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江那些"高危人群"在隔離觀察點裡是怎樣度過14天隔離觀察期的?

廉江隔離觀察點裡的“排雷兵”
“祝賀你們,已經順利通過14天的隔離觀察期,你們明天可以回家了!”護士挨個給到達隔離時間的房間敲門通知,每次都令房內人員激動不已。2月6日上午,廉江市城南醫學隔離觀察點一樓,一陣陣歡笑聲打破了大樓許久的沉寂。“實在是太感謝你們的貼心照顧啦!”何姨緊握著王宏偉的手說道。原來,得知當天自己解除觀察可以回家,今年57歲的觀察對象何姨尤為高興,嘴裡感謝的話道個不停。


王宏偉,一個東北的小姑娘,廉江市人民醫院康復醫學科的護士,1月31日便開始負責新冠肺炎密切接觸者觀察點的安置工作,因存在著較大感染風險,也是從那時開始,她也屬於“隔離觀察者”了。
王宏偉和同事清理隔離觀察人員生活垃圾
在隔離觀察點,王宏偉不僅是工作人員、醫務人員,而且是服務人員、心理疏導師。每天為隔離點環境定時消毒、向觀察人員普及新冠肺炎知識、一日三餐配送到門外、清理生活垃圾,數據上報等等是現時王宏偉的日常工作,每項工作都要做到認真細緻,剛開始那幾天,她基本忙到凌晨3點才休息。隔離觀察人員有老有少,上至80歲,下到1歲半的小孩,身體情況她全部要掌握。“這些觀察人員剛開始被隔離時心情極度低落、焦慮和恐懼,記憶中最深刻的是1月31號來自廉江城北的一名觀察者,剛開始並不理解和配合我們的工作,一度想要強硬離開。”王宏偉說,經過足足兩個小時的耐心解釋與勸導,該名年輕觀察者才同意配合進行隔離。細緻溫馨的服務讓隔離觀察人員看在眼裡、放在心裡,短短兩天便與王宏偉拉近了距離,情緒逐漸穩定下來。
2月8日中國傳統元宵節,為了讓觀察人員度過一個溫馨的元宵節,王宏偉讓家裡精心準備好湯圓,然後為每個房間送上一份湯圓,讓他們感受到節日的氣氛,創造一個溫馨、人性化的隔離環境。隔離觀察人員吃在嘴裡,甜在心裡,王宏偉的暖心服務獲得觀察人員的紛紛點贊。

為隔離觀察人員送上湯圓
在談及家庭是否支持現時的工作時,王宏偉表示家裡人非常理解和支持,因為既然選擇了防疫一線,遇到困難就要往前衝,勇於承擔責任,哪裡有需要就去哪裡。
醫護人員與解除隔離的第一批觀察人員合影
守護在醫學隔離觀察點的日日夜夜,對王宏偉來說是一段難忘的經歷,面對這群高危人群,王宏偉並沒有退縮,就如面對其他病人一樣,秉持專業的態度,始終把關愛和溫暖送給病人,幫助病人緩解心理壓力,讓觀察人員在醫學隔離觀察點更好地度過每一天。

廉江那些


廉江那些


廉江那些


廉江那些


廉江那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