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期上班,你的錢包還能撐幾個月?平時有沒有儲蓄和理財的習慣?

韓家六少


實話實說,我的錢包撐不了多久了。

我大學畢業很久了,畢業就考試進了單位,大概是前年個人原因辭國企穩定的工作,後來又去了其他的單位。中途也創過業,有段時間壓力太大人就垮了。然後就成了無業遊民。但是那段時間,父母是不知情的。

生活天天都是費用,就一直靠做兼職給甲方寫寫文案兼職做做策劃,就是計件的,還兼職跑銷售拿點提成,那段時間差點就做了微商[微笑]。

還能飽腹,保險只能自己交。

再後來,身體的確扛不住了,家裡人就要求我回家了,我覺得回家這個事說起來還是有點丟人,豪情萬丈的我曾經多麼意氣風發恨不能說“混不好就不回來了……”。

結果自己打了自己的臉。

我的父母也是奇人……

老母親剛剛退休了,就說,你給我滾回來,我說滾回來我也得想想上班的事啊,不能不努力啊,我母親說你都這個熊樣了,上班個屁努力個6啊!我方的不行。

我說我沒工作以後沒對象啊,我娘說就你這樣大概也不會有對象[微笑]

雖然回家了,我還是呆不住,就跑去國外旅行了小半年,去的大多都是一切經濟相對落後的國家非洲啊東南亞啊……

只有18底的時候,我爹媽突發奇想,說要去太平洋上跨年(老年人的創意真的層出不窮。)於是我們一家三口就在18年的年底,去了太平洋的一個特別小的小島漢密爾頓。

結果大堡礁那裡海浪特別大,天天都下雨,有一天我爹鬧著要出海說要贏浪寫個詩,就跟著船去了太平洋的一個特別特別小的一個海上平臺,我也佩服工作人員,浪這麼大我感覺我就要gg了,他們還樂觀的很。

結果我們三兒抱在風浪裡一個勁的吐……

差點我就沒背過氣去……

我媽媽專門去小島上唯一一個超市給我和我爹買菜做了一碗麵,就算是過了新年……

回來的時候,我就開始了迴歸學生生活,重新考證書重新念碩士。父母真的支持了不少,他們也不是什麼有錢人,也是工作一輩子靠退休工資的,我就想著趕緊穩定下來。

和父母一起住至少三餐不用愁,水電費不用交,只要不買什麼新衣服包包口紅,不出去消費日子還是過的挺好的。

就是心裡實在有愧。

除了努力的讀書重新找工作別無他法。

我現在從事心理行業,工作也慢慢的多起來,

但還是個唸書苦哈哈,現在一直就是半工半讀的狀態,因為從大學畢業到前面我都是開啟的是拼命模式,除了房租三餐其餘的錢都存了起來。所以自己還是有存款。

我定期要去北京學習,生活費和住宿費就是一比巨大的開銷,雖然已經能省錢就省了,

去年從北京回家以後,基本就見了底。

現在也沒辦法繼續做面對面的心理諮詢,所以除了自己的網課定期要更新以外,沒有什麼其他的事情,就和大家一樣都在家和父母一起閉關著。

我個人是有儲蓄和理財的習慣的。

也分享你吧:

【1】做不到開源就要做到截流。

在經濟條件不好的情況下,無論如何,減少基本的支出是最好的選擇,健身房舍不得去就自己下載個悅跑圈自己去體育館跑步。買個鍋,能不叫外賣自己做,或者能不出去吃就在家裡吃。把所有的衣物都按季節整理出來,只要穿的下就沒有必要買新的。

疫情閉關,反正也是閒著,我自己就學會了編織鉤針,然後自己給自己縫一些錢包手袋或者織圍巾手套,反正也是一個技能,雖然不夠好看但是自己做的還算是獨特。家裡的一些小擺件也是自己做的,廢物利用做一些插花也比買的省錢。

學著自己做飯,我自己租房子的時候就買了個電飯鍋做燜飯,什麼東西調個醬油加點菜按一下就一鍋子端了還能吃很久。

生活必須品可以趁著打折多購買一些,衛生紙啊米麵糧油啊,這些都是跟家裡人學的。

節約一點。這很重要。

【2】養成定期儲蓄的和收支表的習慣。

我從大學開始打工做兼職開始基本每個月都要存個500或1000在銀行卡的定期上,雖然利息很低但總比沒有的好,工作以後這個習慣也在堅持。

支 付 寶,上可以定期有一個工資管理,就可以每個月定期存在餘額 寶裡,利息也比較高,只要你沒有必要的花費就不要取出來。

每一個月或者一個季度做一個收支表,我基本都是電子支付,所有流水就很好查找,細化到多少塊,這樣可以客觀的分析自己是不是收支平衡,哪些項目費用消耗比較大,哪些可以減少。而且心理就不會過度焦慮了,因為了解自己真實的收入支出狀況。

這個方法是我母親教我的。

算賬要清楚,可以省出一點點。

【3】做些穩健型的投資。

我是一個投資方面對風險比較厭惡的人,主要是自己“子彈”有限,怕是虧的會比得到多,所以我一般會選擇購買一些穩健的資金做半年以前的投資。

股票我大學的時候嘗試過,跑的快掙了點小錢還存了學費和生活費,但現在沒有那個精力去做波段了,所以也就不敢去碰運氣。

如果是條件好的朋友,又不敢嘗試高風險的投資,比較懶的去操作,可以嘗試購買銀行的一些大額定期存單,每個月的利息收入比較高而且還本付息風險也比較小,條件好的一個月可以大概多初一千元的收入。但一定要看好產品確定價值。

像我這種懶人,又資金不足的,理財方面我選擇就比較少,我基本堅持就是購買基金,持有一年左右,根據情況贖回,小額基金購買可以嘗試 支付 寶的理財板塊,選擇比較穩健的企業。先不要著急一下子給很多錢投進去。可以每個周買個十塊的 定投 。

然後根據波動再低價多入手。

這種利息不高,但是也有,比存銀行要高一些了,可不能盲目投資。投資不是賭博,要尊重市場規律。

————————————

以上就是我全部的分享。








熊貓君劉女士


北漂一枚,傳統媒體工作者,已經開始遠程辦公,但平時有良好的儲蓄理財習慣,所以面對突如其來的延期上班,我早已做好了完全的準備!

單身,不抽菸、不喝酒、不玩遊戲,無不良嗜好、且沒有花費太多的愛好,信用卡、花唄、京東無任何欠款。

目前的可流動資金還有1W,在家裡不要掏房租,在北京的房租也到2020年5月才到期,不知道疫情什麼時候結束,如果一直就這樣持續下去,按照目前每月1000的日常開支,理論上可以支撐我生活10個月。

當然,作為一個風險意識比較高的人,我時常在我的招商銀行“朝朝盈”中有1.5W的緊急備用金,以防被公司突然裁員、應對大病的風險。

再不動用緊急備用金的情況下,我還能活10個月,如果5月疫情結束後,我重新去北京租房,在不工作的情況下,每月自己繳社保、緊衣縮食,每月開銷超過6k,那就不得不動用備用資金,理論來說,我可以支撐6個月,但前提是在這期間,我身體健康,無任何病症、無同學朋友結婚隨份子錢、無人借錢,不找女朋友、基金不再定投、不買可轉債……

我有積蓄,但投資了基金、股票、可轉債,這些是長期投資,目前有盈利、有虧損,但我的計劃是2022年左右再賣……

終上所述,如果今天停止工作,回家只顧看書追劇,看電影,理論情況下,最多能生存10個月……

不知道我的方案還有優化的餘地不,歡迎高手獻計!謝謝!


痴情小木子


一個月工資收入10000元,公積金3846元,房租收入3500元,加上其他收入5000元,醫保收入500元。扣除5700元房貸,2900元生活費。剩下的就存下來買理財➕基金定投。我是會計,喜歡記賬。基本上月存一萬差不多,還有年終獎。一年我和我媳婦能攢25萬以上。如果要吃老本不上班,估計也就只能維持15年左右。如果房子一直出租20年也可能。花銷一般,賺得也一般。因為在北京。


國寶超級大熊貓


本人不抽菸不喝酒很少應酬,每月工資一發固定投入理財,如果延期上班按照一年花4萬,身上的存款至少支撐五年以上沒問題。

另外雖然沒有上班但是我還有理財收益,另外也開展了一個副業收入,勉強加起來一個月在1500左右,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坐吃山空的遠憂。

01.工作之餘理財不能少,為自己提前打造被動收入來源。

剛工作時工資收入少,我主要把心思花在工作能力提升上,每月工資一發就固定存一半工資在銀行一年定期,長久積累下來一年就有十二張存單,第二年再取出來和當月工資放一起享受複利。

等累積十幾萬後就可以把存單都轉為三年定期,這樣收益更高。如此你就是自己的老闆,相當於每個月就能為自己加工資(銀行利息收入)。

另外,現在支付寶理財十分方便,現在工資也水漲船高,已經轉到支付寶理財,但是銀行定期沒有動它,因為銀行存款是當做應急資金儲備。

現在工資一發全部轉入餘額寶,再通過餘額寶定投基金,購買定期理財,買保險。截止目前一個月收益在800左右。

02.努力開展副業,讓給收入再上一道保險。

工作收入經過一段時間就會到達一個瓶頸,這時你如果有精力可以在業餘時間發展一個與主業不衝突的副業。

我利用我的理財經驗在今日頭條上進行財經問答,通過不懈努力終於悟空問答給我開通了收益,每天抽時間答答題就有幾十塊的進賬。

總之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我們要趁年輕還有精力賺錢的時候,懂得延遲享受把錢節約下來用來理財不斷積累財富,並通過開源為理財源源不斷的注入活水,總有一天你會享受努力帶來的幸福成果。


小方聊投資理財


另外,很多外出務工的朋友,特別是農村,基本都是掙了一年的錢,回來除了一個春節花掉的,其它剩下的不多,如果沒有平時危機意識,那麼等疫情過去,孩子開學的錢都不夠了。有些朋友房貸,車貸,真的是很可怕。

不同年齡有不同年齡段的生活方式,我認識很多年輕一點的朋友,平時生活就不富裕,還要過著比較時尚的生活 ,信用卡,網貸一堆 ,對於現在的行式,沒有工資。沒有存款,以後的日子可想而知。我家呢,年齡稍大一點,由於最近幾年家庭開銷比較大,也是沒有什麼存款,所以如果幾個月的話,恐怕等到復工的時候,錢包裡也是所剩無幾了。

通過這次事件,讓我更深的意識到,在平時的生活中,還是要學會 適當的理財,也要有一定的儲蓄,才會有特殊情況的時候不至於手忙腳亂。


毛毛姐生活錄


我的錢包只能支持一個月的開支[捂臉][捂臉]。現在一個月房貸一個月九千多,車貸一個月3666.7。公司辦公室房租一個月6000,店鋪房子一個月一萬(這個月少了兩千)現金外債三十萬。所以現在非常的痛苦。平常的理財還是很不錯的。但是這次疫情給我一個很重要的教訓。現金流很重要,現金流是王道[捂臉][捂臉]


深漂小劉帶你看深圳


你這個問題不僅是你所擔心的,應該是全中國人都在擔心的事情,我還好點,沒有什麼負擔,也沒有外債,至於工資我是在個體老闆工作,直到今天2019年12月份還未開工資,我真是生氣,但是每天需要吃喝,還有老婆孩子,臨近春節又趕上疫情,外面的菜比平時都貴好多,現在確實有點發愁了,至於投資理財方面確實有,但是錢都沒回來,堅持吧朋友,國難當頭,我們要想盡一切辦法自己解決!


帥哥來了


平時有儲蓄和理財的習慣。

其實說實話,雖然這段時間在家,但是還真沒花太多錢。我不知道大家跟我是不是一樣。

以前,出去吃一頓飯,跟朋友唱個歌,逛個街,娛樂一下,隨隨便便就幾百花出去了。

而在家這一段時間,那裡也沒去,沒地方花錢。

因為也沒有啥活動,所以,每天吃的也很少,三頓放讓我自己減少到了兩頓剛剛好。

我們家3個人,國年這段期間放假到現在,可能就花了1000左右,就是買吃的了。

這其中還有大約三分之一是買了些零食的。

所以,如果以這個花費。。。真的能挺挺長時間的。


莫吝金錢


經過這次疫情,看到很多朋友圈和網上都在討論一個相關的問題:這個時候體現出國企、事業單位的“鐵飯碗”的優越性了。

對於一些依靠外出打工、自己創業的私營業主等吃“活食”的收入群體來說,隔離這一個多月真的是沒有任何收入,完全就是坐吃山空的狀態了。

看看周邊親戚朋友的現狀,無非有以下幾種:

一、私企打工的。

狀態:無限焦急。

不上班就沒有工資,從年前放假到二月底復工,接近兩個月的時間沒有工資收入,再加上過年期間花費了不少的積蓄,真的是焦急而又無奈。

二、規模稍大一點的企業。

狀態:略感焦急,但未到焦慮的狀態。

朋友就在合肥一家公司做策劃,平時一個月工資加績效七八千,疫情停工這一個月工資3000左右,有基本工資沒有績效。

對於滿足日常生活開銷是沒有問題的,疫情三月份大概率結束,少領的幾千塊工資就當這些天休假了。

三、公務員、事業編制、銀行類企業。

尤其是對我們這些銀行工作人員來說,能在家多歇一天就是賺的,平時覺都不夠睡,工作壓力也大,被客戶從早到晚的電話、微信煩死,這些天真的是像豬一樣在家吃了睡、醒了玩,去年一年不怎麼玩遊戲的我,這半個月天天玩遊戲到半夜,不玩遊戲睡不著啊。反正工資照常開,不玩白不玩。


財經札記


疫情發生,延期上班,當然很多企業也是一樣延期發放工資,甚至發放最低標準的工資,小編身邊有好多企業朋友都是這樣,今天還看到新潮傳媒開工第一天就決定辭退500人,很多員工想都沒有想到上班第一天就被辭退了,小編沒有去考證這是否真實,也無需考證,因為這樣的事情很正常,企業維持不下去肯定是先辭退大部分員工維持企業正常運轉的。

還有很多個體戶門店因為疫情原因不能開門營業,也相續倒閉,這也是大家不願意看到的,我們也一樣疫情過後,所有的企業和個體戶都能夠有突破性的好轉。

回到主題,錢包能花多久,這不是取決於你的工資收入,小編也不想大談理財的相關知識,因為小編覺得大部分人的理財知識和能力都是屬於很初級的階段,如果是高級的理財階段,那他完全沒必要擔心這一個月疫情會給他帶來影響,因為他們都做了很完善的理財規劃,哪怕他們沒有收入一年,兩年,甚至五年,他們的理財規劃和產品完全能滿足他們的開支費用。

所以,大部分網友都是靠每個月工資生活的,只要暫停發一個月工資,他們的房貸,車貸,甚至信用卡週轉起來都很困難,所以在個全國疫情的特殊時期大家都不容易,國家不容易,城市不容易,銀行不容易,醫院不容易,社區不容易,小區不容易,居民也不容易,大家一起努力,熬過去,戰勝病毒,一切都會好起來。

那麼小編想問問,延遲上班一個月,或許更久,沒存款的人怎麼辦?沒發工資信用卡還不上,房貸還不上,車貸還不上,怎麼辦?首先明確的一點是要想盡一切辦法把這些亂還了,以免影響徵信,第二積極很銀行溝通,說你情況,在這個特殊階段銀行也是可以延期額度。

那這樣就過去了嗎?

萬一以後也有特殊情況發生怎麼辦?以後沒工作了怎麼辦?

你的收入主體是什麼?

大多數人的主體收入都是自己本身,只有自己在不斷的工作,不斷的努力工作才能不斷有收入,當然你這個主體必須在不斷成長,不斷創新,不斷超越別人,不然隨時都有可能被另一個主體取代。

你必須擁有一個系統代替你去創造收入,讓你擁有可持續收入,釋放自己,享受生活,幸福家庭。

希望大家可以看懂後面這段話,好好理解,好好規劃自己的人生和創造一個能夠幫自己賺錢的系統,這樣在任何時候都可以高枕無憂。

謝謝各位網友,希望大家給予支持,關注我,以後有機會大家一起討論,交流,學習,謝謝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