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漲、料漲、人漲,房價“漲”是理所當然?看完恍然大悟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的收入越來越高,商品物價也不斷上升。如此一來,很多行業的成本都提升很快,其中的房地產行業更是十分具有代表性。一直以來,老百姓為“高房價”發愁,感覺漲幅不可思議;開發商為“高成本”發愁,認為賺得越來越少……

地漲、料漲、人漲,房價“漲”是理所當然?看完恍然大悟

曹德旺曾經說過:磚頭、水泥不值錢,房價高都是“炒”出來的。但是很多人或許不清楚,材料費用在開發商的成本里根本排不上號,反倒是地價、人工等費用,佔去了“蓋房子”的大量成本。如今地價漲、材料漲、人工漲……在不少人看來,房價上漲也是理所當然,然而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地漲、料漲、人漲,房價“漲”是理所當然?看完恍然大悟

首先是土地價格上漲問題。對於一些中小城市來說,在樓市相對平穩時的地價並不算高,但是一旦市場熱度飆升,這些城市土地價格的漲幅往往十分驚人。就拿小編所在的某三四線小城來說,四年前的土地價格才每畝百十萬元;然而最近兩年,一些優質地段的地價已經暴漲到每畝500萬元以上,翻了好幾倍。

地漲、料漲、人漲,房價“漲”是理所當然?看完恍然大悟

對於一些大城市來說,土地的價格早已處在高位,日後恐怕更是“寸土寸金”。這些大城市的土地資源相對稀缺,價格也高得驚人;再加上我國的城市化進程仍在不斷推進,未來將有越來越多的人湧向這些資源多、配套好的大城市,其土地價格將會更加昂貴。正因如此,中小城市的房價往往隨市場變化波動明顯;而大城市的土地越來越少,開發商的成本越來越高,或將成為“房價調控”的主要對象。

地漲、料漲、人漲,房價“漲”是理所當然?看完恍然大悟

其次是材料費用。在“外行人”眼中,各個樓盤工地上,一車車的水泥、沙子、鋼筋源源不斷運來,花費必然高得可怕;實際上,建築材料費在一個樓盤的建設中是“最不值錢”的一部分成本。就像一般的15層以下小高層,每平米的建築成本不過1000多元;總層高越高,建築材料成本往往越大,但是總體影響仍然一般。

地漲、料漲、人漲,房價“漲”是理所當然?看完恍然大悟

最後是人工成本。人工成本的上漲也是必然,畢竟我國經濟提升很快,個人收入水平自然水漲船高。再加上農民工這一群體有“斷層危機”,老的幹不動,年輕人不願意幹——招工難必然導致工人工資上漲,尤其是一些專業性較高的工種,往往月薪上萬都找不到人。可以料想,隨著我國逐漸與全球經濟接軌,人工成本也有望再進一步;不過我國人口紅利始終是最大優勢,人工上漲幅度必定能夠控制在合理範圍內。

地漲、料漲、人漲,房價“漲”是理所當然?看完恍然大悟

綜上可知,雖然地漲、料漲、人漲普遍存在,但房價上漲並非必然,不同城市之間的樓市走向也可能截然不同。除此之外,大家還必須考慮很重要的一點——政策調控:由於國情等原因,我國的樓市也頗具“中國特色”,其穩定性也要相對高出不少——在當下“房住不炒”等政策的密集調控下,穩定仍是主線,大漲大跌都不太現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