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戰“疫”,共克時艱!咸寧打好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

疫情防控,事關全市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是一場人民戰爭,也是人人有責、人人參與的全民行動。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全市上下同心協力,共護家園。黨政機關和企事業單位緊急行動起來,共產黨員衝鋒在前,醫務人員日夜奮戰,勞動者堅守崗位、默默付出,許多企業和個人慷慨解囊、捐贈捐助……

人心齊,泰山移。全市人民全力奮戰、英勇奮戰、團結奮戰,匯聚起眾志成城抗疫情的強大力量,譜寫了一曲共克時艱的“戰疫”之歌。

01

這是一場全力奮戰的人民戰爭

2月14日晚,溫泉岔路口執勤點,一名穿著熒光衣的交警站在風雨中巍然不動,被市民拍成了小視頻,瞬間火爆民朋友圈。

視頻中的執勤民警唐浩今年24歲,去年剛入警,任職市交警二大隊溫泉中隊。疫情開始時,他負責執守京港澳高速咸寧南出口,自2月3日起,城區交通管制,他和同事負責岔路口這個路口。

“疫情防控責任大,不能脫崗,要對每一輛車進行盤查。”他說,為了防寒,自己特意多穿了一些,是上四件、下四件。“雖然在雨中還是蠻冷的,但我們必須堅守崗位!”

在城區,每個路口均有交警、民警把守。市公安局政治部主任餘江說,市區共有55個交通卡點,每天有998名民警、輔警全力奮戰在疫情一線。

不光是公安民警,在這場人民戰爭中,全社會各方力量都在全力奮戰,與時間賽跑、與疫情賽跑。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市委市政府把疫情防控工作作為壓倒一切的中心工作來抓,科學判斷形勢、精準把握疫情,統一領導,統一指揮,統一行動。

社區是疫情聯防聯控的第一線,疫情防控如何夯實?

1月30日,市直機關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踴躍投身三個(溫泉、永安、浮山)城區辦事處675個住宅小區,其中有226個是“三無”(無物業管理、無單位管理、無人防物防)小區,1000多名黨員志願者積極奮戰抗疫一線。

他們用口罩、手套、雨衣作為防護裝備,做好社區出入人員車輛登記、 出入居民體溫測量、對從武漢等地回來的居民電話詢問身體狀況、協助社區入戶排查、上門宣傳、為居家隔離或出行不便的群眾代購代送生活物資等工作與社區人員共同開展24小時值守,做到管控無縫隙、全覆蓋、無盲區。

力量下沉到村組,責任壓實到個人。打好“鄉村保衛戰”!一張疫情防控網在全市農村織密織牢。

從2月2日開始,全市駐各縣(市、區)駐村工作隊第一書記、工作隊長、扶貧特派員、隊員趕赴各駐點村,協助駐點村“兩委”開展疫情防控工作。

脫貧攻堅工作隊主動扛起責任,積極投身到農村防疫第一線,做好疫情宣傳、人員摸排、聯防聯控等工作,變身成了疫情防控“先鋒隊”。

軍令如山,責任如山,人民如山。

全市4萬多名黨員幹部在防控一線開展“戴黨徽、亮身份、當先鋒”活動,到任務最需要、群眾最需要的地方去,成了群眾最可信、最可靠的貼心人。

從黨政幹部到社會各界,從普通市民到社區街道,從城市到農村,大家同舟共濟,全力投入這場阻擊戰。


02

這是一場英勇奮戰的人民戰爭

2月12日下午,市第一人民醫院發熱門診醫生劉華在防控一線暈倒,經過緊急救治後,轉危為安。

甦醒後的劉華在得知院方安排暫時休息,無法繼續堅持在發熱門診崗位上後,感到非常失望。她說 :“養好身體後,我要儘快重回抗疫一線。”

醫者仁心,大愛如磐。

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全市廣大醫務工作者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義無反顧衝上疫情防控最前沿。

帽子、口罩、防護服、護目鏡……看不見他們真實的面容,但看得見他們在疫情來臨時最勇敢、最無悔的堅守,看得見他們奉獻自我、戰鬥到底的熱血之心。

“若有戰,先用我們!懇請組織批准我們的請求,我們定將不辱使命,堅決完成任務!”1月31日,咸寧市中心醫院口腔科全體黨員及醫護人員集體簽名的請戰書令人感動。

該院一批科室遞交請戰書,黨員們紛紛亮出“身份”並鄭重承諾——

“我們醫學影像支部全體黨員及入黨積極份子自願申請堅守在抗擊疫情的第一線,併成立‘黨員先鋒隊’。由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堅守在引導、登記、檢查及報告的最前沿,為贏得抗擊病毒的勝利貢獻自己的力量……”

“我們現鄭重向組織提出請求,申請加入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治一線工作,隨時支援發熱門診和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及其它工作。我們承諾聽從指揮,隨叫隨到,絕不推辭,疫情不滅,我們不退……”

與病毒抗爭、為生命接力,全市醫護人員無私奉獻,展現了無畏、堅韌的英雄本色。

她叫朱儁,是市中心醫院感染性疾病科主任。疫情發生後,他不懼危險,毅然走進隔離病房,帶領全科室人員戰鬥在抗疫最前線。

1月19日以來,她連續在隔離病房奮戰二十幾天,除夕夜也是和同事們一起吃著盒飯度過。為了省下有限的防護服,她經常不吃不喝工作幾個小時,忙碌起來有時一天只能睡兩三個小時,全然忘記自己才做了右上肺肺葉切除手術,肺功能還在恢復狀態。

不管多麼疲憊,她始終專注工作,心繫病患。用積極陽光的心態鼓勵患者,鼓勵同樣在一線的同事。

她叫徐旭燕,是市中心醫院呼吸內科主任。在疫情發生之初,她以高度的職業敏銳性和職業責任感,第一時間向醫院主管部門提出事態嚴重性,並建議立即設置隔離病房,為早期接診和防止交叉感染起到了關鍵作用,為市中心醫院乃至全市抗擊疫情贏得了先機。

疫情爆發後,她恪盡職守、兢兢業業,不分晝夜全力救治病人,與時間賽跑,與死神拼爭。

……

廣大醫務人員英勇奮戰,在病毒面前為人民群眾築起一道道健康防線,悉心守護著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03

這是一場團結奮戰的人民戰爭

團結一心、同舟共濟,這是咸寧人民一以貫之的精神風貌。

“你們是最美擺渡人……”2月16日,我市愛心車隊的志願者們收到了市中心醫院抗疫一線醫護人員張晶的感謝信。

張晶是市中心醫院抗疫一線的一名醫護人員,2月14日深夜11點半,結束了一天工作的她坐愛心志願者的車回家時,忘了提前預約第二天的用車單。15日早上,急著上班的她試著與愛心車隊隊長甘寧聯繫用車。沒想到,她很快就接到了愛心志願者的電話,並如約坐上志願者黃大望的接送車輛去上班。一上車,黃大望代表愛心車隊為她送上了康乃馨和真誠的祝福,一句“醫護人員辛苦了”,讓張晶感動得流下了眼淚。

自疫情發生以來,在“封城”的情況下,醫護人員的出行成了難題。1月25日,市民甘寧發起免費用私家車護送醫護人員上下班志願者活動,來自全市各行各業的39名志願者冒著被“感染”的風險,免費用私家車護送醫護人員上下班,還主動承擔一部分物資運輸任務。截至目前,志願者們已先後接送醫護人員2000餘人次。

“一餐熱飯、一桶酒精、一個口罩……來自群眾的點滴溫暖,都化作我們堅守一線抗擊疫情的奮進力量。”市公安局民警王凡用日記記錄著這些天的感動。

聽說民警顧不上吃熱飯,錯過飯點是常事,1月31日起,一家酒店每晚為我們執勤的同事免費送上面條、水果等夜宵;元宵節當天,一位姓李的女士驅車為在同惠、太乙執勤點及溫泉特巡警大隊備勤的隊員端上120份熱氣騰騰的湯圓;通山縣一名業主帶著2名員工各式蛋糕送到城區民警執勤卡口……

聽說民警很多同事放棄休息日夜值守一線,70歲的高橋鎮村民李清文開著三輪車把採摘的一百多斤菜薹和芹菜送到派出所。因喉部做過手術無法正常說話,他努力幾次才表達清楚捐贈的意思;一位60歲的老伯給民警送來一筐雞蛋,囑咐“每天光吃方便麵不行,給你們拿些雞蛋,多補點營養”……

在家中通過手機和平板電腦閱讀新聞,瞭解疫情防控動態;藉助互聯網學習娛樂,豐富假期生活……不同於往年春節的競相訪友、聚會拜年,今年市民都選擇了宅在家裡,過出了一個不一樣的春節。

這背後是市民響應政府號召,自覺聽從疫情防控安排,行動起來、組織起來、凝聚起來,從自己做起、從點滴做起。

企業也在助力防控。咸寧方片互動網絡有限公司是高新區引進的一家互聯網企業。針對疫情防控需要,該公司為市民提供免費“無接觸式”配送服務,將居民所需的蔬菜、糧油、口罩、消毒液等物資送到家門口。

在這場人民戰爭中,300萬咸寧人民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共同與病魔展開搏擊,形成齊心協力、眾志成城抗擊疫情的強大合力。

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朱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