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多賣車嗎?你想品牌上一個新臺階嗎?疫情期間你就得這麼做!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的爆發,沒有一個行業可以獨善其身。電動車行業也不例外。那麼,在這場共同的“戰疫”中,電動車從業者如何抓住疫情中的機遇,在疫情期間及疫情結束後多賣車呢?

相信對於依靠線下成交的電動車行業從業者來說,這一直是許多人急於想解決的一個難題。下面是本人對電動車行業的廠、商面對疫情的幾點建議

第一點:展示品牌在疫情之中的責任感與擔當,彰顯品牌正能量,為用戶留下深刻印象。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幾乎是舉國之力共同抗擊。作為大品牌、大企業,在這種時刻更應該做出表率,通過實際行動彰顯出企業的社會責任感與擔當。

在本次疫情爆發的時候,一些企業通過捐款捐物以及投入大量人力進行抗疫,比如雅迪,臺鈴,愛瑪,新日,淮海,宗申,綠佳等品牌,不僅展現了企業的實力,還提高了品牌的高度。

而有的企業的表現就讓人很失望,平時三個明星兩個明星的代言,到了關健時刻卻沒有聲音了,居然在這場關乎民族生死存亡的戰役中失聲或遲到,非常讓人感到不可思議。

這也許並不是企業沒有責任感,也不是企業沒錢,有可能是企業缺少負責品牌事務的專職人員。只能說這樣的品牌在內部管理上出了問題。

第二點:企業要開通線上渠道維繫用戶關係,使消費者保持對品牌的關注。

任何事情都有兩面性,既然線下銷售受阻,那麼開闢線上渠道來維繫用戶關係對於車企來說也是個不錯的選擇。而線上內容可以分為傳播和維繫兩個部分。

在傳播部分,車企品牌主要以線上的品牌內容輸出來保持用戶對於品牌的新鮮感。可以選擇社交媒體廣告投放或者線上直播這些方式進行廣告輸出。

而在維繫部分,車企則可以通過各地經銷商與消費者之間建立溝通渠道,以此來維繫品牌與用戶之間的關係。在這個部分可以選擇建立品牌粉絲微信群體,或者是開通線上選購車輛等方式。

在特殊時期,通過這些方式來保持品牌觸達消費者的頻率,配合趣味的分享內容來提升消費者興趣,為疫情過後消費者選購車輛打下堅實的基礎。

上面的表述可能有點裝逼,其實最簡單的作法就是,強制要求你的經銷商,每天發三篇朋友圈,內容可以是產品的內容,企業的內容等,發了有獎,不發就罰。

第三點:提供“無接觸式服務”,展示品牌服務標準,提升品牌口碑。

對於電動車行業來說,隨著消費時代的升級,賣產品其實只是第一步,是品牌與用戶關係的開始。不同的品牌最初的競是產品和價位,最終比的是售後服務。

現在,大家都出不了門,電動車也很少騎,因此,車子特別是電池就特別容易出問題。這個時候,大家可以抓住這次機會,多提醒大家充電,做此簡單的保養等等,來增加與客戶的粘性。

另外,可以在朋友圈或者網店發佈車輛信息,讓顧客網上下單,然後送車上門,像外賣平臺一樣提供“無接觸式服務”。

在這個特殊期間,通過上述幾步,就可以樹立電動車品牌在顧客心目中的地位,提升了口碑,很大程度上可以拉動疫情之後的老帶新,為品牌銷售助力。

你想多賣車嗎?你想品牌上一個新臺階嗎?疫情期間你就得這麼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