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紫砂壺和茶之間不得不說的一些事

閒來無事倒杯清茶上上網,或跟友人在茶館聊天。


談:紫砂壺和茶之間不得不說的一些事


一杯清茗在握,黑白楚河間,美呀。喝茶本身就是一種意境,一種心情,一種感悟。詩題窗外竹,茶煮石根泉。是何等的心情?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談:紫砂壺和茶之間不得不說的一些事


有人說,泡綠茶最好用玻璃杯;烏龍茶最好用瓷蓋碗;沒發現什麼茶特別適合紫砂壺,用紫砂壺泡一些低質茶不錯。我不是這樣認為的,我認為茶選擇壺,壺選擇茶。好茶用好壺會更好。 咱們國家很多老祖宗傳下來的東西都是有道理的。


談:紫砂壺和茶之間不得不說的一些事


瓷器比紫砂更早被髮明利用,如果瓷器比紫砂更適合泡茶,那還發明紫砂做什麼?近代泡茶和古時候煮茶,在喝茶方式上是不同的,因為泡茶方式的轉變,老祖宗才發現紫砂更適合泡茶。這是無數先人用經驗總結的產物。


談:紫砂壺和茶之間不得不說的一些事


為什麼用砂鍋煮菜要比鋁鍋好吃?因為有透氣性!現在人喝茶有時純粹是在趕時髦,說白了就是隻重視茶最輕浮的一面,為了打發無聊的時光罷了。品茶是多層次的,不否認用瓷器蓋碗很揚香,但很輕浮,湯水淺薄。無法體會茶那多層次,深厚的恣味。而紫砂壺卻可以將茶發揮到極至,香而不妖,醇而不釅。喝茶不是喝飲料 。如果你只是把喝茶當一種飲料,那就無所謂了,用玻璃的可能更適合。。。 。。。 同一樣的茶,蓋碗衝有股青味。用紫砂老壺衝,青味沒有了,變好喝了。古代文人雅士聚集一起,且鼎且缶,以啜以飲,無窮情趣。


談:紫砂壺和茶之間不得不說的一些事


唐代陸羽大師著茶經,從飲茶的工具,到飲茶的水質都做了詳細的闡述。唐代以前,茶器與食器不分。直到唐代末年才出現了飲茶最理想的茶壺——紫砂壺,以紫砂泥為原料,經藝人精心製作,其壺顏色紫紅、質地細柔,造型古樸,澤地典雅,貴如鼎彝。紫砂壺透氣性好,“透而不漏”。所謂“盛暑泡茶、茶不餿”,道理就在這裡。紫砂壺泡茶,保溫時間長。紫砂壺壁內部存在著許多小氣泡,氣泡裡又充滿著不流動的空氣,空氣是熱的不良導體,故紫砂壺有較好的保溫性能-----“冬天泡茶,茶不涼”。一甌香乳聽調琴,丹青素墨煮清茶。


談:紫砂壺和茶之間不得不說的一些事


宋代的紫砂壺已在文人中廣為使用,大詩人歐陽修曾詩云:“喜共紫甌吟且酌,羨君瀟灑有餘情。”詩中的“紫甌”即紫砂壺。宜興很快成為全國的紫砂器生產中心,而且始終一領中國紫砂壺製作風騷,直至今日。上世紀50年代至60年代,紫砂壺只是作為飲茶器具在內地市場流通,價格並不高。但 隨民間收藏的升溫和民間資本的介入,名家制作的紫砂壺和清代、民國紫砂壺的價格快速回升,並屢創新高,成為藝術市場一個新亮點,紫砂愛好者的收藏必選。


談:紫砂壺和茶之間不得不說的一些事


由於紫砂質地好,燒製成器後,吸水率和排氣率適中,泡出的茶色、香、味俱佳,洗滌時,冷熱急變性好,不易爆裂,比一般陶瓷器更適於用作茶具。紫砂之美,除了獨特造型美外,其裸露在外的特有的肌理線條和材質色澤美。且泡茶不走味,能維持和發揮茶葉的原汁原味。保溫性能好,還具有獨特雙氣孔結構,能吸收茶汁,使用一段時日後,就是往空壺裡注入沸水也有茶香。


談:紫砂壺和茶之間不得不說的一些事


這是其他茶具所做不到的 。 茶選壺,壺選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