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淦昌:90歲兩彈元勳,因散步被自行車撞倒而去世,凶手至今在逃

王淦昌:90歲兩彈元勳,因散步被自行車撞倒而去世,兇手至今在逃

當下中國發展之成就,是由無數的先輩們在幕後嘔心瀝血,艱苦奮鬥所得來的,有的人甚至為此付出一生,在茫茫的歷史長河中也未曾留下姓名,其人生之中所有的價值都體現在新中國的建設中了。而在近代我國的國防建設中,核武器的成功研發無疑是一項重大的突破,而從事這項研究的科研人員們也都十分偉大。

其中,就有被譽為“中國核彈之父”的王淦昌,由於從事該研究領域的保密性,茫茫17年間他一直隱姓埋名,為了祖國從未向他人透露自己從事工作的一絲一毫,為核武器的成功研究作出了卓越貢獻。

而除此之外,“一生桃李滿天下”也反映出他所教導的學生水平之高,為新中國的發展造就了很多可用人才,可就是這樣一位卓越的科學家,在90高齡卻遭遇飛來橫禍,在被自行車衝撞後肇事者逃逸,至今仍舊下落不明,那麼其中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呢?

王淦昌:90歲兩彈元勳,因散步被自行車撞倒而去世,兇手至今在逃

隱姓埋名17年,為我國核武器建設做出卓越貢獻

在清朝末期那個動盪的時代,王淦昌降臨在一個醫生世家,由於軍閥割據導致當時戰火連天,由於身為醫生的天性,他的父親在當時四處奔波救濟傷員,但無奈在王淦昌四歲的時候就離世了,在父親去世之後,他的母親也未曾再嫁,孤兒寡母十分艱難的生活。

然而不幸的是,在他13歲那年母親也離他而去,淪為孤兒的王淦昌受盡了挫折,但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這樣的挫折也使他最終明白了一個道理,那就是讀書,讀書對他來說是唯一的出路。

在外婆的撫養下 王淦昌一天天的長大,進入學堂之後便開始發奮圖強,十分用功,最終成為了他們那個小村落考到清華大學的第一人,在大學期間,王淦昌更是飽覽群書,可以在知識的海洋中遨遊,並在核武方面的涉獵尤其廣泛。

在大學畢業之後,他很快就投入了科研工作中,而後憑藉優異的個人能力被國家選中納入當時“兩彈一星”研發團隊中,在此期間,王淦昌先生參加了我國多項核武器的試驗工程,從最早研發的原子彈到氫彈,一直到核武器,四處都留有他的身影,正是因為有他的參與,我們國家的核武器研究才如此成功,“核彈之父”的稱號也正是由於這段經歷才起的。

在研發期間,為了保密需要,王淦昌的姓名遮掩了長達17年之久,外人雖然知道中國有很厲害的科學家,但從不知道到底是誰,所以他的名字在未公佈之前一直鮮為人知。

雖然有著童年的灰色經歷,但是王淦昌卻絲毫沒有放棄自己的未來,而是找準了自己努力堅持的方向,那就是讀書,一旦確定了目標,王淦昌沒有絲毫的猶豫,從進入學堂開始便牢牢秉持著自己的理想。而進入我國核武器科研工作行列後,他幾乎付出了自己一生,而新中國也正是因為有著無數像他這樣堅持而又無私奉獻的人才如此快速的發展與進步。

王淦昌:90歲兩彈元勳,因散步被自行車撞倒而去世,兇手至今在逃

年至90高齡卻遭受飛來橫禍,令人惋惜

在退休之後,王淦昌先生終於能享受自己人生中一段清閒的時光,然而沒想到的是卻飛來橫禍,徹底打破了他的平靜生活。在1997年的一個黃昏,當時已經90歲的王淦昌在吃完晚飯後離開家獨自去散步,當時路上的行人比較少,而天色也逐漸暗淡了下來。

忽然,有一輛騎行速度非常快的自行車徑直向他衝了過來,一時間兩者都來不及反應,王淦昌被重重地撞在了地上,而肇事者眼看自己已經撞倒了一位老人,第一時間竟然沒有去拯救,而是扶起自己的自行車匆匆忙忙就跑了。

在當時那個年代,各種各樣的電子設備並不發達,自然像攝像頭這種工具也就沒有,由於天色已暗,其餘的旁觀者也沒有看清肇事者的真實樣貌,在經歷如此劇烈的撞擊之後,王淦昌早已昏迷過去,而周圍來往的行人竟沒有一個敢上前攙扶。

王淦昌:90歲兩彈元勳,因散步被自行車撞倒而去世,兇手至今在逃

到了最後幸虧被其他兩位老人發現,王淦昌才緊急被送往醫院搶救,可令人惋惜的是,由於撞擊的力度太大,雖然性命無憂,但為王淦昌以後的生活留下了病根,也使他的身體狀況大不如前,僅僅過了一年,在98年他便去世了。

在1999年,國家正式頒發給了王淦昌“兩彈一勳”功勳章,可惜這樣遲來的榮譽王淦昌再也看不到了,可造成這一切的原因並非“天災”,而是“人禍”。

“倒地老人不敢扶”這樣的話題在近幾年早已屢見不鮮,人們看見被撞倒的老人不敢上前攙扶,害怕自己被訛,一旦對方出現什麼事情害怕推到自己頭上,社會之中人與人之間的信任關係降到冰點,倘若我們每個人都為此做出一份努力,大家共同來維護我們社會的美好,或許在當時王淦昌老先生就不會有如此讓人遺憾的下場,說不定他也就能親手接過屬於自己的那份珍貴的榮譽了。

王淦昌:90歲兩彈元勳,因散步被自行車撞倒而去世,兇手至今在逃

歷經多年,肇事者至今仍然在逃

在王淦昌老先生被撞醒來之後,對那個撞倒自己卻肇事逃逸的人始終沒有過多的怨言,儘管當時事件一出,群情譁然,大家都想要揪出這個肇事逃逸者,撞了人第一時間不去救治,反而逃跑,這樣的做法更是讓人們群情憤慨。

然而無奈的是,由於技術水平實在比較落後,當時事發地點周圍沒有監控的設置,再加上發生的時間較晚與目擊者人數較少,一直到我們現在這個撞人的肇事者也沒有找到,成為了一個永遠的謎題。時至今日,唯一的知情者,恐怕就只有那個撞人的肇事者自己了。

在王淦昌去世之後,無數的國人們都深表惋惜,一代傑出的科學家為了國家匆忙一生,結局竟然如此慘淡,根據他的學生們描述,王淦昌為人非常的誠懇熱情,而且治學嚴謹,專業水平極高,在日常生活中也鼓勵他們一定要奮發圖強,為了國家做出貢獻,如此優秀的個人品格,可能也是王淦昌獲得如此偉大科研成果的重要因素吧。

為國付出一生,最終以惋惜收場,所幸王淦昌留下“桃李滿天下”,傳承他愛國的信念,傳承他為國家無私的奉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