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說你眼中的宇宙是什麼樣的?

就到了撒酒瘋副將是


基研天地物人古今存在客觀認知,

元素週期成微分子隕衛木地日恆,

宇內日新月異地基因細胞植動命,

太陽蓋地渾天宣夜各種文明並進。




李志勇LZY


有許許多多的小夥伴懷疑宇宙大爆炸假說,應該說,宇宙到底怎麼形成的,目前科學家們拿不出十分的證據。但是,有一點我們是不能懷疑的,那就是目前人類所能觀測到的天體,的確有質量很大,密度很大的星體,那就是中子星。

一, 中子星的密度是多少

我們知道中子星密度密度很大。達到什麼程度呢?如果密度一般用1立方厘米有多少克來表示的話,水的密度是每立方厘米重1克,鐵是7.9克,汞是13.6克。如果我們從脈衝星上面取下1立方厘米物質,稱一下,它可重1億噸以上、甚至達到10億噸。假定我們地球的密度也達到這種聞所未聞的驚人程度的話,那它的平均半徑就不是6371公里,而只有22米!

密度這麼大,那麼物質的形態是不是與地球不一樣了呢?是的,應該說完全不一樣的。

中子星的前身一般是一顆質量為10-29倍太陽質量的恆星。它在爆發坍縮過程中產生的巨大壓力,使它的物質結構發生巨大的變化。在這種情況下,不僅原子的外殼被壓破了,而且連原子核也被壓破了。原子核中的質子和中子便被擠出來,質子和電子擠到一起又結合成中子。最後,所有的中子擠在一起,形成了中子星。顯然,中子星的密度,即使是由原子核所組成的白矮星也無法和它相比。在中子星上,每立方厘米物質足足有一億噸重甚至達到十億噸。

二, 有沒有比中子星密度更大的天體

比中子星密度個大的天體,那就是黑洞了。除了黑洞,就宇宙中的實體天體來說,密度最高的是黑洞(奇點密度),比黑洞次之的就是中子星了嗎?不是的!理論認為黑洞和中子星之間還有一種密度很高的天體,它就是夸克星。

三, 假設的星體----夸克星

夸克星是一種假設的星體,被認為是由強烈的相互作用形成的。根據理論,恆星死亡時會在自身重力的影響下發生坍縮,若其質量為中等,即約比太陽的質量多1.44倍,重力就足夠將恆星物質中的電子和質子擠壓到一起形成中子星;若該恆星質量更大,中子可能破碎成自身的組成成分,即夸克。在一定的壓力下半數由中子分離而成的夸克能夠轉化為奇夸克,產生一種更加緻密的物質類型。這時的星體就是由奇夸克緊密結合在一起所構成的“夸克星”。

如果夸克星真的存在,那麼,這裡的物質就不是中子了,而是夸克,更談不上什麼原子,原子核,電子了,據估計,當構成中子星的中子因為受到本身重力塌陷的高度壓縮,個別的中子會因此崩壞,組成中子的夸克會分離開來,進一步轉化成奇夸克,也就是“奇物質”。這時的星體就是直接由奇夸克緊密結合在一起所構成的“夸克星”或是“奇物質星”(簡稱“奇星”),整個星體幾乎就是單一的一顆巨大的中子(對比來說,白矮星只是密集的原子核,而中子星就可以看作是一個巨大的原子核(中子團),夸克星就是一個巨大的中子,黑洞就是一個理論上的奇點,體積為0)。以重量和密度來分類,夸克星是介於黑洞和中子星之間,如果再有足夠的物質加入夸克星裡,它之後會再繼續收縮塌陷而成為黑洞。

夸克星雖然只是科學家們的推論出來的星體,但是,黑洞的發現為這一理論提供了證據。

四,黑洞時空曲率大到光都無法逃脫的天體

黑洞是現代廣義相對論中,存在於宇宙空間中的一種天體。黑洞的引力極其強大,使得視界內的逃逸速度大於光速。故而,“黑洞是時空曲率大到光都無法從其事件視界逃脫的天體”。

1916年,德國天文學家卡爾·史瓦西通過計算得到了愛因斯坦場方程的一個真空解,這個解表明,如果一個靜態球對稱星體實際半徑小於一個定值,其周圍會產生奇異的現象,即存在一個界面——“視界”,一旦進入這個界面,即使光也無法逃脫。這個定值稱作史瓦西半徑,這種“不可思議的天體”被美國物理學家約翰·阿奇博爾德·惠勒命名為“黑洞”。

黑洞無法直接觀測,但可以藉由間接方式得知其存在與質量,並且觀測到它對其他事物的影響。藉由物體被吸入之前的因黑洞引力帶來的加速度導致的摩擦而放出x射線和γ射線的“邊緣訊息”,可以獲取黑洞存在的訊息。推測出黑洞的存在也可藉由間接觀測恆星或星際雲氣團繞行軌跡,還可以取得位置以及質量。

北京時間2019年4月10日21時,人類首張黑洞照片面世,該黑洞位於室女座一個巨橢圓星系M87的中心,距離地球5500萬光年,質量約為太陽的65億倍。它的核心區域存在一個陰影,周圍環繞一個新月狀光環。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被證明在極端條件下仍然成立。

四, 宇宙大爆炸為物質的產生提供了必要的條件

我們回過來看,能量能不能轉變為物質呢?完全可能!

按照E=mc^2,那麼E=MC^2=0.001×299792458^2=89875517873681.764J

一噸TNT的能量約為:4184000000J

那麼相當於:21480.76噸TNT的能量

即需要一枚廣島原子彈的能量才能在理論上生成約1g的質量!

也就是說,宇宙大爆炸時,提供了源源不斷的能量。從起點出發,在瞬間產生了夸克,產生了中子,產生了原子,從而分裂成各種不同的原子,比如,鐵,金,氧,氫,氮等等一百多種元素隨著宇宙大爆炸相繼生成,生成星雲,生成恆星,生成行星……

小結:質量轉變為能量,我們通過E=mc^2,製造出了原子彈,氫彈,核電站為民用已經實現。反過來,用能量也能轉變為質量,我們宇宙的物質就是能量轉變過來的。這點,完全支持了宇宙大爆炸理論及物質起源。


任哥論道


宇宙是萬物的總稱,是時間和空間的統一。

宇宙有可能有界但是無邊。

要想知道宇宙的樣貌,就比須要跳出宇宙。宇宙已經彭脹了百億年時間。宇宙是有一個界限,如同地球的邊界一樣,是一個圓球形狀。就算人類到達了邊界,卻不知道已經到達了宇宙的邊界。

科學研究大約137億年前,宇宙有一個奇點爆發誕生。

隨著科學家的不斷探索,會逐漸解開宇宙的奧秘。地球在宇宙中只是一粒塵埃。


探秘自然


宇宙的中心在那裡?以現今的科技無法判斷,因為我們根本就不知道宇宙有多大,宇宙是什麼樣子。科學家目前雖然能觀測到900多億光年的宇宙範圍,但這並不是宇宙的全部,那些還沒有被觀測到的宇宙空間可能更為擴大。正因為我們不知道宇宙有多大,所以很多人就乾脆這樣說,說宇宙是無邊無際的,大無外,小無內,哪裡都不是中心,也處處都是中心。這不說了跟沒說一樣嗎,還不如推理一下來的實在些。

其實要知道宇宙的中心在哪裡,只要我們弄明白宇宙是怎麼來的就好辦多了。但宇宙是怎麼來的這個問題我們同樣沒有明確的答案,眾說不一。信仰的不同,說法也不同,聖經上說宇宙是上帝創造的,他用7天的時間創造了萬物和光明以及人類。而佛教說,凡有所相,皆是虛妄,我們所看到的一切都是幻象,都是我們的念想變現而成,佛說彈指間三十二萬百千念,念念成形,形皆有相。如此說來整個宇宙都是我們自己的念想變出來的。按照這些說法的話,宇宙的是啥樣的就只有上帝和佛才知道了。

但我們的科學家也有自己的說法,那就是大爆炸理論,並且拿出了依據。大爆炸理論主要歸功於哈勃太空望遠鏡的誕生,從哈勃太空望遠鏡觀測到的星系紅移現象和宇宙背景輻射,讓科學家推理出了大爆炸理論。大約在138億年前,一個體積極小,密度和溫度都極高的奇點發生了爆炸,它以極快的速度往各個方向迅速擴散,經過138億年的時間演變,最終形成了今天的宇宙。那如果以大爆炸理論做為宇宙的誕生依據的話,我們有理由相信宇宙的形狀應該大至是球體形的,當初奇點的位置就應該是球體的中心點。





秦天看劇情


你問我還真的問對了人!我眼中的宇宙,論功能都是平面的現象。各種星象的運轉,包括月球,都是對人類禍福的預示。我敢說,在我們所觀察到的所謂的宇宙中,只有人類是獨自存在的,所謂的外星人都是胡扯八扯,永遠都不可能存在。我說的話也可以這樣理解:地球就是宇宙的中心,除此之外所有的星象都是為人類服務的。在天文學當中,也許存在著許多謊言,但是科學家卻不敢去戳破,因為會顛覆我們一貫的認知。但是許多科學家在晚年都信了神學,就可以說明一切!可以透露一點,除了我們太陽系,其餘的一切,包括銀河系都是不存在的。我們太陽系是包裹在太陽這個磁場當中的神奇的存在,就好比雞蛋一樣,保護著我們的地球,保護著我們人類!那麼有人要問,其他的星系是怎麼存在的?我說都是虛無的,你們信嗎?只要離開太陽系,再去觀察宇宙,都是漆黑一片,什麼都不存在!也只有我們太陽系當中才能看到如此多的天象。那麼那些天體也是虛無的嗎?錯,都是存在的!但是,要到達那些天體,不是我們看到許多電影中演的那樣乘坐宇宙飛船飛過去,而是要通過時間隧道,而且都是瞬間的!所以,這個宇宙當中還有許多東西我們都沒有真正的接觸過。努力吧,人類!


春鳳之潤


我們的宇宙實際是光波在我們眼睛和腦海裡的映像。顏色是不存在的,時間也是不存在的,這兩樣都是人造的東西,而且無法驗證。我比較傾向於兩種宇宙說,一個是宇宙是二維的,所有可觀測的都是二維宇宙的三維投射。第2個是意識宇宙說,所有所有的起源都是一段巨大的意識,無論物質還是現有所知的一切,人和人之間,你與我之間,我們與動物之間與自然之間其實是統一意識的。現在量子物理學也印證了我們與石頭其實是同一種基本粒子組成。我們的基因就像是被上帝編制好的程序,所有的發生都是按照程序進行的,所以為什麼說認命改運,命是無法改變的,但由於時間的四維性,也就是佛家講的無常,同一時刻的你有無數種可能性,這就是運。我們想了解宇宙,必須要從更高的維度來看待現在所認知的一切。換句話講,如果我們從更高的維度來看待現在的一切,可能我們的整個生命就沒有那麼多糾結,釋然了。





浩哥說點事


在很多人眼裡,宇宙就是無邊無際的,不僅是現代人這麼認為,古代人也是這麼想的。漢代學者張衡也曾提出"宇之表無極,宙之端無窮"的無限宇宙概念。近現代研究表明,宇宙的直徑可達到920億光年,甚至更大,而我們知道,宇宙其實一直在做無規則的擴張的,這讓我們想了解它到底有多大就更難了。而且宇宙到底是什麼樣子的呢?

在20世紀偉大的物理學家愛因斯坦曾經說過,宇宙的形狀關係到人類探索的前景,而人類認識到的宇宙可能只是一片虛幻,真實的宇宙遠遠超出了我們的理解範圍。而對宇宙是什麼樣子的,在物理學上還是有很多爭論的。

有人認為,宇宙是類似克萊因瓶那種四維的存在,它沒有邊界的存在,裡面也是外面,所以人類找不到宇宙的邊界。也有人說,宇宙是一個平坦的存在,這樣才能進行無邊境的擴張。

但是有人用曲率的觀點來反駁,他們認為,宇宙並不是平坦的,而是存在著曲率,如果把宇宙的整體想象為一張大膜,這張膜的表面是弧形的,整張膜甚至可能是一個封閉的肥皂泡,雖然膜的局部看似平面,但空間曲率還是無處不在。



但是還有一種說法,那就是多元宇宙說。多元宇宙是一個理論上的無限個或有限個可能的宇宙的集合。多元宇宙所包含的各個宇宙被稱為平行宇宙。極少數理論物理學家認為存在著不同狀態的多元宇宙。多元宇宙的核心是暴脹理論,暴漲理論認為通常所說的大爆炸可能並不是時間和空間的起始,而只是我們這個可觀測宇宙的開始。它繼承了大爆炸理論和現代宇宙學的所有成果;解釋了大爆炸理論無法解釋的一系列問題,包括宇宙各處的溫度為何如此平均,空間為何如此平坦,為何沒有發現磁單極這樣的高能遺留物等等。此理論認為,暴脹能導致空間以指數級急速膨脹。這也能解釋為什麼我們的宇宙如此平均、如此巨大。

其實由於科技並沒有達到那種水平,這些理論由於無法驗證,也無法預言如何驗證,實際上這些假說只是根據當前已知物理定律所作的推論。關於宇宙的樣子,相信在將來科技發展之後,它會向我們揭開那神秘的面紗!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72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4afa7df1e1044307b6ce90b224d8bdb2\

雯傑vlog


大到無限是渺小,小到極限是宏觀,宇宙大到極限無邊際,小到一葉之內萬千秋!我認為宇宙就是心靈上的一點感知,感知到了就有宇宙,感知不到宇宙無!生生死死,死死生生,無限循環,循環無限!你認為宇宙是什麼樣子就是什麼樣子!!!



你我的生活大小事


宇宙很宏大,目前人類的科技水平還對它知之甚少。其實就像地上的螞蟻,螞蟻以為自己的世界就是在陸地上這些,但是它不知道天空上還有雄鷹,雄鷹以為自己的世界就是這一片天空,其實天空之外還有太空。古代皇帝,以為天下就是自己目前所知的這些,所以普天之下 莫非王土。後來哥倫比亞發現新大陸,將世界聯通在一起,才發現世界上有這麼多國家。後來人類科技的進步,發現自己所在的地球不只一個,宇宙中有無數個比這個還大的星球,地球反而是渺小的那個。宇宙之外肯定有無數個宇宙。人們所追尋的終極宇宙邊緣在哪裡,誰都沒有答案。因為人類對於地球來說太渺小,地球對於太空銀河系來說也太渺小。當人類目前連擺脫地球自然災害的能力都沒有,所以這些都需要時間。


我是個凡人Y


我覺得宇宙就是一個讓人無法琢磨的空間[捂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