懶人和勤快人,哪種人更聰明?

ly聲聲慢


首先需要界定何為懶人何為勤快人

以現代社會的發展為例,人類整體的重複性勞動比之前的原始社會、農業社會和工業社會都要大幅縮減,從這個層面上說,人類整體是“變懶”的,因為人類發明了智能機械代替了重複勞動,從而讓人類從重複的勞動中解放出來,進行更高層次的思考和探索,體能上的偷懶是為了讓大腦更勤快。

一個所謂懶人,會想方設法讓自己變得“更懶”,那麼他就要思考如何減小重複勞動量,提升勞動效率,這促使他更勤快地進行思考,所以行動上的懶人其實是腦力上的勤快人,這樣的人更聰明。

而一個只願意從事重複性勞動,卻不願思考如何提升勞動效率的人,表面上看是個勤快人,實際上卻是個懶人,也變得更不聰明。

懶人和勤快人並沒有明確的界限,只有看在何種條件下進行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了。


淮北新聞網


人和人之間怎麼會有那麼清晰的界限呢?

一個人擅長書畫,一個人擅長樂理,你說這倆哪個更聰明些。

在現實生活和日常工作中,總是有懶人和勤快人。


懶人看似聰明,偷奸耍滑往往得了便宜還賣乖,不勞而獲。

勤快人則踏實工作,一絲不苟,不為一得一失而去斤斤計較,在為人處事上看似笨拙。

可很多事啊不能看一時要看一世。

說說我們單位的兩個人吧。


A就是一懶人,不光不幹活,別人幹活還喜歡在別人身邊指指點點。

B就是一個勤快人,領導交代下的工作,不管多累都要盡心去完成。在和同事一起工作的時候也是搶著幹苦活累活髒活。

企業準備改制要成立一個新部門,缺一個組長A是主管領導的朋友,領導極力推薦A。

A幹上以後各種問題頻發,上級下達的任務完不成不說,後來還發生了人身安全事故,一個同事差點歇菜,光肋骨就斷了好幾節。

根據安全事故一票否決制,A直接被撤職,後來我們總結A鎮不住局面的原因主要就是一個懶字。

以前幹業務不虛心,總是偷奸耍滑,學得了一點點皮毛就沾沾自喜。等自己當上領導後,不清楚工作流程,安排胡幹蠻幹,最終把自己幹下去了。

而且因為以前的懶叫幾個副手都看不上,沒有人真心實意的為他工作,導致工作一而再再而三的出錯。


來領導提B,工作卻乾的非常好。

這次是不是勤快了比懶人聰明瞭點呢!


寒塘渡飛雪


1..短期 從短期來說的話,懶人和勤快人一起做一個項目,懶人總是做什麼想懶一下,勤快人就不一樣了,做什麼都很用心的,做什麼都很賣力,一個項目在懶人和勤快人溝通努力下完成了,每個人都是得到相同的報酬,懶人也知道勤快人報酬多少了,還在不停的調侃勤快人, 你怎麼勤快還不是和我一樣的報酬了,勤快人也只是把這當做耳邊風,努力的做好每一件人。這樣看來懶人比較聰明瞭。

2.長期 懶人和勤快人來同一家公司都5年了,2人的資歷都差不多了,公司的經理崗位空缺了,2人就同時競爭這個崗位了,公司老闆安排2個項目,2人同時做,看完成的成果如何,懶人之前做什麼都是在偷懶,導致很多專業的技能沒有學到,很多小細節也沒有注意到。勤快人就不一樣了,平時項目的各個環節都自己親自來弄,哪裡有小細節問題都知道了,項目中出現了一些問題,也能在很快的時間解決好,不像懶人什麼都不會,就知道偷奸耍滑,最終的考核勤快人如願以償的當上了經理,相比而言,懶人還做一個基礎員工了,也是因為太懶,最終工作也掉了。這樣看來勤快人應該更聰明瞭。

總結:天道酬勤這句話說的非常好,不想輸就別懶,很多機會就是因為懶來耽誤的,中國前幾名的財富成功人士,那一個不是一個勤快的人,往往工作到了很晚,還在努力 的堅持,最可怕的就是 比你優秀的人還在努力中,而你還在選擇安逸,不要在找結果,說自己生不逢時,這些只不過是自己懶惰的藉口罷了,每天都在安慰自己,自己沒有自己關係,不認識什麼大領導,才沒有平步青雲的途徑,可是你不知道的是那些優秀的人,比你付出了千百倍 的努力,付出過多少汗水,比你多工作幾個小時,而你每天都早準時上下班,這就是區別啊,別人為什麼會成功,不是每天靠想就可以想出來的,不經一番徹骨寒,那能梅花撲鼻香。


很2的創作者


觀點

懶人更聰明。

一、笨鳥先飛、勤能補拙

”笨鳥先飛“和“勤能補拙”這兩個詞就明顯可以看出:笨的鳥才要勤快地先飛,已經很笨了,還不勤快帶你補一下。類似的詞語還有”早起的鳥兒有蟲吃“之類的。一個很簡單的邏輯道理——笨的人不勤快就沒的救了。

所以由此推出:勤快人都是笨的活著嚴謹地說是不夠聰明。再看看我們現實社會一些低級體力勞動的人是最勤快的;上學時你也會發現自己再勤快都比不上一些人。無不說明一個道理:笨的人才需要勤快,不然永遠沒辦法變得聰明從而可以懶。

二、懶惰使人進步

人們不願意挑水然後有了自來水;走路太累於是有了汽車;懶得出門買東西有了電子商務手機支付等等等等。人類的科技發展和經濟發展無不是為了讓人類能夠懶起來。我們的科技基本上都可以概括為人類身體功能的延伸。想要出門會友聊天,但是太遠於是有了電報電話到現在的即時通訊。以下引用一段來自語文課本上的《懶惰的智慧》:

人類動機的研究者弗蘭克·B·吉爾布萊思,常常把各行各業優秀工人的勞動動作拍成影片,由此觀察某一工序最少可以用幾個動作完成。 他發現,最優秀的工人毫無例外地都是懶漢,他們懶得連一個多餘的動作都不肯做。勤快一些的工人的效率要低得多,因為他們不在乎把力氣花在多餘的動作上。一個稱職的領導也同樣懶惰;凡是能吩咐別人為他乾的事,他絕不親躬。

結語

正是因為人類中有那麼一些人想著去偷懶,所以一直絞盡腦汁如何能夠提升自己的效率,然後這樣才能夠讓自己好好的懶上一回。除卻了身體上道德懶惰還有精神上的懶惰也同樣讓人類進步,一些人不願意去思索平常的瑣事,懶得去想這些,所以只能思考一些更高級的腦力活動來逃避這瑣事。


落成不落沉



遊戲的世界你我同在


這個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首先,不存在任何事都懶以及任何事都勤快的人。懶人也有勤快的時候,勤快的人也有懶的時候。




再來說一下什麼叫聰明,在我看來聰明只有一個指標,那就是在關鍵時刻永不出錯。


也許一個人平時看著懶噠噠的,但在重要時刻絕不含糊,也就是所謂的拎得清,知道什麼能懶什麼不能懶。那麼這種懶就是聰明的懶。


那麼相反,如果一個人平時很勤快,但是隻是愚昧的勤快,遇事不懂總結方法找規律,只知道蠻幹,以至於做事效率不高,始終得不到進步。那麼這種勤快就是愚昧的勤快。





我平時拖延症很嚴重,差不多就是能坐著絕不站著,能躺著絕不趴著。我媽因為我不做家務活、宅,沒少罵過我,但我也不往心裡去,因為在這些事情上懶一些,無傷大雅。但是在學業上和工作上,我幾乎沒有讓父母操太多的心。




學生時代在學習上我也懶,但是我知道本科學歷有多重要,所以我一直不敢太懈怠,最後高考我的分數接近一本的分數線,雖然和學霸沒法比,但是也絕沒掉鏈子。


去年大學畢業以後,我獨自從東北來了廣州找工作,雖然我自身能力不太好,但是也提前做了大量功課才來到的廣州,因為我知道我留在東北就不可能實現我的夢想。


這些事其實也只是平凡的小事,但是我想通過我的經歷來告訴有緣的朋友,有些事可以懶,有些事必須要勤快。就像我一樣,做家務你可以懶,但面對人生的關鍵點,一點也不能含糊。





所以與其問懶人和勤快人哪個更聰明,不如問什麼時候可以懶,什麼時候必須要勤快。



田心小姐


覺得懶總是不好,一懶就什麼都不想,形成了懶得動腦筋,就越來越懶,專想差來食,習慣了,哪來的聰明呢?進一步就是四體不勤,五穀不分,說懶人聰明的人更比懶人差勁,這叫什麼邏輯?想不清楚!勤快的人腦用得多,相對來說,腦用得多,就會更聰明,怎麼就成懶了,哪有這種不靠譜的邏輯思維方式,現在科學這麼發達,一切科技結晶都是勤快的人,用腦多的人創造發明的,從來沒聽說過懶人發明什麼科技,勤快人從不想差來之食,都靠自已打拼出來的幸福生活,不象懶人猛吃猛睡。

實際懶就是懶,而且越來越懶,而勤本身就是聰明,只能越來越聰明。說懶是聰明,勤人笨,這就是違反人類的思維邏輯,違反了自然發展規律,不切合實際,不贊同。😊😊😊


一不平2018


懶人大部分比較聰明,他們深刻的領會了苯鳥先飛的道理,一旦聰明過頭了,懶人會變得越來越懶,懶到連大腦都不想用。而那些勤快人似乎天生就不太聰明,只能拼命以勤補拙,由於不斷的努力,逐漸有點小聰明起來了,持之以恆,小聰明慢慢地走向大聰明。週而復始,新生的大聰明又加入了懶人的隊伍。到最後,世界上的懶人越來越多,最終成為懶人的世界。


無贊可點


懶人和勤快人,那種人更聰明?

懶人的存在,必須有他們生存的土壤和環境;那就是他們的身邊一定有一位默默地承受和為他們付出的人。

平生最不喜歡的就是懶人!他們把自己活著的一切事務和應盡的責任都強加在身邊的人身上!要說懶人聰明的話,那就是:他們把自己所有的聰明全部用在了怎樣索取他人的資源和能量上面!這樣的人在我的眼裡就相當於強盜!當然這樣的只是少數,不能將所有的懶人都歸為這一類,凡事都有個個例。有的懶人懶的恰到好處,例如有些暫時可做可不做的事情,先放一邊,適當地給自己放鬆放鬆,這是懶人的聰明!

勤能補拙,勤勞的人無論到哪裡都應該是一個受歡迎的人。至於哪種人更聰明?懶和勤快都要恰到好處,過分的懶惰對他人不利,過度勞累對自己不利,恰到好處最聰明!個人愚見。


傲然獨立419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