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規上工業企業復工復產勢頭良好

迎難而上 精準服務 解決問題

全市規上工業企業

復工復產勢頭良好


  來勢洶洶的疫情擋不住大同高質量發展的決心與腳步,連日來,全市各級各部門履職擔當、迎難而上,出臺《大同市共同應對新冠肺炎疫情支持中小微企業發展的十條政策措施》,積極組織職工返崗復工,“靶向”解決復工復產難題,讓企業安全科學復工復產吃下“定心丸”。截至2月13日,全市260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已經復工復產的有150戶,復工率達57.7%,合計在職職工14.54萬人,在崗職工10.22萬人。

  

  “辦法總比困難多”。市工信局實地調研多家企業,認真籌劃準備,出臺了《大同市工業企業復工返工防控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預案》,並建立了企業開復工審批報備一系列制度,明確企業開復工條件及復工後的防控措施,進一步健全完善監督體系,確保返崗返工人員健康安全,保障全市工業企業平穩有序生產。該局下屬的各縣區工信局、中小企業服務中心積極與企業對接,認真梳理,統計開復工企業數量、類型、人員規模,並要求企業做好開復工防控措施,詳細瞭解返崗返工員工情況,建立健康監測制度,實行分類分層管理,堅持“生產人員最少化”原則,加強消毒通風等工作,督促企業全面落實主體責任,確保企業在有效防控疫情的前提下安全生產。

  

  截至2月16日,全市39座生產礦井中,有37座已復產,產能8140萬噸,日產量達到29.2604萬噸。根據省能源局《能源生產供應調度日報》數據顯示,按產能計算全省煤礦復產率平均值為68.30%,我市煤礦復產率為88.35%,全省排名第一。市能源局積極調度、密切監測,確保正常電力供應,並下發《市能源局對能源領域節後返崗返工人員疫情防控應急工作方案》,要求各能源企業堅持精準復工和生產人員最少化原則組織生產,對能源領域返崗返工人員進行返崗前安全提示和思想工作,積極採取嚴密措施,加強疫情監測排查、隔離留觀、預警防控等工作。

  

  平城區共有規模以上企業22家,大型商貿業、住宿餐飲業、批發零售業企業93家、大型住宿餐飲54家,中小企業8590戶、個體工商戶有35257戶。疫情期間,全區供暖、電力等保障民生領域的行業,部分大型超市、連鎖超市及小型便利超市、果蔬店、零售藥店一直正常營業。為了確保企業疫情防控、生產工作兩不誤,平城區當好“店小二”、“快遞員”,為復工返工企業協調了4500個一次性防護口罩,並及時發放到企業。截至2月14日,該區規模以上企業復工14家,19家大型商場和餐飲、旅遊、商貿、寫字樓及其他居民服務業等其他約5700家中小微企業將隨後有序分類復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