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向往的,卻不一定是所選的!你認同這句話嗎?

凡一子


比較認同,有時想往的,確實背道而行!

取決於態度的問題,想往與現實結合成正比!

是否想法與作法,同心同德,不與違心而舉!

適合不適合自感悟,然之而論也!



草原雄鷹684


你所想往的,卻不一定是所選的,你認同這句話嗎?

非常認同這句話,特別是我們這一代包括前代的人。

哪個少女不懷春,哪個男子不鍾情?年輕時心裡總是偷偷充滿了嚮往。但現實是,終身大事,絕大多數都還是父母做主,也就是得由他們來選。

雖然他們所選的,並不是我們所向往的。但我們這代人卻很少有離婚的,一般都能相懦以沫白頭偕老。

回答完畢,謝謝。


不鏽鋼3599038085281


對成年人來說,很多人是這樣的,因為我們資源有限,所以不得不向現實妥協。

擇偶和擇業是人生兩大抉擇。我們喜歡找什麼樣的另一半呢?只要不必為安全和溫飽發愁,我們的心中偶像肯定是一個高顏值的人。但是,鑑於多數人自身缺少資本,所以要麼高顏值的異性不會選擇我們,要麼我們必須為此付出不堪的代價,比如另一半被有錢人覬覦、不得不當牛做馬來滿足另一半。這種情況下,理智會讓我們在顏值的選擇上作出犧牲,更加重視另一半的家境、收入等條件。如果自身條件太差,恐怕根本就沒什麼選擇餘地。

擇業也是如此,最好的情況當然是選擇符合自己天賦和興趣的職業。這種情況下,即使別人感覺辛苦,我們也會樂在其中。但是,這裡必須考慮到兩種情況:一、符合自己天賦和興趣的職業門檻太高,而我們的資源有限,所以進不去;二、儘管門檻不高,但收入太低。為了生存,我們不得不先選擇一個收入儘可能高的職業,儘管自己並不喜歡。

這種無奈可以用馬斯洛的需求層次來解釋,我們必須先滿足最底層的安全和溫飽問題,然後再考慮尊嚴。當這些需求都得到滿足之後,才可以隨心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