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為何讓東帝汶獨立了?

小5小8


公元1859年,荷蘭和葡萄牙這兩個西方沒落的小列強簽訂條約,瓜分了帝汶島。西帝汶歸荷蘭,併入荷屬東印度,東帝汶歸葡萄牙,是為帝汶島分治之始,也註定了帝汶島的悲劇命運。

一場二戰,軸心國被打殘了,西方其他列強也被重傷,根本就控制不住殖民地了。荷蘭基本喪失了對荷屬東印度的管理。到了1949年,荷屬東印度獨立,華麗變身印度尼西亞,西帝汶就這麼著歸屬了印尼。印尼獨立繼承了荷蘭統治的土地,也繼承了西方列強的擴張性。1962年,又把前主子統治的荷屬新幾內亞給吞併了,同時還琢磨了東帝汶這塊小地方。機會幾年後終於來了。

話說二戰後,葡萄牙一度沒有能力管理東帝汶了,還讓澳大利亞代管了一段時間。袋鼠也夠“仗義”,最後等葡萄牙緩過神了,真把東帝汶還給了葡萄牙。這要是讓荷蘭代管,早成了印尼的了。到了1974年,葡萄牙發生政變,波及東帝汶,東帝汶內部分裂,產生了獨立派和親葡派,這也就罷了,還出現要求併入印尼的親印尼派,這可讓印尼樂壞了。最終三派不和,1975年爆發內戰,印尼於是就樂呵呵地出兵接管了東帝汶。東帝汶成為印度一個省。

這下子,葡萄牙可不爽了,但是不爽也沒辦法,只好去央求聯合國。聯合國大佬兒們在這沒啥實際利益,當然不會出兵,於是只是呼籲呼籲:你印尼要尊重人家東帝汶人的意願呀,然後把葡萄牙和印尼拉到談判桌上聊聊。領土這事兒要是能聊聊就能解決,那世界真是太平了,可惜,這事兒聊不來,東帝汶依舊在印尼的刺刀下。

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東帝汶人民當然也不甘心遭受這種無妄之災。剛走一個荷蘭大爺,又來一個印尼二爺,於是反抗當然在所難免。印尼呢,基本也是隻想要土地,對於東帝汶人,則實行了物理上滅絕政策,人沒了,誰還鬧獨立。在武力佔領時期,印尼通過刀槍和汙染食物水源等多種方式,屠滅了東帝汶獨立派18萬人,當然對於親印尼派那是不動的。插個題外話,其實印尼屠戮非主體民族的事兒不是這一件,對華人也做過同樣的勾當。

到了1997年,東南亞金融危機讓印尼很受傷,1998年主導吞併東帝汶的蘇哈托下臺,哈比比上臺。印尼統治東帝汶成本過高,加上自己受金融危機打擊,東帝汶成了印尼身上的膿包,1999年哈比比決意去掉這個膿包,讓東帝汶舉行全民公決,結果顯示78%的人贊成獨立,印尼宣佈接受這個結果。親印尼派被印尼拋棄,不甘心,遂與獨派爆發戰爭,但是印尼已經決意拋棄,不管,你們鬧吧,引得聯合國維和部隊進駐。最終2002年,東帝汶才正式獨立。


北玄武


迫於巨大的國際壓力

東帝汶是東南亞的一個小國家,其位於帝汶島東部,面積1.48萬平方公里,在東南地區排名倒數第三,只比新加坡和文萊大一點。而東帝汶人口更是隻有130萬,僅比文萊多。從國家體量上來看,東帝汶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小國家。而悲催的是,東帝汶的鄰國印尼確實本地區的一個“超級大國”,並且這個“超級大國”對東帝汶一直非常覬覦。

(東帝汶地理位置)

東帝汶所處的馬來群島在近代都是英國和荷蘭殖民地,英國人佔領著馬來西亞,而荷蘭人則佔領印度尼西亞,只有東帝汶這一彈丸之地是葡萄牙殖民地。

英國和荷蘭對於殖民的文化控制比較鬆散,一般都會尊重當地傳統,所以馬來西亞和印尼都保留了原來的伊斯蘭教信仰。

而與英荷不同的是,葡萄牙是一個虔誠的天主教國家,對於宗教非常執念,當年葡萄牙就是打著傳播上帝福音的旗幟開啟了大航海運動。因此凡是葡萄牙或西班牙的殖民地都是天主教國家,例如同為東南亞國家的菲律賓,其被西班牙殖民了300多年,到現在依舊信奉天主教。

二戰結束後,印尼擊敗了捲土重來的荷蘭人,在1950年宣佈獨立。而到了1975年葡萄牙國內也爆發革命,之後葡萄牙新政府決定放棄在海外的殖民地,允許東帝汶自己選擇未來的前途。

此時東帝汶國內出現了三個觀點,分別是:支持獨立、反對獨立,與印尼合併。由於這三種立場始終無法達成統一,1975年堅決主張獨立的獨“立革命陣線”單方面宣佈東帝汶獨立。

革命陣線的單方面獨立徹底惹惱了印尼政府,印尼拒絕承認東帝汶獨立並在當年12月出兵佔領整個東帝汶。對此印尼的行動,聯合國迅速作出反應。就在印尼吞併東帝汶的第二天,聯合國大會就通過決議,要求印尼立即撤軍。

不過印尼顯然沒將聯大決議當回事兒,當時世界正處於冷戰時期,東西方兩大陣營都希望能拉攏印尼,為此美蘇並沒有對印尼作出實質性的制裁。而作為東帝汶的宗主國,葡萄牙早已不是當年的海上強國,也無力制止印尼的行為。

由於宗教和文化不同,東帝汶人始終不願意被印尼所統治。而印尼為了徹底佔領東帝汶,在佔領期間對東帝汶施行嚴苛的統治。據聯合國統計,在印尼佔領東帝汶的24年中,共造成東帝汶近20萬人死亡,對於一個人口只有100多萬的國家而言,這個數字實在是太恐怖了。

為了反抗印尼的統治,東帝汶人獨立人士組建了游擊隊,在山間樹林中與印尼對軍展開了鬥爭。

印尼的暴行引起了世界各國的不滿,東帝汶問題也多次被提交到聯合國大會進行審議。

1982年聯大再度通過決議,表示支持東帝汶人民自決。從1983年開始,在聯合國秘書長德奎利亞爾的斡旋下,葡萄牙政府與印尼政府展開了十幾輪談判。然而即便是面對著巨大的國際輿論指責,印尼政府仍舊不願放棄東帝汶。印尼在獨立之初就勵志要做東南亞的小霸主,對於東帝汶問題自然不肯輕易就範。

在印尼和聯合國的不斷拉鋸中,東帝汶問題一直僵持到90年代末。此時冷戰已經結束,國際環境的變化,美國也不再對印尼一味地袒護,這使得印尼所面臨的壓力越來越大。

而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的突然爆發,更是讓印尼經濟陷入困境。由於處置金融危機措施不得當以及貪腐醜聞,印尼一代強人蘇哈托下臺。之後為了改善國際形象以及解除聯合國對印尼的制裁,新上任的印尼總統哈比比同意在東帝汶問題上作出讓步。(印尼總統哈比比和夫人)

1999年5月5日印尼、葡萄牙、聯合國三方簽署協議。根據該協議,東帝汶將在1999年8月30日舉行全民公投,最後投票結果顯示78.5%的投票者贊成獨立,而印尼總統哈比比也在當日表示接受投票結果。

9月20日,在聯合國安理會的授權下,以澳大利亞為首的約8000名維和部隊進駐東帝汶,正式接替印尼軍隊維持當地治安。10月,印尼人民協商會議批准東帝汶退出印尼。隨後,安理會通過第1272號決議,決定成立聯合國東帝汶過渡行政當局,全面接管東帝汶內外事務。

在經過長達近3年的準備,2002年4月在聯合國的監督下,東帝汶舉行首屆總統選舉。東帝汶獨立運動領袖沙納納·古斯芒獲得大選勝利,當選東帝汶首任總統。

5月20日東帝汶民主共和國宣告成立,印尼政府隨即承認東帝汶並與其建交,至此長達37年東帝汶獨立運動終於落下帷幕。

(東帝汶景色)


千佛山車神


記得有一次在某論壇上,有灣毒叫囂著不惜一戰,我當時回了句:如果有東帝汶犧牲百分之二十以上人口的勇氣,那麼你們可以試試。不多,也就是殺掉五百萬只井蛙。然後,蛙們不再吵吵了。其實,就算蛙們百分之百全死了我們也不會讓寶島離開祖國的懷抱。

在抗日戰爭中,四萬萬五千萬中國人民與日本帝國主義進行了長達十四年的浴血抗戰,付出了3500萬軍民的犧牲取得了最後勝利。從這一點就能看出來,東帝汶人民為了獲得獨立,承受了多大的痛苦、犧牲,意志是多麼的堅強。



東帝汶在努沙登加拉群島的東端,包括帝汶島的東部和西部的歐庫西地區,原屬葡萄牙殖民地。與澳大利亞隔海相望,周圍是荷蘭殖民地東印度群島。

1945年8月17日,隨著日本戰敗,二戰時被日軍佔領的東印度群島宣佈獨立,1950年建立了印度尼西亞共和國。

1975年葡萄牙撤出東帝汶,隨即,受印尼扶持的主張與印尼合併的帝汶人民民主協會,主張與葡萄牙繼續維持關係的民主聯盟,以及主張獨立的東帝汶獨立革命陣線發生了矛盾。1975年11月,革命陣線宣佈獨立建國,隨即發生內戰。1975年12月,印尼出兵,吞併了東帝汶。1975年12月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要求印尼撤軍,呼籲各國尊重東帝汶的領土完整和人民自決權利。

美麗的東帝汶


此後二十多年,東帝汶革命陣線與其他爭取獨立的組織,帶領東帝汶人民與印尼展開了長期的抗爭,獨立運動受到印尼的殘酷鎮壓。由於對東帝汶的佔領,印尼在國際上日益孤立。

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爆發,重挫印尼經濟。1998年蘇哈托政權下臺,1999年1月,印尼新當選總統哈比比同意東帝汶通過全民公決選擇是否獨立。在8月30日舉行的全民公決中,45萬選民中有44萬人參與投票,以78.5%的壓倒性比例贊成獨立。2002年5月20日,東帝汶民主共和國正式成立,同日,與澳大利亞,美國,葡萄牙以及中國等建立外交關係,7月與印尼建交。



從東帝汶建交的時間上就能很清楚地看到,東帝汶的獨立運動的成功是多方面因素促成的。

一、東帝汶人民不屈不饒的堅決抗爭。

東帝汶國徽,中心圖案源自東帝汶獨立革命陣線旗幟。



二、國際社會道義上的支持以及大國的幫助。東帝汶距離澳大利亞很近,境內的油氣資源大多是澳大利亞資本控制。當然,中國曆來是支持人民民主和民族獨立運動的。

應聯合國要求,中國派出的赴東帝汶維和警察。



三、由於印尼經濟惡化,態度強硬且以反華著稱的蘇哈托政權下臺也是促成東帝汶獨立的重要原因。繼任的印尼政府為了改善國際形象,改善與世界其他國家關係,發展本國經濟,不得不放棄吞併東帝汶的念頭,同意遵守聯合國決議,讓東帝汶人民自己決定自己國家的命運。

漁民的漁船上懸掛著東帝汶國旗



東帝汶國土面積1.4874萬平方公里,人口126.8萬人,78%為當地土著人,20%為印尼人,2%為華人。GDP為25.81億美元,為最不發達地區之一。相信經過和平發展,東帝汶會越來越好。

節選一段東帝汶的國歌:

“祖國,祖國,我們的國家東帝汶,光榮歸於解放事業的英雄,我們擊退殖民主義,我們吶喊:打倒帝國主義!自由的土地,不容被佔據,在與人民的敵人,帝國主義的戰鬥中,堅定果敢地團結向前進!走在革命的大道上,直到最後的勝利!”


我淡如菊


國際大國向印尼施壓的結果。

殖民時代,印尼是荷蘭殖民地,而東帝汶是葡萄牙殖民地。宗主國的不同,導致了東帝汶和印尼在很多方面都有差異。比如印尼土著主要信仰伊斯蘭教,而東帝汶人主要信仰天主教。

1945年印尼獨立,五年後,成立共和國。而東帝汶則沒獨立,繼續留在了葡萄牙。對於東帝汶這塊地,印尼一直想吞併,只不過礙於是葡萄牙殖民地,才一直沒敢下手。

1974年4月25日,葡萄牙爆發革命,推翻軍政府統治,開始民主化和非殖民化進程。

第二年,葡萄牙新政府允許東帝汶舉行公民投票,實行民族自決。

對於這一突如其來的幸福,東帝汶人沒有做好心理準備,所以允許民族自決的消息傳到東帝汶後,當地人就分成了三派。

三派人中,主張最激進的叫東帝汶獨立革命陣線,這一派主張直接獨立;另外兩派分別叫民主同盟和民主協會,分別主張留在葡萄牙和併入印尼,立場比較保守。

這三派人談判談不攏,於是就爆發了內戰。

1975年11月28日,主張獨立的東帝汶獨立革命陣線表示不談了,單方面宣佈獨立,成立了東帝汶民主共和國。

“革陣”宣佈獨立後,葡萄牙的前殖民地,如安哥拉、莫桑比克、幾內亞比紹、佛得角迅速祝賀其取得獨立。

很快,中國、蘇聯、巴西、東德、古巴等社會主義國家也對獨立予以承認。

但是由於當時還處於冷戰時代,世界被劃分為兩個大的集團,東南亞除了越老柬,都屬於西方陣營。蘇聯、中國雖然都是大國,但很難對印尼的對外政策產生影響。所以社會主義國家承認東帝汶獨立後,印尼就做了西方國家的“急先鋒”,宣稱東帝汶有共產主義勢力,出兵佔領了東帝汶。



印尼入侵東帝汶後,國際社會反應不一。聯合國大會通過3485號決議,要求印尼從東帝汶撤軍,並尊重東帝汶人民的自決權。安理會也通過了384號決議,強調葡萄牙作為東帝汶管理國,應該與聯合國展開合作,促成東帝汶人民自決權的實現。

但是,美國出於扼制東南亞共產主義蔓延和經濟因素的考量,為印尼入侵東帝汶的惡行開了綠燈。並且美國還在安理會389號決議上投了棄權票。

美國不發話,西方陣營全當了啞巴。於是東帝汶就被印尼事實上吞併了。

後來的二十多年,東帝汶反抗力量從未停止武裝反抗。印尼當局屢屢鎮壓,但反抗並沒有停止。

反抗、鎮壓、再反抗,20多年時間,東帝汶人被殺了10~25萬,逃難到西帝汶的人則超過30萬,而今天東帝汶人口也不過130萬上下,印尼人把東帝汶人可謂是地毯式的清理了一遍。

而由於西方國家的默許,印尼乾的這些勾當在當時沒人管。


到了1997年,由於亞洲金融危機破壞了印尼經濟的良性運作和社會穩定,印尼蘇哈托政權搖搖欲墜。隨著經濟形勢惡化,一些世界大國開始不滿蘇哈托政府採取的措施。比如日本首相橋本龍太郎就打電話給蘇哈托,讓他儘快按照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指導,為獲得金融援助和貸款,進行改革。

1998年,蘇哈托無法履行改革承諾,於是他就下臺了。隨後,新任總統哈比比上臺。

哈比比組建新政府後,澳大利亞總理約翰·霍華德立即給他打了電話。在通話中,澳方希望印尼應該建立一個長期計劃,緩解民族矛盾,並在不久的將來採取措施,讓東帝汶人民族自決。

澳大利亞公開聲明支持東帝汶獨立,這讓印尼方面很被動。迫於壓力,再加上哈比比非常自信,他認為東帝汶人公投的結果一定是留在印尼。於是在1999年1月,他就同意了澳大利亞主張的公投建議。

然而東帝汶公投的結果卻讓哈比比大跌眼鏡,74%的人支持獨立。對於這一結果,哈比比也只能承認公投的合法性。

(時任印尼總統,優素福·哈比比)




不過,東帝汶人裡面有人希望留在印尼,所以投票結束後,親印尼的東帝汶人與東帝汶獨立派發生流血衝突,造成局勢惡化,約20多萬難民逃至西帝汶。

澳大利亞和葡萄牙為了穩定局勢,就聯合對美國施壓。想讓美國給與印尼壓力,允許它們對東帝汶派出維和部隊。

美國起先不想管,但澳大利亞總理拿美澳同盟關係做文章,葡萄牙首相則威脅美國,說如果美國不支持澳大利亞和葡萄牙在東帝汶建立維和部隊的政治努力,葡萄牙就將撤出北約駐科索沃的維和部隊。

迫於澳、葡壓力,美國和歐盟最終分別對印尼進行了為期四個月的武器禁運。禁運的同時,美國宣稱,如果印尼不邀請國際維和部隊在聯合國的管理下進駐東帝汶,美國將停止對印尼的任何軍事援助,並將阻止未來所有的對印尼的經濟援助。

出於各方面的壓力,印尼被迫同意國際社會的要求,與聯合國等進行合作。

1999年9月15日,聯合國安理會通過第1246號決議,決定建立多國部隊。

9月20日,以澳大利亞為首的由14個國家組成的8000名士兵組成的多國部隊進駐東帝汶,與印尼駐軍進行權力移交。(我國也派出維和警察參與了維和行動)

維和部隊進駐東帝汶後,印尼軍隊支持的恐怖分子與維和部隊發生多次武裝衝突。後來美國對印尼方面施壓,印尼才徹底死心。

1999年10月25日,聯合國東帝汶過渡行政當局正式成立,全面接管東帝汶事務,這是聯合國自建立以來,第一次在某一地區進行全方位管理。東帝汶進入了聯合國管理時期。

聯合國接管東帝汶後,印尼內部協商會議通過決議,正式批准東帝汶退出印尼。

三年後,東帝汶正式獨立。同時還選舉出了第一任總統,亞歷山大·沙納納·古斯芒。

(東帝汶首任總統)


總的來說,東帝汶能獨立建國,第一大推力是葡萄牙、第二大是澳大利亞、第三大是美國和歐盟。我國當然也有聲援,但並不如葡澳美等國的作用大。

PS:在整個90年代,中國在東南亞的話語權不如澳大利亞和日本。網上自媒體文章喜歡誇大中國對東帝汶獨立的作用,這是不客觀的。祖國強大當然是值得自豪的,但是用不實的東西來自誇,就不好了。


Mer86


內因:

①東帝汶人民堅定不移反抗意志,持續不斷的丶歷經37年之久的獨立的游擊戰爭,讓印尼苦不堪言,在政治丶經濟丶軍事等方面,背上不堪重負“包袱”。

外因:

②一貫頑固地反對丶鎮壓東帝汶獨立運動的印尼極右派軍人總統蘇哈托被印尼人民趕下臺。

③在國際輿論丶世界大國丶及聯合國支持東帝汶獨立強大壓力下,上個世紀末,面臨嚴重經濟丶金融危機的印尼新政府不得不從東帝汶撤軍,承認東帝汶獨立。在聯合國主持下,東帝汶人民經過公投,於2002年正式宣佈獨立。

現狀:

④國土面積1.48萬平方公里,人口130萬,首都帝力。

⑤有華裔3萬人,貨幣上印有漢字。


趙凡丁201


東帝汶全稱東帝汶民主共和國(英語:Democratic Republic of Timor-Leste)是位於努沙登加拉群島東端的島國,包括帝汶島東部和西部北海岸的歐庫西地區以及附近的阿陶羅島和東端的雅庫島。西與印尼西帝汶相接,南隔帝汶海與澳大利亞相望。東帝汶曾經被葡萄牙殖民統治,1975年後爆發內戰,之後被印度尼西亞吞併。1999年8月,公民投票決定脫離印尼獨立,2002年5月20日正式獨立。東帝汶是世界上最窮的國家,大部分物資都要靠外國援助。農業還大量採用刀耕火種方式,導致森林砍伐和水土流失,破壞當地生態環境。東帝汶近海的石油天然氣開發極大的補充了政府的收入,天然氣通過管道輸送到澳大利亞。

東帝汶在天時地利人和的條件下宣佈獨立

雖然印尼完成了對東帝汶的武裝佔領,但是早在1982年聯大表決通過支持東帝汶人民自決的決議。所以在長達十幾年的時間中,原東帝汶的宗主國葡萄牙在聯合國的授權下與印尼政府就東帝汶問題進行了十幾輪談判。目的就是遵循東帝汶人民的意願,讓他們自己決定自己的未來。但是印尼一直沒有鬆口。但是隨著冷戰的結束,一向標榜民主的西方國家也開始對印尼政府施壓要求在東帝汶問題上作出讓步。但是印尼依然裝聾作啞,但是印尼也在轉變直接鎮壓的方式。印尼扶植武裝東帝汶內部的印尼族人介入鎮壓,給國際社會一種假象似乎這是內戰。東帝汶的獨立來之相當不易。

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爆發,東南亞各國被國際做空基金做空。印尼金融市場持續震盪,貨幣貶值嚴重。印尼政治強人蘇哈托執政這些年的矛盾集中爆發: 失業人數多達千萬;屋漏偏逢連夜雨,旱災造成糧食減產物價飛漲;加上貧富懸殊問題,印尼民意滔滔。經濟危機引發了政治危機,蘇哈托被迫在次年辭職。經濟危機下的印尼不得不求助國際社會和聯合國,請求援助。在這種情況下新上任的總統哈比比不得不對東帝汶問題作出讓步,被迫允許東帝汶人民舉行公投決定自己的命運。1999年8月東帝汶公投結束,超過78%的人口同意東帝汶獨立。9月聯合國通過決議,派維和部隊進入東帝汶接管內外事務。2002年5月20日,東帝汶國父古斯芒成為東帝汶的首位總統。東帝汶有了自己的政府組織,正是宣佈建國獨立。


讀書是福


錫金與東帝汶幾乎是同一時期被周邊大國吞併,為何錫金成了印度的錫金邦,而東帝汶卻能獨立呢?關鍵還是國際大國施壓的結果。

1945年印尼獨立後,同印度一樣不僅繼承了前殖民領地,還繼承了前主子的殖民野心。

印度立國之初,國父蘇卡諾就建立了“大印尼”的國策,其中包括吞併東帝汶。由於當時葡萄牙人還統治著東帝汶,所以印尼有所顧忌。

1974年,葡萄牙發生政變,無暇顧及殖民地,於是東帝汶的命運發生了一次大轉折。

對於東帝汶未來的路怎麼走,內部分為三派:獨立派、親印尼的統一派、主張留在葡萄牙的親葡派。三派爭執不下,東帝汶爆發了內戰。



最後勝出的獨立革命陣線於1975年11月宣佈獨立,眼看著“大印尼”夢要破滅,印尼政府不甘心,悍然出兵東帝汶。

剩下的套路和印度吞併錫金差不多,用武力逼迫東帝汶人“自願”加入印尼。

不過雖然美國、蘇聯、澳大利亞為了拉攏印尼,都默許了其侵略行為,但國際社會都沒有國家,承認印尼對東帝汶擁有主權。這也為後來東帝汶獨立,留下了合法的理由。

印尼為了維護統治,實行高壓政策,引起了東帝汶人的強烈反抗,一場大殺戮就此開始。

東帝汶人的悲慘遭遇很長時間不為外界所關注,直到1991年印尼軍隊機槍掃射示威群眾,導致多名歐洲公民死亡,其中包括葡萄牙人。


隨後人權組織開始介入東帝汶事件,經調查發現,印尼統治東帝汶16年間,屠殺了近20萬東帝汶人,佔到了總人口的1/4。手段之殘忍簡直可以比肩老毛子。

大屠殺被曝光後,國際社會紛紛譴責印尼,轉而支持東帝汶獨立。但蘇哈托態度非常堅決,拒不接受國際社會的建議。其實印尼之所以強硬,關鍵是美國態度曖昧。

不過隨著亞洲經濟危機的爆發,事情迎來了轉機。當印尼經濟陷入困境後,日本及部分西方國家為逼迫印尼妥協,暫停了對其援助。

當然這種事少了“世界警察”還真不行,為了讓美國出手,澳大利亞不惜以同盟關係相“要挾”。葡萄牙也威脅要撤出北約駐科索沃部隊。


盟友們大有“造反”之勢,美國再也坐不住了。於是威嚇印尼如果不配合,美國將暫停援助,實施武器禁運,甚至會採取經濟制裁手段。

冷戰時期,印尼充當西方的急先鋒,把東方陣營的國家都得罪個遍。一旦再與美國交惡,將陷入全部孤立狀態,後果不堪設想。

迫於壓力印尼不得不妥協,同意讓東帝汶人自己決定自己的命運。

1999年8月30日,在聯合國主持下,東帝汶舉行了全民公投,有78.5%的人選擇獨立建國。

1975年11月28日,東帝汶正式宣佈獨立,中國第一個發去了賀電。



花木童說史


在現代社會,印尼遇到堅韌不拔的東帝汶人民,一定是難以征服的,最後只能同意他們獨立。

堅韌不拔的東帝汶人民

東帝汶人由東帝汶原住民、印尼人和華人組成。東帝汶原住民人口最多,大約佔到了全國人口的78%,印尼人口排在第二位大約佔到全國人口的20%,華人人口最少,大約佔到了全國人口的2%。

(東帝汶的位置)

這裡的人們具有很強的反抗精神,在二戰期間,2萬日本侵略軍登陸帝汶島,試圖將這裡作為進攻澳大利亞的前進基地。

日本統治期間,東帝汶人民激烈反抗日本的侵略,全國大約有13%的人口在這場反抗中被殺。所以,東帝汶人民是不缺少反抗精神的, 為了抵抗侵略,這些人就算是付出非常慘重的代價也在所不惜。

倒行逆施的印尼

東帝汶是葡萄牙的傳統殖民地,在二戰結束後,葡萄牙再次恢復了統治。

1974年,葡萄牙國內爆發革命,無暇管理東帝汶地區。印度尼西亞認為天賜良機,在1975年派出30萬大軍佔領了這裡。

為了消滅抵抗組織的反抗,印尼在東帝汶地區製造了很多慘案。在東帝汶首都帝力,印尼軍隊肆意殺害當地的老百姓,就連婦女和兒童也不放過。這種慘案在整個東帝汶多有發生。

據民盟領導人洛佩茲·達·克魯斯宣稱,在印尼軍隊入侵東帝汶之後的半年時間內,大約有6萬東帝汶人被殺害,和二戰時期日本殺害的東帝汶人相當。

在印尼佔領期間,又大約有7萬人死於飢餓和疾病,被殺害者不計其數。

為了封鎖消息,印尼對東帝汶進行了全面封鎖,比如禁止記者在東帝汶旅行。所以,印尼在東帝汶的所作所為外界只能管中窺豹瞭解到其中一小部分而已,但也足以使人觸目驚心了。

東帝汶人民的反抗

面對印尼的軍事高壓,人口只有幾十萬的東帝汶逐漸無力抵抗,到80年代抵抗組織的武裝力量只剩下了幾百人,這些人裝備落後,很多人只能拿著弓箭作戰。

在武裝抵抗已經無能為力的時候,他們轉為通過非暴力的手段實現獨立的目的。為了對抗印尼政府對兒童的同化,抗議者們鼓勵大家使用葡萄牙語交流。

在國際上,他們積極推動有關東帝汶的議題。

(東帝汶第一任總統沙納納·古斯芒,他在年輕時就參加了游擊隊,後來成為解放陣線領導人,被捕後還在獄中研究抵抗印尼的策略)

這些人的努力可能顯得微不足道,但他們就像是星星之火,沒有讓人們失去希望。

冷戰的結束讓西方國家對印尼佔領東帝汶的態度出現轉變

一開始,西方國家是普遍支持印尼佔領東帝汶的,因為當時正處於冷戰時期,美蘇兩大陣營在全球爭霸,印尼是西方拉攏的對象,所以對於印尼對東帝汶的佔領,西方國家普遍偏向印尼一方。

(圖為英制鷹式教練機,英國在印尼入侵時,出售了數十架鷹式教練機,曾經很多被印尼用來圍剿反抗軍)

但隨著冷戰的結束,標榜民主燈塔的美國以及追隨者開始更關注東帝汶地區的人權狀況。(好像才發現東帝汶人權問題似的,你說這些人假不假)

於是,印尼受到了越來越大的國際壓力。

強硬派的下臺和國際社會的支持,讓新一輪抵抗運動爆發

冷戰結束前後,也是印尼軍方強硬派下臺的時期,再加上國際社會對東帝汶人民的同情和支持,東帝汶人民的抵抗開始越演越烈。

為了鎮壓東帝汶人民的抵抗,印尼不僅直接出動軍隊鎮壓,而且大量訓練東帝汶國內親印尼的武裝力量,造成東帝汶內戰的假象。

東南亞金融危機讓東帝汶成功獨立

有人可能奇怪,98年東南亞金融危機和東帝汶獨立有什麼關係呢?

這裡面有很大的關係。

印尼這些年在東帝汶維持了龐大的軍事力量,每年的軍費都是天文數字,隨著東帝汶人民的抵抗再次爆發,印尼在東帝汶投入的軍費驟然上升,每年至少要支付3.65億美元。

這在東南亞金融危機爆發前,印尼經濟運轉良好的時候還可以承受,但隨著金融危機爆發,印尼政府已經破產,在東帝汶的投入被視作印尼鞋中的鵝卵石,讓印尼政府苦不堪言。

所以,1999年5月5日,印尼宣佈將會組織一次公投,讓東帝汶人民決定是否留在印尼。

東帝汶公投,讓這個國家成功擺脫印尼的統治

1999年8月30日,公投正式舉行。9月4日結果公佈,有78.5%的人選擇獨立。數十年的高壓統治沒有嚇倒東帝汶人民,數十年的同化也沒有改變東帝汶人民對印尼的排斥。但是,印尼政府惱羞成怒。

隨後,東帝汶國內爆發大規模暴亂,親印尼武裝夥同印尼軍隊發起多次對東帝汶人民的暴行。

9月15日,聯合國通過1264號決議,決議要求派出一支維和部隊前往東帝汶地區制止暴亂。

於是,一支由22個國家組成的1.1萬人的軍隊前往東帝汶維持秩序。

(維和部隊在東帝汶)

9月27日,東帝汶作為獨立國家加入聯合國。


以上可見,東帝汶能夠成功獨立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印尼內部的變化,也和國際形勢的變化有關,但最根本的原因只有1個:東帝汶人民持續數十年不屈不撓的努力!


歷史風暴


東帝汶的主要資源是旅遊、油氣和漁業

先說結論:利益原因。東帝汶的國名來自其地理環境,這個國家位於帝汶島東部,在殖民時代屬於葡萄牙的殖民地,與之相對應的,西帝汶則被荷蘭人佔領。期間幾經易手,但是到二戰結束後仍受葡萄牙統治。1974年,由於葡萄牙內部政局動盪,其對於東帝汶的統治也出現了動搖,東帝汶內部的三派勢力開始互相爭權奪利,最終引發了內戰。

東帝汶國家整體仍很落後

這三派的主張分別是支持東帝汶獨立、支持葡萄牙和支持與印尼合併。由於最後一派勢力的存在,才引發了1975年底的印尼出兵,最終導致東帝汶被印尼吞併27年。對此,國際社會予以了嚴厲批評,1975年12月的聯大會議明確表示要求印尼撤軍,1982年聯大表決通過支持東帝汶民族自決的決議,1983年到1998年,國際社會曾多次介入東帝汶事務,協助葡萄牙和印尼兩國就東帝汶問題進行談判。

蘇哈托依靠反華上臺,依靠獨裁發展國家,依靠腐敗逃得一命

20世紀末,由於亞洲金融風暴的爆發,印尼獨裁者蘇哈托下臺,新總統出於國際壓力被迫同意由東帝汶全民公投決定該國未來。根據統計,東帝汶45萬人中有44萬人參與了投票,其中34萬人贊成獨立。公投隨即引發了流血衝突,最終在國際社會的共同努力下,公投結果得以保留,東帝汶在經過了一段時間的過渡期後成功完成獨立。

遺憾的是印尼軍隊最終逃過了審判

有說法認為,從1975年被印尼佔領到2002年成功獨立,東帝汶死亡人數超過20萬,也有說法認為是18萬或者是10萬。無論如何,印尼對東帝汶採用了類似二戰時期日本在中國採取的“三光政策”的政策是不爭的事實。而東帝汶全國人口也不過是70萬而已。死傷慘重沒有嚇退東帝汶人民,其堅持了27年的抗爭,嚴重挫敗了侵略者的野心,這也是東帝汶得以獨立的重要原因。

印尼排華傳統一度是中印之間的一道梗

上文還曾提到亞洲金融風暴,這場金融風暴對於印尼的影響十分顯著,整個國家瀕臨破產,曾經可以無視國際社會的反對聲音的印尼也不得不為了渡過難關而向國際社會低頭。另外,印尼在自身發展過程中還與中國方面結怨,特別是在1998年,也就是亞洲金融風暴次年,蘇哈托為了轉移矛盾,策劃並實施了印尼大屠殺,殺害了大量華人華僑,嚴重影響了中印關係。隨著許多身在西方的海外華僑出面呼籲,這一事件被公之於眾,蘇哈托最終沒能像希特勒那樣禍水東引,而是因此事下臺。

因為中國、澳大利亞等國伸張正義,東帝汶最終成功獨立

而中國也是第一個與東帝汶建交的國家,在這一事件中的態度可以說是十分明顯。東帝汶的獨立,某種程度來說也是中國影響力日益增長的體現,也是印尼整個國家由一個獨裁國家進入現代化國家所需要交的學費。


區域拒止


導讀:不是印尼讓東帝汶獨立,而是東帝汶人民經過長期堅持抵抗並付出重大犧牲的必然結果。東帝汶的獨立還得益於冷戰的結束以及印尼經濟危機等客觀原因的共同作用下,經過聯合國大會審議通過東帝汶人民迎來了民選決定自己命運的歷史時刻。1999年8月,東帝汶公民投票決定脫離印尼獨立。在聯合國維和部隊的維持下,東帝汶經過籌備正式選出了自己的民選總統。2002年5月20日東帝汶正式宣佈獨立。


東帝汶被殖民和被統治時期

東帝汶位於太平洋上的帝汶島的東部,面積1.48萬平方公里。127萬人口中絕大部分是當地土著人,其他還有印尼人和華人。東帝汶歷史上曾經是葡萄牙的殖民地,二戰後成為葡萄牙管理的非自治領土。1975年葡萄牙新政府允許東帝汶人民自己決定命運,東帝汶迎來了自己獨立的曙光。

但是當東帝汶宣佈獨立的時刻,印尼總統蘇哈托派重兵武裝佔領東帝汶並宣佈成為其第27個省。由於當時處於冷戰時期,由於印尼所處的關鍵的地理位置所以成為美蘇爭相拉攏的對象。所以雖然聯大通過決議要求印尼退兵,但是印尼拒不執行。

東帝汶人民被迫組織游擊隊反抗印尼入侵者。印尼對東帝汶的抵抗運動給與了血腥鎮壓,包括婦女很兒童在內先後有十幾萬人死亡。這樣的損失超過了當時東帝汶人口的兩成,這樣損失的人數甚至超過了二戰時期日本對當地人的屠殺。即使是這樣,東帝汶也沒有放棄最後的反抗。他們遁入深山,憑藉落後的武器反抗入侵者。這種堅持一直到了上世紀末,東帝汶再次迎來了獨立的曙光。


東帝汶在天時地利人和的條件下宣佈獨立

雖然印尼完成了對東帝汶的武裝佔領,但是早在1982年聯大表決通過支持東帝汶人民自決的決議。所以在長達十幾年的時間中,原東帝汶的宗主國葡萄牙在聯合國的授權下與印尼政府就東帝汶問題進行了十幾輪談判。目的就是遵循東帝汶人民的意願,讓他們自己決定自己的未來。但是印尼一直沒有鬆口。

但是隨著冷戰的結束,一向標榜民主的西方國家也開始對印尼政府施壓要求在東帝汶問題上作出讓步。但是印尼依然裝聾作啞,但是印尼也在轉變直接鎮壓的方式。印尼扶植武裝東帝汶內部的印尼族人介入鎮壓,給國際社會一種假象似乎這是內戰。東帝汶的獨立來之相當不易。

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爆發,東南亞各國被國際做空基金做空。印尼金融市場持續震盪,貨幣貶值嚴重。印尼政治強人蘇哈托執政這些年的矛盾集中爆發: 失業人數多達千萬;屋漏偏逢連夜雨,旱災造成糧食減產物價飛漲;加上貧富懸殊問題,印尼民意滔滔。經濟危機引發了政治危機,蘇哈托被迫在次年辭職。


經濟危機下的印尼不得不求助國際社會和聯合國,請求援助。在這種情況下新上任的總統哈比比不得不對東帝汶問題作出讓步,被迫允許東帝汶人民舉行公投決定自己的命運。1999年8月東帝汶公投結束,超過78%的人口同意東帝汶獨立。9月聯合國通過決議,派維和部隊進入東帝汶接管內外事務。2002年5月20日,東帝汶國父古斯芒成為東帝汶的首位總統。東帝汶有了自己的政府組織,正是宣佈建國獨立。



小結:

東帝汶的獨立不是誰來施捨的,是東帝汶人民誓死反抗後再付出巨大犧牲的情況下得來的。在國際社會的支持下,加上印尼經濟危機的特殊背景東帝汶才迎來了獨立建國的良機。


我是歷史縱橫帝,歡迎您的關注;如有瑕疵,勞煩斧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