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王朝真的很有錢嗎?

太多的不該


我是【歷史介紹者】,我來回答。

兩宋經濟實力是中世紀時期世界首屈一指。尤其是北宋王朝,政治開明、經濟高度發達、社會極其繁榮,是中國封建時期貨幣經濟發展的巔峰,更是中世紀全球城市文明發展的世界典範。應該說,北宋的經濟繁榮是建立在萬千普通百姓辛勤勞動,依靠發明創造推動技術革新,依靠早期錢幣兌換創建北宋貨幣金融體系,北宋一步步走向封建經濟發展的頂峰。

  • 世界上最早的主權信用紙幣——北宋的交子

經過晚唐數十年國內全面戰爭,到五代十國時期中國長期政治割據,各國連綿不斷的戰爭讓中國早已持續動盪。北宋趙匡胤黃袍加身登基稱帝,開啟宋王朝長達近320年的漫長國家發展史。從軍事角度上說,宋朝是中國漫長曆史中處於軟弱和窩囊的時期,主要是因為宋朝統治者重視經濟,輕視軍事。難怪國學大師錢穆先生說:

“宋是最貧最弱的一環。專從政治制度上看來,也是最沒有建樹的一環。”

但從經濟角度上說,宋朝經濟發展達到中國封建社會由弱到強的頂峰。最根本的原因是北宋十分重視提高生產率,這是現代西方發達國家經濟快速增長的秘訣。如果說英國的崛起是依靠掠奪式的殖民經濟,德意志帝國的發展是依靠武力征服,那麼北宋就是依靠技術革新實現生產率進步以及社會穩定。

  • 北宋代表技術進步的三大發明:從上到下依次為活字印刷術、指南針和火藥

北宋的技術進步最早起步於冶金重工業,轉而北宋實現從紡織服裝高端化、農產品結構升級、消費品種類結構不斷優化、貨幣經濟繁榮發展,北宋真正實現中國封建帝制時代從全方位多領域的經濟全面崛起,而且比西方早。

  • 北宋時期的鐵牛

從衡量經濟發展最直觀的指標看:

  • 北宋GDP總量是唐朝最強盛時期的4倍,經濟總量佔世界比重達到60%。

  • 宋神宗時期鐵產量最高達到15萬噸,是盛唐時期的近4倍。
  • 北宋總人口突破1200萬,人口城鎮化率達到12%,首都開封人口達到百萬級的特大城市規模。
  • 財政收入峰值達到6000餘萬貫。
  • 每年新鑄造的貨幣量最高峰達到506萬貫,貨幣供應總量接近盛唐時期4倍。
  • 社會行業分工種類達到414個,是隋唐時期的3倍左右。
  • 糧食畝產達到460斤,超過盛唐2倍。

  • 宋神宗時期的古錢幣

從這些經濟指標看,北宋確實實現了經濟高度繁榮,是中世紀的發達國家。一幅《清明上河圖》栩栩如生地記錄了北宋時期首都汴梁(今河南開封)的商業繁榮和強大的經濟發展活力,以及先進的城市文明。

  • 《清明上河圖》

北宋衰敗的歷史根源:土地兼併、通貨膨脹、稅負沉重

任何國家、任何時代都逃不出經濟週期規律的迷宮。宋王朝經濟經歷了由衰敗到繁榮再到衰敗的週期循環過程。雖然宋朝統治者在軍事方面中存在重大戰略判斷失誤的問題,暫且在此不討論,主要從經濟角度解釋“宋朝夢”的破滅的歷史根源。

1、土地兼併。中國是傳統農耕社會,重農主義佔據社會主流意識形態,因此社會重農輕商。儘管宋朝城鎮化率達到12%,在中世紀的世界各國中也是首屈一指、名列前茅。但不能忽略的一個事實是仍有88%的百姓生活在廣大的農村地區。雖然城市的百姓降低了土地的財富需求,但可以武斷地說土地是宋朝中國農民的唯一財富來源。對富人而言,土地的財富值同等重要。

  • 辛勤耕種的北宋農民

北宋富人階層由官僚、大地主、錢莊的銀行家、富商,其中宋朝大量的富人通過鹽茶票據詐取政府的財政收入,然後通過獲取的暴利開啟宋朝歷史上的第一次大規模土地兼併高潮。這些僅佔總人口不到7%的富人利益集團最終通過巧取豪奪,共兼併宋朝全國土地的60%-70%。土地的兼併帶來的最嚴重後果是農民田地稅負加重,但經濟收入銳減,農民的勞動積極性受到嚴重製約,國家財政稅收也幾乎腰斬。

2、通貨膨脹。北宋雖然財政收入較高,但是財政供養的人數暴漲。僅公務員隊伍人數由宋太祖趙匡胤時期的不到5000人,迅速增長至宋仁宗的20000多人,公務員隊伍規模增長了4倍多。此外,軍費開支是北宋國民經濟支出最大的一筆,宋太祖時期的軍隊規模也就22萬多人,但宋仁宗時期軍隊人數激增到125萬之巨。短短數十年暴漲了接近6倍。軍費開支也迅速提高到4800萬貫,而宋仁宗時期的財政收入僅為6000多萬貫,軍費開支佔到財政總收入的接近80%。

北宋的財政危機正在醞釀,統治階層也逐漸認識到財政的窘境,苦於開源沒有辦法短期解決,節流又無法讓統治階層放棄過去的生活標準。這時統治階層想出將市場流通中的銅幣——小平錢的含銅量降低,同時在市場中新增原本需求過剩的銅幣發行量。這些短期的應急辦法暫時緩解了北宋的財政困難,但帶來的嚴重後果是通貨膨脹。

  • 北宋通貨膨脹的策劃者之一蔡京

3、稅負沉重。正如第二點講到的北宋財政困難的原因,北宋除了上述講到的新增貨幣發行和降低主權貨幣的價值,北宋統治者的另一項擴增財稅的辦法就是向工商業和農業加贈稅收,這也是能取得緩解財政困難的短期效果。北宋的商業稅收超過盛唐時期的10倍多,且商業稅在中國封建歷史中首次超過農業稅。同時,也加緊向農民加增農業稅,不管是無地、少地還是多地的農民,一律增稅。農民生活苦不堪言,商業逐漸進入蕭條期。

  • 官銀

北宋雖然曾經取得了經濟的繁榮,但統治階層對普通百姓的巧取豪奪,導致民不聊生。雖然北宋曾經準備開始大刀闊斧的王安石變法,但由於統治利益集團的強大阻力和王安石唯一的且無能的宋仁宗去世,經濟改革也隨之戛然而止,最終北宋註定走向毀滅。

  • 王安石畫像


參考文獻:《中國曆代政治得失》,錢穆

《貨幣戰爭5山雨欲來》,宋鴻兵


歷史介紹者


中國民主革命先驅嚴復先生說過:“中國之所以有今日之面貌,無論是好是壞,十之八九為宋代造成。”世界著名經濟史學家貢德弗蘭克也認為:“11 世紀和 12 世紀的宋代,中國無疑是世界上經濟最先進的地區。自11世紀和12世紀的宋代以來,中國的經濟在工業化、商業化、貨幣化和城市化方面遠遠超過世界其他地方。”

一、宋朝經濟繁榮的原因

  • 北宋社會政治安定

宋太祖陳橋兵變、黃袍加身建立的北宋。他是從後周奪取的政權,所以,宋太祖創國之後為防止類似 事件出現,就通過“杯酒釋兵權” 剝奪了禁軍將領的兵權,消除禁軍將領發動兵變奪取政權隱患。之後太祖又宴請節度使王彥超、武行德、郭從義、白重贊等人,勸使罷鎮改官,消除藩鎮割據的隱患。同時北宋採取重文輕武的用官制度,因此北宋建立之後政治安定,沒有動亂,社會經濟得以正常發展,農業手工業的高度發展為商業的興盛提供了堅實的物質基礎。

宋朝版圖,疆域雖然不及前朝的漢、唐遼闊,但是土地最肥沃,氣候條件最好的地區始終處於中央政府的最直接管轄之下。這些地區資源豐富, 物產豐饒,人民可以相對容易地達到豐衣足食,並且向政府貢獻大量的剩餘產品作為賦稅。國泰民安的社會條件又使政府支出的社會管理成本隨之降低。

  • 相對寬鬆的經濟政策

北宋時期,依然奉行重農抑商政策,但比前朝已寬鬆許多。一是宋朝政府採取了“不抑兼併”的土地政策,實行“田制不立”,“不抑兼併”。宋初為削弱武官的權力,誘導他們“擇便好田宅市之,為子孫立永久之業。” 宋太祖於乾德四年下詔:“所在長吏諭民,有能廣植桑棗、墾闢荒田者,止輸舊租; 縣令、佐能招徠勸課,致戶口增羨、野無曠土者,議賞。”公開提出“田制不立”。宋初的統治者不是很情願地限制土地兼併,他們只是對田畝數量不實導致的賦役負擔不均感到不滿。

宋代實行的不抑兼併土地政策使土地交易市場發展壯大,促進了商品經濟的發展。加之生產力水平的提高,大量農業人口脫離農業而從事工商業,促進了商業繁榮。

二是宋王朝統治者執行了開明政策。宋王朝是歷史上唯一的一個鼓勵經商的封建王朝,商人的政治地位提高,可以和貴族平起平坐。在宋朝以前,商業發展、市場經營受嚴格的時間、地點限制。

縣以上的城市,一般都在特定位置設市,用於貨物聚集和商品交易,市四周有圍牆,與民居嚴格分開。官府設市令或市長,對市場交易進行嚴格管理,按時開市、閉市,閉市後不許交易。

從唐代後期起,市坊嚴格分開的制度逐漸被打破,到宋代,政府更加放鬆對商品交易的限制,店鋪已可隨處開設,買賣時間也一改日中為市的限制,早晚都可經營。宋神宗時,開封已有戶20 萬,城內店鋪林立,各地的貨物雲集於此。處處都有商鋪、邸店、酒樓、當鋪,以及各種手工作坊。晚間有夜市至三更,到五更又再開張。“耍鬧去處,通曉不絕”。宋朝寬鬆的工商業政策,鼓勵了商業的大幅度發展,政府逐漸放鬆對商品交易的限制,促進了商品經濟的發展。

  • 長達百年的和平環境

宋朝二百多年曆史多次遭到周邊少數民族的入侵,但是面對周邊民族的入侵 ,宋朝皇帝沒有像秦皇漢武那樣好大喜功,窮兵黷武。對周邊入侵更多采取和談政策。在與遼國之戰中,宋朝佔上風,還與遼國簽訂了“澶淵之盟”,每年向遼國交納 30 萬的歲幣,有人說這是宋朝軟弱的結果,但是必須看到和談之後,宋遼保持了百餘年的和平相處,儘管宋朝每年向遼國納 30萬的歲幣,但是跟每年戰爭所耗軍費,代價簡直不值一提。幽燕地區的和平,有利於邊境地區和內地的生產和發展,尤其邊境貿易促進了商品經濟的發展。

  • 文官制度和科技進步

宋朝是推行“文官政治”王朝,所以宋朝知識分子數量之多,地位之高,學術環境之寬鬆,也是中國歷史上所僅見的。這從一個方面保證了科技持續創新能力和政府機構的執政及應變能力能夠適應經濟快速發展要求,結果就是為數眾多的發明創造,包括“四大發明”中的三項和無數以傳授實踐經驗為目的的各類著作都源自於宋代。

火藥的發明與傳播:應用於戰事,是人類戰爭史上的一個重要轉折點,為西方資產階級戰勝封建貴族提供了強大的力量,同時提高了人類利用和創造自然的能力;應用於生活, 增添人們生活的情趣。活字印刷術的出現,降低了書籍成本,大大促進了書籍和知識的傳播和普及,為人類文明的發展和交流作出了貢獻。指南針的發明極大地提高了人類航船能力,促進了中外經濟文化的交流, 歐洲人們發現新大陸受惠於指南針。生產領域的科技進步大大提高了勞動生產率,為經濟繁榮奠定了基礎。

二、宋朝經濟繁榮的表現

  • 商品經濟發達

正如美國曆史學家斯塔夫裡阿諾斯認為“宋朝時期發生了一場名副其實的商業革命”。唐朝的“坊市制”在宋代變更為“街市制”,臨街而立的商店與作坊伴隨著新式城市在宋朝出現了。開封“人煙浩穰,添十數萬眾不加多,減之不覺少。所謂花陣酒池, 香山藥海。”可見其商業之繁榮。

我們從《清明上河圖》 中可以發現,宋朝人對商品的需求無論是種類上還是數量上都比前朝有了跨越式的增長。東京汴梁的茶樓酒肆、梨園青樓如雨後春筍;民間對絲綢、茶葉、書籍、紙張等相對奢侈的產品的消費更是潛力旺盛。

宋朝人民對休閒文化娛樂方面的關注程度空前提高,現代意義上的“服務業”在宋朝可以說是發揮到了極致。青樓裡紅粉們的鶯歌曼舞,酒肆中騷客們的文采風流,哪樣不體現出人們對精神消費的追求?這在衣食無著的年代是不可想象的,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宋朝的國民富裕程度。

宋朝在流通領域中的商品無論從數量上還是價值上都可謂是 “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單就反映流通領域商品價值量的貨幣總供給來看,北宋中期以後平均每年的鑄幣量就要超過唐朝幾十年鑄幣量的總和。可以想象當時以交換為目的,輸入到流通領域的商品數量是何等的驚人。

北宋時期,倉庫內存放的雨衣和帳篷的材料“數萬段”破損,可以想象當時財富集中和倉儲的豐富。

宋朝商業繁榮是全方位的,不僅商品的種類繁多,而且國內貿易、邊境貿易和對外貿易都很繁華,和南太平洋、中東、非洲、歐洲等地區 50 個國家通商。

  • 市鎮繁榮

南方的城市商業也得到很大發展。北宋熙寧年間全國有鎮市近2000個,這些新興的商業鎮市已經不 單單是政治中心,大多都是政治和經濟雙重意義,許多市民為交易方便,便舉家遷居城市的商業市場之中,具有現代雛形的商業城市紛紛出現。封建國家對商業政策的放鬆使得商業城市得到壯大,銀行逐漸被人們 接受和認可。

北宋都城開封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城市,鼎盛時期人口達 150 多萬。《東京夢華錄》 用“市井最 盛”、“不可駐足”等形容東京的城市景象。城市裡通宵達旦,人員往來不絕,小販叫賣聲不斷,商店連綿不絕,還有大相國寺每月五次的廟會集市。縱貫南北的御街兩側,酒樓、茶館店鋪鱗次櫛比,城裡還有瓦肆、勾欄等娛樂場所,最大的可容納千人,裡面唱戲的、說書的應有盡有。

  • 農業生產

宋朝注重農業發展,大量興修水利工程,開墾荒地,又重視農業生產工具的改良,農業生產率迅速提高。宋太宗至道二年( 996年),全國共有三百一十二萬五千兩百餘頃 耕地,到了天禧五年( 1021年) ,增長到五百二十四萬七 千五百餘頃。

宋朝的農業科技發達,出現了很多新的農業生產工具,例如踏犁( 用於代替牛耕) ,鞅馬(用於插秧)。大量新的農業生產工具的出現,不僅節約了人力成本,也大幅提高了農作物產量。宋朝普通農田年產量可達一石以上,江蘇浙江地區農田每年畝產量可以達到二至三石。

農業的高度發展,為手工業發展提供了基礎。金、銀、銅、鐵、鉛、錫、煤等是北宋主要的 礦產。宋仁宗時期,每年金產量 1萬5 千多兩、銀產量 21.9 萬多兩、鐵產量 724 萬斤,鉛產量 9 萬多斤、錫 產量 33 萬斤。

宋朝的絲、麻、毛紡織業也很發達。 毛織業主要分佈在西北地區,四川、山西、 廣西、湖北、湖南等地成為棉紡織業的主要生產地,尤以江蘇、浙江和四川絲織業發展水平最高。

  • 市民階層壯大


北宋崇寧時東京開封約有 13 萬多戶,總人口當在 150萬左右。當時全國大約共有坊郭戶 98萬戶,總人數達到了500 萬之眾。坊郭戶就是今天的城鎮居民,這些人的大量出現,是商品經濟發展的必然產物,標誌 著市民階層的正式形成。

隨著從事工商業的人口逐步增多,產量加大,投入資本大幅度擴充,構成國家財政收入主體也不單獨只是農業了,工商業所佔比重已經超過了農業。

《中國古代史參考資料》上說:宋朝是中國社會市民階級正式產生的年代,大批的手工業者、商人、小業主構成了宋朝的中產階級。 市民的富裕閒暇生活及審美趣味和生活情趣促成了宋朝文化高度繁榮,戲曲、雜技、音樂、詩歌、小說等 都呈現高度繁榮。

  • 人均 GDP世界領先

當代英國著名經濟史學家麥迪森採用購買力平價法,以 1990 年 1 美元的購買力為基數,將上千年來,歐洲與中國的人均 GDP一律折算成1990 年的美元,研究出經濟發展史的軌跡。雖然這種折算評估還存在較大偏差與侷限性,但至少可以勾畫出一個歷史輪廓。

麥迪森的研究結果表明:“早在公元 10 世紀時,中國人均收入上就已經是世界經濟中的領先國家,而且這個地位一直持續到 15世紀。在技術水平、自然資源開發利用以及在遼闊疆域的管理能力上,中國都超過了歐洲。 到了19 世紀和 20 世紀上半葉,當世界經濟明顯加速增長之際,中國卻衰退了。”

根據麥迪森的測算,按1990 年美元為基準,宋朝人均GDP 為 450 美 元,至宋末達600 美元。而處於中世紀黑暗中的歐洲,僅為 422 美元。1840年鴉片戰爭失敗後,中國經濟一蹶不振,1870 年 GDP 人均330 美元,僅有宋代的七成。

北宋的國民生產總值,是清“康乾盛世”的兩倍多,都城汴梁“比漢唐京邑,民庶十倍”,英國著名漢學家李約瑟博士感嘆:“談到中國的11世 紀,我們就來到了最偉大的時期”。

宋朝的經濟飛速發展,得益於宋朝統治者建立的完善的經濟制度,是宋朝統治者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的結果。宋朝的市場管理制度堪稱中國古代市場管理制度之典範,造就了一個空間繁榮的經濟王朝。


笑語千年


說起宋朝來大家覺得,在軍事上很是差勁,但是很有錢,那麼多有錢呢?在宋代的巔峰時期曾經達到一億六千萬貫在全世界上來說很強大了比現在美國的GDP佔比還要多。換算為白銀,大約是明清時期財政收入最高峰的兩倍。所以,宋朝算是最富庶的時代。

但是,有個重要問問題,是很富那麼有錢人是誰呢?並不是平民百姓而是官僚。宋太祖趙匡胤立國建國時重文輕武就已經立下了“不殺士大夫”的基本國策。文人的待遇在宋代達到了巔峰。宋代時期官俸制度十分混亂,官員虛銜可以領工資,有實職者則可以另加錢。

如果換算一下的話朝廷的的一品的文武首席官員(宰相和樞密使)的月收入128萬。二品的官員(大約相當於現在的省長一級),月薪25萬左右。縣區級別的收入也將近13萬左右。比現在的工資還要高的多。

這也是為什麼歷代文人知識分子最喜歡的朝代就是宋朝,做夢都希望能回到宋朝了。而且宋代還和周邊國家長期稱臣,給遼西夏歲幣。其實整個宋代的負擔是非常的重,全年產量也就三十萬兩,但歲幣就有20萬兩,所以幾乎整個宋朝的白銀都送出去了。

除此之外還有募兵制,由於農民起義的存在,宋代解決方法是把起義軍收編,這也就是宋江的想法,具體募兵數額,宋太祖時禁軍只有20萬人,宋仁宗時達到120萬人。這也是很大的一部支出。所以雖然很有錢但是也花的沒剩多少。沒辦法只能壓榨農民,宋朝不僅饑荒是前列,而且起義多到報表的程度,300年暴發起義500次,大型的近20次。所以有錢是真的,能花也是真厲害。官員有錢,農民沒有。


巖芋


宋朝是中國古代唯一長期不實行“抑商”政策的王朝。宋朝開創以來,即治坑礦、組織茶鹽開發。因而大量從土地中解放出來的農民投入商業手工業中,民間經濟受到刺激,突飛猛進。創造了空前的財富與繁榮。在宋朝立國之初,宋太祖趙框胤就號召人們“多積金、市田宅以遺子孫,歌兒舞女以終天年”,宋太宗也曾下詔“令兩制議政豐之術以聞”,令官員們研究理財求富之道。宋神宗則認為“尤先理財”,發過“政事之先,理財為急”的詔令。這些政策導向使商業大潮興旺,商貿高速發展,錢莊業迅猛發展,促使宋朝在世界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出現了最早的紙幣和銀行。銀行可以貸款、異地付款。北宋時期就大量開採金、銀、銅、鐵、煤等礦藏,全國各地也出現了世界歷史上最早的製造工廠和加工工廠。如造船廠、火器廠、造紙廠、印刷工廠、織布廠、各地的官窯等。廠裡的工人按期領工資。南宋時的軍器所工匠竟達七八千人。造會子局,有徒工一千二百餘人。綾錦院織工達到四百餘人。除公辦的工廠外,一些私辦的工廠也相繼大量的出現與繁榮。因為經濟的空前繁榮,宋錢幣鑄造量非常大,如宋神宗時全國年鑄幣506萬貫。(唐朝最盛的開元盛世年鑄幣32萬貫)

宋代的貨幣形式與種類太過豐富。銅錢、銀錠是宋朝的本位貨幣。宋朝銅幣和鐵幣並用,有些宋幣含有合金成分。此外還有些銀質錢幣。宋代的錢幣無論是種類、數量上還是質量上都是中國古代歷史上造詣最多最好的錢幣。宋幣上銘刻的文字書法優美多為名家及皇帝手筆,篆隸真行草俱全,還古篆體、瘦金體。種種精美的貨幣使人愛不釋手,宋錢幣的藝術總類藝術性工藝最高。宋錢是當時周邊各國最喜歡最堅挺的貨幣。宋錢成為南海諸國的鎮國庫之寶。雖然遼國、金國等國也仿製宋幣造錢,但在金國流通最多最廣的是宋錢。直到現在出土存世的宋錢還是最多的。在今天東到日本、西至歐洲、非洲的廣大地區都有出土。足見宋的繁榮與強盛。為免攜帶大批銅錢來往之煩勞,在公元998年(鹹平元年)前後在四川地區民間出現最早的紙幣“交子”。這是我國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紙幣。但這種紙幣只相當於擔保的代幣券。宋朝政府先後印刷發行的紙幣種類有交子、錢引、關子、會子等幾種類型形式。公元1023年(天聖元年)宋政府開設了世界上第一個負責紙幣發行的官方機構“益州交子務”,這是世界上最早的中央人民銀行。公元1024年宋政府開始印刷發行“交子”,此種“交子”銅板彩印,上面印有鳥獸、花紋、圖案或故事等,異常精美。此種票據有如公債,分界發行。交子最初是以兩年為一界,發行新交子的同時廢止並回收舊交子,自公元1072年(熙寧五年)起,雖仍然是每兩年發行一界,但是每界交子的流通期增加到四年。交子的面值為自一貫文至十貫文的固定面值,以鐵錢為本,備有發行準備金,已經基本具備了近代本位貨幣的特徵要素。其施用愈來愈廣泛。票據的使用為商業繁榮提供了便利條件。北宋崇寧四年,在江北、華北地區發行了稱為“錢引”的新式樣的紙幣,但是隻印了一界就因為流通不暢不能順利使用而停印。公元1107年(大觀元年)四川交子改稱錢引,交子務也改稱錢引務,開始大量印刷紙鈔發行,由於數量發行過大,引起了錢引的嚴重貶值。公元1110年(大觀三年)限制發行量為天聖時的125萬貫左右,對流通地區也限在鐵錢行用的四川、陝西、河東地區,後又採取了受兌、停用舊錢引,增加準備金等多種方法,使錢引的價值得到恢復。南宋時期宋政府在杭州設立“行在會子務”專門管理印製“會子”。先後印造了一千文、兩千文、三千文及二百文、三百文、五百文,六種面值的會子。會子以三年為“界”,到期作廢,逐舊造新換舊。從公元1171年到公元1240年,共發行了十八界會子。後來政府規定第十七、十八界會子可以永久流通。這是真正意義上由政府發行的紙製的純粹錢幣。紙幣逐漸代替了銅錢做為主要交換媒介。商業的高速發展起到了推動作用。


寸鐵在手0532


先說結論,宋王朝確實是真的很有錢!

首先看國家經濟規模

以前曾經盛傳宋朝GPD佔當時11世界總GDP的一半到3/4之多,其實是不真實的。真正可靠的研究數據,還是要看外國專家得出的結論。

根據英國經濟學家安格斯·麥迪林在著作《世界經濟千年史》中的稱述,宋代的GDP約佔當時全球的1/4,,繁榮富庶程度大幅領先於同時代的各國。要超過目前美國GDP佔全世界的比重,你說宋王朝在當時的世界,算不算富呢?

公元1000年,預估世界的GDP為116790M美元,而宋朝的GDP大約為26500M美元
——麥迪遜《世界經濟千年史》

其次看對外經貿能力

宋代改變了前朝的重農輕商政策,非常注重工商業的發展,讀書人不以經商為恥,甚至還出現了很多儒商。在宋代,海上絲綢之路非常發達,本國的絲綢、茶葉、瓷器等銷往今天的中亞、非洲東海岸一帶,取得了豐厚的經濟利潤。

“廣南市舶,利入甚厚,提奉官宜得人久任,庶番商肯來.寬民力也."
——宋高宗趙構

再次,看直接的生活設施的水平

“內設澡室並手巾、水盆,後為圊(衛生間)。儀鸞司掌灑掃,廁板不得汙穢,淨紙不得狼藉,水盆不得停滓,手巾不得積垢,平地不得溼爛。”
——《南宋館閣錄》

這也就是說,在南宋官員工作場所的衛生間和浴室裡面就可以看出來,生活水平和質量甚至已經接近於現代了。不僅有專門配備了水盆、手巾、衛生紙,甚至還有洗手液!

浴室中官員洗澡過後,地面上不得留有積水、泥汙,擦手巾一旦弄髒,要即刻更換。而洗手時所使用的是去汙效力超強的澡豆,但用過的水盆裡就會有澡豆末的沉滓,儀鸞司的雜工們必須立刻換為清水。廁所裡總是整齊地備有“淨紙”供前來的人使用,坑位兩旁的木板上不得殘留穢跡,淨紙被如廁人碰亂之後,也要隨時重新碼放整齊”。

如果沒有錢的話,待遇會這麼好嗎?能做到嗎?


小貝愛歷史


城市商業空前繁榮發達,海上貿易蓬勃發展,讓日進斗金、腰包鼓鼓的大宋王朝,得以成為中國歷史上的“黃金時代”。

一、城市商業空前繁榮,北宋都城東京與南宋首都杭州都是人口過百萬的國際一流大都市。

隨著宋朝大規模的城市化和商業化,徹底消除了傳統“重農輕商”的習俗。加之經營工商業和服務業為主“城墎戶”、著名商業街大量出現,以及城市管制和宵禁的解除,促進了城市商業發展的空前繁盛。

史載,北宋都城汴京(開封)和南宋都城臨安(杭州)都是人口逾百萬的國際性大都市,此外在全國還有人口超過20萬的城市(如泉州)6個,超過10萬人口的城市無以計數。

彼時的宋朝城市之中,商賈雲集,廣告滿街,商鋪鱗次櫛比,夜市燈火輝煌,人流摩肩接踵,創造出比前朝後代都無與倫比的巨大財富。

孟元老在記載皇城東南“界身巷”的金銀採帛交易稱:“屋宇雄壯,門面廣闊,望之森然,每一交易,動即千萬,駭人聞見”。

當時皇宮禁軍褚班直的所在地——開封馬行街,一到晚間,十里長街燈火通明,宛如人間天堂。上流官員、富商大賈多出入其間。吃過晚飯,各色人等在夜色斑斕中傾巢出動,興沖沖來到勾欄瓦舍,來看各種戲曲、相撲、雜耍的表演,真是人山人海,熱鬧非凡。


“夜市直至三更盡,才五更又復開張,耍鬧去處,通宵不絕。““冬月雖大風雪陰雨,亦有夜市。”(孟元老《東京夢華錄》)

二、宋朝商人腰纏萬貫,非富即貴,社會地位令人豔羨。

商業的繁榮發達,無形間還造就了一大批富商巨賈。當時的宋都汴京,“資產百萬至多,十萬以上比比皆是”,這些腰纏萬貫的商人們既富且貴,甚至還能買個官做做。

宋真宗天禧元年(公元1017年),山東遭遇荒災。登州牟平的大商人鄭河,慷慨捐助政府糧食5600石,後來他的弟弟鄭巺因此被朝廷任命為官員。

那時宋朝還流行富商與皇帝的親戚攀親,據《萍洲可談》記載,當時京城有富戶大桶張氏,其子弟居然先後娶了三十多個宗室之女,身份一躍成為“皇親國戚”,不少商人進入上流社會。

三、宋朝航海業、海上貿易蓬勃發展,海上絲路正式取代陸上絲綢之路。

有宋一代,象羅盤(指南針)、轉桅、水密隔艙、超級遠洋大船這類的領先科技不斷湧現,讓“海上絲綢之路”變得更加繁榮通暢,促進了宋朝航運(海運)業蓬勃興起,海上絲綢之路全面取代陸上“絲綢之路”的地位,海上貿易儼然達到中國古代發展頂峰。

為了增加國家財政收入,滿足繁華大都市之多樣需求,宋王朝更把海外貿易放在了頭等位置上。不僅在沿海設置眾多造船廠,而且先後在廣州、泉州、杭州、明州、密州等重要港口城市設立“市舶司”(相當於今天的海關),負責抽解(抽稅)、採買部分進口商品、維護港口、發放“公憑”(貿易許可證)、禁止走私等管理事務。

摩洛哥旅行家伊本·巴都達曾在遊記中寫道:“泉州城甚大,為世界最大商港之一,城市出產天鵝絨及緞,品質優良。港口船舶極多,大者約一百,小者不可勝數。”

當時亞非各國於宋朝通商的竟有50多個國家和地區,大量質優價廉的絲綢、茶葉、瓷器等手工業品通過海上貿易,沿著海上絲綢之路浩浩蕩蕩運往世界各地,換來源源不斷的真金白銀。

四、大宋王朝GDP一度佔到世界的50%,成為一千年前世界上最富裕的國家。

宋朝由於商貿空前發達繁盛,國家每年稅收驚人。一項統計表明,宋仁宗在位的最為富裕時期,某一年的稅收居然高達2200萬貫(相當於2200兩白銀)。而北宋神宗元豐八年(公元1085年),汴京城的商業利稅達到55萬緡;南宋中期,臨安一年的商業稅居然高達120萬緡。

根據年稅收總額計算,宋仁宗時期,中國宋朝的GDP佔到了全球的50%,人均GDP2280美元,這個數值約等於2006年的中國水平;南宋時的城市化率達到中國古代歷史上的最高(約為22%),相當於1980年代的中國城市水平。

由是,宋王朝也自豪成為中國歷史上一個空前繁榮的“黃金時代”。看到一千多年前的中國宋王朝如此城市繁華,商業發達,科技進步,人民幸福。難怪深入研究過宋史的英國著名史學家湯,不由發出感慨——“如果讓我選擇,我願意活在中國的宋朝”。


霍小姐的八卦爐


真的很有錢。宋太祖建國時就確立土地私有產權制度,買賣自由,並採取不抑兼併的政策,租佃經營成為重要的土地經營形式。租佃契約期滿後佃農可以自由決定終止或續約。人口流動性增強,城市商品經濟發展。有學者認為宋代已經出現資本主義萌芽。宋朝是中國歷史上商品經濟、文化教育、科學創新高度繁榮的時代。鹹平三年(1000年)中國GDP總量為265.5億美元,佔世界經濟總量的22.7%,人均GDP為450美元,超過當時西歐的400美元。可想而知,從數據上就可以看出宋朝在中國歷史上的經濟定位。 

“凡歲賦,谷以石計,錢以緡計,帛以匹計,金銀、絲綿以兩計,藁秸、薪蒸以圍計,他物各以其數計。至道末,總七千八十九萬三千;天禧五年,視至道之數有增有減,總六千四百五十三萬。”糧食用“石”,錢用“緡”、帛用“匹”,金銀和絲帛才用“兩”,另外還有草(一般是供應軍馬使用等)、薪炭等用“圍”,其他各種物品都有各自的計量單位,所以下面這個宋太宗至道末年的70893000這個數據的單位是什麼呢?“石緡匹兩圍……”也就是說,我收一萬圍的草,也是算一萬的數目,你不能說一萬圍草摺合一萬貫錢吧?要是一萬圍草摺合一萬兩銀子那更扯淡了。

宋朝的幣制,混亂複雜,為統一的各個朝代所罕見。一貫/緡到底值多少,甚至有多少文錢這個問題都很難回答。宋朝有錢幣也有紙幣,錢幣又有銅鐵之分。中國曆來缺金銀,沒有傻瓜會1兩銀子換1貫銅錢。宋朝的紙幣,前期還好,中期貶值加速,後期惡性通脹,呈指數型趨勢。

宋仁宗時期初次發行交子,在四川,以鐵錢為本位,一界以百二十五萬六千三百四十緡為額,以三年為一界而換新交子。這種紙幣只能在四川通用,不得在其他地區使用。隨後,宋神宗時因為西北用兵的軍餉問題,在河東、陝西設立交子務,發行交子,和銅鐵錢一起流通,陝西的交子一度又廢除,四川的交子每界流通時間延長到4年,市面流通的交子頓時增加不少。“紹聖以後,界率增造,以給陝西沿邊糴買及募兵之用,少者數十萬緡,多者或至數百萬緡;而成都之用,又請印造,故每歲書放亦無定數。”到底發行了多少,《宋史》已經沒有具體數據了,但是發行量肯定比宋仁宗時期大大增加。

總之,沒有人會傻到用寶鈔換取鐵錢,也沒人會用鐵錢換大面額當值的銅錢,更加不會有人用小面額銅錢換取大面額銅錢,也不會有人用白銀換銅錢,正是由於宋朝鐵錢的發行和紙幣的泛濫,實物和金銀不加換算的一股腦統計,才給人以宋朝比明清富裕的錯覺,實際宋朝一年白銀收入才20到30萬兩(以《宋史》的記載,北宋的白銀產地,只有桂陽,鳳州,建州三地。北宋的銀課收入,宋仁宗年間時,也只有不到22萬兩),要知道明朝的時候政府一年白銀收入大概400到700萬兩,總收入(實物折算成白銀)大概2000萬兩左右,清朝財政收入則普遍在3000萬兩到4000萬兩,清末到8000萬兩,1900年之後則為1億到3億兩。所以,史學家對宋朝已經蓋棺定論,積貧積弱。



小卡妹


宋王朝真的有錢嗎?答案是有!非常有錢!

宋王朝是我國曆史上最有錢的王朝,沒有之一!

為什麼這麼說呢?

看看下面你就明白了。

對於宋王朝的印象大多數人的第一感覺就是貧弱,從小讀李清照、辛棄疾、陸游的詩都是表達了他們想要收復失地、國破的無奈。這麼一個宋王朝怎麼也不會和有錢沾邊。但事實是他還真的很有錢。

首先我們在傳世名畫《清明上河圖》中就可以看出當時國都東京的繁華。當時的東京各種行業發達,毫不誇張的說除了交通通訊工具,幾乎與現代一樣方便。

然後我們再看看宋朝每年的財政收入。宋朝每年收入一億兩白銀,一億兩白銀是什麼概念?對比一下就明白了!明朝強盛時每年收入兩千萬兩,清朝時國庫收入八千萬兩。但清朝的人口卻是宋朝的兩到三倍。

如果還不明白下面這個數據就更加驚人了!宋朝的GDP竟然佔到了世界的80%,可以說除了宋朝再也沒有一個王朝能有這麼富有。

宋朝這麼有錢那麼官員的俸祿當然也不會太低了,無論哪個朝代的官員都不能和宋朝相比。其他朝代的官員妥妥的羨慕。

但是這麼有錢的王朝卻不太重視軍事,文官的地位普遍比武官高。這就造成了宋王朝後來只能偏安一隅的悲劇。


瑜公子說歷史


是的。宋朝是中國歷史上經濟最繁榮、科技最發達、文化最昌盛、藝術最高深、人民生活水平最富裕的朝代。也是當時世界上發明創造最多的國家。中國歷史上的重要發明一半以上都出現在宋朝,那時中國所謂的四大發明的三項被髮明或是開始得到大規模實際的運用,火藥、指南針、印刷術、紙幣、垂線紡織,瓷器工藝的重要改革等。宋朝航海、造船、醫藥、工藝、農技等都達到了古代前所未有、後難比及的高度。宋朝還發展起一門新科學,技術科學。這些輝煌的成就與宋的綜合文明有直接聯繫。國家的綜合實力無論是質量還是數量宋朝都是當時世界的第一大國。宋朝已經達到了封建王朝的頂峰。

宋朝是中國古代唯一長期不實行“抑商”政策的王朝。宋朝開創以來,即治坑礦、組織茶鹽開發。因而大量從土地中解放出來的農民投入商業手工業中,民間經濟受到刺激,突飛猛進。創造了空前的財富與繁榮。在宋朝立國之初,宋太祖趙框胤就號召人們“多積金、市田宅以遺子孫,歌兒舞女以終天年”,宋太宗也曾下詔“令兩制議政豐之術以聞”,令官員們研究理財求富之道。宋神宗則認為“尤先理財”,發過“政事之先,理財為急”的詔令。這些政策導向使商業大潮興旺,商貿高速發展,錢莊業迅猛發展,促使宋朝在世界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出現了最早的紙幣和銀行。銀行可以貸款、異地付款。北宋時期就大量開採金、銀、銅、鐵、煤等礦藏,全國各地也出現了世界歷史上最早的製造工廠和加工工廠。如造船廠、火器廠、造紙廠、印刷工廠、織布廠、各地的官窯等。廠裡的工人按期領工資。南宋時的軍器所工匠竟達七八千人。造會子局,有徒工一千二百餘人。綾錦院織工達到四百餘人。除公辦的工廠外,一些私辦的工廠也相繼大量的出現與繁榮。因為經濟的空前繁榮,宋錢幣鑄造量非常大,如宋神宗時全國年鑄幣506萬貫。(唐朝最盛的開元盛世年鑄幣32萬貫)。

宋代的貨幣形式與種類太過豐富。銅錢、銀錠是宋朝的本位貨幣。宋朝銅幣和鐵幣並用,有些宋幣含有合金成分。此外還有些銀質錢幣。宋代的錢幣無論是種類、數量上還是質量上都是中國古代歷史上造詣最多最好的錢幣。宋幣上銘刻的文字書法優美多為名家及皇帝手筆,篆隸真行草俱全,還古篆體、瘦金體。種種精美的貨幣使人愛不釋手,宋錢幣的藝術總類藝術性工藝最高。宋錢是當時周邊各國最喜歡最堅挺的貨幣。宋錢成為南海諸國的鎮國庫之寶。雖然遼國、金國等國也仿製宋幣造錢,但在金國流通最多最廣的是宋錢。直到現在出土存世的宋錢還是最多的。在今天東到日本、西至歐洲、非洲的廣大地區都有出土。足見宋的繁榮與強盛。為免攜帶大批銅錢來往之煩勞,在公元998年(鹹平元年)前後在四川地區民間出現最早的紙幣“交子”。這是我國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紙幣。但這種紙幣只相當於擔保的代幣券。宋朝政府先後印刷發行的紙幣種類有交子、錢引、關子、會子等幾種類型形式。公元1023年(天聖元年)宋政府開設了世界上第一個負責紙幣發行的官方機構“益州交子務”,這是世界上最早的中央人民銀行。公元1024年宋政府開始印刷發行“交子”,此種“交子”銅板彩印,上面印有鳥獸、花紋、圖案或故事等,異常精美。此種票據有如公債,分界發行。交子最初是以兩年為一界,發行新交子的同時廢止並回收舊交子,自公元1072年(熙寧五年)起,雖仍然是每兩年發行一界,但是每界交子的流通期增加到四年。交子的面值為自一貫文至十貫文的固定面值,以鐵錢為本,備有發行準備金,已經基本具備了近代本位貨幣的特徵要素。其施用愈來愈廣泛。票據的使用為商業繁榮提供了便利條件。北宋崇寧四年,在江北、華北地區發行了稱為“錢引”的新式樣的紙幣,但是隻印了一界就因為流通不暢不能順利使用而停印。公元1107年(大觀元年)四川交子改稱錢引,交子務也改稱錢引務,開始大量印刷紙鈔發行,由於數量發行過大,引起了錢引的嚴重貶值。公元1110年(大觀三年)限制發行量為天聖時的125萬貫左右,對流通地區也限在鐵錢行用的四川、陝西、河東地區,後又採取了受兌、停用舊錢引,增加準備金等多種方法,使錢引的價值得到恢復。南宋時期宋政府在杭州設立“行在會子務”專門管理印製“會子”。先後印造了一千文、兩千文、三千文及二百文、三百文、五百文,六種面值的會子。會子以三年為“界”,到期作廢,逐舊造新換舊。從公元1171年到公元1240年,共發行了十八界會子。後來政府規定第十七、十八界會子可以永久流通。這是真正意義上由政府發行的紙製的純粹錢幣。紙幣逐漸代替了銅錢做為主要交換媒介。商業的高速發展起到了推動作用。

宋王朝調整了歷代立法中重刑輕民的傳統做法,義利並重相當重視經濟立法。法規內容涉及社會經濟活動的各個方面,專門設置了專賣法,如鹽法,酒法,茶法等法令。宋代成為中國古代經濟立法最為活躍的時期,其立法活動頻繁,法規內容涉及社會經濟活動的各個方面,法規的制訂、實施各方面都具有前所未有的想象力。宋的經濟法令,注意到了國家與經濟活動者之間的利益分配關係,順應商品經濟的規律。宋朝獲得龐大的財政收入是國民經濟飛速發展,工商業極度繁榮,生產力水平提高的結果。豐厚的社會財力使得政府既不必求苛稅於民又能保證政府收入。這就緩和了社會矛盾,進入治理國家的良性循環。宋朝的經濟,尤其是第二,第三產業得到了極大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達到了空前的高度。構成國家財政收入主體的,已經不再是農業,而是工商業了,宋朝已經走出農業文明瞭,宋時中國的農業社會已經在開始向工商業社會那邁進了。 免責聲明:本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


LHC否極泰來


宋朝國策導致國家非常依賴經濟收入,雖然表面十分繁華,暗地裡卻危機重重,整個國家十分脆弱,一旦稅收出現問題,極有可能導致全線崩潰,宋朝官員數量之多歷史罕見,一項職務有許多人共同擔任,“冗官”現象十分嚴重,官員是要領工資的,這項支出數額巨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