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戰疫|他們直面危險採集標本為市民健康“排雷”


將長長的棉籤,伸進人的咽部飛快的進行一次輕拭以獲取標本進行檢測……這一系列的步驟便是近來頻頻出現在新聞中的採集咽拭子標本操作。因為要與採集對象密切接觸,這項工作存在著極高的風險。就是這樣一項工作,聊城市東昌府區婦幼保健院一支隊伍已經重複了上百次。

聊城戰疫|他們直面危險採集標本為市民健康“排雷”

2月9日,東昌府區婦幼保健院接到上級部門工作指示,要求該院下午開始進社區對重點人員進行咽拭子採集工作。“我們去!”醫院的秦超、顏凱麗、肖鳳芹三位工作人員接到任務後,絲毫沒有猶豫,作為第一批人員接受了這項工作。 出發當天,秦超、顏凱麗、肖鳳芹三人忙的連午飯都沒有吃完,因為在出發前他們還要進行進行緊急防護培訓。採集咽拭子標本看似步驟簡單,它的風險是外人所不瞭解的,在棉籤取樣過程中,易引起人的劇烈咳嗽,造成飛沫四處飛濺,感染風險極高。但是新冠肺炎核酸檢測是診斷是否患有新冠肺炎的重要依據,而檢測用的標本就來源於咽拭子的採集,這項工作意義重大,必須有人去保質保量的完成。

聊城戰疫|他們直面危險採集標本為市民健康“排雷”

在隨後四天的工作任務中,秦超、顏凱麗、肖鳳芹三人“全副武裝”,每個人必須將洗手衣、防護服、手術衣、防護靴、雙層手套、防護口罩、防護面罩等十餘種防護裝備穿戴整齊才能上崗。在後續的工作中,經過醫院醫護們積極報名,醫院又挑選了12名專業人員,包含3名黨員,組建6個小組,在新區醫院和阿爾卡迪亞小區進行採集工作,截至16日,順利完成了998份咽拭子取樣工作。 鮮為人知的是,為防止感染,工作人員採集地點還要在空曠的室外,工作那幾天又恰逢降溫,工作人員們笑稱,要冷到靠意志堅持。為了減少防護服的浪費,他們都儘量不喝水,哪怕進行到很晚,也堅持到最後一刻。一天下來,登記、取樣、密封……醫護人員肩負重任,分工明確、各司其職、沉著工作,為市民健康“排雷”。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王成 通訊員 王興美 馬宗輝 韓梅


分享到:


相關文章: