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理解能力從何而來?

用戶92910979026


(你需要這個)

理解力是什麼?“理解力”這個字源自拉丁文,意指“抓住總體”,意思是對事物的認識、認知的能力。

一、什麼是——理解? 從字面的意義上來解釋:‘理’就是整理,使條理明晰。‘解’是解構,也叫‘分析’,就是通過分解研究,找出事物中存在的規則或道理。 儒家三綱八目理論中,有格物致知的說法。格是推究;致是求得。意指探究事物原理,而從中獲得智慧(或從中感悟到某種心得)。格物是理解的過程,致知是理解的結果,由格物而致知的過程就是理解。可見在儒家看來,一般情況下,格物是致知的前提與必經階段。 佛家則與儒家有所不同,佛家把認識過程分為五個階段,即五個遍行心所(心所就是心理現象):作意、觸、受、想、思。作意就是注意,觸是接觸,受是感覺,想是取象,思指產生意志。其實,如果要用佛家理論來解釋現代意義上的‘理解’,還需要引入一個叫做‘勝解’的心所。勝解就是‘一下子明白了’、‘徹底明白了’的心理狀態。‘勝解’相當於儒家的‘知’。不要小看這個勝解,按照佛家的說法,這個勝解是可以單獨現起的,就是可以不經過研究的過程,突然而徹底明白一些道理。現實中,由‘直接的體悟而明白’的情況大量存在,這或可被稱為——悟解?

二、什麼是——理解的力? ‘力’就是作用,它也是一個表量詞,被用來說明‘作用’的大小。 我們都知道,肢體力的大小,由兩個因素決定,一是先天遺傳,二是後天訓練。理解力的強弱,也是由先天與後天兩個因素所決定。以計算機為喻,硬件配置的水平越高,預裝的軟體越高端,其處理問題的能力就越強大,這是先天條件。在使用過程中,因不斷的重複操作而越來越熟練,因不斷加裝新的應用軟件,而使其應用範圍不斷擴大,處置能力不斷提升,這叫後天因素。人的腦袋亦是如此,先天本具的生理狀態和生物特性,決定了其理解能力可以達到一個什麼程度,後天的學習、思考與經驗水平,決定了理解力能夠發展到一個什麼狀態。據說經解剖發現愛因斯坦的大腦就和常人有著諸多差異,這或許是一個有說服力的例證吧? 理解力的內涵比較寬泛,洞察力、想象力、類比力、直覺力、解釋力等等皆屬理解力之範疇。

三、對理解力的認識上存在的幾個盲點。 何為盲點?就是看不見,摸不著之處。這裡把盲點引伸為不去觀察、不曾觀察,卻堅信並持守的一些看法和觀點。 為何會產生盲點? 盲點的產生源自我們的內心。‘心’先天就具有‘生信’的能力,‘信’是緊隨著理解之後而產生的一種心理現象。信的進一步發展叫——確信,就是絕對相信、從不懷疑。 確信一旦產生,意識就很少再對其正確性進行審視,並無條件的秉持與堅守。這就是盲點產生的原因。

盲點一:理解的內容必然正確。 認為‘理解’是主觀對客觀的如實反映,理解是對事物的正確認知,不會出現錯誤。 前面說過,理解可與佛家的‘勝解’做類比。佛家明確說明:勝解有‘正確的勝解’與‘錯誤的勝解’。不難理解,理解亦必有‘正確的理解’與‘錯誤的理解’。所以,我們所理解的東西,真的不一定就是‘必然正確’的。考察人類思想的發展史,其實就是一個不斷以‘後解’擊毀‘前解’,以‘後信’摧伏‘前信’的過程。用哲學語言來描述就是:人類思想的發展必遵循著否定之否定的規律。這個道理顯且易明,事例多而廣見,不需再做過多的說明。

盲點二:理解的結論必定一致。 認為針對同一對象,在一人腦袋中產生的‘理解’,必於他人腦袋中同樣產生,堅信‘道理’是可以用來講述的,而且是可以講‘通’的。 其實,對同一對象進行理解,不同的人會產生不同的結論,正所謂‘一萬個人眼中有一萬個哈姆雷特’。這句話中包含著兩重意思,一是有一萬個‘不同’,二是所有的‘不同’都指向同一個對象——哈姆雷特!。這種情況在哲學中常用‘個性’與‘共性’來表述。所以,不同的腦袋對同一對象進行理解,所獲得的結論是不同的,可被用來講述並能講通的只是結論中的共性。 對同一對象的認識,為什麼會產生差異?為什麼會有共性與個性? 大體有以下幾個原因: (1)認識能力有差別。面對一個紅色的杯子,色盲患者和正常人得出的結論會不一樣。 (2)認識的角度或認識的取向有差別。兒童眼中的墓地是一片山花爛漫的山坡,而老人眼中的墓地完全不是一回事。 (3)個體經驗的不同,導致對認知對象的確定上存在差別。陝西大地上出土一塊寫有‘阿房’的瓦當,在考古學家或歷史學家眼中,它的價值和老農眼中的價值是不同的。很多情況下,對同一對象,你認定是甲,別人可能看成乙、丙、甚至是丁,並按照各自的認定去展開思維,得到的結論會是個什麼情況,就不必再細講了。 (4)情感因素的影響。情感因素在認識過程中會對認知結果產生影響,這是個不爭的事實。

盲點三:理解的能力基本相當。 認為理解力雖有量的差別,但總體來說,差別不大,別人能理解的道理,自己必亦能理解,只存在早、晚;快、遲之別。 其實,世界上的一些高峰,永遠只是給少數人準備的,可以考察一下,迄今為止登上珠峰的有多少人?不說普通人,只說那些整天進行著專業訓練,以攀登珠峰為事業的群體中,有多少人能最終實現夙願?殉難在攀登路上的又有多少?在思想的領域,同樣也是如此,人的理解能力,恰如一個金字塔,多數人永遠與塔尖無緣。人類歷史長河中,以探求真理為己任的智者多如繁星,能夠理提出相對論的畢竟只有愛翁一人。 不管哪個時代,真實狀態都基本相同:幾個時代的智者,在塔尖上口吐著蓮花,宣講著自己思想;下面的人們,仰面而聽,腦袋中生出複雜的運作,深信著——別人懂的,自己必定也能明白。結果,一些人懂了八九分,一些懂了五六分,一些人懂了一二分,但問題是:每個人都感覺自己已經‘完全明白’了,併產生了‘信解’,且堅守‘自生信念’的力量日益堅固。 ‘明白’之後的眾生,調動起全部的智力與體力,拚了老命往塔尖上爬,以為只要努力,一定會爬上塔尖,與智者比肩。但事實上,卻總處於爬的狀態,似乎永遠也到達不了。 鮮有的幾個人,終於爬了上去,實現了與智者並立甚至超越。但轉瞬間,他們就坐上智者的寶坐,進入坐而論道的狀態,俯視並觀賞著眾生們手腳並用的忙亂,蔑視著眾生自以為是的狂妄,準備著迎接下一個登頂之人,或許還懷著些許對自己終將被超越的擔心與恐懼。 說到這裡,還有人認為人的理解能力基本相當嗎? 盲點四:理解的範圍可以無限。 認為物皆可解,理皆可顯,只有‘尚未理解’,沒有‘不能理解’,認為人的理解能力能夠無限延展與深入。 有句話叫做:“你只能知道你所能知道的”。這句話有兩重含義:一是指認識能力有限制。跟一個天生盲人討論色彩是沒有意義的,因為他沒有對色彩的認知能力,人的認識能力是有限的,認識只能在認識能力所及的範圍內發生;二是指所能認識的對象是有限制的,即只有‘被關注到的對象’才可能被認識。或者換個說法:只有進入到意識之中的對象才有可能被認識。數學上有一個概念叫——無限大。意思就是你可以去數,卻總也數不完。我們知道世界是無限的。就決定了你可以不停的去認識,卻總也認識不完,這是以‘有限的容量’去裝‘無限的事物’所面臨的必然結果。到目前為止,人類的認識成果和自己的過去相比,無疑是巨大的進步。但和世界的真相相較,則無異於是滄海一粟。 以為人類必將知曉一切,說好聽一點是‘有年輕人的闖勁’,說難聽點就是‘年幼無知’。不承認人的認識能力有限,不管如何都不是一個成熟的狀態。

總結一下,可以得到這樣的結論:“理解的內容未必正確;理解的結論會有不同;理解的能力存在差異;理解的範圍受到界限”。至於這個結論的證例,可以說俯拾皆是。畢竟,在眾多有‘降物擊頂’經驗的人當中,只有牛頓因一個蘋果的神妙一落,理解出了萬有引力;當千萬人因‘科學已將該發現的全部發現’而歡呼的時候,愛因斯坦卻理解出了相對論。


黛嫿


所謂理解,也就是人的認知程度。理解能力的高低主要取決於兩方面:

1、個人先天因素。這是由每個人自身攜帶的基因所決定的,非人為能為。有的人天生聰慧,方方面面透著一股兒靈氣,學東西特快,什麼事兒一點就通,上課老師一講就明白,做題沒有不會的,毫不費力。有的人天資平庸,智商不高不低,學東西慢,需要家長和老師多督導,能跟上大部分的人學習節奏;還有一種人是天生腦子少根筋,不太靈光,啥也學不會,怎麼講、怎麼教也聽不明白。所以說,龍生九子,各有不同,同一個父母,也會有不同智商的孩子,每個人的理解能力也就不同,接受能力也就不同。

2、後天成長環境因素。先天不足,如果早期能夠藉助科學有效的方法進行積極干預的話,某種程度上能夠彌補一些,可以極大地提高人的理解力。比如,根據個人自身的素質條件,家庭注重發現他的興趣關注點,找到適合他學習的方法,從小開始即瞄準目標加大教育投入,除了接受日常學校的教育外,課堂外注重博覽群書、行萬里路、名師開路、強化背誦訓練等。另外,在後天成長環境因素中,最關鍵的一點還是激發每個人的內動力,父母提供經濟支持,個人也要積極努力,二者缺一不可。一個人笨不可怕,可怕的是認識不到自己笨,或者不願意承認自己笨,拒絕學習,拒絕努力,拒絕進步,這樣才是最可怕的。

書讀百遍,其義自現。書看的多了,路走的多了,人見的多了,個人理解能力自然也就提高了,認知能力同樣跟著提升。我們常說的"見過世面”就是這個意思。


餘有趣


個人認為是從天賦上來的,也就是說:是先天形成的,後天是無法學習的。

孩子剛出生,什麼都不懂,連語言都不會,如果是在中國,孩子就會逐漸掌握漢語,如果是在外國,孩子就會掌握英文,為什麼孩子能理解並掌握這些語言呢?

在孩子還沒有掌握語言的時候,你所表達的意思,孩子是如何理解的呢?

當孩子逐漸掌握語言的時候,對於未知的新事物,孩子是怎麼理解並明白的呢?

只是我們說的多了他就明白了嗎?不是的,這是因為孩子有自己的理解能力,它會將這些新的知識,理解並記憶在自己的腦中。

也就是說:如果沒有理解能力,孩子是學不會語言的,是理解不了我們所說的意思的。<strong>

理解能力不會增長

孩子出生後,有些孩子會表現的聰明,學什麼都比較快,有些孩子就比較笨,學什麼都比較慢,如果你認真觀察的話,就會發現聰明的孩子學習比較好、反應比較快,而笨的孩子反應就比較慢,而且這種情況很可能會跟隨這個孩子一輩子。

大家想一下,自己身邊有沒有比較笨的孩子,他們長大之後是不是還有點笨笨的呢?這些不都不是錯覺,而是孩子的天賦所致。

天賦好的孩子更容易成才!

如果天賦可以增長的話,那麼,應該每個孩子都是天才,但是事實呢?

孩子之間總是會有差距的,所以,孩子學習好不好,這個也是看天賦的,但是有句話叫做笨鳥先飛,如果天賦低的孩子,願意付出幾倍的努力,也是可以超越天賦好的孩子,但這並不是說孩子的天賦增長了,而是他付出了更多努力獲得的。

當一個人經歷的多了、學習的多了,就會形成自己的知識體系,看上去什麼都懂,學富五車、經驗豐富,但這並不是說這個人的理解能力強了,而是說這個人經歷的多了、見識的多了,腦子裡記憶的知識儲備多了,這與理解能力不相關,而是記憶能力在起作用。

那理解能力是怎麼表現的呢?與記憶能力有什麼區別呢?

比如面對一道完整的問題,這個問題有完整的答案,有理解能力的人,會先理解這個問題的答案,理解之後按照自己的意思完整的說出來,而有記憶能力的人,會死記硬背的說出這個問題的答案,但是卻不理解這個問題是什麼意思。

如果一個人小時候理解能力弱,那麼長大之後理解能力一樣是弱,讓這個人進入到一個新的領域,之前的知識儲備都用不上的情況下,他的適應能力和學習能力就會很差,而那些理解能力強的人,進入一個新領域也會快速的適應,並且迅速的掌握這個領域的相關知識。

如果理解能力真能增長的話,那麼相同環境下成長的兄弟姐妹,就不應該有那麼大的差距。

其實,很多人都把記憶能力當成了理解能力,豈不知兩者根本就是相輔相成的。


碎月導師1


人的認知從兩個方面來,先天的DNA遺傳及後天的學習!

第一種,人通過某些器官獲得感知,然後這個感知不斷積累就大腦轉化為一種特定的認識。打個比方,一個嬰兒從來沒見過蘋果,那個嬰兒怎麼認識到這個東西是蘋果呢?首先大人就會不斷的去交嬰兒這個紅顏色、球形的東西是蘋果,慢慢他自己會認識到這個東西是蘋果。所以人獲得認知就好像人接受學校教育一樣。其它生物大體也是這樣。例如黑猩猩,有科學家在野外經過觀察發現一些幼年猩猩會通過學習成年黑猩猩的行為來掌握生存技能。也就是說人和動物的認知是可以通過學習獲得。第二種,認知是與生俱來的比如某些動物一出生就會帶有一些生存技能。而對於這種認知,主流觀點認為這是生物體內的DNA的遺傳信息所賦予的。至於說機器人產生類似於人那樣的認知,理論上有可能,但以現在的技術水平還遠遠達不到。外加你不要以為現在的人工智能水平很高,事實上科學家研究人工智能這麼多年,到目前仍沒有弄明白機器如何獲得智能。現在所謂的人工智能不過是通過強大的計算能力進行大數據分析然後得到最佳選擇,而選擇必然是在已有的東西里面自己選擇,也就是說現在的人工智能不可能象人類那樣創造新的東西,新的事物。


夜雨微瀾1984


人的理解能力從何而來?

理解能力顧名思義即對某個事物或事情的認識-認知-轉變-理解的一個能力!對某種事物或事情,只要理解了,我們就會學會很多!懂得很多!便會成長很多!

理解能力我個人認為是從:課本中學習知識、社會實踐中積累經驗、生活中所見所聞中學會的理解能力!日常生活中多思考➕分析事情,對比事情,瞭解事情,才能理解事情!它也是見證你成長的過程。🤝😊💪


桃李一生vlog


人的理解、吸收能力,即大腦的“工作記憶”能力,每一個人都具備相同的基礎,容量相似,而要拓展“工作記憶”即理解反應能力的途徑,重點在你的知識庫(即長時記憶)中,記憶、整理出更多有效的知識組塊,這樣在聽課時,“工作記憶”能隨時調用長時記憶中的知識組塊,以擴展工作記憶的信息處理量,提升理解能力,防止“信息過載”現象的發生。


張涵海


理解能力強與弱先天因素除外,主要是後天的學習與經歷總結的經驗。



明石記


人的理解能力是天生的,最大的特點就是來源於每個人的悟性,而悟性則來源於每個人的文化底蘊,滲透、悟透也就理解了!


唐吉安娜


從大腦而來。


航航的小窩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從吹牛而來,吹多了,別人信不信不重要,先讓自己信就行,這才是最高境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