瀋陽)、南段(宿遷—廣濟)、中段(瀋陽—宿遷)。北段基底剛度較軟,結構也較簡單,有史記載只發生過5.8級地震。能夠造成的影響有限。其介質相對較軟,結構比較簡單,構造應力量級不高,其活動的範圍和頻次略高於北段。中段分成了四條大致平行的主斷裂,這一段結構複雜、活動強、基底介質剛度較高,(所謂剛度強可以這麼理解一把尺子掰斷了會有很大的響聲和振動,但是一段橡皮泥呢肯定不會的,剛度越大在斷裂的時候造成的影響也越大)所以該段易於積累大地震的能量,故該段地震強度大,頻度低。所以這一段一直被國家地震局列為地震危險重點監視區。近些年來頻繁發生一些4-5級小地震。

那麼接下來說說大概多久可能會發生地震,一個比較危險的地震區,必須很多次的6.0-7.5級的地震事件,才有可能發生一個8.0級左右的事件。中間沒有個幾百年的積累是不可能的發生的。違反能量守恆原理的事兒,地震們也幹不出來。小破裂發生小地震,大破裂才發生大地震,當密集的小震群事件開始發生才有可能發生更大的地震。所以密切關注小地震則有可能會發現大地震做好預防。一次大地震後一般在300-1000年之間才有可能發生大地震,以郯城為例若從5.5級發展到8.0級及以上,沒有上千年的能量積累是不可能的。

所以大可不必安心,到時候科技發展到地震可能會人類沒有影響,或許已經進去星際殖民了哈哈~~~~


哞吽吽


郯廬斷裂帶,南起廬江北至郯城,其實向北不止於郯城,而向北延申經濰坊,遼東半島西,繼續經黑龍江省直至俄羅斯。是世界上有名的深大斷裂帶。在這個斷裂帶上公元前七十年安丘發生過七級大震,公元一六六八年郯城發生過八點五級大震,一九六九年七月十八日渤海發生七點四級地震,一九七四年在海城.營口發生七點五級地震。一般發生在這主斷裂帶與次級的北西向斷裂交匯點附近,主斷裂雖大但活動度不高,現在尚不能說多少年發一次大地震。整個地震預報還在探討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