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最後一位格格,一生大起大落,晚年歸於平庸,卻曝出皇室醜聞

在清朝最後一位太后裕隆太后被袁世凱逼著簽下退位協議之後,清朝的最後一位皇帝溥儀宣告退位,這也是清朝的完結。

雖然後面溥儀也曾經兩次組建臨時政權,一次是在故宮內的宣統復辟,還有一次是日本人扶持下建立滿洲國。

但這兩次建立的政權,都是臨時政權,同時實際掌權人都不是溥儀。

溥儀作為末代皇帝,他的人生都被人操控,而其他的皇室成員,大多過得不如他。

我們今天講述的一位女性,她被稱為清朝的末代格格,也就是清朝最後一位格格,她的人生軌跡是如何?

清朝最後一位格格,一生大起大落,晚年歸於平庸,卻曝出皇室醜聞


出生王府,卻處處受制

她出生在1918年,父親給她取名愛新覺羅·顯琦,為了融入當地的生活,她家人給他取了個漢族名字金默玉。那時候溥儀雖然已經退位,但清朝的皇室成員生活還是挺不錯的。

他父親為肅親王,是一個傳統人士,一直致力於清朝的復辟,不過晚年的時候,他也深知清朝復辟無望,於是他教育自己的子女,將來不能成為中國的子民,更不允許他們在中國當官。

這是顯琦的生活背景,她雖然小時候不愁吃不愁穿,但她卻深受中國陋習影響,同時又被教導不要成為中國人。

或許就是在這樣的矛盾之下生活,造就了她叛逆的性格。

清朝最後一位格格,一生大起大落,晚年歸於平庸,卻曝出皇室醜聞


19歲那年,她剪了個了男子的髮型,拍了照片被照相館放置在櫥窗之中展示,而此事被她一個哥哥發現,責怪她說:格格的照片怎麼能放在外面隨便讓人看?

那時候的她生活優越,向來對錢都沒有概念,想要什麼都是家人去挑上幾件好的,再拿回來給她挑,不過她依舊叛逆,甚至瞞著家人找了個工作。

但好景不長,1948年,她的家人幾乎都逃難而去,而她卻選擇留下,她認為,她活著是中國人,自然得留在這片土地。

正是她當時選擇留下,也導致她後面的人生低谷,不僅生活窮困,甚至還有長達15年的牢獄之災。

清朝最後一位格格,一生大起大落,晚年歸於平庸,卻曝出皇室醜聞


大起大落,始終以樂觀心態面對

1948年,她家中長輩卷錢走人,有些人逃到了香港,有些人去到了臺灣,還有些出國。

而他一位哥哥不僅敗光家中財產,還留下了6個孩子以及一個老保姆和她的女兒,金默玉全身上下只有100塊錢,她只能憑藉自己的能力,養一個九口之家。

過去的工作,她也沒辦法保住,很多的人的生活都遭受很大的打擊,而她為了生計,只能變賣自己家中的財物,例如鋼琴,沙發,留音機等物品。

但這隻能是權宜之計,沒過多久,為了解決吃飯問題,她甚至還給海軍織過毛衣,後來在香港的一個哥哥寄來了一大筆錢,才逐漸週轉這個家庭。

清朝最後一位格格,一生大起大落,晚年歸於平庸,卻曝出皇室醜聞


她開了個飯店,生活紅紅火火,認識了一個畫家馬萬里,並同他結婚,緊接著她還考進了北京編譯社,生活日漸上升的情況下,牢獄之災卻來了。

沒有意外,因為她的身份特殊,被判了15年,其實也不僅僅是因為她是皇室成員,更是因為她的姐姐是一箇中外名人:川島芳子。

金默玉刑滿釋放之後,再次獲得工作的機會,這次她改嫁給施有為,並且在兩人齊心協力之下,組建了日語學校。

晚年的她,曾經受訪於欄目,通過欄目,很多人是第一次認識到她是川島芳子的妹妹,而且還是她自己曝出這則事情。

多年來,她一直受到這位姐姐的影響,但在改革開放後,國人逐漸理解她的為人,不再以異樣眼光看待她。

清朝最後一位格格,一生大起大落,晚年歸於平庸,卻曝出皇室醜聞


結語

她的一生,大起大落,從小她就是別人口中某某王府的格格,進出商場賣東西都不用自己動手,看上就有人送回府上。

但她在1948年的時候,放棄了逃難到香港的機會,這才有了後面的窮困生活和牢獄之災,但這些不能打倒她,一生始終把喜怒哀樂的“喜”和“樂”展現在外,而將“怒”和“哀”壓在自己內心。

這樣一位末代格格,或許正是因為她的性格,為人處世造就了自己的人生軌跡同她的兄弟姐妹相差太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