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凱旋,請給“菇涼們”一頂最美的假髮

待凱旋,請給“菇涼們”一頂最美的假髮

李雪為方琪剃頭髮。


待凱旋,請給“菇涼們”一頂最美的假髮

李雪“求婚”逗方琪開心。


待凱旋,請給“菇涼們”一頂最美的假髮

前排方琪(左)、陳嬌(右)、後排鄧德莉(左)李雪(右)合影。 受訪者供圖


“為了這場沒硝煙的戰爭,我們來到了武漢;為了打贏這場戰爭,我們剃光了頭髮。我菇涼在剃頭時說:沒有假髮就不回重慶。想在此呼籲:待到我們凱旋時,可否把鮮花和掌聲換成一個個漂亮的假髮迎接我們,讓我菇涼漂漂亮亮回家?”

2月14日清晨,九龍坡區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鄧德莉在朋友圈寫下了這段話。

鄧德莉口中的姑娘,是跟她一起從九龍坡區人民醫院前往武漢支援的護士李雪、方琪和陳嬌。

前一夜,她們4人一起剪掉了長髮,剃成了光頭。

不捨長髮

四個人哭笑著剃了光頭

2月13日,醫療隊員們接受防護知識培訓。

在穿脫防護服培訓的時候,隊員們發現儘管已經將後半部分的頭髮剃了,但防護服的帽子還是容易勾著頭髮。

當天晚上,有人提議把頭髮剃了,方琪有點猶豫。

“頭髮對一個女孩子來說太重要了,年前我還特意去燙了個頭發。要把它們剃掉,我捨不得。”方琪說。

雖然再三糾結,但最後方琪還是做出了決定:為了防止院感,也為了疫情需要,剃!

“當時我們沒在一起,我打電話去,聽說她們正在剃頭髮。”鄧德莉說,她掛了電話就趕到了現場。

鄧德莉說,李雪是第一個剃頭髮的。

李雪在剃頭髮時還在向老公視頻直播,她老公有些心疼,怕她頭髮長,剃光頭會疼。

原來李雪想等頭髮再長些就燙大波浪髮型。

48歲的鄧德莉是心內科護士長,她把自己當成3個90後護士的“媽媽”。為了當好“媽媽”的表率,鄧德莉第二個剃光了頭髮。

看著光頭的李雪和鄧德莉,4人哈哈大笑起來。

方琪一邊笑著一邊攥緊了手。輪到她了,她坐在馬桶上,剃頭髮時用手捂住眼睛。

為了轉移方琪的注意力,李雪將方琪的頭髮捏成一束,單膝跪地說:“你嫁給我,我就把你的頭髮送給你。”

李雪說,本以為會把方琪逗笑,但方琪放下雙手的時候,眼淚掉了下來。

“作為女孩子,誰都不想變成光頭。當時的情況下,如果安慰方琪,那大家會哭成一團,與其弄得那麼傷感,不如開心一點。”

李雪說,成了光頭後,她發了個朋友圈:“我最帥,不接受反駁!”。

方琪說,剃完了頭髮跟她老公視頻時,她看出了老公眼裡的心疼,脫口而出:“不給我漂亮的假髮我就不回來!”

方琪剃完頭髮後,陳嬌也隨之剃了,3個姑娘和一個“媽媽”4人面面相覷,又是一陣哈哈大笑……

無畏戰“疫”

她們穿上防護服進入重症病房

2月15日,武漢大雪。

鄧德莉和同行的隊員全部進入到武漢大學附屬人民醫院東院區重症病房。

“申請到武漢支援時,全家是支持的,但是父母都很擔心我,特別是媽媽。”李雪說,她不敢跟媽媽視頻,害怕她看到我的光頭傷心。

“得知我到武漢,80歲的外公打電話問我,是醫院派我去的還是自己想去的?我說我自己申請的,外公回答:那還差不多。”李雪說。

為什麼想申請到武漢支援?

李雪很灑脫地說:“沒多想,只想來!”而且她相信自己能勝任。

2月15日,李雪主動申請進入病房裡面。

“照顧病人就是我的工作,支援武漢跟平時工作一樣,沒有區別。”李雪說。

鄧德莉告訴記者,她們4個人都在重症病房,鄧德莉上白班,負責配藥等工作。

“我主要是在半汙染區,在外面將配好的藥送進病房,讓李雪在病房內發放更方便。”鄧德莉說,雖說防護服汗溼、護目鏡起霧給護理工作增加了不少難度,雖然有擔憂,但沒有一個人退縮。

待她們凱旋

我們一定用最美的假髮相迎

剃了光頭後的第二天,鄧德莉在自己的朋友圈寫下了開頭時的話。

“要多少有多少!”

“一定為你準備好!”

“我們有美麗的假髮”……

朋友圈中的評論如潮。

“平常上班,她們都將長髮挽起、戴上頭花和護士帽,化著淡妝,個個都是美麗的姑娘。”鄧德莉說,她們出發的時候,單位同事們鮮花相送,也許諾當她們平安歸來,用鮮花相迎,所以才有了她在朋友圈寫下的那段話。

在剃頭髮時,方琪和她老公視頻時說的一句話,也打動了鄧德莉:“她告訴老公,不給她準備一頂假髮她就不回去。”

以前,姑娘們每天早上習慣性的起床捋一捋頭髮,結果發現捋的是光頭,穿毛衣的時候下意識地把衣領拉得寬鬆一下,避免壓到頭髮,又才想起頭髮早已剃了。

方琪這幾天都還沒有適應自己的光頭髮型,“不過我不後悔剃頭髮,安全更重要,頭髮以後還會長出來,等長長了,我想留直髮,自然的頭髮最漂亮。”方琪說。

“我是希望我的姑娘們,能戴上假髮漂漂亮亮地回家!”鄧德莉說。

得知姑娘們的這個願望,九龍坡衛健委給姑娘們發去了一條信息:等待你們平安歸來,我們一定用最美的假髮迎接最美的你們!

重慶晨報·上游新聞記者 王倩 通訊員 廖婉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