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急診醫療隊戰“疫”日記(二)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急診醫療隊戰“疫”日記(二)

童嘉樂醫生:四個小時 一場"戰疫"

"作為華西人感到無比自豪"

為了更合理有序地開展工作,華西醫院醫療隊進行了排班,4位青年護士被分為3組,輪流進入醫院。童嘉樂排了2月10日凌晨的夜班。他是4人中第一個進醫院開展工作的,也是他這一班護理組的組長。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急診醫療隊戰“疫”日記(二)

童嘉樂等人被要求嚴格按照一米間隔分別排開。"這是必須的。但隔開的是病毒,隔不開的是一起戰勝病毒的決心。"他說。

對於在困厄中堅守陣地的武大人民醫院醫護人員來說,華西援軍的到來猶如雪中送炭。他們中有資深的醫療專家和朝氣蓬勃的青年醫護,還帶來各種緊缺的醫療物資。

據童嘉樂介紹,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區一層樓有40多位病人,其中還有危重病人。醫院每一層分裡外,外面是醫務人員工作站,裡面則分為兩區——護士站和病房。每層的病房由2至3人負責管理;護士站則由本院醫護人員負責記錄信息和遞送物品。護士站與病房之間有一扇雙層隔窗,這樣更有利於區分清潔區、緩衝區和汙染區。雙層窗戶中有個隔間,用於從護士站向病房傳遞物品。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急診醫療隊戰“疫”日記(二)

每次傳遞物品時,護士站通過對講機呼叫病房內護士,確保病房這邊隔窗處於關閉狀態,隨後打開護士站一面的窗戶,將物品放於隔間。護士站一面窗戶關閉後,病房內的護士才能打開病房這面的窗戶取物品。這個隔間只允許從護士站向病房內單向傳遞物品。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急診醫療隊戰“疫”日記(二)

換好防護服後,作為護理小組組長的童嘉樂帶著另兩位華西的小夥伴準備進入病房。根據安排,今晚就只有他們三個人承擔該層病房的工作。

"大家第一次進都有點緊張,只能互相檢查,互相打氣!進入病房之前會經過兩處不大的緩衝區,一邊是護士站,一邊是病房。在緩衝區有種莫名的壓迫感!"站在緩衝區,三個造型很像奧特曼的普通醫護人員為自己打氣。在他們嚴密的防護服背後,分別寫著:加油華西,XXX。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急診醫療隊戰“疫”日記(二)

童嘉樂開始自己當晚的工作

他會對患者進行細緻觀察和評估,監測生命體徵,給重症病患輸氧、輸液,甚至生活護理,將病情穩定的輕症患者按要求轉院。同時還要負責採集咽拭子和做霧化這兩個風險較高的工作。當晚他接入了5位病人。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急診醫療隊戰“疫”日記(二)

"進入病房,非常安靜,第一次感到自己的呼吸是那麼清晰。"但童嘉樂還沒顧得上理順自己的呼吸,一位老大爺便被一名醫護推送進病房。這位老大爺呼吸困難,童嘉樂迅速為他準備床鋪、檢查生命體徵。老大爺看上去精神似乎還行,但不久,生命體徵監測儀就顯示他的氧飽和度(SPO2)掉到了80%。童嘉樂立即給大爺吸上氧,持續觀察他的情況,並一直鼓勵他加油戰勝病毒。

一般情況下,醫院重症監護室(ICU)裡,有專門的護工。但現階段,護工無法進入隔離區。所以童嘉樂等人除了病人護理工作外,還需承擔大量護工的工作。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急診醫療隊戰“疫”日記(二)

"有個老奶奶,一進病房就吐,裡面卻只有一個大的黃色垃圾桶給她吐,很不方便。我們站在旁邊一直用腳踩著垃圾桶。"童嘉樂說,"覺得風險很高,畢竟還是隔得很近。"

工作結束後脫防護用品時也必須極為小心。在上崗前的培訓中,童嘉樂便反覆多次練習脫防護用品。他從病房出來前要先用酒精全身噴灑一遍並洗手(戴著兩層手套),然後脫掉鞋套,來到緩衝區二脫防護服。在脫防護服時先洗手(仍然戴著兩層手套),隨後拉開防護服拉鍊,拉扯背部外側汙染衣服讓其慢慢由身體滑下,隨後捏住衣服外層汙染面向外卷,在此過程中一定不能觸碰衣服內層。脫下防護服後,他脫下第一層手套,來到緩衝區一脫下護目鏡、帽子和第二層手套。在這一過程中,動作同樣要極為緩慢,並且在每一個步驟之間都必須洗手。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急診醫療隊戰“疫”日記(二)

當所有防護用品都脫下後,再次用酒精進行全身噴灑,隨後洗手戴上口罩,將衣脫下用消毒劑浸泡,最後全身沖洗10分鐘。這樣才完成脫下防護用品的全部步驟。在實際操作時,他發現如果有一面大穿衣鏡照著,可以更方便脫防護服。因為這樣他可以看到自己的情況。而這整個過程,大概就需要半個小時。在忙碌完整整4個小時之後,醫護人員還要經歷一次驚險的避險脫衣過程,箇中艱辛,隊員們體會最深。

回到酒店,進門前還要用酒精噴灑全身,洗手、換口罩。進門後還要分汙染區和半汙染區和清潔區。要把全身衣物脫掉放到汙染區,然後去浴室洗手洗澡30分鐘,才能進入臥室清潔區。直到這時,隊員們才能開始休息。手機上妻子發來的惦記:"為什麼進入醫院前不發個信息!擔心你呀!"

他們結婚不久,妻子現在已經懷孕。在這樣的情況下,童嘉樂仍然義無反顧地主動請纓支援武漢。這樣的勇者仁心也得到了妻子的支持。

傍晚,華西新一批醫療物資運到了。休息好的童嘉樂又忙著幫忙搬運物資。新的一天的工作即將開始,而新的防護物資的到來,似乎預示著一切會越來越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