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的把脈與西醫聽診是否一樣?有什麼原理?

三突突突子


中醫的把脈和西醫的聽診是不一樣的。他們各有特點。但它們都是治病救人。現在 新冠肺炎很多都用到中西醫結合方法來治療。

中醫把脈的原理:

中醫看病講究的是望、聞、問、切 這四點就是調查瞭解疾病的中醫方法,習慣上稱為“四診”。其中的“ ”就是把 脈、切脈、脈診、的意思。

在說把脈之前先簡單說一說望,聞,問。因為把脈切脈不能孤立存在。

望診:就是看你1精神 2面部氣色 3望五官4望形態 5望舌態舌態又分為舌質,舌苔 ,舌頭顏色等等6望全身皮膚,7望分泌物排洩物。

聞:聽聲音,說話聲,呼吸聲 ,咳嗽聲。聞氣味,口氣,尿味。

問:問你的生活習慣,飲食習慣,去了哪些地方。有沒有到過新冠狀病毒肺炎的疫區。坐過哪些車次,接觸了哪些人,有沒有到過 禽流感的疫區等等。

把脈(切診)

脈診:中醫學的切脈有其獨特之處,它對分析疾病的表、裡、塞、熱、虛、實等有很大的幫助,是重要的診斷方法。但是切脈是診法中的一科,不能把它孤立地作為唯一的診斷方法,必須配合望、聞、問所獲得的材料綜合分析歸納,才能做出正確診斷。“只憑三指定疾病”是不正確的。

1.脈診的臨床意義:

脈搏的變化,可以反應在一定的邪正盛衰情況,因為五脫六腑之氣,無不通過血脈周流全身達於“寸口”,所以臟腑有病和邪正交爭,影響了氣血的盛衰和運行,而在脈象上反映出來。

脈與病的關係十分複雜,在臨床上可以看到脈證有相應的,也有不完全相應的,故有“舍證從脈”或“舍脈從證”的說法。脈診有一定的規律,但臨床應用,需要靈活掌握,脈證合參,方可做最後的診斷。

2.診脈的部位

診脈的部位,以“寸口”為主。“寸口”也叫“氣口”,就是腕部橈動脈。也有個別人,動脈見於腕後外側,叫“反關脈”。也有從橈骨莖突的上部斜向虎口的,叫“斜飛脈”,都不屬於病理變化。

寸口脈分:寸關尺三部。與橈骨莖突相平行之部位謂之關,關前(遠側)謂之寸,關後(近側)謂之尺。若寸口脈摸不到時,可摸“人迎”脈(頸動脈)或“膚陽”(足背動脈)。兩手寸口脈六部配合五臟,一般是:左手的寸關尺與心肝腎相應,右手的寸關尺與肺脾(胃)腎相應。

3.把脈切脈的方法

(1)診脈前應使病人稍加休息,待氣血平靜後,脈象才能較正確的反應出來,如急行、激動、飲酒等,部會引起味象的變化。

(2)診脈時病人應正坐或平臥,手臂平伸,這釋使血脈流暢,反應脈象較為正確。血脈被壓,或舉手或重手都不能正確反映脈象。

(3)習慣上以食指候寸,中指候關,無名指侯尺分別切取浮、中、沉即輕按脈管為浮取,稍加力量按取為中取,用力按於骨上為沉取。切取脈來之氣勢、形態、強弱,以辨別疾病之表裡寒熱虛實。乳幼兒的切脈與成人有所不同,切脈部位不能容下三指,故宜用一指以診三部。

(4)醫生以自己的呼吸來測病人脈數。正常成人脈數是一次呼吸為四到五次(相當每分鐘70-80次),乳幼兒為七到八次。(相當每分鐘100次左右)。

4.脈象及主病:

正常的脈象,不浮不沉,不急不徐,往來均勻,從容和緩,節律一致,謂之平脈。但因年齡,性別,體質胖瘦,血管位置以及氣候等等不同而正常脈象也有差別。胖人脈多細,婦女多沉,小兒脈多數,寸脈多浮,尺脈多沉,夏天脈多漏,冬天多緊,春天脈多弦,孕婦脈多滑,運動員脈多遲緩都不屬病脈。

臨床常見異常脈象如下:

(1)浮脈:輕取即得,稍重按反覺脈搏減弱。表證。常見於感冒和某些傳染病初期。但內傷久病的虛證有時也可見浮脈,如貧血嚴重,肝硬化腹水等病品可見浮脈,臨床時應脈證合參,不可誤作表證論治。

(2)沉脈:輕取指下不應,沉取始得。主病為裡證,有力為裡實,無力為裡虛。

(3)遲脈:搏動緩慢,一次呼吸脈搏在三次以下(相當每分鐘六十次以下)。主病為寒證,遲而無力為虛寒,遲而有力為實寒。

(4)數脈(5)虛脈(6)實脈(7)滑脈

(8)澀脈(9)弦脈(1O)緊脈等

2聽診

聽診要用到聽診

聽診器由來:1816年,法國名醫蘭尼克的病房中住進了一個年輕而肥胖的女病人,蘭尼克懷疑她患的是心臟病,但無法用耳朵緊貼於病人的胸部進行聽診證實。蘭尼克為此大傷腦筋。一天,蘭尼克在由家步行到醫院的路上,看到一群小孩在玩用別針劃刺木頭的一端而在另一端聽聲音的遊戲,他受到很大的啟發。蘭尼克迅速走進醫院的病房,臨時找了一本紙封面的薄書本,把它捲成圓筒狀,將圓筒的一端放置於病人的心臟部位,另一端貼在自己的耳朵上,結果使他大為驚奇,藉助圓筒所聽到的聲音竟比往用耳朵直接聽診更為清晰。蘭尼克個發明,可以說是聽診器的最初維形。

現代聽診器的發展

聽診包括聽語高、呼吸聲,咳嗽、呃逆、噯氣,腸鳴、關節活動音,骨擦音。啼哭、呼(失)叫等身體所能發出的任何聲音,這些聲音有時對臨床診斷會提供相當有用的線索。一般體檢時,用聽診器或直接用耳經被檢查者體表聽取體內或有關部位所發出的聲音。音。聽診可分為直接與間接兩種。

直接聽診法,是聽診器發明以前使用的聽診法。醫師用耳牌直接貼附在被檢查者的體上進行聽診,用這種方法所聽得的體內聲含很微弱,目前也只有在某些特殊或緊急情況下才採用。

間接聽診法,即用聽診器進行聽診的檢查方法,此法方便,可在任何體位時使用,而目對器官運動的聲音還能想到放大作用,間接聽診法的使用範圍相當廣,除心,肺,腹外,還可聽取身體其他都位的血管音、皮下氣腫音、肌束顫動音、關節活動音,骨折面牌擦音等。

聽診器(stethoscope)

通常應用的聽診器由耳件、體件及軟管三部分組成。體件有兩種類型:一是鍾型,通於聽取低調聲音,如二尖瓣通狹窄的隆樣舒張期雜音:一種是膜型,這種類型的聽診器適於聽高調的聲音,如主動脈瓣關閉不全的雜音等。

聽診時環境要安靜、溫暖、避風。寒冷可引起病人肌束顫動,出現附加音,影響聽診效果。檢查時應根據病情囑病人採取適當的體位,對衰弱不能起床的病人,為減少病人翻身的痛苦,以使用膜型聽診器為佳。聽診前應注意耳件方向是否正確,軟、硬管管腔是否通暢:體件要緊貼於被檢查的部位,避免與皮膚摩擦而產生附加音。此外,聽診時注意力要集中,聽心時要摒除呼吸音的干擾,聽肺部時也要排除心音的干擾。

總結:以上為中醫把脈和西醫聽診的區別和原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盛唐西域記


中醫把脈(切診)與西醫聽診是不一樣的。

一,西醫聽診,是在物理原理,借前人經驗總結,憑藉聽診器探聽心臟的跳動聲和肺的呼吸傳導出來的不同聲音去辨別心肺功能是否正常。在沒有現代儀器之前,聽診這一診斷技術對一個西醫心胸內科醫生來說十分很重要。而中醫是在中醫理論經驗的指導下,用手在患者手腕處切脈(切診),實際就是用三個手指在患者手腕處的“寸、關、尺”取脈象,三部九候,24種脈象斷病。這種切脈診病完全憑感知,通過感知不同病候產生的脈搏的搏動,分析判斷患者的疾病在及產生的原因。

二診病的範圍不一樣。西醫聽診器,最常用到的就是聽心音,聽肺音,此外在用水銀血壓計測血壓時聽脈搏跳動起止相關聲。其聽診範圍有限。而中醫脈診(切脈)能診人體全身疾病,特別是看不見的臟腑內部的疾病。

三斷病原理不一樣。西醫在聽診時,是根據聽到心、肺、脈、搏動二的不同聲音,在西醫病理學解剖學,等理論指導下,能推斷病的具體臟器及具體位置。聽心音時,對來自不同位置的不同聲音具位置病變。如二小瓣,三尖瓣,主動脈瓣,左右心房心室等。而中醫是用人整體原理,四診合參,八綱(陰陽表理,寒熱虛實)辨證,是八綱中的何種症候,推斷疾病,一般不確定指那個臟器,更不能具體到臟器的具體部位。

中醫切診,西醫聽診貌以,實不同。


李昌平8


我祖上都是中醫,爺爺也是中醫,可惜沒傳到我這輩兒。所以不懂中醫,只是小時候沒事翻看過一些他的醫書,大多也是文言文,不甚明白,就我所理解的中醫與西醫的診斷方式,卻有極大不同。

西醫就不必贅述了,通過各種儀器和數據,找出病因,對症下藥。中醫講究望、聞、問、切,切脈排在最後,所以也並非電視上說的那麼懸,什麼病都能把出來。把脈有浮脈,沉脈,弦脈…通過脈搏一呼吸間跳動的次數,力度,上下位置等,來確定大致病症,這個並不難理解,自己在網上查查也能簡單把脈。而西醫常說的病毒,細菌等概念,中醫沒有,中醫講熱症,寒症,所以更考驗醫生的水平與經驗。中醫對症狀把控的準確程度同水平上難及西醫,畢竟西醫依靠的設備越來越先進。中西醫治療方式原理不同,所以對病因結論也就不同,當然…診斷方式肯定也就不同。

七幾年的時候,有個病人腳出了問題,去人民醫院檢查,得出診斷結果需要截肢,輾轉幾個醫院都是同樣結果,不甘心之下疾病亂投醫找到我爺爺,結果…我爺爺把他給治好了。後來他來報恩,把我家在縣城的泥土房子拆了,用磚重新修起來,在我那條街一時傳為佳話。從小我就住裡面,所以熟知緣由。從小生病我也大都吃的中藥,只有在受傷縫針時才會找西醫。其實中西醫各有優劣,無需懷疑比較,不信中醫的大可不信,能少花錢治好病就是好的。無疑,只要不是被坑了,中醫治病的成本更低,所以這也是很多醫院不歡迎中醫的原因,檢查費太低導致利潤太低。


Y須彌芥子Y


完全是兩碼事,西醫聽的是心跳率,呼吸音率,腸音,胎音。從聲音強弱辯別健康情況,但這些聲音在不同時間發出的聲音是不一樣的。

中醫的脈診大有玄機,三個手指相當於西醫一大堆儀器,能全方位掌握一個人的健康情況。比如心,肝,腎,肺,脾,命門等各個部位的情況。是虛是實,是裡是表,是熱是寒,是上是下,是急是緩等等,這只是概括,不加一一說明。甚至還能診出是男是女,有沒有癌症,危重病人還有幾天壽命都能瞭如知掌。


石玉存


中醫為陽,西醫是陰。

陽括全局,陰尋病根。

望聞問切,聽叩觸診。

一分天下,兩醫平分。

病人大夫,四象形成。

配合天地,形成乾坤。

陰昇陽降,陽來陰行。

缺陰陽孤,少陽陰貧。

水火即濟,陰陽平衡。

天下大治,就在局中。


古草秋心


西醫聽診是聽心跳和肺呼吸聲吧,是否還有其它不得而知。中醫的診脈,搭在手腕的寸關尺,對應是心肝脾肺腎人體的五臟六腑,診脈時的沉浮弦數遲緊滑等脈象,便知身體的症狀。所以中醫必須從小開始學,不象西醫,上大學時開始學,畢業了有個證,更可行醫。因他們不會看,也不用自己看病診斷,用儀器看,根據機器分析,和自己的記住藥物,開方取藥便可。所以西醫永遠斷不了根,想不復發只有一個一一開刀切除!


長孫融


完全不同!現代醫學聽診,聽心音只能瞭解心臟的情況,聽肺音只能瞭解肺的情況,不會聽出肝的情況、腎的情況,所以,現代醫學依據客觀事實診斷疾病。中醫則”認為”所有疾病都必須向脈搏彙報,通過脈相表徵出來,以方便”神醫”把脈,所以,中醫診斷靠的是臆想。


transgene


中醫講的是切脈,也就是說 望聞問切,切脈分為72種類型,分別對症病人診斷,脈象可以確診五臟六腑溼、熱、寒 、陰、陽等。然後對應湯頭歌加減來調理內臟各部位。

然而西醫的方法;就是用科學來診斷你的疾病,用科學診斷報告單來說明你的已病。其實用科學來診斷慢性疾病是也慢的,

但是,我們不能離開西醫科學治病,象這次新型冠狀肺炎就離不開他們,在此我非常感謝戰疫一線所有工作人員,只能說聲;您們辛苦了!!!


國夢醫緣


原理上和有用的信息是一樣的,比如心跳快慢,強弱,節奏是否穩定,聽診器放大了,能聽到心臟瓣膜雜音或肺部呼吸雜音,更清晰明確,有就有沒有就沒有。中醫把脈只用觸覺感受心跳快慢強弱和節奏這些信息,又加進去了一大堆各種模稜兩可的脈相分類名詞,其實連不同的醫生把的同一個病人結果判斷都不一樣,沒有辦法形成統一明確的判斷標準,全憑一張嘴。現在公立中醫院有德的醫生都很少用把脈了,把也是數數快慢是否穩定和摸摸強弱,其實這些方面電圖數據更敏感準確。反而是各種民間醫棍喜歡逢病必把脈,他們沒有經過基本的醫學專業培養,不會聽診,不捨得買也不會看心電圖,把脈方便各種故作高深左右逢源。


康富愛


把脈與聽診得到心博次數一樣,但理解想法各異。

把脈以強弱辯虛實,知道氣血運行情況。從而知道,病在心,肝,牌,腎,膽,那個髒府,通過藥物調節。

聽診,只知心律是否規範,是否雜音,瞭解心贓功能是否正常!

形式不同,目標各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