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經過了數十萬年進化,還會繼續進化嗎?

法海真的懂愛


雖然達爾文的進化論誕生將近200年,但時至今日仍有些人不相信人類是從其他生物演化而來的,一些人常常以從古至今人類都沒有任何變化來反駁進化論。

為了更好地瞭解進化論,我們今天詳細聊一聊,人類到底是不是從其他生物演化來的嗎?我們還會再繼續進化嗎?會進化成什麼樣子?

人類是怎麼演化的

我們知道,自然界中生物會通過繁殖,將自己的基因傳遞下去,但是生物繁殖的這些後代,不可能全部會存活,只有能夠適應環境的生物才能夠存活下去。

但是,生物在繁衍後代時,不可能會將自己的基因100%遺傳給下一代,尤其是通過有性生殖的生物。我們知道,有性生殖的生物,染色體一半來自於父親,一半來自於母親。而在這些染色體裡,還有一些基因會複製錯誤,這時就會產生基因突變。

基因突變是沒有方向的,有些有利於生物生存,而有些不利於生物生存,還有一些基因對人體既沒有好處,也沒有壞處。

比如:雙眼視覺正常的基因,會幫助生物提高存活率;而雙眼視覺又缺陷的基因,會導致生物無法正常存活。但雙眼皮以及單眼皮基因,由於對人體沒有明顯的好壞,所以就保留在人體基因庫了。

久而久之,一些不利於生物生存的基因,就會從生物家族中被剔除出去,有利的基因能夠得到保留;而一些中性基因,它們最終能不能留在生物體內,就看命運了。

就這樣,生物的基因經過一代代自然選擇與積累後,此生物就會與原來的祖先有生殖隔離,此時就代表著產生了新的物種。

比如:加拉帕戈斯象龜有11個物種,這些物種雖然棲息地相隔不遠,體型差異也不大,但它們之間已經產生了生殖隔離,是截然不同的兩個物種了。

人類就是這樣一點點演化而來的。

根據生物學家對人類的定義:腦容量超過750毫升,會直立行走的哺乳動物。所以我們把腦容量沒有超過750毫升的類人猿稱之為猿,比如:地猿、南方古猿等。

在這些時期,人類的腦容量還沒有這麼多,還沒有學會直立行走,還沒有形成自己的語言,但在幾千萬年、幾百萬年的歷史中,人類基因不斷變化,逐漸變成了今天的人類。

人類還會繼續進化嗎?

我們知道,人類的性狀是由基因控制的,而基因則是由一個個鹼基對的排列方式組成的。

鹼基一共只有4中,既:A、T、C、G,這四種鹼基兩兩對應,A對應著T,C對應著G。我們知道,DNA是雙鏈條,如果其中一側的鏈條是AAAA,那麼對應的鏈條一定是TTTT。

但是,DNA在進行自我複製時,會出現複製錯誤,具體會表現為複製錯誤、少複製一個鹼基,或者多複製了一個鹼基。

據統計,DNA每自我複製一次,鹼基會出現70個左右的複製錯誤,會導致2-5個基因突變。由於大多數基因並不控制性狀,或者說控制的形狀呈中性,因此我們感覺不出來。

如果人類歷史進行的足夠長,那麼中性演化就會讓我們的後代基因和我們相差很大,以至於會產生生殖隔離,此時的它們就會形成新的物種。

一般情況下,形成新的物種的時間非常長,大概需要幾百萬年甚至上千萬年,而智人的出現到現在,一共也才10幾萬年的時間,因此我們目前還屬於智人。

但是,如果把我們的基因,和早期智人對比的話,會發現我們之間的基因差別非常大。這意味著我們雖然還是智人,但也在進化之中,只是還沒與早期智人形成生殖隔離。

人類進化的方向是什麼?

首先我們必須要說,生物的進化是沒有方向的,人類也是如此。

但是,我們目前擁有了基因測序技術,以及基因編輯技術。

如果你有條件的話,可以利用基因測序技術,查看一下你的基因序列,其中會有一小部分基因是你獨有的,而其他人所沒有的基因,這個基因就是你的演化之路。

我們知道,地球上有75億多人口,也就是說,人類目前有75億個不同的演化之路,只不過有一些人獨有的基因是有害的,這部分如果對人類影響非常大,那麼最終會被淘汰出去(如果你此生都沒有後代的話,你獨有的基因會就此中斷,不再流傳,這些基因就會被淘汰。)

所以,人類未來究竟會演化成什麼樣子,要看什麼樣的基因會被保留下來。

但是,由於人類擁有了基因編輯技術,如果在未來該技術能夠應用於編輯嬰兒(目前還不允許),那麼人類就可以人為將所有的遺傳病基因剔除出人類家族,甚至還可以DIY定製自己的後代。

比如:想要一個雙眼皮的後代,可以人為修改雙眼皮基因;可以人為修改身高基因;甚至還可以修改智商基因(如果有控制智商基因的話)。

也就是說,隨著人類科學的進步,人類的演化方向雖然不能夠確定,但我們卻能夠讓自己的後代更符合自己的要求。當然,這些還需要通過倫理的審查,而不能開放式地亂來。


鍾銘聊科學


在自然選擇面前,進化的方向並不是我們通常意義上的“優化”,而是具有更好的環境適應性——這也就意味著,可能某些能力在我們人類視角中它是變弱了,其實整體上來看,人類卻更加適應當下的環境了,這也叫做進化。因為我們所處的環境,其實一直是在變化著的,不單單是氣候溫度這樣的物理環境,還包括科技發展所帶來的一些軟環境,比如空調所帶來的人類對於四季變換的體感上的不敏感性、比如現在的小朋友接觸新一代的電子產品時會比成年人具有更快速的接受度等等。

在繁衍過程中,基因突變只會發生在卵子與精子結合後,基因複製的過程中。而自然選擇的另一個重要的因素是,人類沒有任何天敵。當然,除了疾病之外。但是,在世界各國大多數地區,由疾病導致的死亡率非常低,幾乎是微不足道的。

這就意味著,人類生存明顯沒有來源於自然選擇的壓力。並且,任何人都可以擁有繁殖後代的能力。這與動物不同。動物由於有生存壓力,包食物、天敵、同類競爭,使動物在自然選擇的過程中,更優秀的動物才能生存和繁衍。而人類繁衍後代的選擇已經不是自然選擇可控制的,因此,人類就不會通過繁衍的方式繼續快速進化。

從進化環境上來看,原始生命到人類進化過程中,經歷了各種各樣的環境變遷,較為人們所熟知的便是恐龍主宰時期,大型隕石撞擊地球后,所造成的地球恐龍大量滅絕,以此恐龍時代的生物開始向鳥類、哺乳動物進化。雖然人類到當前並沒有經歷過大隕石撞擊地球,但是科技的發展,人類生活習慣、生活行為的改變,都在無形當中促使著人類的進化。


奇聞先知


人類不但會繼續進化,而且可以準確的說人類從來沒有停止過進化,只不過進化過程十分漫長,以萬年、億年為計算單位。之所以我們感受不到自身的進化變化或者祖孫幾代的變化,是因為個體生命存在時長,相比於進化時長實在是微不足道,完全可以忽略不計。不過人們所說的重新往四肢動物(豬)進化也是完全不可能的。

進化時間

首先從時間上來看,地球上的原始生命進化為類猿人大約用了30億年時間,這其中原始生命進化成魚類就用了大概20億年的時間,魚類進一步進化為兩棲動物、哺乳動物再到猿人也用了十幾億年,直到3000萬年之前才有了猿人出現,又經過了2000多萬年的進化才有了智人的出現,智人到人類的進化同樣用了20多萬年,時間太過漫長。

進化環境

從進化環境上來看,原始生命到人類進化過程中,經歷了各種各樣的環境變遷,較為人們所熟知的便是恐龍主宰時期,大型隕石撞擊地球后,所造成的地球恐龍大量滅絕,以此恐龍時代的生物開始向鳥類、哺乳動物進化。雖然人類到當前並沒有經歷過大隕石撞擊地球,但是科技的發展,人類生活習慣、生活行為的改變,都在無形當中促使著人類的進化。

當前變化

從工業革命以後,科技越來越發達,人類其實已經相當於進入了一個全新的時期,到當前手機、互聯網、車輛的普及,人們的工作、出行習慣無一不在發生巨大變化,這些看似細微的肢體動作變化都是進化的基礎。此外人類的飲食結構也在不斷髮生變化,從自然事物到當前各種合成食物的變化,都是促使進化的細節。

歡迎關注“地理有意思”留言一起探討。


地理有意思


英國生物學家達爾文的《進化論》堪稱對人類影響最大的科學理論,因為它直接把“人類並不特殊”這個事實摔到了人類臉上


達爾文之後的生物學家,以進化論為依託一步步完善進化論,現代生物學更是從分子和基因領域證明了“進化”的正確性,所以說進化論就是生物學中的“大統一理論”,狹義上來說進化就是物種發生了改變,廣義上來說進化就是物種適應環境的過程。

在人類出現之前,地球上所有生物都在適應自然環境,但人類出現之後擁有了改變自然的能力,於是一部分物種開始適應人為環境,比如雞牛鴨魚豬狗貓,以及形形色色的植物們,甚至人類自身也在適應人為環境。

明治維新時期的日本,通過改變飲食結構在幾十年內顯著拔高了日本人的平均身高,歷史上的歐洲國家也因為烹飪方法的改變而導致了下頜骨的改變,現在在菲律賓海域有一批常年生活在船上靠捕魚為生的種族,他們叫巴瑤族,他們的眼睛已經因為長時間在水下活動,而變得能在水下直接睜開捕獵了。


一系列例子都表明,人類的行為習慣就能改變人類身體結構,所以說今天的人類依舊在不斷進化之中

在可以預見的未來,出生在太空和月球乃至火星的人類,其身高絕對會超過地球上的人類,因為他們的成長環境是弱重力乃至微重力環境,脊椎骨在內的一系列骨骼可以輕鬆舒展開來。


再想得遠一點,未來的機械義肢肯定會代替一部分“天然肢體”,半人半機械的“新人類”將擁有“純人類”所無法比擬的速度耐力以及壽命,所以半人半機械也可能看作是人類在人為環境下的進化表現。


宇宙觀察記錄


人類不是進化而來,而是由後腦勺延長型的外星人,生物工程合成的產物。從遺留的遠古石像和埃及壁畫,獸頭人身,鳥頭人身與魚頭魚身等等,都暗示了,人類是合成的,古人不懂基因工程,即使用當時的文字敘述,也沒有一個人看得懂,只好用不會腐爛的方法暗示。

大約一萬兩千年前他們帶人類來地球,並且教導人類知識,和人類開啟全球範圍的文明。留下數以萬計的巨石遺作,人類對他們玩弄巨石於股掌之間,只能自嘆佛如,科學難以解釋。祂們在八世紀憑空消失人間蒸發了,可能轉變成人類的保護神。

人類早期文明的共同性,他們都手提一個小包,用途不詳,但可知道所有人類文明都有這個共同性而且,人類尚在石器時代,世界各地發現的石像,全部都提鐵製提包,顯示他們遠遠高於人類,不是地球人,他們在巨石遺作附近留有後腦勺延長型的遺骸頭顱。

他們遺留無數的未解之謎,不論任何科技都領先人類至少數千年,甚至更多年。











貝裡士


對人類而言,其實可以說沒有所謂的“進化”。因為進化這個詞讓人聯想到物種變得更好,更優秀。根據達爾文的進化論,“自然選擇”對“進化”顯然很重要。當在特定的物種和特定的環境裡,特定的基因異常可能會導致一個物種的特定成員更傾向於通過繁衍而生存。

圖片來自網絡

在繁衍過程中,基因突變只會發生在卵子與精子結合後,基因複製的過程中。而自然選擇的另一個重要的因素是,人類沒有任何天敵。當然,除了疾病之外。但是,在世界各國大多數地區,由疾病導致的死亡率非常低,幾乎是微不足道的。

這就意味著,人類生存明顯沒有來源於自然選擇的壓力。並且,任何人都可以擁有繁殖後代的能力。這與動物不同。動物由於有生存壓力,包食物、天敵、同類競爭,使動物在自然選擇的過程中,更優秀的動物才能生存和繁衍。而人類繁衍後代的選擇已經不是自然選擇可控制的,因此,人類就不會通過繁衍的方式繼續快速進化。

當然,由於漫長的進化,現代人類可以說是遠古人類不斷競爭和自然選擇後的最佳結果。可以說,現在的人類已經很久很久沒有進化了,因為現在已經是最優狀態。因此,在未來的進化中,可能會受生活方式的影響而發生進化。下面看一些趣談。

為適應手機頻繁使用進化成低頭族

因為體重增加而進化成下圖。。。

因電腦使用過度成為新猿人

以上都是趣談,未來人類如何進化,要看自然如何選擇了。

為了健康,不妨放下手機,與家人多交流,一起戶外運動起來,享受生活,享受當下。

我是伊棋,謝謝關注評論,與你分享專業有趣的科學教育故事。


伊棋科學漫話


那是自然,人類當然會一直進化下去,自然界的生物,你有聽說過有哪一個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一點進化也沒有嗎?恐怕沒有吧!

我們很早就被灌輸進化論的觀點,生物進化告訴我們,物種的進化是緩慢而漸進的,而微小的基因變化將會在長達數萬年的時間裡緩慢推進物種向前的演化。人類的飛速進化,的確是在幾百萬年前才開始的,而實際上人類的祖先在地球上已經生存了幾千萬年的時間了,這麼長的時間裡,人類祖先演化出了很多的分支,其中類人猿又演化成了很多的人種,在大約10萬年前的時候,地球上有10種人種,而現在卻只有智人的後代,也就是我們存活了下來,現代人是智人的後代,而其餘的那些人種,則在進化中被淘汰了。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生物的進化來源於基因突變,在自然界中,有性繁殖的生物所產生的後代都有可能發生基因突變,例如兩隻大熊貓的後代是白化的大熊貓,而自然選擇的作用就是將那些適合生存的基因突變物種給保留下來,而不適合生存的生物就被淘汰了。最著名的例子莫過於長頸鹿的演化了,很久之前,長頸鹿的脖子還沒有現在這麼長,但是由於長頸鹿種群迅速發展,所以矮處的食物就不夠吃了,但是在它們之中總會有一些脖子長一點的長頸鹿,所以它們能夠吃飯食物就活了下來,而長脖子的這種基因也被自然選擇挑選了出來,直到今天,長頸鹿都是長脖子的,矮脖子的長頸鹿因為不適應而被自然所淘汰。


相信我們每個人都或多或少接觸過生物學,那麼從生物學的角度來說,進化的實質就是種群基因頻率的改變,當然了,進化所受到的影響來自很多方面,比如說環境、習性以及自身條件和後天生長等等。而這種基因頻率的改變顯然不會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它需要很多後代的積累才行,才可以由量變產生質變。關於人類未來到底會不會繼續演化這個問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在我看來,進化是不會停止的。就舉一個簡單的例子,聰明的人大都能得到更多人的喜愛吧,而聰明的人如果和聰明的人結合的話,那麼他們的後代多半是聰明人,人類演化的一個重要標誌就是人類智商顯著提高,在未來,這個趨勢仍舊不會停止。再者,自然環境的改變也會促使人類發生相應的轉變,比方說全球氣候越來越暖了,那麼人類身上的毛髮就會越來越少,進化的過程中,人類不也是從渾身長毛的猴子演變成了現在基本沒毛的樣子嗎?今天的人類,也並非十全十美,比方說人類會因為艾滋病毒、埃博拉病毒而死亡而無藥可救,這類病之所以沒法治還是因為人類的基因缺陷,艾滋病病毒的另一個別稱就是人類免疫缺陷病毒,所以說,人類還有大把的需要進化的地方,怎麼可能會停止進化了呢?



鏡像科普


毫無疑問,人類一直在進化,而且還會繼續進化。

不過如果用演化一詞可能更貼切。因為進化一般是指基因突變,這不是人類能做得了主的,可能需要上帝擲骰子。

長期以來,人類並沒有停止演化,只是這是需要時間的,而且每一個變化都很微小,我們很難覺察。有一個最大的變化就是人類的壽命,從遠古的20歲左右增長到了70歲左右。拉斯特研究預測,40年後會出現新人類,壽命增長,可能高達120歲,但由於青春期相對延遲發生,生育年齡也會更晚。另外,新人類生活相當依賴機器人,部分人也許會藉助仿生技術,將機器植入體內,讓身體工作效率提高。

有研究認為人類的手指可能會變得更加細長靈活,手部將會變得更長,到時候可能像一個長臂猿一樣雙手過膝。研究還指出,2050年的男性因科技進步關係,腦部功能會更加強大;不過也因長期埋首工作,缺乏社交時間,導致性器官縮小。人的體型不會越來越高大帥氣,因為那不是生存必須的條件,相反因為體力勞動的減少,而向小巧玲瓏化發展。俄羅斯醫學科學院青少年衛生與健康研究所生物學副博士尤利婭·雅姆波爾斯卡婭說:“1985年起,全世界的人都在縮個子,高個兒都變得矮小,今天30歲的人平均身高只有165釐米。"


達爾文進化論中的進化,是大自然的逼迫,是為了生存而進行的被動選擇。而我們將來人類的進化,可能更多的是主動選擇。人類會利用先進的醫療科學技術,比如基因療法,基因改良等等,使人類發生突變,變得更智慧,更強壯,甚至長生不死也是可能的。

所以,努力活著吧!


冬哥譜科


確定是進化嗎? 有沒有退化的地方?

明心見性,明瞭嗎見了嗎?

體、相、用。

道是體、德是相、用是萬有。

道是本體,無形無相,靠悟,去除分別判斷取捨心;德是道的相,進入這三維加時間(時空),靠思維可以感知,即一(有),道(無)生一,所以有生於無;用是指萬有,皆是生於一,而一源於無。

所以,悟道,即是迴歸本源,心入無為法,合德歸道,即天人合一。

一翳在目,千花亂空;

一妄在心,恆沙生滅。

本自清淨,本無生滅。

悟則剎那間,迷經千百劫~


順其自然杜科斌


提問所說的進化,我覺得可以分兩層理解,一層是人類自身肉體的進化,這個比較緩慢但是一直都在進行,所以我們感覺不到多少,另外一層進化則是人類智力智慧、思想、文化、語言、科技等等的進化,這個就日新月異了!而人類最主要的進化就是這個進化!以至於以後人類進化成不需要肉體,變成擁有人類智慧思想的機器人,也就長生不老,記憶意識思想移植……我都不知道我在說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